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體字圖書在臺灣走紅(兩岸聚焦)
本報記者 吳亞明攝 曾幾何時,臺灣人對大陸使用簡體字還頗有微詞,現如今,許多臺灣人有意識地認識簡體字,有臺灣高校甚至開設簡體字課程,而大陸原版的簡體字書籍,也越來越受島內讀者歡迎,創造了不一樣的「臺灣奇蹟」。簡體字風行臺灣,是多方面因素促成的,最主要的恐怕還是像臺灣媒體所說的,是因為大陸綜合實力不斷上升。
-
臺灣寫真:簡體字圖書銷售在臺灣逆勢成長
中新社臺北12月14日電 題:簡體字圖書銷售在臺灣逆勢成長中新社記者 路梅第四屆大陸優秀圖書臺灣高校巡迴展正在臺北舉辦,內容豐富、品類齊全的簡體字圖書在臺灣受到歡迎,經營簡體字書籍的書店在臺灣蕭條的實體書店群體中逆勢成長
-
大陸優秀圖書走進臺灣高校
陳曉星攝在文言文被臺灣極端人士污衊為「傳播中國封建思想」的鼓譟下,臺灣高中語文課的文言文佔比下降到35%,但在臺北知名書街重慶南路賣書將近40年的書店老闆沈榮裕說:「附近高中的學生到我的店裡來買書,一套《紅樓夢》或《三國演義》,臺幣上千塊都會買,臺灣的學生對古典文學、詩詞很喜歡。我的中文簡體字書店從一家開到現在的3家,說明大陸出版的書籍很受歡迎。
-
大陸簡體字書籍臺灣熱賣 學者:臺民眾希望了解大陸
臺灣民眾一直沿襲使用繁體字,所以繁體書籍以及是臺灣民眾的首選,不過近年來大陸出版的簡體字書籍也漸漸在臺灣受到了關注。越來越多的臺灣民眾開始熱衷購買簡體字書籍,專門出售大陸簡體字書籍的書店更加同雨後春筍一般的湧現出來,那麼目前臺灣簡體字的書籍進口數量已經從原先一年16萬冊,增加到現在每年600萬冊,可以說發展是非常快速的。
-
簡體字書在臺灣熱銷(臺海瞭望)
簡體之風:拉近距離 問津堂、若水堂、萬卷樓……這些名稱裡散發出濃濃中國味兒的臺灣書店,專賣大陸出版的簡體字書刊。大陸圖書專賣店悄然在臺灣出現,始於10多年前,現在已發展到70多家。臺灣簡體字書籍的進口數量也從原先一年16萬冊,增加到現在每年600萬冊。
-
臺灣兩岸出版交流協會負責人:大陸簡體字書籍在臺銷量漸長
臺灣兩岸出版交流協會負責人:大陸簡體字書籍在臺銷量漸長 2019-9月23日,連續第十年舉辦的臺灣廣西圖書展在臺北「書店街」重慶南路開幕。廣西新聞出版交流團一行13人出席活動,並就《漢畫總錄》一書與臺方相關業者籤訂版權貿易合約。臺灣兩岸出版交流協會理事長、天龍文創出版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沈榮裕當日在臺北介紹,簡體字書籍在臺銷量增長非常快,尤其是各類考試的工具書、兒童繪本等受到學生家長們的歡迎。圖為圖書展舉辦地、臺北專賣簡體字書籍的天龍書店。
-
大陸圖書臺灣市場需求多
)簡體字、橫排版。雖然大陸出版的圖書並不符合臺灣民眾的閱讀習慣,但在臺灣卻擁有著廣大的讀者群——從學術界人士到專業領域知識菁英,從高校研究生到政府官員。 據臺北「問津堂」書店總經理王永介紹,臺灣讀者喜愛的大陸書籍包括社會科學類、中國古代文化研究、經濟全球化,以及大陸翻譯的一些海外經典作品,而目前最為熱門的莫過於與WTO相關的圖書。 分析臺灣對大陸圖書的市場需求,王永說,臺灣出版業存在經典作品出版研究太少、古籍整理缺乏、市場過度消費化、書目繁多但類型過於單一等不足,「引進大陸圖書正好彌補了臺灣出版業本身的不足。」
-
臺灣書商:臺灣對於大陸圖書的需求旺盛
【解說】沈榮裕介紹,臺灣對於大陸圖書的需求旺盛,他已經從大陸引進圖書超過千萬本。他還以自己為例,說明臺灣民眾對於大陸圖書的歡迎。【解說】除了引進大量的大陸優秀圖書,沈榮裕還從大陸書店先進的管理經驗中「取經」,引進了電腦網路系統。藉助人工智慧,沈榮裕的書店生意也迎來更大的突破。
-
大陸優秀圖書走進臺灣高校 涵蓋200多家出版機構、近1000個品種
臺海網12月14日訊 (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陳成沛 文/圖)涵蓋大陸200多家出版機構、近1000個品種的簡體字圖書,近日結束在臺灣淡江大學、高雄師範大學、僑光科技大學等30餘家校園書店的巡迴展,反響熱烈,得到臺灣高校學子的好評。
-
兩岸交流新亮點 簡體字書臺灣受追捧
