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剛入學的孩子,該不該認識形容詞?

2020-12-13 佳毅老師

在許多人眼裡,一年級的孩子剛剛入學,無論從身體到心理,都存在一個「幼「到」小」的過渡,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學習重點就是養成各種各樣的學習習慣,在學習上的要求不能太高,也不能太深,甚至連教育管理部門,都明確規定,一二年級不留家庭書面作業。

也有人會說,一年級的孩子,學習重點是識字寫字,只要「會朗讀」,「寫好字」就行,哪能學這些專業術語呢?

甚至還會有人說,一年級的孩子學這個,就是超標,不符合孩子們的生理和心理特點。

但是,如果你了解了形容詞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會高頻出現,甚至貫穿了語文多種學習環節時,你就會明白,有些「比重小」的知識,其實「權重」並不小。

接下來,我還是以部編版一年級上冊語文教材為例,和大家說說我的個人想法,和更多同行探討交流。

什麼是形容詞?就是用來生動描寫或修飾事物的特點的詞,能讓事物的特點更具體、更生動、更突出。形容詞可以準確地描述事物的形狀、顏色、大小、輕重、狀態等等,一個孩子如果積累了大量豐富的形容詞,並能準確地使用,他的語文表達能力一定會比較突出,並能高效地解決語文閱讀和作文中的相關要求。

語文學習中,哪些地方需要形容詞呢?

1、學好形容詞,朗讀更出彩。

現在的小學語文課堂,採取多種形式的朗讀是教學的常規手段,課標上關於朗讀的要求是「正確、流利、有感情」。

對於低年級的孩子來說,沒有太高深的朗讀技巧,但是只要他能辨認出句子中的形容詞,在朗讀中,通過聲音、節奏來突出形容詞,就能讀得很精彩了 。

比如一年級上冊的課文《小小的船》(作者,葉聖陶),課文如下:

「彎彎的月兒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兒兩頭尖。

我在小小的船裡坐,

只看見閃閃的星星藍藍的天」

孩子們只要能在朗讀中,關注並突出「彎彎的、小小的、閃閃的、藍藍的」這些形容詞,他的朗讀就能在一年級的孩子中脫穎而出,長此下去,「語感」的種子就會慢慢地在一年級孩子的心田裡生根發芽。

2、學好形容詞,是部編版教材潛移默化的要求。

我在上篇文章曾說過,部編版教材編排非常有序,語文知識體系都是井然有序、分門別類、適時適度地出現在課文中和課後習題中,你只要讀懂它,用好它就行。

還是以《小小的船》為例,課文後面的習題是這樣的:

這道題已經明確地告訴我們,要讓一年級的孩子明白,加上了合適的形容詞,我們就能準確地描述事物的特點了,不僅要理解,還要學會運用,會用形容詞來描述更多的事物。

3、學好形容詞,有助於培養學生閱讀理解能力。

在語文考試中,閱讀理解往往是扣分最多,正確率最低的一個內容,有些老師和家長會選擇刷題的方法,整本整本地做,無形當中會給孩子們增加許多負擔。其實,如果你足夠用心,能夠拆解閱讀題型,你一定會發現有幾類題型一定和形容詞有關。

像這類提取信息的題型,一般都和形容詞有關,還有高年級閱讀中賞析句子的題型,也有和形容詞有關的,如果孩子們掌握了規律,又何須大量重複機械地訓練呢?

4、學會形容詞,有助於提高孩子的口頭和書面表達能力。

語文是一門非常強調「學以致用」的學科,無論是老師,還是家長,都要重視語言文字運用的實踐,指導他們將語文學習的成果運用於生活,讓孩子們成為「出口成章、下筆成文」的語文小達人。

語文的書面表達,就是寫作。而作文是令大家都頭疼的「老大難」,關於作文的培訓班和各類參考書多如繁星。作文方法和技巧是個龐大的體系,但是如果在一年級的時候,孩子們能養成在描述事物時,能夠加上形容詞,我相信,他哪怕只寫一句話,也會和普通的「流水帳「和」乾巴文「有所不同 。關於這一點,語文試卷上的這些題型就是在反覆地提醒大家呢:

你看,既然語文的眾多學習內容和環節都和形容詞有關,你還打算忽視它嗎?

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不需要用專門的時間嚴謹地講授形容詞的專業深奧的概念,你只需要跟著部編版教材,在課文中出現的形容詞旁邊,稍稍停留,多說一句,多指點一些,一天,兩天,一個月,兩個月,一個學期過去了,當他們頭腦中有清晰的概念,實踐中又有無數次的體驗,他們一定會對形容詞非常敏感,也能藉助形容詞,品嘗到語文學習的小成果!

