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虧損、對島內「反中」思維失望,臺灣最大簡體字書店結業

2020-12-19 西部網

圖源:中評社

海外網8月21日消息,臺灣最大連鎖簡體字書店「若水堂」將於9月結業,「若水堂」、夏潮基金會董事長宋東文表示,兩岸民間交流受到民進黨蔡英文當局打壓,已到了非理性地步,他認為,臺灣島內不應陷入「反中」氛圍。

據中評社報導,全臺最大連鎖簡體字書店「若水堂」經營18年,將於9月熄燈收掉臺北、高雄最後兩家店。「若水堂」簡體字書店是兩岸學術性交流、綜合性的專業書店,該書店對兩岸學術、知識交流很有意義,但營運18年虧損16年,賠掉新臺幣7千多萬,近年來受到網絡及手機衝擊,財力難以為繼。

另一方面,宋東文稱,除了長期虧損外,他對臺灣島內陷入「反中」的思維實在很失望。他表示近幾年一直在思考要不要收掉書店,直到1月11日蔡英文確定連任的當晚才下定決心,他質問,過去兩岸經過這麼多年和平發展的階段,怎麼會落到這種「反中」氛圍中?

宋東文談到,兩岸民間交流受到民進黨蔡英文當局打壓,蔡當局「聯審機制」極盡阻撓、拒絕大陸訪問團入臺,已到了非理性地步,比如一下嫌人數太多、一下限制大陸老師不能跟陸生一起進大學,最後還告知大陸參訪團團長不能入臺,沒任何理由。

圖源:中評社

此外,他經常被懷疑,賣簡體字書籍,會從大陸得到很多「好處」,臺灣稅務部門經常來查帳,可這根本是莫須有。他表示,當年成立基金會、簡體字書店就是希望能對兩岸交往、交流有點正面的影響。他認為,簡體字書店還是會有市場的,很多知識界人士不會抱持意識形態看待簡體字,還很喜歡簡體字的印刷及出版。

中評社稱,「若水堂」從2002年開店迄今,堅持了18年。因為有了「若水堂」,大陸圖書多年來源源不斷運進臺灣,有些年份年銷售量達數十萬冊,乃至更多。而「夏潮基金會」成立於1996年,致力於兩岸交流。

(原題為《臺灣最大簡體字書店結業 老闆 :島內不應落入"反中"氛圍》)

