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泳池裡有尿意很正常,科學上講叫做&34;。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測算過,如果將身體泡在冷水裡,每分鐘會產生0.75毫升的尿液,一小時大概就是45毫升,也就是差不多一兩可樂那麼多。
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如果說在泳池尿尿不能接受,那比這更過分的就是在泳池大便了。
8月28日,在內蒙古呼和浩特,一名7歲男孩在健身房泳池內大便了。
造成的損失僅整池水費一項就1.6萬。
最後,健身房索賠1.5萬。
男孩家長卻只願賠2000元。
更可氣的是,事發時,肇事孩子的家長曾建立微信群鼓動其他會員退費,後來才發現是自家孩子。大寫的尷尬!
真的驗證了那句話: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
教育孩子,要先成人後成才。而成人就是做人要有道德修養,即我們常說的教養。
一個家庭的教養如何,決定著孩子的發展和成長方向,而家長作為家庭的主導者,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34;
家長的教養,決定孩子的人生高度。
孩子的教養,就是你最高級別的炫富。
鮮明對比地,我想起了前幾天在網上很火的一張照片,照片中女兒和爸爸一起在等地鐵,這本來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可是這對父女的站姿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爸爸站在地鐵黃色線後,女兒就乖乖站在爸爸的背後,整個過程不哭不鬧,和其他大人一樣,乖乖的排隊。
忍不住感慨:這才是最高級別的教養。
這個在泳池大便的男童,也可能是一時憋不住了,但如果是一個有教養的孩子,至少也知道不能直接拉到泳池裡。
而孩子也為他的所作所為付出了代價,造成心理的創傷,現在孩子知道所有家長都在罵他,再也不敢去遊泳了,一提起遊泳孩子就開始哭。估計這件事也在他心理形成了陰影。
董卿在央視《面對面》中說:&34;
的確,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是父母對孩子最好的教養方式。
鴨子,出生第一眼看到誰就認為誰是媽媽,到死都這麼想著。
對孩子來說,他們都會模仿父母的行為的,紀伯倫曾說: 你的兒女,其實不是你的兒女,是照見你真實模樣的鏡子。
父母如何做,孩子便如何學,你做了什麼,他就看到什麼。你孝順父母,你的孩子就會學著孝順你;你是善良的好人,你的孩子也會學著做個好人。
因此,為讓孩子有一個好教養,家長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讓自己有教養,給孩子做一個好榜樣,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不要縱容,及時給孩子糾正。
(圖片來自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