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

2020-12-15 環球網

北京時間22日,2019年女排世界盃第二階段的比賽在日本札幌站展開爭奪,中國女排發揮穩定,3:2力克勁敵巴西女排,迎來開賽六連勝,也再一次為球迷們展現了中國女排精神。

在此前的橫濱站第一階段比賽中,中國女排以五連勝的優異戰績領跑積分榜榜首。

老將相繼退役,隊伍面臨新老交替

女排是中國三大球中唯一奪得過世界大賽冠軍的隊伍,中國女排是一種情結,承載著幾代人的共同記憶,所以中國女排的一舉一動都牽掛著國人的心。

隨著惠若琪與魏秋月等裡約奧運功勳隊員紛紛退役,以及年輕新隊員的加入,中國女排迎來了新老交替的艱難時期。

2013年,郎平作為教練回歸,她大膽革新,大幅度更換隊員、擴充教練組,再次開始「創業」,她言傳身教,鼓勵隊員們扛過去,並帶給她們真正的競技水平成長。

2015年,郎平首次帶隊拿下世界盃冠軍,讓中國女排時隔10年再回世界之巔,為球迷們再次展現了女排精神。

郎平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不會贏,也要竭盡全力;哪怕艱難險阻,也不忘在絕境中揮拳和怒吼,無論結果如何,都要把殺氣和猙獰留給對手。

女排精神象徵著團結、合作、奮鬥,以及永不放棄的精神。女排姑娘們就是憑藉著這股精神,頑強戰鬥、勇敢拼搏,在國際賽場上一次次為國爭光,為人民建功!

2004年奧運會女排決賽中,中國女排在先失兩局的不利情況下,奇蹟般地連扳三局逆轉戰勝俄羅斯,第二次在奧運會女排比賽中摘得金牌;

2016裡約奧運會女排決賽,中國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況下連扳三局,逆轉戰勝塞爾維亞女排,拿到裡約奧運會金牌;

……

從1980年代登峰造極的五連冠,到2004年雅典奧運會的神奇逆轉,再到2016年里約奧運會奇蹟,女排姑娘帶給我們太多的驚喜。女排精神也激勵著每一個同時代的年輕人團結戰鬥、永不言棄。

為女排打Call

根據賽程安排,北京時間9月23日下午14:00,中國女排將迎戰勁敵美國隊,這場比賽的勝負很有可能決定本屆賽事冠軍的歸屬,也被很多專家和球迷稱為「提前進行的決賽」。

女排姑娘們已準備好了再次為榮譽戰鬥,正如中國女排官方合作夥伴——太平洋保險的助威口號:點滴付出,只為這一刻。

希望姑娘們能取得好成績,也希望女排精神一直延續下去!

一起為女排姑娘們加油!

