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龍區舉行「四精」教學管理現場會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

2020-12-16 徐州市人民政府

【來源:雲龍區政府辦公室】

【信息時間:2020/12/14   閱讀次數:

【列印】【關閉】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五中全會上提出的「構建高質量教育發展體系」的目標要求,積極回應老百姓對更加優質、公平的教育資源的期待,近日,雲龍區舉行了全區「四精」教學管理現場會,共同探討提升教學質量的良策。

出席此次會議的領導有徐州市教育局教師發展中心主任王芳,徐州市教育教學研究室副主任程廷偉,雲龍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曹璟,教育局副局長馬紅梅。局部分班子成員、區教師發展中心全體人員以及全區各中小學校長、業務校長、教導主任、教研組長等共計180餘人參加此次研討會。

活動現場,展示了徐師一附小教育集團的常規作業和特色作業,體現出附小多年來對學生「字規規矩矩寫、題認認真真做」的素質培養成效以及大單元、探究式、跨學科等主題教學的實踐探索成果,贏得了領導、老師的駐足觀看,感受到學校常規管理的紮實、規範。

會議伊始,馬紅梅副局長做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她從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樹立正確、科學的教育觀念的思想高度,提出全區各校要進一步堅定地秉持「精心、精細、精緻、精品」的態度和追求,共同發力、追求高質量發展。馬局長的講話為全區打造「四精」教學管理新常態的深入開展,鼓足了幹勁,指明了方向。

雲龍教育人在實踐中摸索,在研究中前行,在反思中發展,各校都形成了各自的經驗。4所學校分享了他們的典型經驗和做法。

瀟湘路學校初中部張平校長分享了《實施有效反饋促進質量提升》;徐師一附小葉斌校長分享的是《理念引領強基礎項目推進促生長》;民富園小學張保勇校長從日常備課管理,分享了《心中有愛管理有法》;解放路小學教育集團雲苑路小學雷惠敏校長分享的是《守初心聚人心畫好新學校最大同心圓》。

雲苑路小學還展示了主題教研活動——《小學低年級段識字寫字教學的探索與思考》,讓大家在開展真實高效教研,助推教育質量提升中有所啟示。

本次現場會,還有幸邀請到原如皋市教研室主任、江蘇省特級教師、正高級教師萬國全老師。萬老師做了專題報告《優化教學過程,努力提高教學質量》。他從對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分析入手,例舉課堂教學中的常見問題,通過如皋市「活動單導學」的設計和實施,講述了 「自主學習、合作探索、展示交流、點評提升」的課堂生態的形成策略。萬主任的詳實具體的案例剖析使參訓人員聽得聚精會神、受益匪淺,對自己教學過程的優化策略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和新的思考。

最後,徐州市教育教學研究室程廷偉副主任總結講話。程主任用「有高度、有溫度、有深度」三個關鍵詞高度評價了雲龍教學管理工作,同時提出三點建議:一是增強目標意識和評價意識,提高教學質量;二是增強課程意識,提高課程影響力;三是增強問題意識,尋求質量發展。

「思深以致遠,謀定而後動」,雲龍教育人將以此次現場研討活動的開展,作為實現教育「十四五」良好開局的契機,科學謀劃,抓好落實,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

 

