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兩岸出版交流協會負責人:大陸簡體字書籍在臺銷量漸長

2020-12-20 中國新聞網

臺灣兩岸出版交流協會負責人:大陸簡體字書籍在臺銷量漸長

2019-09-23 19:16:04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楊彥宇

  中新社臺北9月23日電 (記者 楊程晨 邢利宇)臺灣兩岸出版交流協會理事長、天龍文創出版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沈榮裕23日在臺北介紹,簡體字書籍在臺銷量增長非常快,尤其是各類考試的工具書、兒童繪本等受到學生家長們的歡迎。

9月23日,連續第十年舉辦的臺灣廣西圖書展在臺北「書店街」重慶南路開幕。廣西新聞出版交流團一行13人出席活動,並就《漢畫總錄》一書與臺方相關業者籤訂版權貿易合約。臺灣兩岸出版交流協會理事長、天龍文創出版事業有限公司負責人沈榮裕當日在臺北介紹,簡體字書籍在臺銷量增長非常快,尤其是各類考試的工具書、兒童繪本等受到學生家長們的歡迎。圖為圖書展舉辦地、臺北專賣簡體字書籍的天龍書店。

中新社

記者 楊程晨 攝

  連續第十年舉辦的臺灣廣西圖書展當天在「書店街」重慶南路開幕,廣西新聞出版交流團一行13人出席活動,並就《漢畫總錄》一書與臺方相關業者籤訂版權貿易合約。

  桂臺出版事業已開展多年常態化交流,據悉雙方共達成版權貿易項目90餘項,廣西向臺灣文教機構贈送價值240萬元人民幣的圖書。

  沈榮裕受訪時表示,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的出版物,在天龍書店一年銷售超過200萬元新臺幣。簡體字圖書受到臺灣讀者的喜愛,出版行業對兩地書展給予好評,這一活動成為臺灣民眾了解大陸、了解廣西的視窗。

  「大陸出版書籍速度快,我們每周兩次更新書種,一到周二、周四就有大批民眾來看新書。」沈榮裕舉例指出,大陸的兒童繪本價格低廉、插圖精美、印刷質量高,近年受臺灣家長的青睞;大陸的計算機、理工科、GRE考試等工具書種類齊全,充分滿足年輕人需求。「從2005年至今,我們進了超過1000萬本簡體字書籍。」

  他續指,曾經熱鬧的臺北重慶南路,書店接連關閉。但天龍書店卻因轉型專賣大陸簡體字書籍逆勢而上,重慶南路上的三家書店差異化經營生意越做越好,天龍繼臺中之後還將在高雄開新鋪。

  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副部長趙勇富致辭時提到,圖書承載著情感,兩岸出版界的交流增進民眾心靈契合及文化認同。看到臺灣的書店裡擺放著《三字經》《弟子規》倍感親切,臺灣民眾對於傳統書籍有深刻的認知基礎,這也說明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在臺灣的土地上生根發芽。

  廣西師大出版社發行的《漢畫總錄》已出版33冊,該系列書籍計劃對存世的漢代畫像進行全面的整理、著錄。據介紹,廣西新聞出版交流團後續行程還包括向澎湖、高雄、花蓮三地相關單位贈書,參加出版發行業者座談會等。(完)

