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最傳統的做元宵方式,只賣6塊錢一斤,一天能賣上千斤!

2020-12-20 大河美食團

想必大家都知道元宵節就要到來了吧?而大家平常吃元宵都是吃的什么元宵呢?今天大河君就在河南本地遇到一家加工元宵的,做法非常的傳統,只賣6塊錢一斤,一天能賣上千斤,他們是如何製作元宵的呢?讓我們來看看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見過手工元宵的製作過程呢?手工製作元宵的時候最常見的就是一個框了,這種框是那種中間底,四周高的筐,就像平平的漏鬥一樣,在製作手工元宵的時候,你會發現店家會把各種元宵的餡弄成一團,然後放在有麵粉的框中,然後來回搖晃,不一會,你就會發現一個個小元宵,隨著店家的搖晃慢慢變大,而在這期間呢,為了能夠讓手工元宵更容易的裹粉,還會在這種框裡面加水,不過加水的時候是點到為止,不會加很多,然後繼續搖晃,直至手工元宵成形。這種手工元宵的製作方式還是比較傳統的,不過製作出來的手工元宵的味道,還有口感,要遠遠的比速凍元宵好吃,而且更加的安全。

大家在忙碌之餘,如果遇到這話加工手工元宵的店家,一定要買些品嘗一下,那種味道絕對是速凍元宵比不了的。畢竟我們都知道,儘管如今社會如此發達,但是有些傳統手藝做出來的東西,或者美食是機械代替不了的,怎麼樣?大家吃過真正的手工元宵嗎?你們喜歡吃什麼餡的元宵呢?歡迎網友們留言評論哦。

