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殷芳超,來自湖北嘉魚,是劍河縣南加鎮的一名西部計劃志願者,也是南加鎮久依村的幫扶幹部。
還記得2011年仲夏,大學剛畢業,正是青春,懷揣著年輕的夢想,便參加了全國西部計劃,本著「團結、友愛、奉獻、互助」的志願者精神在劍河縣一待近十年。
2015年至今一直在劍河縣南加鎮負責易地扶貧搬遷工作,很榮幸趕上了全國脫貧攻堅戰,盡一份綿薄之力。
2016年南加鎮需要進行搬遷139戶571人,主要涉及康中小寨、岑槓自然寨、黨基自然寨、格社自然寨等四個自然村組整體搬遷。
因這些自然寨地處偏遠山區,當時沒有通組公路,由集鎮乘船、乘車等方式才能到達這些地方。
那時我們不斷穿梭在崇山峻岭與群眾之間,背著易地扶貧搬遷宣傳資料,通過走訪、拉家常、座談、QQ、微信等形式,從醫療、就學、就業、婚娶和經濟等方面,不斷向群眾宣傳易地扶貧搬遷政策,力爭做到政策家喻戶曉。
黨基、格社地處偏遠山村,家中基本為留守老人和留守兒童,群眾的故土情節嚴重,剛開始嚴重牴觸,通過多次入村召開院壩會形式和不斷聯繫家中外出務工的青年人員,大部分群眾逐漸慢慢接受易地扶貧搬遷政策。
殷芳超入戶走訪幫扶戶
2017年南加鎮搬遷戶中468戶2012人已抽鬮分房,其中整體搬遷的烏達溪自然寨地處劍黎兩縣交界處,因受2017年7月暴雨山洪災害,小溪邊的住房幾乎全毀。
了解情況後,我便協同駐村幹部、民政、移民、扶貧等部門一起乘船入村宣傳動員易地扶貧搬遷、核准搬遷人口和受災情況,根據群眾意願,分別將他們安置到凱裡市區和劍河縣城。
2017年的搬遷宣傳動員工作中,我走遍了27個村76個自然寨,多次集中召開村組會議和入戶走訪,對符合區域條件的自然村寨張貼海報,不斷加強政策的知曉度。
本著搬得出、穩得住、有就業、逐步能致富的目的,我前後多次帶領搬遷群眾參加縣級安排就業招聘,及時了解各戶就業動態和需求,通過劍河園方木業、劍榮菌業等縣內產業、縣內公益性崗位和杭州對口就業幫扶等方式幫助搬遷群眾解決就業難題,做到一戶最少一人以上勞動力就業。
並隨時掌握各搬遷戶適齡兒童就學情況和需求、低保兜底、新農合參合、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參合等情況,不斷完善五個體系建設和各類臺帳的建立。
殷芳超召集村民召開院壩會
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戰中從根本上擺脫貧困的根源,做到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以群眾自願搬遷為前提,堅持政策的嚮導,符合條件且自願搬遷的不漏一戶。
目前南加鎮已抽鬮分房的607戶已全部搬遷入住,按政策應拆除的舊房全面拆除,在仰阿莎故鄉這片熱土上,早已將劍河當成第二個故鄉,每一個搬遷群眾都是家人,幫助群眾從根源上徹底擺脫貧困也是夢寐以求的夙願,在這個青春的年紀情灑劍河。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歐陽章傑 整理
編輯 徐濤
編審 尹長東 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