相關焦點

  • 「女排精神」.中國精神!
    我們每個人心中,都一顆不滅的火種,民族精神的傳承,我們永駐心中。在《奪冠》上映的同時,我們期待這種真實的女排精神,能帶給我們的力量。《奪冠》展示的是國民電影,是屬於我們中國人每一個人的一份情懷。我相信觀影的朋友們,每個人的心中都對女排精神,有了不同的想法和感悟。
  • 女排精神」引領中國 驚豔世界
    在2019年女排世界盃比賽中,你們以十一連勝的驕人成績奪得了冠軍,成功衛冕,為祖國和人民贏得了榮譽。你們在比賽中不畏強手、敢打敢拼,打出了風格、賽出了水平,充分展現了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尤其是在世界級大賽上,能讓五星紅旗冉冉升起,場館內奏響雄壯的國歌,更是中國運動員的夢想。  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各條戰線捷報頻傳,全國人民喜迎國慶佳節之際,中國女排在2019年女排世界盃比賽中,以十一連勝的驕人戰績奪得了冠軍,成功衛冕。振奮人心,驚豔世界。無數國人不由得伸出大拇指,為女排點讚喝彩,更為其備戰東京奧運鼓勁加油。
  • 中國女排讓我結識了排球,也感受到女排精神
    說到球,我們自然會聯想到國球桌球或者更有影響力的籃球和足球,但是我今天要說的是最值得國人推崇和自己一直深愛著的排球(中國女排)。最早了解排球(中國女排)是2010年在中學時代的一個中午,當時正逢廣州亞運會中國女排和韓國女排的半決賽。
  • 中國女排精神回來了
    這幾天,朋友圈被中國女排刷屏。北京時間19日上午,中國女排3比1擊敗荷蘭女排,昂首挺進奧運會決賽。四分之一決賽逆襲巴西、半決賽「復仇」荷蘭,兩場比賽看起來驚險、幸運,卻讓我們從主教練郎平以及中國女排隊員身上看到了團結奮鬥、頑強拼搏、不屈不撓、敢於勝利的女排精神,王者歸來!  擊敗東道主 「女排精神」回來啦!
  • 網友盛讚中國女排:感受女排精神 堅信中國力量
    原標題:網友盛讚中國女排: 感受女排精神 堅信中國力量   北京時間8月21日上午,在裡約奧運會女排決賽現場,中國隊與塞爾維亞隊上演了一場驚心動魄的金牌之戰。中國隊在開局不利的情況下連扳三局,最終以3-1逆轉戰勝對手,為中國代表團拿到了本屆奧運會的第26枚金牌。
  • 中國女排《奪冠》最全素材彙編,素材解讀+女排精神+金句+標題+時評...
    (央視快評《發揚女排精神,保持昂揚鬥志》) ◎女排精神與輸贏無關,頑強拼搏、團結協作寫在了計分器上,艱苦奮鬥、永不言棄貫穿在努力的全過程。(李洪興《有一種精神,叫「中國女排」》) ◎「文明其精神,野蠻其體魄」,體育為我們帶來身體的強健、意志的剛毅、人心的凝聚,進而導向民族精神的振奮、國家實力的提升。
  • 《感動中國》寫作素材積累——中國女排與女排精神
    幾十年來,中國女排屢創佳績,形成了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的女排精神。這種精神早就超越了體育,成為國家精神、民族精神。對於女排精神,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曾說,「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知道不會贏,也竭盡全力。是你一路雖走得搖搖晃晃,但站起來抖抖身上的塵土,依舊眼中堅定。只要你打不死我,我就和你咬到底。
  • 《中國女排》國慶檔《奪冠》,女排精神背後的故事
    陳展,是前國手,曾隨中國女排國家隊出徵2014年世錦賽,飾演孫晉芳一角。中國女排精神,一代人的精神動力。女排精神是中國女子排球隊頑強戰鬥、勇敢拼搏精神的總概括。其具體表現為:扎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頑強拼搏,同甘共苦,團結戰鬥,刻苦鑽研,勇攀高峰。
  • 郎平通過鞏俐的《奪冠》,向世界講述了中國女排的精神
    雖然電影出來獲得不少叫好聲,但是也有部分網友認為這部電影是郎平的自傳,故事就是圍繞著郎平的人生軌跡展開的。郎平帶領中國女排再次走入了世界,而也再次把中國女排帶進了我們的生活。而郎平也經歷了中國排球所有的高峰和低谷,其次就是郎平的知名度較高,而郎平也一直經歷著中國排球的發展,這也是對郎平貢獻的一種肯定。
  • 今天,「女排精神」就是「中國精神」