相關焦點

  • 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老師反映「上課坐不住」該怎麼辦?
    孩子剛上小學一年級,老師反映「上課坐不住」該怎麼辦?當孩子從幼兒園轉到一年級的時候,家長們是既開心又擔心,開心的原因是「小祖宗們」終於要去上學了,擔心的是害怕他們因為不適應一年級的學習而落在起跑線,或者是引發其它不適。
  • 一年級剛入學,家長要培養孩子哪些習慣?
    孩子上一年級,有些家長朋友就開始手忙腳亂,不知道如何面對孩子的一年級上學生活。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家長什麼都想抓,又不知道從哪抓起?有個年輕的家長朋友聽過我的講座,記住了我的聯繫方式。孩子剛收到一年級的入學通知書,就迫不及待地打電話給我說,陳校長,我孩子馬上上學了,怎麼辦?我該怎麼做?我想,這樣抓不住頭緒的家長還有很多。
  • 一年級教材該不該刪古詩?
    中小學即將迎來開學,上海市一些提前拿到一年級上學期語文課本的家長和老師驚喜地發現,語文課本比原來輕薄了很多,不僅刪掉了舊版本中全部8首古詩,7個單元45篇課文也縮減為了6個單元40篇課文。正方難懂的古詩也是負累滬教版一年級語文教材早該「瘦身」了。
  • 幼小銜接,該不該給孩子報班?
    可是前幾天她聽說別人家孩子都已經會二十以內的加減法了,且漢字也認識幾百個。而自家孩子連基本的十以內的加減法都不會,字更不用說了。為此她開始焦慮了,十分擔心孩子上了小學之後,學習會跟不上。看到周圍那麼多人都在為孩子報幼小銜接班,她也有點蠢蠢欲動了。
  • 幼小銜接,該不該給孩子報班?父母入學準備做得好,幼升小不用愁
    同事平時很少去讓孩子學什麼東西,一直感覺孩子只要開心就行,畢竟是幼兒園嘛。可是前幾天她聽說別人家孩子都已經會二十以內的加減法了,且漢字也認識幾百個。而自家孩子連基本的十以內的加減法都不會,字更不用說了。為此她開始焦慮了,十分擔心孩子上了小學之後,學習會跟不上。看到周圍那麼多人都在為孩子報幼小銜接班,她也有點蠢蠢欲動了。
  • 幼小銜接,該不該給孩子報班?父母入學準備做得好,幼升小不用愁
    可是前幾天她聽說別人家孩子都已經會二十以內的加減法了,且漢字也認識幾百個。而自家孩子連基本的十以內的加減法都不會,字更不用說了。為此她開始焦慮了,十分擔心孩子上了小學之後,學習會跟不上。看到周圍那麼多人都在為孩子報幼小銜接班,她也有點蠢蠢欲動了。
  • 一年級的小萌新,家長該如何高效指導
    孩子剛進入一年級一周多了,幾乎每個家長每天都很緊張,不知道孩子是否能適應一年級生活,畢竟一年級和幼兒園有很大的區別,幼兒園是遊戲化的課程,而從一年級開始,孩子就要學習知識了。幼兒園的時間相對比較短,而從一年級開始,學習時間變長了,幼兒園有好玩的玩具,有好吃的東西,有可愛的老師,而到了一年級,這些統統都改變了。孩子能適應嗎?
  • 孩子快上小學一年級了,家長該注意什麼?
    「孩子開學就上小學一年級了,該準備什麼?」「孩子是否能適應與幼兒園迥然不同的學習和生活?會不會輸在一年級的起跑線上?」「他每天就是看電視、玩兒,感覺都是當家長的著急?這可怎麼辦?」對此,深圳市優秀校長、深圳市後海小學原校長袁曉峰表示,學習是馬拉松而非百米衝刺,對孩子而言,小學一年級最重要的是習慣養成,而並非提前對小學課本和知識點的學習。
  • 孩子要上一年級,你該準備些什麼?丨家教公開課第5期預告
    很多家長在猶豫孩子要不要上學前班或幼小銜接班,還有一些家長開始後悔沒有教孩子識字算術,有的家長甚至買了一年級的課本準備在入學前自己教孩子……孩子還沒上學,家裡已經瀰漫著唯恐落後的焦慮氛圍了,總擔心孩子寫不好字、達不到要求、比別人落後。
  • 針鋒相對丨該不該鼓勵孩子提早入學或跳級?
    對兒童提早入學或者跳級學習,您怎麼看?點擊收聽夏丁玲的說法該不該鼓勵孩子提早入學或跳級? 對此,您怎麼看 ?   針鋒相對   智商高不代表情商高,與人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心理調節能力這些都需要年齡和閱歷的積累。所以,我並不鼓勵孩子提早入學或跳級。按照目前的研究顯示,超常兒童只佔兒童總數不到1%,修齊老師說得那些少年英才畢竟是少數,他們的天賦及家庭養育環境是無法複製的,神話了提早入學或跳級這件事只會讓大多數家庭陷入焦慮,無法更好地找到適合孩子的發展之道。
  • 剛上一年級成績跟不上 家長想讓孩子留級
