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從最初的牙牙學語,到我們上學以後學習英語及其他各種語言,當我們讀書、看報、演講、寫作時,我們有想過我們大腦中的哪些區域和這些語言功能有關係嗎?那麼下面,我要告訴大家一些關於我們大腦和語言之間的秘密!
語言是一種人類獨有的本能
剛剛生下來、還沒有睜開眼睛的小豬、小狗都會動作嫻熟地吮吸母親的乳汁;在大海裡長大的三文魚,在產卵季節會執著地回奔多年前自己出生的那條小溪;燕子和大雁每年都要做季節性旅行……這些在動物身上被基因所控制的行為習慣,我們稱之為——本能。
不只是動物,人類身上的本能其實也很多很多,科學家研究表明作為人類特有行為的語言,就是一項人類特有的本能。人類一直在訓練並希望看到其它動物能說人的語言,很多年來除了教會鸚鵡八哥這兩種鳥類說三五句簡單的人話以外,沒有任何動物能說得出人話。如果語言僅僅是一種需要教化的能力,為什麼人類能教會牛耕地、狗看家等這些也需要教化才能掌握的本領,卻死活開不了動物的口?因此語言確實是一種人類獨有的本能。
語言是受神經調節的
我們人體無論哪種動作的完成,全身各器官都是非常協調一致的,就拿踢足球來說,都有哪些器官參與?「眼睛,頭,手,腿腳等」,為什麼能夠如此協調很好的完成這一系列動作?指揮部是什麼?「神經系統!,那麼什麼是「神經系統」呢,看下圖:
我們的神經系統由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組成。那麼控制我們語言功能的區域主要集中在中樞神經系統,那麼什麼又是「中樞神經系統」呢?接著看一張圖片:
根據這張圖我們容易就把中樞神經系統分為大腦、小腦、腦幹(延髓、橋腦、中腦)三個部分。那麼控制我們日常活動的神經中樞集中在大腦皮層。
大腦分左右兩半球,表面是大腦皮層,約有140億個神經細胞構成,它們又分成很多的功能區。那麼什麼叫「功能區」呢?打個比方:比如一個班級有40個同學,分成8個小組,第一小組負責教室地面衛生,稱為地面衛生小組;第二小組負責門窗衛生,就稱作門窗衛生小組;第三小組負責同學飲水,及時搬來純淨水,稱為飲水小組……那麼,同樣道理,大腦皮層的大量神經細胞也分成若干的小組(也就是功能區),叫做神經中樞,如,有的負責視覺的就是視覺中樞,負責聽覺功能的叫聽覺中樞,負責軀體運動的是軀體運動中樞,負責人體感覺功能動時軀體感覺中樞……。那麼接下來我就要告訴大家大腦的那些區域是語言的「功能區」!
大腦皮層的語言區
人體的兩側大腦半球具有不同的高級功能優勢。左側大腦半球為語言活動功能的優勢半球,右側為非語詞認識功能的優勢半球(這是以「右利手」而言,大部分人是「右利手」,即用右手吃飯、寫字等從事主要的生活工作;故「左利手」正好相反)。科學家研究發現人左側大腦皮層額葉損傷,可導致失語症,而右側相應區的損傷,語言功能仍保持完整。此後,大量的臨床觀察表明,左側大腦皮層的額葉和顳葉的某些區域與語言有關,稱之為語言區,這些區域的損傷可造成失語症。額中回後部發生障礙時引起失寫症,患者可聽懂別人的談話,看懂文字,也會講話,但不會書寫,而其手部的其他運動並不受影響;額葉下部受損傷時,引起運動性的失語症,患者可以看懂文字和聽懂別人的談話,但卻不會講話;顳上回後部損傷時,引起聽覺性失語症,患者可以講話和書寫,也能看懂文字,但聽不懂別人的講話;顳葉後部損傷時,會引起失讀症,患者看不懂文字的含義,但其視覺卻是良好的,其他的語言活動功能仍健全。
幾個重要的語言區
運動性語言中樞(說話中樞):位於44及45區,緊靠中央前回下部,額下回後1/3處,又稱布若卡氏區(Broca's Area)。能分析綜合與語言有關肌肉性刺激。大腦的這個區域能夠本能地區別正確和錯誤的語法規則。雖然漢語、英語、俄語等屬於不同的世界語系,因而具有不同的語法規則,但它們的規則無疑都是一種人類能夠接受的正確的規則,所以任何人都能夠運用我們的布若卡區域通過學習手段掌握那些外語。相反,只要大腦中的布若卡區域改變了,人便會失去理解任何語法的能力,不管給他多少語言教育。臨床上稱運動性失語症。
聽覺性語言中樞:位於22區,位於顳上回後部,能調整自己的語言和聽取、理解別人的語言,此處受損,患者能講話,但混亂而割裂;能聽到別人講話,但不能理解講話的意思,對別人的問話常所答非所問,臨床上稱為感覺性失語症。
視運動性語言中樞(書寫中樞):位於額中回的後部,此處受損,雖然其他的運動功能仍然保存,但寫字、繪畫等精細運動發生障礙,臨床上稱為失寫症。
視覺性語言中樞(閱讀中樞,又稱為韋尼克區):3位於9和37區,頂下葉的角回,靠近視中樞。此中樞受損時,患者視覺無障礙,但原來識字的人變為不能閱讀,失去對文字符號的理解,稱為失讀症。
各語言中樞的配合
各語言中樞不是孤立存在的,它們之間有密切聯繫,語言能力需要大腦皮質有關區域的協調以及配合才能完成。
據研究,聽到別人說話,理解後用口語回答的過程可能是:
1.聽覺衝動傳至聽覺區,產生聽覺,並與韋尼克區(Wernicke's Area)聯繫,理解句意;
2.經過聯絡區的分析,將信息傳送到運動性語言中樞。運動性語言中樞通過與頭面部有關皮質的聯繫,控制唇、舌、喉肌運動,形成語言,並表達出來。
結束語
理解了語言對應的功能區的解剖學知識,能引導我們應用更科學的語言學習方法和手段來刺激我們大腦的語言中樞,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