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你怎麼沒有給寶寶穿襪子啊?」
「天氣變冷了,寶寶不穿襪子會著涼的!」
「你看,寶寶感冒了,肯定是因為你沒有給他穿襪子!」
……
「你怎麼給寶寶穿襪子啊,不要穿,不然等冷後就得穿更厚的襪子了!」
「不要穿襪子,寶寶穿襪子會感覺不舒服的!」
一個說穿,一個說不穿,新手寶媽都被搞暈了,那麼到底要不要給寶寶穿襪子呢?
老一輩人總說「寒從腳底來」,是因為他們認為地上的寒氣太重,寶寶光腳在地上跑很容易讓寒氣入體,所以一定要讓孩子穿襪子。
但從科學的角度來看,這純屬迷信。連醫生都說除非特殊情況,寶寶是不需要穿襪子的,因為雖然說腳離心臟最遠,但卻是寶寶散熱的部位。
試想下,你運動完身體很熱,應該吹風散散熱的,結果被人推到桑拿房裡,是不是會感覺更熱,更難受呢?
寶寶也一樣,本該負責散熱的腳被套上保暖的襪子後,熱就散不出去了,寶寶也會感覺難受,一難受就會猛烈地踢腳,把襪子踢掉後就感覺舒服了。這就是為什麼那麼多寶寶總是把襪子蹬掉的原因。
那為什麼寶寶的腳摸起來和老人一樣涼涼的呢?
老人腳涼和寶寶腳涼是不一樣的概念。學過生物的人都知道一個人的新陳代謝在幼年時期最快,在老年時期最慢,而新陳代謝慢就意味著身體產生的熱量少,所以老人總會感覺手、腳涼。
而寶寶身體代謝很快,產生的熱量高,手腳散熱也快,所以摸起來涼涼的。
加上寶寶的血壓比成年人低,一般只有80左右,所以血液到達離心臟最遠的腳比較少,腳自然就比較涼了。但等寶寶大點,血壓上去後,腳就不會涼了。因此不要以為寶寶腳涼就和老人一樣容易生病。
既然寶寶腳涼是正常現象,那就不需要給寶寶穿襪子?也不是,當出現以下這些情況的時候就需要給寶寶穿襪子。
1、三個月以下的寶寶需要穿襪子
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寶寶,身體的自我調溫能力還不是很完善,有可能出現頭冷、手冷或者頭熱、手涼的情況。
所以寶媽不僅要給寶寶穿襪子,還要用暖暖的包被把寶寶牢牢包住,這樣寶寶才會有安全感,身體溫度也更加均衡。
2、寶寶熟睡後腳還是很冷
有一些寶寶睡覺後腳底發冷,這說明他的熱量流失得太快了,此時就需要寶媽給寶寶穿上襪子,避免因熱量流失過快導致寶寶發冷,空調一吹就容易感冒。
媽媽可以給寶寶穿下面這款襪子:
【推薦理由】:面料柔軟舒適,不勒腿,適用於0-三歲。優質精梳棉給孩子不一樣的柔綿體驗,長筒過膝給孩子提供360度的全面呵護。具有超強透氣、吸汗功能,令寶寶時時乾爽、潔淨,完全不會刺激寶寶皮膚。3、體質偏弱的寶寶要穿襪子
有些寶寶由於身體各項功能沒有發育完全,導致體質比其他寶寶差,也更加容易感冒,所以寶媽應該給寶寶穿上襪子保暖。
最後,有些女寶寶的媽媽,特別喜歡給孩子打扮,不僅上衣、褲子要選擇漂漂亮亮的,連襪子都要特別好看的,而好看的襪子一般都比較緊,還有閃閃發光的裝飾。
建議最好換掉,因為襪子太緊影響血液循環不說,太多裝飾也容易讓寶寶受傷。這個年齡段的寶寶需要的不是漂亮,而是舒適。那種質地比較柔軟、花紋比較小、也比較寬鬆的襪子最適合寶寶了。
【寫在最後】:
你認為該不該給寶寶穿襪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