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中評社 臺灣最大連鎖簡體字書店「若水堂」將於9月熄燈。「若水堂」、夏潮基金會董事長宋東文表示,兩岸民間交流受到民進黨當局打壓,已到了非理性地步。他認為,臺灣島內不應陷入「反中」氛圍。
全臺最大連鎖簡體字書店「若水堂」經營18年,將於9月熄燈收掉臺北、高雄最後兩家店。「若水堂」簡體字書店是兩岸學術性交流的綜合性專業書店,該書店對兩岸學術、知識交流很有意義,但營運18年虧損16年,賠掉7000多萬元新臺幣。近年來,受到網絡及手機衝擊,財力更難以為繼。
宋東文稱,除了長期虧損外,他對臺灣島內陷入「反中」的思維實在很失望。他表示,近幾年一直在思考要不要收掉書店,直到1月11日蔡英文確定連任的當晚才下定決心。他質問,過去兩岸經過這麼多年和平發展的階段,怎麼會落到這種「反中」氛圍中?
宋東文談到,兩岸民間交流受到民進黨當局打壓,所謂「聯審機制」極盡阻撓、拒絕大陸訪問團入臺,已到了非理性地步。比如一下嫌人數太多,一下又限制大陸老師不能跟陸生一起進大學,最後還告知大陸參訪團團長不能入臺,沒任何理由。
宋說他也經常被懷疑,賣簡體字書籍,會從大陸得到很多「好處」,臺灣稅務部門經常來查帳,「可這根本是莫須有」。他表示,當年成立基金會、簡體字書店就是希望能對兩岸交往、交流有點正面的影響。他認為,簡體字書店還是會有市場的,很多知識界人士不會抱持意識形態看待簡體字,還很喜歡簡體字的印刷及出版。
據報導,因為有了「若水堂」,大陸圖書多年來源源不斷運進臺灣,有些年份年銷售量達數十萬冊,乃至更多。夏潮基金會,成立於1996年,致力於兩岸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