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父母不能打孩子,那他們是怎樣進行懲罰教育的?

2020-09-09 教育拙見

大家都知道,在美國,打罵孩子屬於違法行為。如果你忍不住揍了孩子一頓,第二天就可能失去撫養孩子的權利。

在不能打罵孩子的美國,父母是怎樣對孩子進行懲罰教育的呢?

大家可能不知道,「懲罰」這個管教孩子的超級工具,雖然流行了幾千年,但被廣泛應用在孩子教育上,還是美國人的功勞。因為美國人在實驗室證實了「懲罰」如何讓小白鼠乖乖聽話。

這就是行為主義心理學家的把戲,他們先讓小白鼠餓上一天一夜,然後將其扔到一個事先裝有壓杆的籠子裡,小白鼠餓得發慌,到處亂竄,每當不小心碰到壓杆,就會立馬掉下一粒食物或者一滴水。一開始,小白鼠以為是上帝眷顧,沒太在意。但是在亂竄的過程中,一次,兩次,三次……小白鼠突然學會了,原來不是上帝眷顧自己,只要碰到壓杆,就會有食物或者水掉下來。於是,小白鼠不在亂竄了,而是抓住壓杆瘋狂的搖晃。

這個有名的箱子,就是「斯金納箱」,所有行為改變技術都源自這樣一個經典的實驗。這個實驗裡有剝奪,有隔離,也有立即獎賞。

這個實驗中的懲罰技術,就是剝奪小白鼠吃喝的需要,然後再將它隔離在一個箱子裡,限制自由活動。

美國父母對孩子高明的懲罰策略正是來自「剝奪」和「隔離」。也難怪,人家有斯金納這樣的大神做研究和指導,懲罰方式自然也會更藝術。下文會詳細解說。

我們再看一個實驗,就明白了中國父母打罵孩子的懲罰方式為什麼看上去比較「低級」

行為學家把小白鼠扔到另一個箱子,然後怎麼看這隻小白鼠都不順眼,於是就給箱子底部裝了電擊裝置,打開電源,小白鼠就會受到電擊,開始亂竄。心理學家在箱子一側開了小門,只要小白鼠亂竄的過程中撞開小門,就能逃到沒有電擊的一邊,經過多次摸錯,小白鼠終於學會了,只要受到電擊,便一個箭步穿過小門逃到對面。

小白鼠承受的電擊懲罰,正是我們中國父母經常懲罰孩子的策略——「打罵」。

可能你還不知道,這個實驗還有更變態的。那就是把小白鼠扔到一個沒有門的箱子裡,然後給予電擊。你猜怎麼著?小白鼠亂竄了一天,想盡了一切辦法,依然無法逃脫電擊,最後,小白鼠放棄了,趴在箱子裡,一動不動,發出嘶嘶哀鳴,靜靜忍受電擊。後來,心理學家把這隻老鼠放在四面都是大門的箱子裡電擊,老鼠依然沒有任何想要逃脫的衝動。

這個畫面是不是很熟悉,很多父母天天打罵孩子,後來發現,孩子被打罵「皮」了,心不跳,眼不眨,不論如何打罵,就是死不悔改。

現在知道了沒,為什麼那麼多國家法律規定不能打罵孩子,就是因為長此以往,孩子可能會成為上面說的第三隻小白鼠,學會了無助,陷入絕望人生。

透過以上實驗,追本溯源,我們發現懲罰的策略其實就兩類:剝奪和隔離,即拿走小白鼠想要的食物和自由;電擊,即給予小白鼠厭惡的疼痛。

因此,在懲罰孩子的時候,我們也有兩類策略:

第一類,拿走孩子想要的;第二類,給予孩子厭惡的

這裡有兩個詞——「想要」和「厭惡」。那你怎麼知道什麼是孩子想要的和厭惡的呢?如果搞不清楚這一點,懲罰必然無效。

試想一下,如果你把一隻吃飽喝足的小老鼠扔到第一個箱子裡,它絕對學不會按壓槓桿獲取食物的技能。同理,如果小老鼠很享受電擊,它也絕對找不到逃脫的小門。

所以,搞清楚什麼是孩子「想要的」和「厭惡的」,是對孩子實施懲罰教育的關鍵所在。

當然,孩子絕對需要食物和水,除非是喪心病狂的父母,否則我想沒有人會通過剝奪孩子的吃喝懲罰孩子吧。同理,「打罵」是孩子厭惡的,每個人都心知肚明,所以雖然中國也有「未成年兒童保護法」,但是打罵孩子卻經久不衰。顯然,打罵之於孩子,就如同電擊之於小白鼠。

