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道震驚世界的軌跡。
這是一個民族日益壯大的身影。
這是中國挖掘機行業噴薄湧動的強大生命力。僅有不到十年生產史的三一重機,光榮駛入「世界第一軍團」,成為中國第一個超越百年外資品牌的挖掘機企業。
中國的強大,就是要工業的強大;中華民族的復興,就是要有民族品牌的復興。肩負「振興民族挖掘機產業」使命的三一重機,勇敢地拉開了逐鹿全球的歷史大幕。
兩年前年12月30日,崑山「君豪大酒店」的千人誓師大會上,時任三一重機董事長梁林河的話充滿真情和力量:「三一重機的長期目標不是在中國成為第一或第二,也不是要在中國市場與國產品牌一爭高下,而是希望引領國產品牌團結起來,實現國產挖掘機的崛起,為中國貢獻一個世界級品牌,這是我心中神聖的夢,也是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幾代人的夢想。」
「有遠見的公司,就應該很早開始尋求改變。儘管我們肩頭的擔子很重,但我們有信心、有決心全力以赴去完成任務。」誓師大會上,各生產部門和代理商的誓言格外豪邁。
公司營銷總經理向儒安也宣稱,三一重機創造了中國挖掘機產業發展的新歷史,以三一重機為首的中國挖掘機產業的振興和崛起,是任何力量都阻擋不了的,中國必將誕生一批世界級的挖掘機企業,三一重機一定會成為「中國第一」、「世界第一」!
儘管做到這一步,公司並沒有走什麼非常路線,產品的快速開發,包括一系列有影響力的品牌服務活動,都是陽光下的行為。但這個年輕的企業,因為體內靜靜的流淌著「品質改變世界」的熱血,因為胸懷「一定要把民族挖掘機做到世界前列」的抱負,所以這個沉靜的生命體悄然完成了自身巨大的嬗變。
「三一的目標一定能夠實現!因為他們已經在戰略上和戰術上做好了準備。」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秘書長陳正利,對三一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三一是本土品牌的一面旗幟,是挖掘機市場一股影響全局的力量。
風雨蒼黃中的進步之痛
煌煌大業,起於暗淡。在這個美好的時代,在這個充滿希望的春天,這個疾速奔馳的企業,帶著雄心,帶著喜悅,也帶著一絲滄桑。
江蘇,崑山。小雨夾雜著雪花紛紛落下。悠長的三一大道上,大批平板車長龍似的排隊等候拉貨。路邊的三一重機產業園內,靜立著一大片金色的挖掘機在等待裝車。
「你去過深圳吧,保安機場邊上那一大片挖掘機都是二手機。」不曾想,記者眼底的這片景,卻將公司的向儒安先生帶入了一段沉重的回憶。
「那些二手機都是進口或走私進來的,無發票、無說明書、無圖紙、無售後服務保障,用戶一旦遇到問題,只能挨『黑修理』的宰,或者讓機器變成一堆垃圾,這對市場和客戶利益損害非常大。要不是它們,三一的機器會賣得更好。」
向儒安頗為感慨地說,我國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就開發挖掘機了,與日本開發的時間差不多,但由於當時中國的基礎工業落後,所以一直沒能把這個產業做起來。
改革開放以後,廣州和深圳大規模的工程建設、移山填海、造路建樓,需要大量的機械設備,可國產機跟不上,這為進口二手機和外資品牌搶灘中國提供了土壤。
而在1998年以前,進口二手機本是不允許的,由於市場需求特別大,大量的二手機就通過分解走私流入了國內。到了2002年,中國加入 WTO後,進口二手機被全面放開,二手機湧入的數量越來越大,有的代理商一年就可以賣到幾百臺,一下給國內挖掘機產業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那時,三一剛剛開始做挖掘機,一方面受大量二手機的衝擊,一方面受眾多外資品牌的擠壓、還受2004年宏觀調控的影響,生產銷售極為慘澹,集團內部曾多次討論是否要將虧損嚴重的挖掘機項目下馬。但董事長梁穩根態度非常堅決:「一定要堅定不移地把挖掘機做上去!三一集團對三一挖掘機的定位不在於利潤,而在於大力提升民族挖掘機產業的自信心!這是我們的使命!」
