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安區:開創教育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2020-09-11 義安發布


近年來,義安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平穩落地,教育內涵更加豐富,教師隊伍素質大幅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教育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奮力開創出義安區教育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構建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生態

「公平」與「質量」是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的核心與關鍵,義安區努力構建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生態,以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義安區大力普及普惠性學前教學,穩步推進學前教育行動計劃,新建幼兒園1所、改擴建幼兒園8所,並在全省率先完成城鎮配套小區幼兒園專項治理,9所小區配套幼兒園移交教育部門管理。8個鄉鎮實現中心幼兒園全覆蓋,全區學前三年毛入園率93%、公辦幼兒園佔比達50%、普惠園覆蓋率97.7%,各項指標均高於全省平均水平。不斷創建辦園品牌,提升辦園品質,區實驗幼兒園獲批全國足球特色園,安平幼兒園升級為市一類園,順安中心幼兒園等4所幼兒園獲評市幼兒戶外自主遊戲示範園。


同時,鞏固提升義務教育。強化頂層設計,組織編制《義安區教育基礎設施布局規劃(2020-2030年)》,規劃至2030年,全區基礎教育學校121所。其中,幼兒園59所、小學41所、初中21所。全面改善義務教育薄弱學校基本辦學條件,累計投入3400餘萬元,實施中小學校舍維修、薄弱環節改善與能力提升等工程,完成38所學校改造,面積達12萬平方米,薄弱學校發展呈現新面貌,城鄉義務教育發展差距逐步縮小。收購民辦216學校資產,建成順安中心小學西校區。同步完成區實驗小學綜合樓建設,擴大優化教育資源配置,確保充足學位供給,提前完成大班額化解省級目標。大力推進教育扶貧,加大義務教育控輟保學力度,健全應助盡助救助機制,資助家庭經濟困難學生1116人次30.756萬元,義務教育鞏固率達到99.99%。

此外,堅持特色發展職業教育。深化中等職業教育改革,主動適應新高考改革,試點銅陵智通職業技術學校與區二中合作辦學,推動兩種人才、兩條培養模式並行發展。堅持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並舉,建立市級退役軍人就業創業孵化基地和省級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高鐵模擬艙與無人機應用實訓基地,為開展高質量職業培訓創造了有利條件。堅持知行合一、工學結合,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及時將新技術、新工藝、新規範納入教學標準和教學內容,強化學生實習實訓。


不斷加強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

教師是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其肩負著傳播文化科學知識、開發人的智力和塑造人的靈魂的偉大使命。辦好教育,建設一支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關鍵所在。義安區也在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上下足了功夫。

義安區始終把師德作為評價教師素質的第一標準,紮實開展「鑄師魂、守師道、立師表」「守教育初心、擔育人使命、作師德表率」主題教育活動,強化師德規範學習教育,引導教師踐行「四有好教師」「四個引路人」「四個相統一」要求。同時,建立師德師風負面清單,規範教師從教行為、建立教師榮譽制度,鼓勵教師終身從教。2019年,查冬英等4位同志分別榮獲全國教育系統先進工作者、全省優秀教師、新時代教書育人楷模榮譽稱號,胥壩中心學校的王守文老師入選「中國好人榜」。

完善中小學教師準入和招聘制度。嚴格將修習教師教育課程、參加教育教學實踐作為認定教育教學能力和取得教師資格的必備條件。2018-2020年間,共認定教師資格645人。加強中小學教師編制規範和統籌,按照「退一進一」原則,招聘中小學教師102名、幼兒園教師14名,400餘名教師以交流方式實行跨學校、跨學段統籌使用。制定《義安區教育系統人才引進暫行辦法(試行)》,引進在外工作的銅陵籍35歲以下優秀教師7名,為教育發展注入新活力,有效緩解教師隊伍年齡老化和結構性缺編問題。加強教研員隊伍建設,遴選優秀年輕教師充實教研隊伍,始終保持教研隊伍充滿活力。

為加快教師專業成長,深入實施「三名工程」和骨幹校長教師梯度培養計劃,成立市級「名校長、名班主任」工作室各1個,區級「名師、名班主任」工作室分別為8個、4個,強化活動開展和日常管理,促進各工作室健康發展。加大教育後備幹部培訓力度,為教育可持續發展儲備人才。開展中小學教師全員培訓,繼續實施「國培計劃」「省培計劃」,開展班主任心理健康研修、鄉村教師教學能力提升等專題培訓,強化「三字一話」等教學基本功和教學技能訓練,促進教師終身學習和專業發展。