所以,我們應當避免採用第二類方式懲罰孩子,學學美國父母更加藝術的懲罰策略,即第一類懲罰策略。

其實就兩點:「Time Out」和「Time Limit」,直譯過來就是「獨處」和「限時」。所謂獨處,就是讓孩子自己呆一會,本質就是「隔離」,比如我們知道的「關房子」,但注意,絕不是關黑房子。而「限時」就是剝奪,比如告訴孩子「5分鐘之後關掉電視上床睡覺」,即剝奪孩子繼續娛樂的權利。

舉個例子,一個孩子總是說話製造響聲,嚴重影響其他孩子上課,於是老師把他帶到另一個房間,告訴他「在這兒呆上5分鐘,再進教室」,這就是隔離。

老師帶孩子們到樓下玩,結果大家亂成一團,感覺快失控了,便會告訴大家「3分鐘之後回教室上課」,這就是限時。

你發現了嗎?這兩招之所以有用,是因為有一個共性,那就是拿走了孩子最想要的兩樣東西:關注和自由活動。

孩子想要的東西很多,但是這兩樣卻是孩子心理成長的必需品,猶如身體成長所必須的食物和水。

孩子長大的過程,可以說是獲取關注和掙得自由活動權力的過程。

只要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就完全可以運用第一類策略懲罰孩子,即「撤掉對孩子的關注和限制孩子的自由活動」

但是,要靈活運用這個方式,你需要學會「無視」這個法寶,所謂「無視」,就是撤掉孩子想要的關注。

關於第二類策略——給予厭惡刺激,不只是打罵這一種,打罵其實是最不可取也最不好把握的。孩子不光厭惡打罵,他還厭惡「給臉色、批評、警告、叱責、罰幹活」等,你看,即便要使用第二類懲罰策略,也有這麼多方式供你選擇,你又何必選擇最糟糕的打罵呢?

另外,在懲罰孩子的時候,你需要始終記住的一點是:

「懲罰」是幫助孩子改變不良行為的工具,而不是你發洩私憤的方式。

如果你懲罰孩子的時時候,心跳加快,血壓增高,怒氣中燒,就如同你用錘子在牆上釘釘子,釘不進去反而責怪錘子,摔打錘子,不僅毫無道理,還有可能傷到自己。

所以,請你記住,如果你懲罰孩子的時候伴有很強的負面情緒,那麼,不論多麼高明的懲罰策略,都起不到教育孩子,幫助孩子的作用。

相關焦點

  • 在美國打孩子犯法,父母怎樣教育犯錯的孩子?
    甚至你的孩子如果在幼兒園隨口說了一句「昨天我爸爸打我了」之類的話,警察也會馬上找上門來。在國內小巷裡常常見到的父母拿著雞毛掃打孩子的現象,在美國的公共場合是不可能見到的。中國有兩句老話叫「棍棒之下出孝子」和「不打不成器」,似乎教育手段上離不開「打」字。的確,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會有各種各樣讓父母氣憤難耐甚至束手無策的時候。
  • 【經驗交流】論各國父母懲罰孩子的方式
    因此,她會在回家之後再對孩子的表現進行點評,或者給孩子一些懲罰。 英國:也許懲罰能夠讓孩子獲得更多  英國 Echo 女兒5歲半 兒子2歲  英國父母基本是愛孩子的典範。他們對孩子的愛體現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又絕對不溺愛孩子。英國人的紳士風度對孩子進行著潛移默化的教育,因此孩子一般也會比較紳士,很少在父母面前撒潑。
  • 打孩子屁股的六大危害,懲罰要慎重
    第二大危害:經常被體罰的孩子智商低 最近,美國《世界日報》報導,專家對1510名2~9歲的兒童進行了4年的跟蹤研究,在806名2~4歲的兒童組中,未遭體罰的兒童,智商的平均數比經常挨打者高出5分,而另一組704名5~9歲的兒童,差距是28分。「有些父母動不動就用『打屁股』來教育孩子,這對孩子身心健康極為不利。」
  • 孩子做錯了,能不能打?
    ,但是在英國與美國的很多地區都規定,父母打孩子是違法的。——「國際不打小孩日」口號捷克教育教誇美紐斯說,犯了過錯的人應該受到懲罰,但是他們之所以受到懲罰,不是因為他們犯了錯,而是要讓他們日後不去犯錯。這是在保護他們,幫助他們建立正確的是非觀,學會遵守和適應規則。
  • 孩子犯錯,怎樣教育不打不罵又管用?秘訣看這裡
    男孩的媽媽是一個脾氣很好的人,說話都是細聲細語,不過男孩的爸爸每次都以打或者罵的方式教育。說到底,孩子很多行為方式都從家長處學習,因此,孩子的問題,很大程度上也是家長的問題。可是,當我們的孩子犯錯時,我們卻總是用管教的口氣責怪他們,而且夾雜著批評、辱罵。」孩子犯錯是在所難免的,很多時候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有什麼不對。如果在這種情況下,你去懲罰孩子,根本起不到教育的作用。那麼,如何有效的管教孩子呢?
  • 孩子「該打就要打」?李玫瑾關於懲罰的解釋,是聽過的最好的答案!
    ,不然不長記性」,究竟怎樣的懲罰方式更有效?孩子家長得知後,瞬間急瘋了:索性是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後果還是不堪設想!於是,家長連忙在業主群裡鄭重向鄰居們道歉,反思自己平時沒有對孩子進行高空拋物危險性的教育,同時,還曬出了暴打孩子的照片!
  • 懲罰孩子只能靠吼和打嗎?家長應該怎麼樣嚴厲教育孩子
    懲罰孩子只能靠吼和打嗎?家長應該怎麼樣嚴厲教育孩子通常,我們應該嚴格教育孩子,而非嚴厲。嚴格,指的是原則,是價值觀,是基礎的是非判斷。但是吼叫打罵孩子是極為不推薦的,這個其實是父母自己在給自己的未來的育兒飯想,設置了更大的障礙和風險。雖然挫折教育是讓孩子「自食其果」,但不合理的懲罰只是把「果」加諸與孩子身上。
  • 為了懲罰15歲的孩子,美國家長給他們穿上尿不溼,這能管用?
    沒錯,在歐美的有些地方,有很多十幾歲的叛逆青春期的孩子,被迫重新穿上了尿不溼。他們大多數都是在自己犯錯之後,被父母回爐打造。這一點是非常的奇怪,因為歐美與我們中國不同,我們中國的孩子能打能罵;而在歐美,父母不能打也不能罵。但是孩子犯錯了,父母總要給一些懲罰吧,不然他們只會越來越叛逆。
  • 孩子「該打就打」?《圓桌派》李玫瑾關於懲罰的解釋
    於是,家長連忙在業主群裡鄭重向鄰居們道歉,反思自己平時沒有對孩子進行高空拋物危險性的教育,同時,還曬出了暴打孩子的照片!對於熊孩子的行為,這一次罕見地,沒有看到有人說,不能打孩子,要好好教育。反而有很多人支持父母的行為,孩子該打就要打,不打他,以後還不知道做出什麼事。
  • 在不能打孩子的美國,家長如何教育孩子?這兩大妙招你要知道
    昨天和朋友芝芝通電話,她和我說起和孩子的"愛恨情仇"。"現代的教育都說不能打孩子不能罵孩子,但有的時候真的忍不住想要'拿起棍棒',不然他們真的有恃無恐。"芝芝的孩子正在上幼兒園,是典型的調皮搗蛋的男生,每天在學校惹得同學老師投訴,在家裡更是把房間弄得一團糟,好好說話也不聽。面對這種"熊孩子",很多家長都束手無策。但在美國,打孩子卻是犯法的,而我們仍然推崇美國的教育理念,他們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 不打不成器?美國家長不打孩子,卻能把孩子教好,是因為……
