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書商:臺灣對於大陸圖書的需求旺盛

2020-12-18 環球網

【解說】在網際網路時代的大背景下,電子閱讀成為流行趨勢,實體書店經營每況愈下。而在臺北市重慶南路的一家書店,卻因為經營者特殊的策略,書店呈現上升態勢。

近日,記者來到臺北的這家天龍書店看到,書店裡布滿了來自中國大陸的各類書籍,儘管已是晚飯時分,書店裡仍有多位顧客在此選購書籍。

【同期】兩岸出版交流協會理事長、臺灣天龍文創出版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沈榮裕

大陸本身書出得很快,書種又多,印刷又漂亮,所以一般讀者基本上一個禮拜不止來兩天、三天,甚至有的每天來,因為現在大陸出的新書很快,而且我們一個禮拜都是進兩百多箱的書。

【解說】沈榮裕介紹,臺灣對於大陸圖書的需求旺盛,他已經從大陸引進圖書超過千萬本。他還以自己為例,說明臺灣民眾對於大陸圖書的歡迎。

【同期】兩岸出版交流協會理事長、臺灣天龍文創出版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沈榮裕

就像我,我做阿公(祖父),我拿了一大堆(繪本)念給我孫子聽,我孫子才四歲多好喜歡聽。因為大陸的繪本太漂亮了,大陸的繪本價格這麼便宜,而且都是國外授權,都是得到國外一些大獎的繪本。

【解說】除了引進大量的大陸優秀圖書,沈榮裕還從大陸書店先進的管理經驗中「取經」,引進了電腦網路系統。藉助人工智慧,沈榮裕的書店生意也迎來更大的突破。

【同期】兩岸出版交流協會理事長、臺灣天龍文創出版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 沈榮裕

透過他們的大數據分析,他們幫我們來選擇書,真的從一個禮拜一百多箱(到)現在一個禮拜都進兩百多箱。所以有的時候還是要靠計算機,靠這種數據,(靠)人工智慧,未來還是要依靠這個。不然傳統的書店靠著你的頭腦,靠著你的經驗還是沒辦法與時俱進,跟得上時代。

【解說】重慶南路是臺北市傳統的書店街,在許多書店呈現蕭條景象的背景下,天龍書店因為「大陸圖書」的賣點,來此購書的顧客仍為數眾多。

【同期】書店顧客 吳先生

(平時購買)簡體字書,像這些四書五經,我們可以講說是國學,基本四書就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這些,還要更進階版的就是《詩》《書》《禮》《樂》《易》《春秋》這些。