大幅提升教育事業品質

義安區緊緊圍繞提升教育品質這一目標,不斷深化教育戰略合作,大力推進智慧學校建設,築牢校園安全屏障,全區教育綜合實力大幅提升。

深化教育戰略合作。與北京師範大學開展教育項目合作,借勢高校優質教育資源,以「創新教育管理運行模式,提升基礎教育內涵質量」為目標,加快學校特色建設、校長領導力提升、教師專業成長、高效課堂建設,並通過項目學校輻射引領,帶動了全區基礎教育整體辦學水平提升。同時,主動融入長三角基礎教育一體化發展,建立合作交流長效機制,在基礎教育發展、教育管理、骨幹教師交流掛職等若干領域深化協作,重點發力,引領全區教育高質量發展。

推進智慧學校建設。出臺了《義安區智慧學校建設總體方案(2019-2022)》,規劃利用四年時間完成全區所有中小學(教學點)智慧學校建設。項目實施以來,全區中小學實現了寬帶網絡「校校通」、多媒體「班班通」全覆蓋,網絡空間「人人通」註冊率100%。建成9所智慧學校,12個智慧班級,更新16所初中學生機房。同時,對全區17所中小學的校園監控進行添置和升級改造,同步完成區實驗小學校園安全智能系統建設,並與騰訊公司開展合作辦學,大力發展人工智慧教育。



築牢校園安全屏障。以推進校園「鑄安」行動常態化實效化和風險防控「六項機制」制度化規範化為抓手,全面加強中小學幼兒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充分發揮政府、學校、家庭、社會各方面作用,共同為學生健康成長、全面發展營造良好教育環境和社會環境。進一步健全警校合作機制,成功開展「網際網路+校園安全風險防控體系」智能系統建設試點,全區各中小學、幼兒園一鍵式報警裝置安裝率達100%,視頻監控公安平臺接入率已達60%。深化校園周邊環境、食堂食品安全綜合整治,嚴厲打擊涉及學校和學生安全的違法犯罪行為,切實維護師生人身安全,保障校園平安有序和社會和諧。


全面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

為了推動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義安區改革的步伐從未停歇,近年來,不管是推進教育管理體制改革、深化教育督導改革,還是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縱深發展,都在義安區教育發展過程中畫上濃墨重彩的一筆。

義安區制定了《義安區教育現代化推進工程實施方案》,緊緊圍繞黨建引領、智慧建校、名師強教、素質提升、硬體提標、學前普惠、合作辦學「1+6」工程,統籌實施各類工程項目和行動計劃,推進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縱深發展。

深化教育督導改革,全面推進督政、督學、評估監測三位一體的督導工作,建立鄉鎮辦事處、區直相關職能部門依法履行教育職責的督導評價制度,督促切實履行教育職責,提高教育公共服務能力和水平。健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督導評價制度,監督、指導、促進學校依法自主辦學,規範辦學行為,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努力提高教育質量。建立健全政府、學校、專業機構和社會組織等多元參與的督導評估與質量監測體系,強化政府教育督導部門歸口管理和統籌組織實施的職能,建立第三方教育評估監測機制,全面提升教育評估監測水平。


推進教育管理體制改革。2019年,順利完成銅陵中學、義安區二中劃轉,實施義安區二中初中部剝離,並與智通開展聯合辦學。劃轉茶林九年一貫制學校、五松中心小學等6所學校給銅官區,轉入市六中、701小學等5所中小學幼兒園到義安區管理。成功實踐市六中與新橋中學、區實驗幼兒園與東聯中心幼兒園聯合辦學,構建基礎教育發展共同體,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促進城鄉學校優質均衡發展。深化人事制度改革,近期按師生比核定全區教師編制1017名。啟動校長職級制改革和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管理改革,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堅持立德樹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識教育、社會實踐教育各環節。堅持五育(德育、智育、體育、美育、勞動教育)並舉,大力發展素質教育,教育引導學生提升綜合能力和創新精神。兩年來,千餘名學生在各級各類競賽獲得好成績。其中,實驗小學查皓彬同學在2019年全國小學組機器人超級軌跡賽中榮獲一等獎。強化課堂主陣地作用,注重因材施教,積極倡導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教學,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強化優質數字教學資源課堂應用,推動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促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模式變革。全面實施「科研興教」戰略,加強課題研究管理,提高教育科研水平。2項課題省級立項,105項課題市級立項。其中,29項課題圓滿結題,1項課題榮獲省級科研成果二等獎。


