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樣的父母,能養出自信樂觀的孩子?你一定要明白3點

2020-09-05 育兒媽寶

生活中, 其實也不乏自信的孩子。那種能在任何場合肯定自己,說「我能行」的孩子,都是自信力爆棚的孩子。

但,也有不少家長苦惱,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總是大方得體,充滿自信,我們家的孩子就唯唯諾諾,瞻前怕後呢?

你要知道,好的家庭會培養出樂觀向上、謙遜有禮、自信自強的孩子。孩子能否建立起自信,父母們能否做好以下3點非常重要:

1、多花時間陪伴孩子

現在,年輕的父母們工作壓力增大,十分忙碌,很少有時間陪伴孩子,養育孩子的重任往往都全權交給父輩或是保姆,甚至把孩子交給玩具、電視或是各種電子產品。

父母不重視與孩子相處,會導致孩子性格孤僻、冷漠,容易產生攻擊性行為或者出現行為失控。而父母和孩子相處的質量,則直接影響人際智能的發展。親子相處時間短、質量差的孩子,往往只能發展遲緩,表現為不會關心幫助他人,內心孤獨冷漠。

擁有父母陪伴的孩子,內心都是強大且優秀的!多花時間陪陪孩子,讓他們感受到家人在一起的溫馨,孩子轉眼就長大了,不要留下遺憾。

父母陪伴的價值在於,與孩子為伴,和引領孩子。因為,走心的陪伴,不僅要求父母陪伴孩子,還要保證親子共處的質量,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獨立性,幫助孩子學會如何待人處世,如何更好地去適應未來的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

2、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第一環境,長期處於愉快心理環境下的孩子,往往性格豁達、活潑樂觀、充滿自信。明智的家長,要跟孩子一起長大,關心他的心靈成長,這樣孩子才會成為一個健康、快樂、幸福、有責任感的孩子,你幸福我也幸福,對這個社會都是一種福音。

家是一個講情講愛的地方。無論是父母與子女,還是與家裡的老人,都要互相理解、彼此關愛、上慈下孝,通情達理。家庭成員之間感情融洽、關係和諧,對孩子來說,可以保證他們有一個共同的教育理念,這種相親相愛,是孩子的人格和心理的健康健全的前提。

家庭成員之間積極主動的相互配合,共同營造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環境,孩子一定會得到滿足的愛,一定會全方面發展,茁壯的成長!

3、懂得尊重孩子

有些父母生活中不考慮孩子的主觀意識,做任何事都希望孩子能跟隨自己的腳步走,不讓孩子有自由發揮的空間,要求孩子聽話、不反抗、不頂嘴。雖然把孩子養大了,但是卻沒走進孩子的內心,就是因為父母對孩子的控制遠多於尊重。

尊重,意味著將孩子當作一個個體,不要居高臨下地去批評孩子,否定孩子。我們也可以聽聽孩子內心真正的想法。

父母應該尊重孩子的內心意願,讓孩子在自由平和的成長環境中成長。父母給予孩子充分的信任,當孩子表現出獨立和對外探索的傾向時,不要阻攔他,鼓勵他不斷發展自己的力量,獨立自主。