相關焦點

  • 大陸簡體字書籍臺灣熱賣 學者:臺民眾希望了解大陸
    主持人:歡迎您關注《海峽兩岸》。臺灣民眾一直沿襲使用繁體字,所以繁體書籍以及是臺灣民眾的首選,不過近年來大陸出版的簡體字書籍也漸漸在臺灣受到了關注。  目前在臺灣圖書出版市場,總值大約是138億人民幣,簡體書佔了約1.38億,市場佔有率大約百分之一,因此在臺灣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現在全球學中文已經是一股新風潮,透過兩岸圖書產業的交流合作,共同打造國際化的華文出版市場,相信對兩岸未來發展會有相當大的助益。  主持人:我不知道二位嘉賓有沒有去在逛書店的時候關注過大陸的簡體字書籍,你們都比較喜歡購買什麼樣的大陸書籍呢?
  • 簡體字圖書在臺灣走紅(兩岸聚焦)
    臺灣的大學生如是說,臺灣的大學校園也鼓動起認識簡體字的風潮。有高校舉辦簡體字辨識比賽,有高校開設起了簡體字課程。臺北大學的學生說,他們在上課時已使用大陸出版的簡體字書籍,學校雖然沒有教簡體字,但大家會通過網絡等各種途逕自學簡體字。在政治大學東亞所、臺灣大學國發所,研究生看的簡體參考書甚至比繁體參考書還多。
  • 兩岸交流新亮點 簡體字書臺灣受追捧
    過往大陸對臺灣使用簡體字還頗有微辭,如今大陸原版的簡體字書籍在臺灣則是大行其道。繁簡之間已經看出兩岸形勢的變遷。由臺灣和大陸書商合作成立的上海書店,位於臺北鬧市,是臺灣規模最大的中文簡體字書店。從中外經典名著,傳統文化典籍到小孩子用的鋼琴琴譜都頗受歡迎。價格便宜是一個因素,內容精採更為重要。
  • 臺灣書店業者:大陸圖書令臺灣讀者獲益良多
    據悉,本次書展由大陸華藝出版社主辦,臺灣兩岸出版交流協會、天龍書局、萬有樓股份有限公司、麗文文化事業機構等臺灣圖書經營機構協辦。  臺灣兩岸出版交流協會理事長、臺北天龍書局負責人沈榮裕介紹,本屆書展圖書全部由臺灣高校師生展前甄選,做到了教師想要,學生想讀。
  • 大陸簡體字圖書在臺灣
    近年來大陸簡體字圖書在臺灣的銷售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長。2004年大陸銷往臺灣的簡體字書為600萬冊,總額約1.2億元人民幣,在臺灣銷售金額近2億元人民幣。目前,全臺灣有大約40家大陸圖書進口商,銷售網點逾200家,臺北地區佔到70%以上,另30%在中南部。
  • 臺灣寫真:簡體字圖書銷售在臺灣逆勢成長
    中新社臺北12月14日電 題:簡體字圖書銷售在臺灣逆勢成長中新社記者 路梅第四屆大陸優秀圖書臺灣高校巡迴展正在臺北舉辦,內容豐富、品類齊全的簡體字圖書在臺灣受到歡迎,經營簡體字書籍的書店在臺灣蕭條的實體書店群體中逆勢成長
  • 大陸優秀圖書走進臺灣高校 涵蓋200多家出版機構、近1000個品種
    臺海網12月14日訊 (海峽導報駐臺記者 陳成沛 文/圖)涵蓋大陸200多家出版機構、近1000個品種的簡體字圖書,近日結束在臺灣淡江大學、高雄師範大學、僑光科技大學等30餘家校園書店的巡迴展,反響熱烈,得到臺灣高校學子的好評。
  • 簡體字:從「不能碰」到隨處可見(臺灣在線)
    豐子愷畫   兩岸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簡體字在臺灣越來越常見。臺灣很多餐廳、旅館都推出簡體字菜單,以招徠大陸顧客。大陸出版的簡體字書籍,近來也在島內賣得很紅火。   2011年,臺灣開放陸客自由行,許多商家將招牌、菜單和說明都改為簡體字,簡體字書籍也佔到臺灣新書的20%,這引起一些島內保守人士的擔憂。為安撫情緒,當時的「行政院長」吳敦義出面聲明,推廣繁體字是「行政院」一貫立場,未來不會改變。   日前,馬英九參加臺「教育部」主辦的2015年青年政策論壇。他在與學生聊起「華語文推廣」話題時說,「簡繁之爭」,並列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 兩岸風來2021 | 臺灣中學生掀起使用簡體字的新潮流?其實此風由來已久
    2021年兩岸關係形勢仍然複雜嚴峻,但數據顯示兩岸民間交流交往卻始終保持熱度。我們有理由相信,2021年兩岸儘管寒意蕭瑟,但是仍然不乏暖風吹拂,為兩岸帶來融合發展的無限生機!華夏經緯推出《兩岸風來》系列策劃關注這些兩岸新風! 無論是大陸新興社交平臺小紅書、TikTok(海外版抖音),還是臉書旗下社交應用照片牆,很多臺灣中學生都樂於使用簡體字而非臺灣人習慣使用的繁體字。
  • 簡體字書在臺賣得很紅火
    臺灣聯經出版公司成立「上海書局」展售簡體字書試水,業績出乎意料地好。老字號天龍書局也施展拳腳,連開3家「臺閩書城」供應大陸圖書。自2003年臺灣解禁大陸簡體書入臺以來,簡體字圖書銷往臺灣的數量不斷增長。從嚴禁到開放,始終是市場先行。到底市場有多大,業界粗估從數億元新臺幣到十幾億元不等。唯一確定的,是市場潛力不小。