    剛上小學的莉莉(化名),成績跟不上其他同學,繼續讀下去只會越來越差,但教育政策又不允許留級。昨日,莉莉的媽媽告訴記者,2012年開學第一天,孩子因為成績差而感覺鬱悶,家長不知道該怎麼辦。據記者了解,許多家長也面臨和莉莉的媽媽一樣的難題。
  • 孩子該上小學了 入學準備該咋做
    從課間安排上來說,入學前,孩子們的課間時間多是玩耍,而小學階段的課間10分鐘,孩子們除了活動、上廁所,還要提前做好下一節課的準備,家長可以通過情景模擬的形式,提前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和規劃能力。「上小學後,孩子可能會暫時有學習、社交、心理等方面的不適應,出現『學習困難』和『品性障礙』等現象,家長不必著急,更不要給孩子太大壓力,應多和班主任溝通,正確引導孩子。」鄭玉玲提醒。
  • 一年級語文教材「大變臉」 幼小銜接班該降溫了
    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馬建明表示,新版教材第一個顯著變化就是識字量降低了,一年級上學期,舊版教材要求會認400個字,會寫100個字,新版教材要求會寫的生字還是100個,但會認的字減少到300個。  「過去小學課本都是從拼音入門,再過渡到漢字學習,但新課本是拼音識字同步進行,這可能是最大的變化。」馬建明介紹,拼音教學對小學低年級學生來說比較枯燥,一入學就學拼音容易對部分學生造成學習障礙。
  • 一位媽媽用這招,一年級孩子作業總被老師當範本,我該不該學她?
    導讀:一位媽媽用這招,一年級孩子作業總被老師當範本,我該不該學她?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一位媽媽用這招,一年級孩子作業總被老師當範本,我該不該學她?=!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怎樣與一年級新老師新同學交往,現在就該告訴孩子了
    開學後,走進班級,孩子看到的都是新面孔,新老師和新同學。下課後,有些孩子很迷茫,不知道該跟誰說話,不知道第一句該說些什麼,不知道該跟誰玩,不知道自己該做些什麼,站在原地一動不動,心裡很矛盾。是等著別人來找我,還是自己去找別人。
  • 為提前入學,家長偽造孩子出生證!6周歲入學規定該修改?
    這和趕在8月31日入學截止日期前進行剖腹產一樣,都暴露出當前家長「不輸在起跑線上」的焦慮心態。可以,假如我國實行彈性入學,會是怎樣的局面呢?有多少家長會主動選擇讓孩子7周歲再入學?從現實看,讓孩子剛5周歲就入學的家長,應該會佔絕大多數,這從目前幼兒園小學化中就可見一斑。取消「一刀切」的入學時間限制,需要家長可以理性對待孩子的成長。不然,若我國孩子的整體入學時間提前,那就意味著他們會在更小的年齡,承擔與年齡不相符的學業壓力。
  • 一年級剛上學,不學拼音先識字,看看第一單元孩子掌握得怎麼樣?
    17年部編版一年級語文教材課改開始,從進入學校就開始學拼音,變成進校第一單元學識字。許多家長都不適應不理解,為什麼不讓孩子先學拼音,學會拼音再識字不是效果更好嗎?許多人都是這種想法,擔心孩子跟不上,實際上這種改變對孩子是有利的,往往學生剛上學,心中充滿了好奇,如果這個時候,就開始死記硬背的拼音學習,很容易讓孩子產生反感,導致厭學情緒,這對一年級剛入學的孩子來說是最可怕的,如果厭學了,以後學什麼都費勁了。所以大家要理解為什麼開學先識字,通過識字產生興趣激發拼音的需求,這樣的學習順序才是正確的。
  • 一年級新生入學,書包裡該帶些啥?
    作者:陳必武孩子入學,是家庭中的大事。把書包裡塞得滿滿的,孩子背在身上,像個小蝸牛,累得氣喘籲籲。有的乾脆家長幫著背。更有甚者,有的家長怕孩子背不動書包,直接買了帶輪子的拉杆書包。書包裡該帶些什麼?作為一個資深的教育工作者,我想提幾點建議,供年輕的家長朋友們參考。每個家長切記,書包要提前一天整理好。造成上學,可從容背起書包上學。
  • 孩子一年級已掌握三四年級知識 該不該跳級?
    溫州網訊 「孩子才讀小學一年級,但已掌握小學三四年級語文、數學的知識,識字量已達初中水平,到底該不該讓孩子跳級呢?」昨天,市民周女士撥打熱線說,她碰上了一個「甜蜜的煩惱」,不知道跳級對孩子來說,是因材施教還是拔苗助長,想請大家幫她出出主意。
  • 曾記否一年級入學情景
    曾記否一年級入學情景                            文/小蝸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