這句話,直到今天,依然在三一人心間閃亮。對於躍躍欲試、追求夢想的人們來說,還有什麼比思想的解放更能讓他們釋放的呢。
三一挖掘機事業開始在空前的自由裡成長。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集中到了挖掘機事業上來。然而,這時市場上的二手機泛濫更為嚴重,數量居然超過了國產機的總量。以2006年為例,當年中國進口的二手挖掘機就有2.2萬臺,而中國市場的挖掘機銷售總量才約7萬臺,二手挖掘機竟然佔據了整個市場的1/3,這給本土製造商帶來了嚴重的侵蝕。在廣東等地,國產挖掘機的銷售幾乎為零。
更讓人痛心的是,由於大部分進口二手機都是國外接近報廢的淘汰產品,進入中國時沒有經過正規的有資質的檢驗機構檢驗,技術資料不齊,很多機器只是經過簡單的拼裝、噴塗和調整運行後就賣給了客戶,所以很多用戶上當受騙、損失慘重,極大地傷害了用戶對挖掘機行業的感情和對挖掘機市場的信任。
巨大的危機,常常預示一個新時代的開始。沒有組織良好的公司,市場就無法獲得真正良好的商品和服務,工業革命和技術創新就會黯然失色。而擁有強大的公司,已經成為關乎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大問題。
面對無序的市場,一心要振興民族產業的三一人選擇了自己的路:「我們丟失市場,就算我們自己沒有把產品做好。作為一個工程機械企業,如果不能把挖掘機做好,走到哪裡都沒有地位!我們一定要生產世界上最好的挖掘機!我們一定要捲起褲腳自己上!」
一片低迷中,一種日後引領三一潮流的堅強意志漸顯生機。
也許,正是這一種市場的機制,反而使中國工程機械行業在浴火中重生。
從市場開放,到二手機侵襲;從外資品牌壟斷,到國產品牌登場,三一人伴隨行業變遷逆勢而上的奮爭,恰恰折射出了一代民企拯救民族挖掘機產業的雄心。
令人不安的是,至今二手進口挖掘機仍在市場橫行。
任何一個行業、任何一個企業的發展,都離不開一個規範的市場。在一個混亂無序的市場中,任何一個正規企業都是無法得到發展和壯大的。政府有責任對無序的市場進行監管和整頓,嚴厲打擊一切破壞公平交易的走私行為和假冒偽劣製售行為,旗幟鮮明地保護國產品牌在規範中做大做強,而不可一任「洋垃圾」充斥中國市場,更不能讓「洋垃圾」擊垮中國企業。
還世界一個「中國製造」的實踐
在全球工業化道路上前行的風雨中,起伏跌宕的國家命運,悄然調整著企業家的行為。
即使在三一重工最為艱難的日子裡,有一個聲音,始終揮之不去。集團董事長梁穩根常常告誡自己、也激勵員工:「品質改變世界!三一要造世界上最好的挖掘機,徹底改變世界對『中國製造』低劣品質的印象!」
梁穩根多次強調:質量是三一價值和尊嚴的起點,是唯一不可妥協的原則。三一製造挖掘機,不僅是為股東創造利益和價值,更多的是希望通過高品質的挖掘機,展現「中國製造」的能力,提升民族挖掘機行業的自信心!
也許,正因為全體三一人身上流淌的是這樣一種血液,所以驅動三一的事業一步又一步走向了勝利。
1999年,三一重機總經理的戴晴華,以其「挖掘機世家」和某軍工企業科研尖兵的身份,正式加盟三一集團,肩負起「攻關挖掘機」的使命。
從此,智力與資本走到了一起,三一的創新發展迎來了期待已久的曙光。
2000年,三一挖掘機之路正式開始。戴晴華領銜的挖掘機事業部,帶著他們的遠見和激情,展開了實驗室裡的工業生活。那段時光,辛苦,也愉快,時間、計劃、人力、物力,一切由自己來決定,所用資金也沒有苛刻的限制,因為這一切不只是為了三一的事業,更為了振興民族挖掘機產業。
2002年,兩年晝夜不舍的艱苦攻關,終於迎來了一個激動人心的時刻。三一歷史上第一款「履帶式液壓挖掘機」誕生。這是中國工業發展史上,由民營企業研製的第一款履帶式液壓挖掘機。它的初次露面,引起了整個公司的轟動。