【同期】書店顧客 郭先生

有關一些文史哲、國學方面的經典或研究,目前在臺灣算是比較式微,大陸出版的(圖書)比較快,還有量也大。

【解說】16年前,沈榮裕從重慶南路的第一家書店起步,依靠銷售大陸圖書的策略,書店從1家開到4家。而如今他又計劃著,明年去高雄開辦屬於自己的第五家書店。

記者徐朋朋 路梅臺北報導

相關焦點

  • 大陸圖書臺灣市場需求多
    大陸圖書臺灣市場需求多2002年03月07日18:48:52 新華社   新華網臺北3月7日電(記者衛鐵民王燕萍雖然大陸出版的圖書並不符合臺灣民眾的閱讀習慣,但在臺灣卻擁有著廣大的讀者群——從學術界人士到專業領域知識菁英,從高校研究生到政府官員。
  • 臺灣出版業者:大陸圖書市場是令人心動的地方
    「大陸圖書市場是令人心動的地方」——臺灣出版業者暢談兩岸合作前景   新華網福州5月14日電(記者 李寒芳) 福建閩臺書城14日迎來又一次臺灣投資者共襄股東大會。作為海峽兩岸出版界共同投資創建的首個經濟實體,閩臺書城自2002年誕生就成為臺灣出版業西進大陸圖書市場的重要一站。
  • 大陸簡體字圖書在臺灣
    近年來大陸簡體字圖書在臺灣的銷售以每年3%-5%的速度增長。2004年大陸銷往臺灣的簡體字書為600萬冊,總額約1.2億元人民幣,在臺灣銷售金額近2億元人民幣。目前,全臺灣有大約40家大陸圖書進口商,銷售網點逾200家,臺北地區佔到70%以上,另30%在中南部。
  • 臺灣讀者熱愛大陸圖書(說臺灣)
    科幻題材備受關注閱讀報告顯示,人文社科類書籍佔誠品大陸書店銷售額的25%,臺灣書店的20%,香港書店的26%。文學類書籍佔比同樣較高,翻譯文學和中文文學書籍在大陸書店佔比26%,在臺灣及香港書店分別佔比22%和20%。大陸書店藝術類書籍銷售額連續3年上升,佔比達17%。
  • 大陸優秀圖書走進臺灣高校
    「大陸優秀圖書臺灣高校巡迴展」開幕式上,劉泰(右)向參展高校贈書。現在很多書臺灣都不出了,大陸的出版物彌補了空白。」10月11日,在「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促進兩岸文化交流」的會標下,大陸出版的各類書籍散發出滿室書香,「第二屆大陸優秀圖書臺灣高校巡迴展」在臺北宣布開幕。
  • 一位臺灣出版商:圖書應成為溝通兩岸民心的橋梁
    新華社福州4月21日電(記者陳弘毅)21日上午,在福建省福州市開幕的第三屆海峽讀者節現場,眾多讀者和書商被會場入口顯眼位置的「臺版圖書」展區吸引。對於從事了近20年兩岸圖書貿易的臺灣圖書出版商張晏瑞來說,「這樣的熱鬧場面,在意料之中」。  「今年我們帶了好幾百種圖書來參展,主要是文史哲類的圖書。」
  • 《臺灣文化人在大陸》圖書在深圳首發
    《臺灣文化人在大陸》圖書在深圳首發     《臺灣文化人在大陸》圖書首發式2日在深圳舉辦。
  • 2001~2008大陸出版臺灣相關圖書綜述
    此時,靜心盤點祖國大陸近年來出版的「臺灣相關圖書」,便顯得別具意義。新聞出版總署信息中心CIP數據統計顯示,從2001年1月至2008年9月,祖國大陸共出版「臺灣相關圖書」2925種,涉及328家出版社。
  • 誠品書店發布年度閱讀報告 臺灣讀者熱愛大陸圖書
    科幻題材備受關注閱讀報告顯示,人文社科類書籍佔誠品大陸書店銷售額的25%,臺灣書店的20%,香港書店的26%。文學類書籍佔比同樣較高,翻譯文學和中文文學書籍在大陸書店佔比26%,在臺灣及香港書店分別佔比22%和20%。大陸書店藝術類書籍銷售額連續3年上升,佔比達17%。
  • 楊克齊肯定兩岸服貿為臺灣圖書開綠色通道(全文)
    臺灣出版商業同業公會全聯會、圖書發行協進會理事長楊克齊接受中評社專訪時表示,服貿協議沒包括出版,通過後臺灣的書到大陸出版可以簡化審查程序,也就是開「綠色通道」,臺灣出版商根本沒有反對理由。他說,其實大陸對臺灣出版的書已經愈來愈開放,例如北京王府井大街上的圖書城裡,有臺灣正體字書的陳列,還有每年有兩岸書展,在大陸展出的時候都會看得到臺灣書籍的展區並接受訂書,這些都是很大的突破與開放。他表示,臺灣的圖書去大陸若要改簡體字出版,一定要有大陸出版商的書號,以前買書號不太方便,都要先了解背景,現在買書號大致上沒有什麼問題,但臺灣出版商還是希望擁有獨立的書號。