編輯:秦秦

相關焦點

  • 臺灣最大簡體字書店結業 老闆:島內不應落入「反中」氛圍
    來源:海外網圖源:中評社海外網8月21日電臺灣最大連鎖簡體字書店「若水堂」將於9月結業,「若水堂」、夏潮基金會董事長宋東文表示,兩岸民間交流受到民進黨蔡英文當局打壓,已到了非理性地步,他認為,臺灣島內不應陷入「反中」氛圍。
  • 臺灣最大簡體字書店9月將熄燈 16年慘賠7000萬
    據中評社 臺灣最大連鎖簡體字書店「若水堂」將於9月熄燈。「若水堂」、夏潮基金會董事長宋東文表示,兩岸民間交流受到民進黨當局打壓,已到了非理性地步。他認為,臺灣島內不應陷入「反中」氛圍。全臺最大連鎖簡體字書店「若水堂」經營18年,將於9月熄燈收掉臺北、高雄最後兩家店。「若水堂」簡體字書店是兩岸學術性交流的綜合性專業書店,該書店對兩岸學術、知識交流很有意義,但營運18年虧損16年,賠掉7000多萬元新臺幣。近年來,受到網絡及手機衝擊,財力更難以為繼。
  • 臺灣人喜歡簡體字
    曾幾何時,臺灣人對大陸使用簡體字還頗有微詞,如今簡體字卻在臺灣大行其道。大陸原版的簡體字書籍更是越來越受到島內民眾的歡迎。繁簡之間,已經看出兩岸形勢的變遷。  在島內政治禁錮的年代,繁體字、簡體字可是涉及意識形態和中華文化正統的大事,不僅不能使用簡體字,連文字橫排都是禁忌。
  • 大陸萬種簡體書「登陸」臺灣最大網上書店
    新華網臺北11月10日電(記者李雲路趙新兵)由臺灣最大的網絡書店博客來提供電子商務平臺、臺北最大的簡體字書店問津堂選書供貨,「簡體字館」10日正式上線「登陸」博客來,近萬種簡體字書籍可供讀者選購。
  • 簡體字圖書在臺灣走紅(兩岸聚焦)
    本報記者 吳亞明攝  曾幾何時,臺灣人對大陸使用簡體字還頗有微詞,現如今,許多臺灣人有意識地認識簡體字,有臺灣高校甚至開設簡體字課程,而大陸原版的簡體字書籍,也越來越受島內讀者歡迎,創造了不一樣的「臺灣奇蹟」。簡體字風行臺灣,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最主要的恐怕還是像臺灣媒體所說的,是因為大陸綜合實力不斷上升。
  • 兩岸風來2021 | 臺灣中學生掀起使用簡體字的新潮流?其實此風由來已久
    無論是大陸新興社交平臺小紅書、TikTok(海外版抖音),還是臉書旗下社交應用照片牆,很多臺灣中學生都樂於使用簡體字而非臺灣人習慣使用的繁體字。有島內網友在小紅書上發文「臺灣的朋友也來打個招呼」,引得許多臺灣學生在其下以簡體字附和,還有臺灣小學生留言。應該說,近二三十年來,隨著兩岸交流交往的日益密切,簡體字在臺灣越來越常見。臺灣很多餐廳、旅館甚至推出簡體字菜單,以招徠大陸顧客。
  • 大陸簡體字圖書在臺灣
    近年來大陸簡體字圖書在臺灣的銷售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長。2004年大陸銷往臺灣的簡體字書為600萬冊,總額約1.2億元人民幣,在臺灣銷售金額近2億元人民幣。目前,全臺灣有大約40家大陸圖書進口商,銷售網點逾200家,臺北地區佔到70%以上,另30%在中南部。
  • 簡體字書店亮相臺灣臺北 展售2萬多種6萬多冊
    佛教在線訊 據中新社報導,  臺北消息:展售兩萬多種、六萬多冊大陸簡體字圖書的上海書店,24日正式在繁華的臺北東區開賣。臺灣《聯合晚報》報導,上海書店由臺灣聯經出版社與上海季風書園合作成立,是目前臺灣最大、最齊全的簡體字書店。其門市設在繁華的臺北忠孝東路四段。
  • 終於,臺灣人對蔡英文失望了?
    導讀:據臺灣最新民調結果顯示,民進黨的滿意度和信任度近期下降明顯,尤其是為首的蔡英文迎來執政以來最大的民眾信任危機,這不僅表明民眾對蔡英文治理臺灣的失望,更是對其人品的質疑,對於她能否篤行正道、使臺灣變得更好存在巨大的不確定性。
  • 臺北路面標識改用「簡體字」 島內熱議:要統一了?
    海外網8月30日電近日,臺北街頭一處地面標識引發島內網友熱議。地面上「機車入口」四個字原本應該用臺灣民眾習慣的繁體字(即「機車入口」)標註,而地面上的「機」字卻用了簡體。不少網友表示:「是不是要統一了?」
  • 這次,讓蔡英文失望了,美國和臺灣民眾都不理她了!
    導讀:臺灣民進黨當局採納進口美國萊豬的方案不得不說是其最大的敗筆,島內民眾紛紛義憤填膺,抨擊民進黨罔顧民眾唯重政治利益。然而民眾以及其餘各在野政黨的反擊蒼白無力,民進黨利用其在臺行政機構說一不二的地位強行通過包括進口萊豬在內的九項行政命令,即明年開始島內民眾大部分肉類產品的產源基本上都出自美國萊豬。霸道本性漸漸表露的民進黨逐漸失去人心,島內民意調查一落千丈。