過往大陸對臺灣使用簡體字還頗有微辭,如今大陸原版的簡體字書籍在臺灣則是大行其道。繁簡之間已經看出兩岸形勢的變遷。由臺灣和大陸書商合作成立的上海書店,位於臺北鬧市,是臺灣規模最大的中文簡體字書店。從中外經典名著,傳統文化典籍到小孩子用的鋼琴琴譜都頗受歡迎。價格便宜是一個因素,內容精採更為重要。
-
宋東文:在臺灣愛讀大陸簡體字書的多為知識精英
大陸最近出版的、很紅的《朱鎔基答記者問》,在臺灣也有售。 新華網消息據環球網報導,臺灣最大的簡體圖書連鎖店若水堂董事長宋東文表示,在臺灣賣大陸書未來會有很大的增長空間,臺灣讀大陸簡體書的,多為知識精英。
-
臺灣出版業者:大陸圖書市場是令人心動的地方
「大陸圖書市場是令人心動的地方」——臺灣出版業者暢談兩岸合作前景 新華網福州5月14日電(記者 李寒芳) 福建閩臺書城14日迎來又一次臺灣投資者共襄股東大會。作為海峽兩岸出版界共同投資創建的首個經濟實體,閩臺書城自2002年誕生就成為臺灣出版業西進大陸圖書市場的重要一站。
-
臺灣書店業者:大陸圖書令臺灣讀者獲益良多
新華社臺北12月14日電(記者查文曄 吳濟海)第四屆大陸優秀圖書臺灣高校巡迴展日前在臺北舉行。大陸200多家出版機構、近1000個品種的圖書在臺灣淡江大學、高雄中山大學、高雄師範大學、僑光科技大學等高校及校園書店巡迴展出。臺灣書店業人士表示,大陸圖書很受歡迎,令臺灣讀者獲益良多。
-
臺灣人在大陸:入境隨俗學簡體字 如今沉浸其中
臺灣《旺報》今天刊登讀者「青檸檬」的文章,作者分享了她來大陸學習、工作後,為適應當地生活,努力學認簡體字、學寫簡體字的過程,其中也不乏樂趣。由於大陸是使用拼音字母,讓當下的我只能一個字、一個字的慢慢拼音。 在臺灣鮮少接觸簡體字的我,剛到大陸時,校園內、網站、課本全是簡體字,要不是有上下文可以辨認單字,我根本不會聯想到某些字可以縮減成如此簡潔有力。因為我喜愛閱讀,久而久之,對於簡體書的閱讀也可以沉浸在內容中,沒有太大問題了。 但如何打拼音簡字呢?
-
臺灣人喜歡簡體字
曾幾何時,臺灣人對大陸使用簡體字還頗有微詞,如今簡體字卻在臺灣大行其道。大陸原版的簡體字書籍更是越來越受到島內民眾的歡迎。繁簡之間,已經看出兩岸形勢的變遷。 在島內政治禁錮的年代,繁體字、簡體字可是涉及意識形態和中華文化正統的大事,不僅不能使用簡體字,連文字橫排都是禁忌。
-
簡體字書在臺賣得很紅火
如今在臺灣,不少學校開設了教簡體字的課程,旅遊業興起「簡體字風」,各類圖書館對簡體字書的需求也有增無減。隨著簡體字書賣的越來越火,相應專賣店也陸續登臺,粗略統計已有數十間,較大的如天龍書局、若水堂、上海書店,名氣越來越響。隨著社會的發展,臺灣一些網店也開始賣簡體字書。
-
簡體字書店亮相臺灣臺北 展售2萬多種6萬多冊
佛教在線訊 據中新社報導, 臺北消息:展售兩萬多種、六萬多冊大陸簡體字圖書的上海書店,24日正式在繁華的臺北東區開賣。臺灣《聯合晚報》報導,上海書店由臺灣聯經出版社與上海季風書園合作成立,是目前臺灣最大、最齊全的簡體字書店。其門市設在繁華的臺北忠孝東路四段。
-
長期虧損、對島內「反中」思維失望,臺灣最大簡體字書店結業
圖源:中評社海外網8月21日消息,臺灣最大連鎖簡體字書店「若水堂」將於9月結業,「若水堂」、夏潮基金會董事長宋東文表示,兩岸民間交流受到民進黨蔡英文當局打壓,已到了非理性地步,他認為,臺灣島內不應陷入「反中」
-
親歷四十年(二十四)臺灣天龍圖書沈榮裕:化「繁」為「簡」 轉型突圍
近年來,得益於大陸簡體字書籍的熱銷,臺北市重慶南路書街促進會理事長、臺灣天龍圖書公司負責人沈榮裕,將書店化"繁"為"簡",在困境中成功轉型。今天我們就來聽一聽沈榮裕和他書店的故事。,困境中的沈榮裕開始思考轉型,他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銷售大陸簡體字書籍,走差異化路線!
-
臺灣最大簡體字書店結業 老闆:島內不應落入「反中」氛圍
來源:海外網圖源:中評社海外網8月21日電臺灣最大連鎖簡體字書店「若水堂」將於9月結業,「若水堂」、夏潮基金會董事長宋東文表示,兩岸民間交流受到民進黨蔡英文當局打壓,已到了非理性地步,他認為,臺灣島內不應陷入「反中」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