嬰幼兒消化器官發育尚不完善,對食物的耐受力較差,嬰兒不斷地生長發育,所需營養物質相對成人更多,因此容易引起消化機能紊亂。一些外部的因素也可引起寶寶腹瀉,常見的有:飲食過量、長期營養不足或不平衡、天氣太熱或太涼、細菌或病毒感染等。
多補充水分
腹瀉的嚴峻後果就是引起嬰兒從大便丟失大量的水和電解質,加上嘔吐、少飲,很輕易發生脫水和電解質紊亂,使病情加重。所以給腹瀉患兒多補充水和電解質是治療腹瀉的要害。一般天天補液量為每公斤體重約100毫升,其中糖2克、鹽0.5克,可讓寶寶隨意口服。如有嘔吐仍可少量多次餵飲,讓胃清洗乾淨。嘔吐停止後即可餵哺奶類。失水嚴重的還應該靜脈補充液體。
不要禁食
腹瀉時嬰幼兒自動飲食減少,排出增加,腸道吸收障礙,而嬰幼兒營養的需要相對較高,如營養補充不足,限制飲食太嚴,禁食時間長很容易引起營養不良,出現代謝紊亂,以致病情遷延。奶類製品是最適合寶寶消化和需要的食品,腹瀉嬰兒以母乳餵養者應繼承餵母乳,沒有母乳者可以用牛奶代替,一般就可以保證寶寶的營養需要。
不要止吐
嘔吐可能是腹瀉的早期症狀。假如由於食物中毒引起的嘔吐,不但不要止吐,還應該洗胃,把有毒食物清洗乾淨。所以,治療嬰幼兒腹瀉引起的嘔吐,不是止吐,而是補充由嘔吐引起的體液損失,可以反覆多次少量餵水。
不要止瀉
有些年輕媽媽看到寶寶腹瀉不止,急著要求醫生快快把腹瀉止住或者自作主張去買止瀉藥給寶寶吃,結果不但腹瀉沒有止住,還可能加重病情。治療腹瀉的方法不是急於去止瀉,而是應該補充因腹瀉引起的機體脫水和營養不足。
不濫用抗生素
嬰幼兒腹瀉多數是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用抗生素治療無效。有的家長病急多投醫,明天去了這家醫院,明天又去找另一家,剛用上一種抗生素,又換上另一種,造成抗生素利用過多過雜的現象,不但對腹瀉康復不利,還可能引起抗生素誘發的腹瀉,使腹瀉治療更加困難、複雜和遷延。
寶寶腹瀉,下面的幾種食物可以起到很好的止瀉效果:
1、酸牛奶
鮮牛奶消毒後經乳酸桿菌發酵而成。酸牛奶的凝塊小,易消化,能刺激胃腸道消化酶分泌,同時有殺菌作用,適用於經常腹瀉的嬰幼兒。
2、蘋果泥
取新鮮蘋果一隻切開,用金屬小勺輕輕刮取。蘋果的纖維較細,對腸道刺激小,富有鹼性,含有果膠和鞣酸,有吸附和收斂作用,對腹瀉治療有益。
3、胡蘿蔔
胡蘿蔔所含的揮髮油能起到促進消化和殺菌的作用可減輕腹瀉和小兒胃腸負擔,並且胡蘿蔔中還含有果膠、木質素、黃鹼素等物質能使大便成形並吸附腸道內的細菌和毒素。
(責編:曾璐、羅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