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網訊 「孩子才讀小學一年級,但已掌握小學三四年級語文、數學的知識,識字量已達初中水平,到底該不該讓孩子跳級呢?」昨天,市民周女士撥打熱線說,她碰上了一個「甜蜜的煩惱」,不知道跳級對孩子來說,是因材施教還是拔苗助長,想請大家幫她出出主意。
力挺PK反對
優秀學生跳級未來更具年齡優勢
跳級容易導致學生產生逆反心理
周女士的兒子在市區某小學讀一年級,人很聰明,學習能力很強,她從未給兒子提供額外的補習,但兒子已能掌握比本年級更高水平的知識,這讓她很高興。同時,也帶來一個困擾,是讓兒子按部就班地學習還是選擇跳級?記者提出想向周女士兒子學校了解詳情,但周女士以這還僅是她的一個想法,不想給孩子造成困擾為由婉拒。
隨後,記者就周女士的這一困惑,採訪了部分學生家長,他們有人力挺,有人反對。
「如果孩子真的很優秀,完全可以因材施教,讓孩子跳級發展,這在以後的就業、擇偶方面都會有年齡優勢。」市民李女士認為,孩子聰明而學有餘力,跳級是一種很好的選擇,只要是在孩子能承受的範圍內適當跳級,孩子在未來的競爭中會更佔優勢。
但王先生則認為,義務教育階段成績是次要的,身心健康才是重中之重。跳級不利於孩子成長,因為學齡階段孩子心智還不成熟,突然從熟悉環境轉到陌生環境,周邊都是比自己年齡大的學生,容易產生逆反心理。
葉先生建議家長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見,如果選擇了跳級,家長還要時刻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和身心健康發展,及時發現不適情況,避免跳級演變成拔苗助長。
意見and建議
跳級有嚴格流程,學校只鼓勵有能力的學生跳級
學生跳級要謹慎,要從身心發展綜合考慮和判斷
2014年公布的《浙江省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學籍管理辦法》規定,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在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學業成績特別優異,能達到上一級水平,由學生及其監護人提出跳級申請,經學校審核,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核准後,準予跳級。
對於義務教育階段學生跳級,我市各個學校的管理各有不同。溫州市實驗小學分管教學工作的副校長林彬介紹了該校的跳級流程:首先想要跳級的學生必須提交書面申請,然後學校將向學生本人、家長、老師、同學等各方面了解基本情況,再通知學生參加學力測試。學力測試達標後,學校還要進一步找學生談話,並向心理、體育等各任課老師了解情況,確保學生在各方面都具備相應能力才可跳級。
「對待學生跳級要非常慎重,在考核過程中有任何一項不達標,即使家長很想孩子跳級,學校也不會同意。」林彬說,他分管教學工作已有8年時間,印象中有兩三名學生跳級。「有一個是四年級學生,數學和英語達到初二初三水平,還開發過軟體,而且通過了解這個學生的心智完全能適應高年級的學習和生活,像這種學生我們就鼓勵他跳級。」
市教育局基礎教育處處長萬小峰稱,跳級是極個別的現象,跳級了的學生,學籍也跟著一起跳。
「跳級可以是助苗成長的肥料,也可以是毀苗的利刃。」溫州市教研院小學(學前)教研室主任施昌魏說,教育應該適應孩子的個性發展,對不同的孩子應有個性化的教育方案。教研部門不反對有能力的學生跳級,但這種選擇必須慎之又慎,不能因為學生的智力達到較高水平就盲目跳級,而是要從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生活能力,以及長遠的身心發展來綜合考慮和判斷。
本文轉自:溫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