  • 臺灣最大網絡書店賣出40萬冊大陸書籍
    2009年一年,臺灣最大的網絡書店———博客來網絡書店,共計賣出40萬冊大陸簡體字書籍。  13日,博客來「簡體字館」館長楊曉萍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博客來網絡平臺去年總銷售金額超過30億元新臺幣,其中大陸簡體字書籍銷售增長了100%,在所有業務中表現十分「搶眼」。
  • 島內中國史虛無化之後,臺灣年輕人怎會不「反中」?
    近年,許多事讓人看不懂島內年輕人的核心價值到底是什麼?去年香港警民衝突,他們挺「人權」反「黑警」,熱血沸騰;今年美國弗洛伊德事件,人權事件席捲歐美,他們一片靜默。去年大陸提「一國兩制臺灣方案」,臺青力挺「臺灣主權」,蔡英文狂拿817萬票;今年日本要更名釣魚島為「登野城尖閣」,事涉漁權主權,卻充耳不聞。如此明顯的兩套標準,何以致之?20年來,島內教育資源被用來逐步建構一套「反中」的歷史詮釋。108課綱的歷史課本上路後,中國史正式被虛無化。
  • 兩岸交流新亮點 簡體字書臺灣受追捧
    過往大陸對臺灣使用簡體字還頗有微辭,如今大陸原版的簡體字書籍在臺灣則是大行其道。繁簡之間已經看出兩岸形勢的變遷。由臺灣和大陸書商合作成立的上海書店,位於臺北鬧市,是臺灣規模最大的中文簡體字書店。從中外經典名著,傳統文化典籍到小孩子用的鋼琴琴譜都頗受歡迎。價格便宜是一個因素,內容精採更為重要。
  • 臺灣寫真:簡體字圖書銷售在臺灣逆勢成長
    中新社臺北12月14日電 題:簡體字圖書銷售在臺灣逆勢成長中新社記者 路梅第四屆大陸優秀圖書臺灣高校巡迴展正在臺北舉辦,內容豐富、品類齊全的簡體字圖書在臺灣受到歡迎,經營簡體字書籍的書店在臺灣蕭條的實體書店群體中逆勢成長
  • 簡體字:從「不能碰」到隨處可見(臺灣在線)
    豐子愷畫   兩岸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簡體字在臺灣越來越常見。臺灣很多餐廳、旅館都推出簡體字菜單,以招徠大陸顧客。大陸出版的簡體字書籍,近來也在島內賣得很紅火。但有些島內人士看不慣簡體字,認為繁體字才能代表「中華民族文化之美」。近日,臺當局領導人馬英九表示,簡體字與繁體字之爭,並列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簡繁之爭」的政治色彩   從大陸推廣簡體字起至今,臺灣當局對簡體字的態度常帶政治色彩。   政治禁錮的年代,字體繁簡在臺灣是涉及意識形態、事關中華文化道統的大事情。
  • 大陸唯一一間臺灣書店 成大陸民眾了解臺灣口岸
    中新網9月5日電 大陸通用簡體字,不過在廈門卻獨獨有人開了全大陸唯一的賣繁體字的書店。店裡不只有臺灣小說、商業書籍、旅遊書,連島內的「政府」出版品,還有「行政院」的預算書都買的到。  據臺灣東森新聞報導,大陸書店多,但有一間書店很不一樣,它是大陸唯一一間臺灣書店。
  • 大陸生健保比照外籍生 綠營不改「反中」思維
    原標題:大陸生健保比照外籍生 綠營不改「反中」思維   陸生健保比照「外籍生」   陸生參加島內健保,立法院初審通過比照「外籍生」方式辦理,等於把陸生等同「外國人」處理,稱得上目前藍綠惡鬥之下,朝野雙方相互妥協的結果。   有了健保,陸生在臺就學就沒了後顧之憂。這一方案總體來說還是有積極進步之處,但是把費率比照「外籍生」,又體現出島內某些陣營的狹隘之處。
  • 簡體字書在臺灣熱銷(臺海瞭望)
    簡體之風:拉近距離  問津堂、若水堂、萬卷樓……這些名稱裡散發出濃濃中國味兒的臺灣書店,專賣大陸出版的簡體字書刊。大陸圖書專賣店悄然在臺灣出現,始於10多年前,現在已發展到70多家。臺灣簡體字書籍的進口數量也從原先一年16萬冊,增加到現在每年600萬冊。
  • 繁體字書籍受挑戰 簡體字書籍暢銷香港
    香港書市一直是繁體字書的天下,但近年來,大陸出版的簡體字書卻正漸漸崛起,大有取代繁體字書的趨勢,專售簡體字書的書店更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出來。     旺角城巿中心素有「香港書城」之稱,專售簡體字書的書店也主要集中在這裡。過去兩年間,旺角城巿中心已先後出現了近十家專售簡體字書的書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