當人們正為之歡欣鼓舞的時候,意外,陡然而生。原本合作的零部件供應商,停止供貨。三一遇到了發展中最為嚴重的危機,合作不僅帶來了機會,也帶來了災難。
無人能夠左右風雲變化。唯有站在懸崖邊上永不放棄的公司,才會以別人沒有的自我拯救力量去開闢出路。不久,董事長梁穩根對振興中國民族挖掘機產業的滿腔熱忱,贏得了新合作夥伴的信任,零部件供應迎刃而解。
三一挖掘機製造車間,機器,又轉了起來。大中國火熱的建設熱潮,在呼喚三一挖掘機儘快下線。
2004年底,經過兩年大大小小的試驗之後,三一第一款「雙比例閥、全電子負流量」挖掘機成功上市。這是三一挖掘機穩步發展的開端,技術性能從邊緣走向中心,銷售業務空前擴張。
2005年,三一實現銷售挖掘機500臺;2006年銷售800臺;2007年銷售1406臺,超越兩個大國企——柳工和玉柴;2008年銷售3219臺,自主研發出中國第一臺「200噸級液壓履帶式挖掘機」和中國第一臺「正流量液壓挖掘機」;2009年銷量突破6000臺,一舉超越全球最大的工程機械製造商卡特彼勒,讓中國企業看到了戰勝外資品牌不再是「神話」,中國人完全可以製造世界上最好的挖掘機。
奇蹟,仍在不斷延續。
2010年,三一重機獨自研發出的中國首臺7.5噸級具有遙控、音控、聲控功能的電動挖掘機,以及中國首臺23噸級、33噸級歐Ⅳ挖掘機,在上海寶馬展上震撼世界。
同期,公司新建成了世界一流的生產線:9號廠房——全球自動化程度最高、人均綠化面積最高的挖掘機生產裝配線;7號廠房——工程機械行業唯一「五星級現場」。目睹眼前的一切,董事長梁林河欣然感嘆:「這是我們光榮與夢想的起點!」
2011年,歐Ⅲ、歐Ⅳ機型正在開發。代表國際最新技術和最高品質的挖掘機的研製成功,將為三一重機挺進國際市場奏響序曲。
2012年,三一挖掘機市場佔有率提升至18%,進一步拉開與外資品牌的差距。
從此,「中國製造」將以嶄新的風姿,超越外資品牌,成為世界工業舞臺上備受矚目的力量。
「現在,三一的關鍵零部件也得到了同步的發展,膠管、減速機等關鍵零部件已不再受制於人了。」戴晴華微笑著說,在工程機械行業,挖掘機素有「皇冠上的明珠」之稱,作為一家重型機械製造企業,只有掌握了先進的挖掘機製造技術,才能成為行業裡的標誌性企業,才能成為決戰的先鋒。而自主創新,是摘取「皇冠」的關鍵支撐,也是三一巨變的引擎。
目前,創新的意義在三一已經超越了以往任何的時期。為了順利實現公司「世界級品牌」的夢想,三一重機還新建了國內同行中最大的技術研發中心和試驗中心,並培養了一支由數百名工程技術人員組成的研發團隊。
三一產業園內,為三一挖掘機生產配套的國內企業已有六十多家、國外著名公司有十幾家;研發團隊中,有來自德國、日本、義大利等國的專家;供應商隊伍,有機械、自動控制、液壓技術等領域的國際著名公司。他們都是「三一重機」科技力量的組成部分,在三一全球化擴張的舞臺上,這支強大的「特種部隊」,正在保障一個民族企業的製造力爆發出幾何級數的增長。
服務是永無止境的
世界的發展是永無止境的。生產關係的調整,也是永無止境的。伴隨科學技術永無止境的變化,產品的創新也是永無止境的。當人們習慣於將技術創新視為企業的「第一生產力」時,真正推動技術創新的,是面向市場的用戶服務。
通常,人們將「服務」理解為一般意義上的維修與維護。事實上,服務還是一種隱含在過程中的生產力。
在三一,董事長梁穩根每年會有170多天是在空中飛行;而總裁向文波,也有200多天的飛行記錄。他們飛來飛去忙什麼?他們大部分的時間是用來訪問用戶、考察市場、處理信息、把握機遇。
從某種意義上說,三一的發展,就是在對客戶長期深入細緻的服務中跨越的。
是永無止境的服務,開闢了三一永無止境的市場和永無止境的產品生命力。
在不同的場合,三一人都會強調三一從不把贏利作為企業運營的最高準則,實現「合作共贏」、把更多的價值讓給客戶,才是三一的核心理念。事實上,他們確實是這樣做的。
