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頭型不好?怎麼辦?有媽媽買頭盔矯正,沒想到卻變成「奧特曼」……日前,在湖南省兒童醫院神經外科,同時有6名狹顱症寶寶在院治療,有的家長是發現了頭顱異常,以為是睡覺姿勢不對導致,直到寶寶頻繁打頭,才來就診。專家提醒,家長對狹顱症的救診合治療知之甚少,很容易錯過幹預治療的最佳時期。
狹顱症,又稱顱縫早閉或顱縫骨化症,是由於一條或多條顱縫過早閉合或骨化所致顱骨發育障礙而導致的先天畸形,可表現為顱內壓升高、發育遲緩、智能低下、精神活動異常、癲癇發作等症狀。
相關論文資料顯示,狹顱症的發病率為1/2500,在先天性顱頜面畸形中位居第二位,僅次於唇顎裂畸形。
「我們一開始以為是孩子睡姿不對導致,到醫院檢查,才知道孩子是得了狹顱症。」在湖南省兒童醫院神經外科,狹顱症寶寶家屬補充說道,「寶寶現在七個月大,六個多月時生了一場病,在小診所就醫時醫生建議到大醫院就診,我們這才來了醫院檢查。」
湖南省兒童醫院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吳水華介紹,「家長都聽信『老人言』,認為是孩子睡姿不對或缺鈣導致,這實際是一種誤區。狹顱症其實是一種遺傳病,由基因突變引發。」
吳水華表示,有些狹顱症患兒在做四維彩超時就能看到異常,在出生後隨著生長表現會越來越明顯,家長可以在察覺到寶寶頭顱有異常時查閱相關資料,在不確定的情況下也應該及時送醫就診。因為嬰幼兒是大腦生長發育最為迅速的時期,2歲時大腦發育已經接近成人的70%~80%,所以一定要儘早進行手術。
吳水華表示,手術是治療狹顱症的唯一方法,針對網上出售賣矯正嬰兒頭型的頭套,專家對此表示,並不建議使用該類頭盔。如果確診為狹顱症後再戴頭盔,會對患者產生傷害,術後也不應該用頭盔矯形,僅在術後早期可戴頭盔保護頭顱不受外力傷害。
家長表示,患兒在接受狹顱症手術後都恢復得很好,「相信寶寶在手術過後一定可以恢復正常!」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李雅雯 實習生符雪嬌
【來源:瀟湘晨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