相關焦點

  • 構建高質量發展體系 建設高等教育強國-中國教育新聞網
    一、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這次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標誌著中國教育進入了全面提質創新的新的發展時代。有五大方面我們必須給予應答。一是在教育發展中明確工作的新方位。
  • 構建高質量發展體系 建設高等教育強國
    一、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這次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標誌著中國教育進入了全面提質創新的新的發展時代。有五大方面我們必須給予應答。一是在教育發展中明確工作的新方位。
  • 佛山市中醫院:四點聯動,構建中醫藥特色藥學高質量發展體系
    在醫院高質量發展的推動下,擁有「黨建引領」、「無人藥房」、「傳承工匠」、「藥學登峰」等關鍵詞的藥務科勇抓中醫藥發展機遇,立足高質量發展,採取「以人才為支撐點、以創新為著力點、以質量為攻堅點、以需求為切入點」四點聯動,構建中醫藥特色藥學高質量發展體系,為地級市中醫院的中醫藥發展提供良好示範。
  •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邁向教育發展新徵程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為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描繪了藍圖,為邁向教育發展新徵程指明了方向,對於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具有重大意義。三是要堅持立德樹人,全面加強學校的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和勞動教育。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基礎,以先進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為指導,讓優秀中華文化不斷得以傳承創新和綿延發展。四是要提高民族地區教育質量和水平,加大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力度。五是要支持和規範民辦教育發展,規範校外培訓機構。建設高質量高等教育體系。
  •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吳巖:構建高質量發展體系 建設高等教育強國
    一、構建教育高質量發展體系這次全會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標誌著中國教育進入了全面提質創新的新的發展時代。有五大方面我們必須給予應答。一是在教育發展中明確工作的新方位。
  • 河南省基礎教育工作會議召開 加快構建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
    大河網訊(記者 張楠)12月24日,河南省政府召開全省基礎教育工作電視電話會議,總結全省基礎教育改革發展取得的成績,安排部署新時代基礎教育重點任務和國家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督導評估反饋問題整改工作,加快構建高質量基礎教育體系。
  • 長沙:構建「學有優教」的高質量教育體系
    「十四五」期間,長沙將構建「學有優教」的高質量教育體系,這就是始終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推進城鄉教育優質均衡發展,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優質多樣教育資源的需求。
  • 張廣勝:構建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考核評價體系
    用TFP衡量經濟發展質量的優勢在於可以相對客觀的反映經濟發展優劣,體現出要素投入既定的前提下所能達到的額外生產效率,缺點也顯而易見,不能全方位多維度的反映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各個層面。也有學者通過構建經濟高質量發展體系對經濟發展水平進行評價,如以經濟高質量發展內涵為基礎,將測度體系分為高質量供給、高質量需求、發展效率、經濟運行和對外開放五個方面,把全國省份分為三個梯隊進行評價。
  • 張廣勝:構建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考核評價體系
    用TFP衡量經濟發展質量的優勢在於,可以相對客觀的反映經濟發展優劣,體現出要素投入既定的前提下所能達到的額外生產效率,缺點也顯而易見,不能全方位多維度的反映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各個層面。也有學者通過構建經濟高質量發展體系對經濟發展水平進行評價,如以經濟高質量發展內涵為基礎,將測度體系分為高質量供給、高質量需求、發展效率、經濟運行和對外開放五個方面,把全國省份分為三個梯隊進行評價。
  • 陳寶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加快建成教育強國
    要深刻理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發生的變化,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補短板、強弱項,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努力提供更加公平、優質、包容的教育,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準確把握新發展理念對加快轉變教育發展方式提出的新任務。
  • 【聚焦研究生教育會議】天津大學召開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體系建設...
    本站訊(通訊員 楊洋)11月27日下午,研究生教育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專題研討會在衛津路校區科學圖書館一層報告廳舉行,研究生院、教務處、黨委學工部、人事處、科研院、人文社科處、發展戰略研究中心、國際處、信網中心等部門負責人以及醫學部、理學院、法學院、藥學院和國教學院負責人參與研討。研討會由研究生院副院長賈宏傑主持。
  • 教育部長陳寶生撰文: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加快建成教育強國
    要深刻理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發生的變化,著力解決好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補短板、強弱項,構建高質量教育體系,努力提供更加公平、優質、包容的教育,為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作出新的更大貢獻。準確把握新發展理念對加快轉變教育發展方式提出的新任務。
  • 中黃以融合創新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
    第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牢牢把握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方向,到2035年建成教育強國的奮鬥目標。而在教育部近日舉行的「教育2020收官系列新聞發布會」上,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表示,「有學上」的問題正在被「上好學」的需求所取代,推進高質量發展成為基礎教育最緊迫最核心的任務。
  • 高水平保護+高質量發展!雲南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出實招
    《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雲南要建立健全環境治理的領導責任體系、企業責任體系、全民行動體系、監管體系、市場體系、信用體系、法規政策標準體系,落實各類主體責任,進一步激發市場主體活力,提高社會組織和公眾參與積極性,形成導向清晰、決策科學、執行有力、激勵有效、多元參與、良性互動的環境治理體系,構建高水平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齊頭並進的綠色發展格局。
  • 陳寶生: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建議》要求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就是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教育事業,使教育事業為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身心健康素質提供可靠保證,切實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基礎環節。
  • 高新區第二小學舉行教學評估觀摩現場會
    11月30日,高新區第二小學舉行了教學評估觀摩現場會,學校功能廳裡高朋滿座,溫暖如春,200餘名師生共同走進了夢幻的童話世界。在藝術教學領域,學校立志讓每位學生在第二小學的六年裡,都能學會一種陪伴一生的樂器。通過先進理念引領藝術教育,特色課程亮化藝術教育等多種方式推動學校藝術教育的發展。本次選擇性課程展示為大家呈現了一、二年級口風琴,三、四年級巴烏,五、六年級葫蘆絲。
  • 高質量教育教學效能如何實現
    在線教學絕不意味著教學內容的縮水和教育標準的降低,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質量標準,同樣應當是在線教學的核心品質追求。其三,高績效的資源使用效益。在線教學涉及廣泛的教育資源投入,如人力資源、物質資源、信息資源、技術資源等,其綜合性投入並不低於線下教學。因此,必須樹立成本意識,不斷優化投入產出比,實現高績效的資源使用效益。
  • 類型教育背景下ICT專業群「雙主體、三融合」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研究
    高職教育服務區域經濟發展,其理論教學承擔著傳授基本知識、原理、概念的任務,學生實踐技能、職業綜合技能、創新創業技能的培養則由實踐教學來承擔。《方案》中規定實踐教學學時不得少於總學時的一半。可見,實踐教學體系構建的科學與否、是否結合當地區域經濟產業特色、是否符合國家教育發展趨勢,決定了該實踐教學體系發揮培育優質人才資源、促進經濟發展的能力。
  • 義安區:開創教育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平穩落地,教育內涵更加豐富,教師隊伍素質大幅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教育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奮力開創出義安區教育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構建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生態「公平」與「質量」是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的核心與關鍵,義安區努力構建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生態,以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 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 發展不均衡怎麼破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對未來五年乃至2035年教育工作作出了重大部署,提出了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的明確要求。近年來,我市在促進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上採取了系列創新舉措,取得一定成效,但對比惠州建設國內一流城市,打造一流教育的目標,還存在差距和不足。從老百姓的角度來說,優質學位的供給趕不上求學的需求,尤其是不同區域和學校之間的發展不均衡,距離「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還有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