聚焦立德樹人 全面發展素質教育

近年來,義安區牢記育人初心,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務,不斷創新工作機制,豐富教育內容,強化保障措施,切實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水平。

義安區堅持五育並舉,德育為先。完善立德樹人體制機制,著力構建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的基礎教育一體化德育體系。不斷創新育德方式,以課堂為陣地、活動為載體,以校園環境打造、主題文化建設、研學旅行和家校共育推進等方式,提升思想道德素養、強化公民責任。深入開展生命教育、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引導學生尊重生命、學會生存、健康生活。堅持實踐創新,優化智育。深化課程改革,積極推進課程建設和課堂教學改革,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提高課堂教學實效。實施青少年科學素質行動,完善學校科技教育,增強中小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促進中小學科技教育水平大幅提升。開展創客教育,規劃建設3-5所創客實驗室,點燃學生投身科學創造的熱情,培養學生動手能力。



此外,堅持強身健體,以體育人。實施學校體育辦學條件達標工程,有效保證體育與健康課時和鍛鍊時間,完善教學、訓練與競賽體系,全面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全面實施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中、小學階段合格率分別達90%、95%以上,學生體質健康標準良好率達40%,近視率明顯下降,學生體育鍛鍊習慣基本養成,掌握1-2項運動技能,規則意識、合作精神和意志品質顯著增強。堅持涵養品格,美育薰陶。大力加強美育課程建設,嚴格落實音樂、美術、書法等課程,藉助校園藝術節、學生社團等育人平臺,幫助每位學生學會1至2項藝術技能、會唱主旋律歌曲。繼續辦好中小學生才藝展演,開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藝術傳承學校與基地建設」「校園文化美育環境示範學校創建」等工作,實施環境育人,讓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基因浸潤學生心田。因地制宜拓展勞動實踐場所,用好市區綜合實踐基地、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建設一批實踐教室、實訓基地,滿足城鎮、鄉村學校多樣化勞動實踐需求。廣泛開展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發揮家庭在勞動教育中的基礎作用、學校的主導作用、社會的支持作用,積極引導學生參與家務勞動、生產勞動、公益勞動、實習實訓等勞動實踐,培養學生形成馬克思主義勞動觀,掌握必要的勞動技能。