  • 6000多種大陸簡體圖書走進臺灣高校
    (原標題:6000多種大陸簡體圖書走進臺灣高校)
  • 親歷四十年(二十四)臺灣天龍圖書沈榮裕:化「繁」為「簡」 轉型突圍
    近年來,得益於大陸簡體字書籍的熱銷,臺北市重慶南路書街促進會理事長、臺灣天龍圖書公司負責人沈榮裕,將書店化"繁"為"簡",在困境中成功轉型。今天我們就來聽一聽沈榮裕和他書店的故事。2003年,天龍圖書成為重慶南路首家也是唯一一家專營大陸簡體字書籍的書店。沈榮裕說,把對的書賣給對的人,書店就能成功。迄今為止,他已從大陸引進了約1000萬本簡體字書籍。沈榮裕說,臺灣讀者愛看的大陸書籍,首推歷史、文化、藝術、中醫藥等類別,線裝書也賣得不錯。
  • 臺灣寫真:簡體字圖書銷售在臺灣逆勢成長
    中新社臺北12月14日電 題:簡體字圖書銷售在臺灣逆勢成長中新社記者 路梅第四屆大陸優秀圖書臺灣高校巡迴展正在臺北舉辦,內容豐富、品類齊全的簡體字圖書在臺灣受到歡迎,經營簡體字書籍的書店在臺灣蕭條的實體書店群體中逆勢成長
  • 臺北書街沒落,大陸簡體書逆市風行 書商:印簡體書像印鈔票
    臺北書街沒落,大陸簡體書逆市風行 書商:印簡體書像印鈔票 2019年10月15日 08:22:00來源:臺海網 作為在圖書出版界摸爬滾打40多年的「老鳥」、「重南書街靈魂人物」,沈榮裕近些年積極轉型,將書店化「繁」為「簡」,大量引進大陸簡體字圖書,終於做出了自己的特色,不僅成功躲過書店的倒閉潮,甚至逆勢擴張,把書店開到臺中去。
  • 臺灣書店業者:大陸圖書令臺灣讀者獲益良多
    新華社臺北12月14日電(記者查文曄 吳濟海)第四屆大陸優秀圖書臺灣高校巡迴展日前在臺北舉行。大陸200多家出版機構、近1000個品種的圖書在臺灣淡江大學、高雄中山大學、高雄師範大學、僑光科技大學等高校及校園書店巡迴展出。臺灣書店業人士表示,大陸圖書很受歡迎,令臺灣讀者獲益良多。
  • 臺灣圖書界人士梁錦興:願用圖書鋪就兩岸交流之路
    新華社福州4月23日電(記者尚昊 喬本孝)對於臺灣簡體字圖書進口聯誼會創會會長、臺灣萬卷樓圖書公司總經理梁錦興而言,回憶起自己人生已經走過的70多個年頭,1990年總是一個繞不開的節點。  那一年,萬卷樓公司在大陸一口氣購買了9000包18萬冊簡體字圖書,運往臺灣。
  • 出版業衰退嚴重,臺「文化部長」坦言大陸是臺灣圖書重要市場
    出版業衰退嚴重,臺「文化部長」坦言大陸是臺灣圖書重要市場 澎湃訊 2016-06-07 17:11 來源:澎湃新聞
  • 走,到臺灣去! 大陸出版人進入臺灣市場淺談
    因為,出版畢竟不同於新高產業、傳統製造或者建築業,雖然進入門檻低,但臺灣市場的淺盤文化與自由競爭機制,已經與西方成熟的圖書市場類同。因此,臺灣出版業者對於大陸資金進入市場所帶來的影響,似乎仍持保留看法。   臺灣出版產業高度的細化工作流程管理、生產與銷售專業分工的環境,對於大陸出版產業來說,是一個非常好的學習場域。可以預見,大陸出版產業進入臺灣出版市場,所獲得的助益將是相當大的。
  • 簡體字圖書在臺灣走紅(兩岸聚焦)
    10年來,天龍書局引進了大陸簡體圖書1398批次,共計312.2936萬冊。沈榮裕說,現在一年去大陸30多次,除了選書,就是找尋各種機會。如今天龍書局每周新書到貨上百箱,每天都有新書上架,就是要讓讀者不覺得「吃剩菜」。目前簡體書在臺灣上市只與大陸存在一兩個禮拜的時差。
  • 約萬種大陸圖書走進臺灣校園 為中華文化發展共同努力
    約萬種大陸圖書走進臺灣校園 為中華文化發展共同努力 2017-09  約1萬種反映當下大陸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優秀圖書,尤其是近三年評選出的100餘種最美圖書,代表了目前大陸圖書裝幀設計的較高水準。  此次展覽由大陸方面中國出版協會與臺灣圖書出版事業協會共同主辦。中國出版協會副秘書長沈建林在開幕致辭時說,出版是兩岸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徑,也是兩岸同胞以心相交,尊重差異,增進理解,不斷增強民族認同、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