    當然,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難免會有讓父母們怒火中燒,而且完全不知道該怎麼做的時候,但是對於孩子的教育,是需要獎勵跟懲罰一起進行的,懲罰也是教育過程中讓孩子了解自己錯誤的一種方式,在不能打孩子的美國,這些父母們是用什麼樣的方式來懲罰孩子們呢?
  • 懲罰孩子不要打屁股
    就包括小編在內,從小也是被家長口中「信不信我打你」這句經典名言「嚇大的」!那麼,懲罰孩子打屁股真的好嗎?事件:「打屁股」導致孩子高燒  某日,王先生早早趕回家,想給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進行考試前的功課輔導。但他趕回家時,兒子不在家,打聽了一圈才得知兒子躲在一個同學家不願回家。
  • 父母:我生的孩子,憑什麼不能打?
    02 父母可以打孩子嗎?1960年,韓國修訂民法,賦予父母「符合社會習俗」程度的懲戒權,一開始是為了幫助父母進行家教,但卻被誤以為,這是國家對棍棒教育的肯定。不過年輕人們認為,體罰就像是霸凌,不僅不能讓他們改錯,更會讓他們與父母產生隔閡。
  • 教育孩子到底能不能打?答案可能比想像中的複雜...
    教育孩子到底能不能打?這是很多家長關注的問題。一般反對打孩子的人認為,肢體暴力,體罰會對孩子造成身體和心理傷害,影響孩子良好性格和人格的形成。70、80年代出生的孩子,信息閉塞,教育環境落後,絕大部分孩子都被父母打過,兄弟姐妹和同伴之間將被打視為家常便飯,大家都差不多,這是一代人成長背景。但20世紀末以來,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呼籲其所有成員國禁止對兒童進行體罰。經過這麼多年,教育孩子不能打的觀念已經越來越深入人心。
  • 國際不打小孩日:孩子教育到底能不能打?
    對現代父母來說,「打孩子」也許是最不被認同的教育方法,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然而,從沒打過孩子的父母恐怕很少,只有「十全十美」的父母才能做到絕對不打孩子,而世上極少有如此完美的父母。父母往往在忍無可忍的情形下動了手,事後又十分後悔、自責。  英國與美國的很多地區都規定父母打孩子是違法的,可是在韓國,法律又是允許父母打孩子的。
  • 李玫瑾教授:孩子「該打就要打」?關於懲罰的解釋。
    於是,家長連忙在業主群裡鄭重向鄰居們道歉,反思自己平時沒有對孩子進行高空拋物危險性的教育,同時,還曬出了暴打孩子的照片!而是當今的環境,故意誇大了打孩子的種種負面作用,從而形成了一種風氣;只要是打孩子,就不是好父母,而關於懲罰的問題,李玫瑾教授也不止一次提到過。
  • 打孩子,還是懲罰孩子?打不得,罵不得,你還能怎麼辦?
    在諮詢中,我發現,打孩子的父母通常有兩個觀點:一是孩子錯了就得懲罰,挨打才長記性。二是打孩子能樹立父母威嚴,讓孩子以後行為有所顧忌。孩子會因為害怕自己犯錯不被父母接受,而不敢承認犯錯,逃避責任,長大後會因為這種恐懼不接受自己會犯錯,也不能正確地對待別人的批評。而且,孩子也學會對弱者使用暴力。 有時候,懲罰是指責,是迴避溝通的冷漠,或者收回孩子的某些好處或者權利,但同樣都無法實現教育的根本目的。
  • 孩子「該打就要打」?李玫瑾關於懲罰的解釋,是聽過的最好的答案!
    於是,家長連忙在業主群裡鄭重向鄰居們道歉,反思自己平時沒有對孩子進行高空拋物危險性的教育,同時,還曬出了暴打孩子的照片!對於熊孩子的行為,這一次罕見地,沒有看到有人說,不能打孩子,要好好教育。反而有很多人支持父母的行為,孩子該打就要打,不打他,以後還不知道做出什麼事。
  • 孩子打不得?那是因為沒有掌握方法,有效懲罰的方法家長要掌握
    導讀:孩子罰不得?那是因為沒有掌握方法,有效懲罰的方法家長要掌握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罰不得?那是因為沒有掌握方法,有效懲罰的方法家長要掌握!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心理好文 | 孩子「該打就要打」?李玫瑾關於懲罰的解釋,是?
    於是,家長連忙在業主群裡鄭重向鄰居們道歉,反思自己平時沒有對孩子進行高空拋物危險性的教育,同時,還曬出了暴打孩子的照片!這裡不是提倡父母去故意打打孩子,而是告訴父母一個道理,孩子該有的懲罰中,如果只有說教,顯然是不夠的。過去老私塾中先生的戒尺,並不是懸在那裡圖好看的,只要孩子犯了錯誤,直接就是打手心,所以孩子們很敬畏老師,也的確能夠學出成績。打孩子一定都是負面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