近年來,三一每年用在服務領域的投入約佔銷售收入的5-7%,這與用在產品研發上的投入基本相同。如此大的服務投入力度,這在業內是罕見的。它充分體現了三一重機打造「中國服務第一品牌」的決心和實力。
在「首屆服務技術運動會」上,為了鼓勵全國服務工程師積極參與比賽、提高專業技能和服務水平,三一重機特設了三項大獎,其中二等獎是總重為150克的金條,三等獎是總重為60克的金條,一等獎是為客戶提供6000小時的服務,獎勵力度和比賽本身,在行業內史無前例。
三一,總是與永無止境的服務相伴相行,與先試先行的「第一」相伴相行。
去年,受國內挖掘機市場火爆銷售的影響,許多工程機械企業紛紛加大產銷量。而此時的三一重機,卻做出一個驚人的舉動:提升服務價值——不計成本,將產品保修期由行業內通行的2000小時延長至3000小時。
「超越行業、超越客戶期望」的傾情奉獻,迅速將三一服務帶向了「中國第一品牌」的高度。三一集團副總裁、三一重機營銷公司總經理向儒安高興地向全國客戶承諾:我們保證,公司創造財富不以犧牲客戶的利益為代價,客戶只要購買了三一的產品,就會獲得三一完備的售後服務體系的全力支持。
目前,三一在全球100多個國家與地區均設有分公司,在全國有270個配件倉庫,為用戶儲備了5萬餘個品種、價值達3億餘元的配件,來滿足用戶對各種設備配件的需求。客戶只要撥打一個電話,就可以得到「一刻鐘回復、一小時出發、一次性修復」等全程服務。
「三一服務,因您而動」、「一切為了客戶」的服務宗旨,正在被三一重機真誠細緻的行動,詮釋得淋漓盡致。
事實上,三一的服務遠不止於此。「為客戶提供更深層次的差異化服務」,「建立一個先進的現代化的服務培訓體系」和「客戶投訴問責制」,都已在行動中。
向儒安坦言:「用戶購買設備的最終目的,是希望通過設備創造價值。所以三一重機將會以最強大的資源、最精湛的技術和最真誠的服務,為每一位客戶提供超越行業標準的貼心服務」。
永無止境的完美服務,贏得了客戶的聲聲讚嘆。
廣東的劉先生在一封感謝信中寫道:三一的服務和其他廠家有明顯的不同,不僅服務設施優良,幾乎每人都配有相機、筆記本電腦、服務車,保障了服務響應速度的快捷,而且服務工程師的技術精湛,來之能戰,戰之能勝,很快排除了故障。
內蒙的吳先生說:三一的服務工程師真的是將我們客戶的設備當自己的設備看待,甚至比我們自己還愛惜設備。我買三一的產品,就是為了買三一的服務。
西安客戶紀先生稱:我買到的不只是三一的挖掘機,還有一套規範、誠信的品牌服務。
令所有客戶更為欣喜的是,三一重機不僅服務好,而且挖掘機的性能也更卓越,省油、工效高、節能、環保,在和其他品牌的比武中,處處為客戶贏得榮耀和尊嚴。
將「服務」作為企業核心競爭力、放置於和研發同等重要地位的戰略選擇,不僅開創了中國工程機械製造業的先河,也奠定了三一重機在中國挖掘機行業不可替代的領軍地位。
三一嚮往每一個市場。三一奔赴每一個市場。三一的挖掘機賣給每一位力爭上遊的人。無論三一人身在何處,為客戶創造更美好的產品、奉獻更美好的服務、和客戶一起打造更美好的未來,是三一人永遠不變的追求。當日本誕生了豐田,美國誕生了GE,中國也誕生了「三一」。這個日益強大的民族企業,正在通過服務,將分散的市場焊接為一個整體,並激起所有客戶成功的夢想,來賦予國家進步新的動力。
為未來定下主旋律
偉大的崛起,始於偉大的管理。將全社會最有奮鬥熱情的人和最有才華的人篩選出來,讓他們迸發出創造力,這是偉大企業家閃光的魅力。
這一點,三一的領導者做到了。幫助員工成功、幫助代理商成功、幫助客戶成功,時刻把個體的命運和公司的命運緊緊地連接在一起,這是三一重機在管理方式上與外資品牌最大的不同。
在三一,公司不是股東的,也不是經營者的,而是每一位勞動者和合作者的。公司每一步發展,不僅僅要滿足每一位企業家的夢想,還要滿足公司每一位員工和全體合作者的夢想。
