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隨著我市創新創業工作的推進,湧現出了不少創新創業的典型示範村,湘潭縣碧泉村順應「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潮流,創新就業思路,開拓村級集體經濟創業渠道,不僅使村級集體經濟得以壯大,各項創業工作蓬勃的發展,也基本解決了當地村上人的就業問題。他們有怎麼樣發展方式呢,今天我們將走近這一創新創業帶動就業示範村,看看當地的村支兩委是如何利用當地資源,以創新創業帶動當地經濟發展的。
在國家「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戰略方針的指導下,碧泉村村支兩委一直很重視創新創業工作,特別是村支書譚振嶽,自從2004年就擔任了該村的村支書,他就一直試圖利用當地的資源發展經濟。
(請在WIFI環境下觀看)
碧泉村境內龍潭山下有著名的碧泉潭,汩汩泉湧,滋潤春夏秋冬,也給當地經濟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生命力。村支兩委利用當地的水資源優勢,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社,成立貢米協會。通過碧泉潭水灌溉生產稻米,成功註冊了「碧泉潭」牌貢米商標。每年生產優質稻穀300餘噸,並帶動了鄰村水稻種植業的發展。
不僅如此,依託獨特的水資源,村裡還引進了湖南億年酉魚農牧漁業發展有限公司,打造了專業的娃娃魚快速高產配套養殖基地。現在基地佔地36畝,目前基地擁有30畝室外仿自然生態養殖池,每年人工繁殖大鯢幼苗5萬尾以上,帶動了當地10餘人就業。
在原有的創業基礎,碧泉村村支兩委並沒有就此止步。 2014年,在村支書譚振嶽的帶領下引進資金投資1500萬元創辦成立了湖南碧泉潭生態資源開發有限公司,利用碧泉潭的水資源優勢,打造先進的飲用水基地,主要生產瓶、桶裝水。在良好的運作之下,現在碧泉潭飲用水逐漸打開了市場,成為了長株潭地區的品牌。2015年7月正式登錄上海股權交易中心中小企業股權報價系統,成為湖南省第一家登錄資本市場的飲用水企業。並解決了當地五十多人的就業問題。
村支書譚振嶽時刻將民生放在心裡,他告訴記者他重中之重的工作就是帶動當地農民的增收,只有農民富裕了,農村各項工作就好開展了。農民背井離鄉去外地打工,年邁的老人和年少的兒女只能留守家中已成為當下農村的一個現實。如何解決和緩解這一難題也成為譚振嶽為首的村支兩委的工作重心。為此,當地村支兩委決定集中精力發展集體經濟,以解決當地村民的特別是困難就業群體的就業問題。
村支書譚振嶽:
如果沒有集體的力量,目前農村增加收入很難,利用當地資源,發展企業,既能解決農民,也能解決集體收入,農民富了,工作也好發展,首先要發展集體經濟,又要增加農民收入。2016年,碧泉村投資200餘萬元,打造創業就業平臺,建立標準化的廠房4000餘平方,為投資者提供優良的創業環境。2017年,引進勞動密集型企業檳榔廠入駐了該村,帶動了當地三四百人的就業,碧泉村對入駐企業的工資發放提出了一定要求,為此保證村民能得到合理的收入。
現在,碧泉村的創新創業氛圍已經形成,村裡擁有四家企業,共解決了當地500多人的就業問題,每年的勞務收入達到1000萬元,集體經濟收入達到二十多萬元。以創新創業帶動就業一直是當地村支兩委的發展思路,而因地制宜利用當地優勢資源發展經濟則是他們的一個發展方式,在堅持不懈的探索之中,隨著時代的轉變,社會的轉型升級,碧泉村以創新創業帶動就業的發展模式在厚積薄發中終於顯現了令人滿意的成效。
村支書譚振嶽告訴我們,下一步,他們將計劃恢復碧泉書院,發展當地旅遊業,以帶動當地產業全面發展,將碧泉村建成一個嶄新的社會主義新農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