  • 簡體字書在臺灣熱銷(臺海瞭望)
    簡體之風:拉近距離  問津堂、若水堂、萬卷樓……這些名稱裡散發出濃濃中國味兒的臺灣書店,專賣大陸出版的簡體字書刊。大陸圖書專賣店悄然在臺灣出現,始於10多年前,現在已發展到70多家。臺灣簡體字書籍的進口數量也從原先一年16萬冊,增加到現在每年600萬冊。
  • 長期虧損、對島內「反中」思維失望,臺灣最大簡體字書店結業
    圖源:中評社海外網8月21日消息,臺灣最大連鎖簡體字書店「若水堂」將於9月結業,「若水堂」、夏潮基金會董事長宋東文表示,兩岸民間交流受到民進黨蔡英文當局打壓,已到了非理性地步,他認為,臺灣島內不應陷入「反中」
  • 臺灣人喜歡簡體字
    曾幾何時,臺灣人對大陸使用簡體字還頗有微詞,如今簡體字卻在臺灣大行其道。大陸原版的簡體字書籍更是越來越受到島內民眾的歡迎。繁簡之間,已經看出兩岸形勢的變遷。  在島內政治禁錮的年代,繁體字、簡體字可是涉及意識形態和中華文化正統的大事,不僅不能使用簡體字,連文字橫排都是禁忌。
  • 兩岸書商攜手推動簡體圖書在臺銷售
    新華社臺北7月24日電(記者王愛華 何自力)在近年來臺灣圖書市場不景氣的情況下,海峽兩岸的圖書出版業者正攜手開拓大陸簡體圖書在臺灣的市場份額,推動簡體書在臺引進與銷售。24日,臺灣天龍圖書公司與浙江省新華書店集團在臺北籤署合作協議。
  • 《兩岸常用詞典》出版背後:兩岸有時需用英語交流
    第一部觀照大陸與臺灣兩岸語言文字差異的工具書《兩岸常用詞典》(以下簡稱《詞典》)今年8月在臺灣與大陸相繼出版。9月4日,《詞典》贈書儀式在京舉行,中國語文現代化學會總顧問李衛紅、海協會副會長李亞飛代表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工具書大陸編委會,向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工具書臺灣總召集人、臺灣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楊渡贈送了大陸版《詞典》,楊渡則回贈了臺灣版《詞典》。
  • 大陸臺灣出版多合作
    中新社北京九月二日電兩岸交流,出版當先。權威人士稱,出版交流已經成為兩岸交流中表現活躍、成果較為豐富的領域之一。  中國出版工作者協會常務副主席陳為江今天告訴記者,十餘年來,兩岸出版人員來往以數千人計,雙方各為對方舉辦了兩次大型書展,舉辦了數十次版權貿易洽談會,祖國大陸、臺灣及香港共同舉辦了四次聯誼會議。
  • 臺灣最大簡體字書店9月將熄燈 16年慘賠7000萬
    據中評社 臺灣最大連鎖簡體字書店「若水堂」將於9月熄燈。「若水堂」、夏潮基金會董事長宋東文表示,兩岸民間交流受到民進黨當局打壓,已到了非理性地步。他認為,臺灣島內不應陷入「反中」氛圍。全臺最大連鎖簡體字書店「若水堂」經營18年,將於9月熄燈收掉臺北、高雄最後兩家店。「若水堂」簡體字書店是兩岸學術性交流的綜合性專業書店,該書店對兩岸學術、知識交流很有意義,但營運18年虧損16年,賠掉7000多萬元新臺幣。近年來,受到網絡及手機衝擊,財力更難以為繼。
  • 臺灣最大簡體字書店結業 老闆:島內不應落入「反中」氛圍
    來源:海外網圖源:中評社海外網8月21日電臺灣最大連鎖簡體字書店「若水堂」將於9月結業,「若水堂」、夏潮基金會董事長宋東文表示,兩岸民間交流受到民進黨蔡英文當局打壓,已到了非理性地步據中評社報導,全臺最大連鎖簡體字書店「若水堂」經營18年,將於9月熄燈收掉臺北、高雄最後兩家店。「若水堂」簡體字書店是兩岸學術性交流、綜合性的專業書店,該書店對兩岸學術、知識交流很有意義,但營運18年虧損16年,賠掉新臺幣7千多萬,近年來受到網絡及手機衝擊,財力難以為繼。
  • 禁止島內教師赴陸任教後 蔡英文們又對在臺出版大陸書籍下手了
    中國臺灣網5月10日訊 繼禁止島內教師登陸任教後,蔡英文當局本周內再出文教領域「反陸」新招,未來大陸授權臺灣出版書籍,恐都得經由臺當局「審查」才能出版。據臺灣《聯合報》報導,蔡英文當局文化主管部門5月4日向島內圖書出版事業協會等多個圖書公會、協會寄發公文,要求各會轉知各出版社會員,出版陸方授權書籍須依島內「大陸許可辦法」,送臺文化部門「審查」並經許可,否則不得出版,違者處行政處分。對此,島內出版界痛批簡直有如「文革」。
  • 大陸版《兩岸常用詞典》比臺灣版更嚴肅
    4日,《兩岸常用詞典》贈書儀式在北京舉行,教育部副部長、國家語委主任李衛紅、海峽兩岸關係協會副會長李亞飛代表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工具書大陸編委會,向兩岸合編中華語文工具書臺灣總召集人、中華文化總會秘書長楊渡贈送了大陸版《兩岸常用詞典》,楊渡回贈了臺灣版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