    「頑強拼搏、艱苦奮鬥,團結協作、為國爭光」的女排精神,已經變成了一種國民符號。這精神穿越幾十年的時光,讓在失敗與勝利、歡聲與淚水,交織中的中國女排,依然堅守、不斷拼搏,永不放棄。站在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這個時間點,中國女排的勝利,就是「女排精神」的勝利。「女排精神」,此刻就代表著「中國精神」。
  • 中國女排精神帶給我們的啟示
    「女排精神」之一:對勝利的渴望和對冠軍的不懈追求精神  對勝利的渴望是作為一名優秀運動員的前提,也是女排運動員訓練比賽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動力,可以說女排訓練比賽的每一個方面、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都是為了勝利,爭取勝利,進而演化成為一種信念、一種意志。為了勝利可以超負荷地訓練。
  • 中國女排精神,奪冠給我們回憶
    中國女排精神鼓勵了一代又一代人,這個精神讓我們明白了對於任何事情都要靠自身的努力以及還有重要的一點就是團隊精神。這就是中國女排告訴我們的一個道理,我們也在這樣的精神督促下生活,完成工作。
  • 中國女排精神
    日前,受朋友邀請觀看了電影《奪冠》,感慨萬千頗有心得體會。1.女排精神女排精神是電影的點睛之筆,是貫穿始終的靈魂,也是女排成功逆襲的原動力,更是五連冠的遺傳密碼。電影開頭一幕,陪練上場,畫風突變,形成鮮明對比。
  • 中國女排精神到底是什麼?
    如果沒有郎平,那中國女排大概拿不下世界第一的榮耀。曾經十年裡,難求一勝。高不過俄羅斯,跳不過巴西,甚至連日本和泰國都打不過,當所有人都在質疑王者之師怎麼了的時候?只有她一次又一次站出來,一次又一次把中國女排帶回世界巔峰。
  • 《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弘揚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在大家心中是神聖的,它不斷推進各項事業的發展,激勵著每一個人健康成長,更歡迎社會各界、青年學生來到展館感受中國女排的魅力。步入展廳,最先映入眼帘的是中國女排1981年奪得世界盃賽冠軍時的獎盃,也是中國女排首次奪得三大賽冠軍頭銜的見證,是此次展覽最重量級的展品。
  • 不一樣的女排,一樣的女排精神
    從《中國女排》更名到《奪冠》,無論中間的路程是有多麼崎嶇、坎坷,但是毋庸置疑的是,這部影片是成功的。 女排的精神在於奮勇前進,永爭先鋒。
  • 「女排精神激勵我們前行」
    「我們在學習生活中難免會遇到一些挫折,此時我們就應該像中國女排那樣:扎紮實實,勤學苦練,無所畏懼,團結一致,頑強拼搏……」11月10日,一場以「女排精神激勵我們前行」的主題演講比賽正在江蘇省淮安外國語學校舉行,現場還迎來四位特殊的嘉賓,她們是前中國女排隊員周鹿敏、侯玉珠、李延軍和殷勤
  • 趙雪琪:天津女排騰飛是因為傳承了中國女排精神 各行各業都需要這種精神
    10月6日上午,《國家榮譽——中國女排精神展》在天津美術館再掀高潮。76歲的天津女排功勳教練趙雪琪,老隊員張靜坤、柳春瑩來到現場,與球迷親切互動。當年剛剛從沙灘排球項目轉為室內排球項目的張靜坤和柳春瑩加入天津女排,此外隊中還有15歲的李珊,張娜,以及後來的張萍、李娟。經過不懈的努力,天津女排從乙級隊一步一步升入職業聯賽。
  • 什麼是女排精神?——《奪冠》觀後感
    期初我不看好《奪冠》,認為只是一部紀錄片而已,但是有陳可辛,鞏俐和黃渤的加持,就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去看了。(儘量不涉及劇透)整個故事分為了兩個部分,上半部分是上一代女排用流血和犧牲自己,換取了冠軍。下半部分是新時代女排用創新思維,使女排東山再起。中間用郎平執教美國隊作為過渡,很成功。
  • 「女排精神」,永遠讓中國人熱血沸騰
    一說到中國女排,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女排精神」。中國體育界最不缺的就是冠軍,各種項目的世界冠軍數不勝數,但冠軍背後能夠總結成精神的項目卻不多。改革開放前,中國體育界有兩面紅旗:一個是中國登山隊,另一個是中國桌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