來源:銅陵新聞網

相關焦點

  • 銅陵市義安區:開創教育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近年來,義安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平穩落地,教育內涵更加豐富,教師隊伍素質大幅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教育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奮力開創出義安區教育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 義安區教體局開創教育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近年來,義安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平穩落地,教育內涵更加豐富,教師隊伍素質大幅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教育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奮力開創出該區教育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 銅陵:義安區教體局開創教育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近年來,義安區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聚焦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平穩落地,教育內涵更加豐富,教師隊伍素質大幅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教育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奮力開創出該區教育現代化高質量發展新局面。構建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生態「公平」與「質量」是新時代教育事業發展的核心與關鍵,義安區努力構建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生態,以讓每個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
  • 羅山縣不斷開創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9月10日,在第36個教師節到來之際,羅山縣隆重召開全縣教育大會,堅定發展信心,合力攻堅克難,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不斷開創全縣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他說,近年來,縣委、縣政府始終堅持把教育擺在全局性、基礎性、先導性的突出地位,著力推進教育優先發展,大力實施科教興縣戰略,教育事業實現蓬勃發展,全縣教育系統黨的建設全面加強,教育質量顯著提升,辦學條件持續改善,師資力量不斷優化,教育作用充分發揮,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作出了重要貢獻。
  • 不斷開創示範區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為隆重表彰在全區教育事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優秀教師、優秀教育工作者和先進單位,激勵全區廣大教育工作者再接再厲、再創佳績,不斷開創示範區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9月5日,在教師節來臨之際,市城鄉一體化示範區召開慶祝全國第三十六個教師節暨教育工作大會(如大圖)。區黨工委書記閆立超,區管委會主任張建黨,區領導韓華、丁有亮、張曉、王宇飛、王軼出席會議。
  • 肇慶開創教育現代化新局面
    肇慶市主要領導表示,肇慶要全力參與粵港澳大灣區國際教育示範區建設,持之以恆固強項、補短板、創特色,開創肇慶教育現代化新局面,確保到2022年全市教育整體實力達到全省中上水平,為加快綠色崛起、爭當灣區新秀提供有力支撐。南方日報記者 施亮 通訊員 鍾兆茂硬體軟體雙提升,推動教育均衡發展新學年,新學校,肇慶封開縣新建成的廣信中學9月1日正式開學。
  • 持續深化改革 重慶教育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在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進程中,重慶圍繞服務國家戰略、城市戰略需要,聚焦人民群眾所急所需所盼,著力構建優質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務體系,大力提升教育服務經濟社會發展能力,奮力開創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用今天的改革為明天鋪路,重慶勇毅篤行、行穩致遠。
  • 自治區五部門協同發力 開創寧夏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歷經40年,我區基礎教育發生根本性變化,目前,主要發展指標均超過全國平均水平,我區基礎教育站在了一個新的歷史起點上。  12月18日,全區基礎教育工作暨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啟動會召開,自治區教育廳、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財政廳、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對進一步推動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工作作出部署,著力開創全區基礎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 搶抓機遇奮力開創「十個新局面」
    市委十二屆十一次全會明確,圍繞「十四五」發展總體思路目標,溫州明年的工作,將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要求,聚焦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錨定「五大新坐標」、開創「十個新局面」,幹成一批具有牽動性、創新性、突破性的大事要事,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
  • 始興表彰教育戰線先進典型,共創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始興縣召開了2020年慶祝教師節表彰大會暨學校思想整治理論課建設推進會對全縣教育戰線湧現出的優秀教師及先進個人進行了表彰研究部署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縣教育改革發展工作激勵全縣廣大教師和教育工作者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昂揚的鬥志投身教育努力開創我縣教育事業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縣四套班子領導參加了表彰大會
  • 深入學習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開創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新局面
    全面開創學校各項工作新局面。1、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突出黨建引領,學校黨支部和全體教職工要提高政治站位,堅定政治信仰,落實政治建設責任,積極營造良好的政治生態。2、全面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加快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全面提升教育服務貢獻能力,加快推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支撐。要緊緊圍繞「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和「為誰培養人」的教育根本問題,把立德樹人作為檢驗學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標準,切實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 緊扣「三保一優一強」 奮力開創高質量平安常熟新局面
    緊扣「三保一優一強」 奮力開創高質量平安常熟新局面 2020-04-10 22: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遠程教育20周年 | 全國高校現代遠程教育協作組常務副秘書長李德芳:服務國家發展和全民終身學習,開創高校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全國高校現代遠程教育協作組常務副秘書長李德芳以「服務國家發展和全民終身學習,全力開創高校繼續教育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為題作了主題演講。全國高校現代遠程教育協作組常務副秘書長李德芳我代表全國高校現代遠程教育協作組,分享繼續教育未來工作的一些思考。
  • 臨商銀行開創高質量創新發展新局面
    臨商銀行以黨建為統領,以高質量發展為核心,以支持實體經濟為己任,以改革轉型為抓手,全行發展指標跨越增長,質量效益顯著改善,監管指標全面向好,品牌形象持續提升,開創了高質量創新發展的新局面。業務發展實現新突破。
  • 深圳鹽田:勇當新時代的「拓荒牛」 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深圳鹽田:勇當新時代的「拓荒牛」 不斷開創事業發展新局面 2020-10-22 18:1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坦洲鎮: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中山市坦洲鎮人民政府在此隆重舉辦「雙區驅動 築夢坦洲」——2019中山·坦洲(深圳)招商推介會,以推進深圳與坦洲聯動發展,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現場經過投資主題推介、招商政策宣講、坦南智谷園區介紹、企業經驗分享等環節,充分展現了坦洲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雙區驅動」國家重大戰略背景下,搶抓機遇、謀求發展、強勢崛起的新機遇、新理念和新形象。
  • 重溫鄧小平教育理論 不斷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
    一、立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全局,強調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作為中共第二代中央領導集體的核心,鄧小平始終從社會主義現代化全局的高度來考慮教育的戰略地位問題。在他看來,社會主義的根本任務是發展社會生產力,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學技術的現代化是實現四個現代化的關鍵,科技人才的培養基礎在教育。
  • 努力開創教育改革發展新局面
    努力開創教育改革發展新局面 ——自治區宣講團高校分團宣講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2020-12-02 10:49:01 來源:新疆日報 閱讀:
  • 世界慕課大會召開:合作共贏 開創數字教育新局面
    世界慕課大會召開:合作共贏 開創數字教育新局面 2020-12-11 22:18:39 參與互動   合作共贏 開創數字教育新局面
  • 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 奮力開創重慶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
    鞏固拓展主題教育成果 奮力開創重慶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  ——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的重要講話在重慶引發強烈反響  「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恆課題和全體黨員、幹部的終身課題常抓不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