父母對孩子的鼓勵和愛,永遠是孩子可以依靠的基石,是最溫暖的力量。享受過這種愛的孩子,哪怕身陷低谷,都能自信滿滿地上路。

爸爸媽媽們請相信,每個孩子都是潛力無窮的。只要我們為孩子埋下一顆自信的種子,用心灌溉,就會收穫碩果纍纍。

相關焦點

  • 有儀式感的家庭,容易養出幸福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明白3點
    有儀式感的家庭,容易養出幸福的孩子,父母一定要明白3點!1、儀式感,其實是培養表達愛的習慣儀式感,是疲憊生活的英雄夢想,哪怕有些小刻意,小霸道,但是它是甜的,能讓心裡開出一朵朵小花,給平淡生活更多的點綴和期盼。
  • 什麼樣的家庭,容易養出自信的孩子?
    孩子的主動表現,其實和骨子裡的自信息息相關。究竟如何才能養出自信的孩子?父母高質量的陪伴,養出的孩子會更樂觀、謙和、自信自強;相反,缺少父母陪伴則會讓孩子慢慢變得脾氣差、沒主見,甚至產生自卑心理。中國有著謙遜有禮的底蘊,即使孩子已經做得很好了,父母當著孩子的面說出來的永遠是:「不要驕傲,你下次要做得更好。」
  • 記住這3點教出樂觀的孩子!
    #如何教出樂觀的孩子,請牢記這三點!1.父母要以身作則暴躁的父母養不出溫柔的孩子,悲觀的父母也教不出樂觀的孩子。所以家長們一定要用一種積極樂觀的心態去和孩子相處,尤其是對於比較小的孩子。因為較小的孩子可能並不能理解大人的語言和行為的意義,但是他能夠通過模仿別人的風格,從而被動地接受大人傳給他的信號,並形成自己的性格特點。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良好的家庭氛圍則是最好的學校。孩子小的時候接觸最多的就是自己的父母,父母的一言一行都深深地影響著孩子。
  • 做到這三點,普通父母也能養出自信滿滿的孩子
    我就談談普通父母怎樣培養普通娃自信。1,自信應該是一種信仰有的父母會說,「我家孩子普通的很,差不多就行了」,這想法不僅給了孩子不好的暗示,也讓父母看不到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自尊自信是一個人成長金字塔的塔底,是一切的基礎。
  • 什麼樣的父母,一看就能養出自信的孩子?
    前一陣,女兒問我:「媽媽,我們班六一要表演舞蹈節目,我想參加,可是我額頭上還有上周摔傷的痕跡,大家會不會笑話我?」 我抱了抱女兒,告訴她:「寶貝,你知道嗎?你跳舞的時候最好看啦,大家一定會被你漂亮的舞姿吸引,不會在意你額頭上的這點傷痕!」 女兒眨巴著眼睛問我:「真的嗎?」
  • 孩子不自信源於父母?記住這十句話,不懂教育也能養出自信孩子
    當兩家人碰面,貧困家庭的孩子,反而比家境優渥家庭的孩子來得更自信、樂觀,更放得開、更主動。有錢家庭中的父親,雖然他很成功很優秀,但自己的父母一直以來對自己十分嚴苛,就總擔心自己做得不夠好,忙得連陪孩子的時間都沒有。有一次他說忙完這段時間,就抽空陪陪孩子,妻子說:你這句話已經說了六年了。他渾然不覺,自己變得跟他父親一樣淡漠。
  • 心理學:一個自信的孩子,父母基本能做到這3點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培養一個樂觀自信的孩子,那麼,自信是怎麼來的呢?它主要來源於與父母的關係,但又不限於此,原生家庭的其他人,成長階段的老師,以及社會環境等等都有影響。自信的孩子,父母在養育的過程中,基本能夠做到以下3點:1、很少去比較、貶低孩子朋友帶著孩子來家裡做客,孩子一不小心打破了一個杯子,我們肯定會笑嘻嘻的說:沒關係,一個破杯子不值錢,別傷著孩子就行;平時自己孩子不小心摔破了杯子,很多家長的第一反應是
  • 什麼樣的家庭,什麼樣的父母,就能養出幸福的孩子。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幸福的孩子,背後的教育也有很多相同之處。如何養出一個幸福的孩子,關鍵看這4點。媽媽對他影響至深,讓他明白了快樂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他也因此收穫了快樂的能力。快樂的媽媽很容易感染孩子,孩子的世界充滿了明朗陽光,內心充滿了安全感。相反,一個不快樂的媽媽,很難養出一個幸福的孩子。在媽媽充滿抱怨的人生裡,孩子就成了最大的犧牲品,他們長期吸收來自媽媽的焦慮、壞脾氣、怨氣和負能量,焦慮感甚至會大於媽媽。
  • 樂觀積極的父母才能夠教育出自信的孩子
    一位孩子今年就幼升小的家長求助說她的孩子面對新學期的生活表現出了極大的不自信,這麼小的孩子竟然能夠跟家長說「我就是笨,學東西慢,接受能力差……」。家長很擔心如此沒有自信的孩子心理壓力會很大,不僅僅會影響孩子的學業,更會影響孩子的心理健康。這位家長的擔憂是有道理的。
  • 被讚美長大的孩子,自信又大氣,父母要會適當誇讚孩子
    自信是一種優良的競技狀態,百折不撓的自信,更是成功的競技狀態。自信容易形成積極樂觀的情緒和百折不撓的意志,敢於面對新的問題和挑戰,不輕易言失敗。有自信心的人,其大腦機能在強烈的激勵驅動下煥發出極大的潛能。
  • 「窮養」與「富養」的孩子差距在哪?老師:別硬裝,這3點很明顯