三一重機董事長梁林河講,人人都有屬於自己的夢想和生活,所以公司還應把愛護、珍惜每個員工、每個合作夥伴,作為經營公司的一個目的。三一想向世人證明,關愛、互助、真情,這種微妙、含蓄、內在的管理之道,可以同技術一樣轉化為強大的生產力。
對於三一而言,奔跑的腳步已不可能停止,需改變的,唯有行進的方式。培育夢,讓每一個人都可以看得見彩虹,這,是三一創造神話的靈魂。
在三一,無論什麼專業、什麼層次,無論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還是營銷服務人員,從初級到高級,都有暢通的職業發展通道。就連一線的工人,也可以通過努力成為班組長。而優秀的班組長,還有機會被公司選送去大專院校深造,然後經過實踐,一步一步邁向車間主任、部長或總經理。
在三一重機,僅2010年,就提拔了幹部300多名。
與此同時,三一重機還確立了一種包容失敗的文化,大膽鼓勵研發人員從事技術開發。假如研發失敗了,也不抱怨,而是被視為一種榮耀的徽章,你經歷的失敗越多,人們認為你的經驗越豐富。只要你付出了真誠的努力,你就依然可以站起來、拍去灰塵,開始下一次研發的嘗試。
在制度和創新引領潮流的今天,誰擁有更具自由和創意的文化,誰就擁有了更加強大的未來。三一經驗表明,一個企業,唯有在文化制度上更加深入地解放了個體,才有希望長久地支撐起基業長青的奇蹟。
讓市場擴大,讓公司成長。三一重機在對內「幫助員工成功」的同時,也對外「幫助代理商成功」。
營銷總經理向儒安表示,代理商是三一重機崛起世界的巨大推手,公司在給代理商提供趕超歐美和日本品牌的新型挖掘機時,還要幫助代理商成為中國工程機械行業最具世界眼光的新型代理商。
他說,三一真誠地希望與那些認同三一事業,願意通過三一的平臺來實現自己理想的代理商共創偉業!
「現在我們的同事每天都工作到很晚才下班,每天想的最多的,就是如何將一些現代的管理理念和營銷模式傳授給代理商,為代理商的市場運作和企業管理提供借鑑,以幫助他們不斷擴大產品銷售,創造價值。」
據悉,在三一的幫助下,一些幾年前幾乎不被外資品牌認可的代理商,如今已成業內威震四方的典範。
膽量,信念,獨到的眼光,獨特的營銷。越來越強大的三一重機,快速地改變著自己的命運和行業的面貌。
「待到下一個五年,或十年,三一重機將由一個中國領先的公司,變成一個世界領先的公司。」到那時,三一重機這個「世界級品牌」,將會具備以下的實力:
第一,產銷規模上,實現銷售收入2000億到2500億;
第二,服務方面,具備「三超」能力:超越客戶預期,超越行業標準,超越競爭夥伴水平。將免費維修時間延長到「兩到三年」或機器使用5000到7000小時以內。
第三,產品研發上,成為核心技術的掌控者,實現關鍵零部件全部自主研發和製造。
第四,人才素質方面,無論技術人才,還是管理人才,都要實現國際化、多元化、本土化。
第五,文化上,為中外企業貢獻一種思想,讓世界分享企業經成功之道。
第六,社會責任方面,為人類福祉貢獻力量。比如,對用戶負責,生產的產品必須是保值的,要有利於產品的後市場流通,保障產品技術的先進性、可靠性、環保性,保持機器始終如一穩定工作。
「如果企業能具備這六方面的實力了,那就順其自然成為行業的領導者了。」 營銷公司副總經理袁躍說。
曾經被高高在上的外資品牌擠壓在市場底層的中國民營企業,如今活躍在行業舞臺的中央,它正代表著中國新興的本土品牌的力量,向世界展示「中國製造」的前途和尊嚴。
2012年,三一重機「遷址上海」。美麗迷人的「三一臨港奉賢園」,作為總部及製造基地、出口基地,將以3000畝的寬廣腹地,迎接「挖掘巨子」在空前的自由裡蓬勃壯大。
美國第30任總統卡爾文?庫利奇曾說:「建一座工廠,就是蓋一座聖殿。」
對於三一重機而言,能夠利用一切資源和全部力量,為「中國製造」爭光,為世界客戶帶去福祉,這也是企業別樣的修行。
一個偉大的企業,正在登上世界舞臺。它的崛起,也必將讓中國更強大。(三一重工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