    可家長們並不明白窮養和富養有什麼差別?聽聽老師怎麼說。窮養和富養有這4點差別1.孩子的氣質不同被富養的孩子從小就不會因為金錢而擔憂,父母都會為孩子準備的非常妥帖,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提升自己,在與人溝通交流的時候,也能展現非常自信的形象,整個人的氣質都會不一樣,更加自然更加灑脫,但是被窮養長大的孩子,因為父母每天都因為金錢奔波,孩子從小就要學會照顧自己,這樣的孩子都會更早的獨立,但是在氣質上就會稍顯拘謹和不自信。
  • 培養出暖心的孩子嗎?聰明的家長一定要明白4點,很有用
    聰明的家長一定要明白下面4點:1、父母相愛,是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心理學家薩提亞說:「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父母相處的模式就是孩子學習的模式夫妻間的相處模式,藏著孩子20年後的樣子,你們的相處模式是什麼樣,他對愛的理解就是什麼樣。窮養,富養,都不如用愛滋養。在愛的滋養中長大的孩子,見過愛的模樣,他們習得了父母健康的相處模式,在感情的路上不自覺的就往正確的方向走。他們也懂得去愛別人,欣賞別人和讚美別人,給人滿滿的愛和溫暖。所以,父母給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彼此相愛。
  • 樂觀的父母更能教出樂觀的孩子
    著有《真實的幸福》《活出最樂觀的自己》《認識自己接納自己》《教出樂觀的孩子》《持續的幸福》等。在很長時間裡,心理學都是從抑鬱等角度來研究人的心理世界併力求改造矯正,而塞利格曼教授提出心理學除了關注心理疾病,更應該關注正常人的心理健康。
  • 培養一個自信的孩子,智慧父母要做好3點, 很關鍵
    在父母眼裡,自己的孩子小的時候青一色的都是天使,看著孩子彼此不說話也都覺得溫馨可愛,幾乎不用藉助任何想像也似乎能夠看到孩子的美好未來。培養一個自信的孩子,智慧父母要做好3點, 很關鍵!其實做父母的只要給孩子全心全意的關愛,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是生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裡,孩子自然而然就會越來越有安全感。以後在生活當中遇見困難和挫折時,他們也會因為從小擁有了這些安全感,更加堅強、勇敢和樂觀的去面對,無論在什麼樣的環境下都信心滿滿。這些不正是為人父母所願意看到的。
  • 女兒一定要富養嗎?這十二點教你養出自信girl
    可以挑戰一下自己,每一次讚美過女兒或身邊其他女孩的外貌後,要從她們身上找出其他至少2點和外貌無關的優點,並給予讚美。想不出怎麼表揚?可以看我們之前的分享:7.表揚女兒的努力而非成績應減少對結果的關注,而更重視孩子努力的過程以及新技能的發展。Rooney博士說,技能的掌握能建立自信,學會容忍失敗能培養堅韌的品質。9.
  • 正向教養,養出樂觀、不怕難的孩子
    (Photo by CarbonNYC @ flickr)臺灣北部某小學校園,五年甲班導師請產假,代課老師出很多作業,一位男同學大聲抱怨:「喔,作業真的超多的!如果你是這班的家長,想給孩子什麼樣的引導?最近臺灣教養熱門關鍵詞肯定是「媽寶」,他們被愛很多,但生活力、思考力、問題解決能力跟學習熱情卻不高。有陣子教養看重「自尊」,父母過多的讚美卻讓孩子面對挫折更顯脆弱。日本父母則擔心過分順從孩子天性,養出「推拖病」小孩,習慣怪罪他人、消極被動,日後難以獨立自主。
  • 那些樂觀的孩子背後,到底擁有什麼樣的父母?再忙也要讀一讀
    如果父母樂觀向上,孩子便自信開朗;如果父母悲觀焦慮,孩子自然也會自怨自艾。心理學上曾指明,一個壓力大、不和諧的家庭氛圍,養育出的孩子往往憂心忡忡、感情脆弱,容易出現抑鬱和逆反心理,而一個輕鬆快樂、愉悅和諧的家庭氛圍,才能造就出性格豁達、樂觀開朗的孩子。
  • 自信是需要從小培養的,家長一定要做好3點,讓孩子變得開朗自信
    自信心是成長及成才的重要養料,充滿自信的孩子,積極上進、樂觀開朗內心獨立自主,有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但是有的孩子總是很不自信,這讓父母很擔心,自信是需要從小就去培養的,家長一定要做好這3點,讓孩子變得開朗自信。一、給孩子足夠的尊重。
  • 孩子輸不起怎麼辦?智慧父母一定要明白3點,很重要
    專家認為,培養孩子承受挫敗的容忍力,讓孩子擁有一份「輸得起」的精神,有助於提升孩子的「抗逆力」,使他日後在遇到挫折時不容易跌倒,以正面、樂觀的心態戰勝困難。孩子輸不起怎麼辦?智慧父母一定要明白3點,很重要!
  • 遇事不順,孩子就備受打擊?家長用好「ABC法則」,養出樂觀孩子
    3、父母教育方式有的家長喜歡責怪孩子,認為孩子哪裡都不好,什麼都學不會。這種負面的評價會直接影響孩子的認知,最後影響孩子們的成長,造成孩子們在生活中越來越悲觀,越來越不自信。家長們在了解孩子悲觀的原因之後,就需要找到更科學的方式去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