相關焦點

  • 20歲兩口子賣「油炸麻蝦」,1斤6元引得吃貨爭著買,一晚賣出千斤
    20歲兩口子賣「油炸麻蝦」,1斤6元引得吃貨爭著買,一晚賣出千斤我們中國的美食文化一向是博大精深,因為中國地大物博,每一個地方都有它們的特色,文化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食材再加上我們中國多種的烹飪手法,就把他們做成了口味各異的美食小吃了。
  • 網上賣的蜂蜜才十幾塊錢一斤,是真蜂蜜嗎?
    很多時候會在網上看到一些蜂蜜只賣十幾塊錢一斤,不少人就覺得這些蜂蜜是假的,那麼這些蜂蜜到底能不能買呢。網上賣的蜂蜜才十幾塊錢一斤,是真蜂蜜嗎?在這裡老農只能夠說一分錢一分貨,便宜的蜂蜜還是不能建議不買,畢竟這年頭高價都不一定買得到真蜂蜜,那麼便宜的蜂蜜,還是網上買的,自然就沒有什麼好蜂蜜的。
  • 河南大媽賣冰凍烤紅薯,十二塊錢一斤,夏天最受年輕人歡迎
    初秋時節,在河南鶴壁市西部山區的桑園村,今年50歲的朱會琴正在往一口大瓦缸裡放紅薯。朱大媽是附近村莊的村民,自從這裡遊客多了之後,她就在這裡賣烤紅薯,沒想到這種很普通的小吃卻很受大家的歡迎。在很多飯店裡,這種缸一般用來煨湯,用來做烤紅薯的還真不多見。這是朱大媽烤好的紅薯,用勺子挖上一勺,吃到嘴裡很甜,還很面,沙沙的口感跟吃雞蛋黃一樣。現在本地的紅薯還沒有到上市的季節,很多愛吃紅薯的人遇見了自然不會放過品嘗的機會。
  • 農村這種瓜一顆藤產量千斤,所以叫千斤瓜又叫佛手瓜,一斤賣3元
    農村這種瓜一顆藤產量千斤,所以叫千斤瓜,又叫佛手瓜,一斤賣3元在農村待過的人應該對下面這種瓜不陌生,各地的名稱都不太一樣,有的叫佛手瓜,也有的叫做奎瓜或者託兒瓜,長在藤上,一個個垂下來就像是掛著的燈籠一樣的,其實是一種蔬菜。
  • 皇帝柑1元一斤,香蕉1.5元一斤,無名水果店日賣數千斤水果
    憑藉低廉的價格和不錯的品質,這家水果店贏得了附近很多大學生和居民的青睞,一天能賣出數千斤的水果。今日下午4時,與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南湖校區運動館一牆之隔的津發小區13棟一樓,在一家沒有任何招牌的水果店門口,擺放著皇帝柑、蜜桔、蘋果、香蕉……等數十種水果,門口最醒目的標識是一張白紙上寫的價格牌:小規格皇帝柑1元1斤,香蕉1.5元1斤,大柚子1元,芒果半價、全場特價,還有冰糖心蘋果10元6斤。
  • 小夥子賣油炸「雞叉骨」,15元一斤買一斤送半斤,一天能賣上百斤
    街邊小吃很多人喜歡吃,有些人是根本不屑,覺得這些小吃吃著不衛生,其實呢只要是現炸現賣的都可以吃,而且吃了確實很美味,街邊的小吃多種多樣,每一種食材都可以做成美味,有一些小吃很多人喜歡,比如說我們這裡賣的這種小吃,油炸雞叉骨,每到節日的時候很多人都排著隊購買,吃著確實很美味。
  • 烤紅薯一天能賣5000元?鄭州賣紅薯10年的大爺這麼說
    近日,網上有人爆料河南一師傅街頭賣烤紅薯,最高一天能賣5000元,有網友評論:「看完之後想要回家賣紅薯」。賣紅薯真的有這麼掙錢麼?1月30日,記者在鄭州跟蹤採訪了一位在鄭州賣了10年紅薯的大爺,大爺稱:「別說5000元了,能賣上千元都是稀奇的。」
  • 農村集市上雞爪子,有的只賣7、8塊錢一斤,差價如此之大,能吃嗎
    但是年節這一天不同於往日,一定要做的豐盛一些,一般都是最少6個菜打底,如果人口少就做8個菜,人口多就做12個菜,16個菜,或者18個菜。其實不管人多少,做的菜多麼的豐盛,年三十這一天晚上食用的量都很少,因為太油膩了根本就吃不動,反倒是一些青菜類的比較受歡迎。在這豐盛的晚宴上必不可少的要有雞和魚,因為雞和吉同音,魚和餘同音,它們分別代表著大吉大利和富貴有餘。
  • 金蟬市場火爆商戶一天盈利千元,一隻塑膠袋賣十元
    有的農民傍晚在地裡摸金蟬,然後到市裡來賣,好的時候可以有二、三百元的收入。而有的商戶則是從農村大量收購金蟬,然後到市裡銷售,盈利非常可觀。金蟬普遍可以賣到70元一斤,有的河南商販看到這邊價格不錯,專門從河南收購金蟬來亳州銷售。這位大叔是「自賣頭」,他介紹說自己平時注意收集一些帶著蟬卵的樹枝,然後埋到自家4分地的小樹林內,經過三年的時間,蟬就可以從地下爬出來了。
  • 新疆哈密瓜在南方要賣6塊一斤,當地果農只賣兩塊,真心便宜
    馬上就是哈密瓜上市的季節了,要說哪裡的哈密瓜味道最好,那肯定還是新疆才是最正宗的,畢竟晝夜溫差多,不僅是在那裡種植葡萄好,種植哈密瓜也是非常利於糖分積累,所以那個甜度別的地方真的比不了的。新疆哈密瓜在南方要賣6塊一斤,當地果農只賣兩塊,真心便宜目前大家都可以看到了一些哈密瓜在賣了,就連南方也已經看得到了,只不過現在這個價格真的還是挺高的,超市目前賣的價格是6塊錢一斤,一個哈密瓜有四五斤重,也是需要二三十塊錢了,普通人還真的捨不得吃的,畢竟去掉皮之後真的沒有多少了。
  • 莒南路邊牛肉店,炒牛肉一斤70元另收5塊錢加工費,一天賣一頭牛
    莒南縣做牛肉的小店有很多家,這一家破破爛爛的牛肉店,改變了傳統的經營方式,生意一下子火了起來,他家不光賣醬牛肉,燉牛肉還賣炒牛肉,只是在炒制的過程中,另外加收5塊錢的加工費。炒出來的牛肉要比燉出來的牛肉味道更加鮮美,滋味兒更足。
  • 為什麼普通的花菜只要幾塊錢一斤,這個花菜能賣到幾十塊錢一斤?
    我國農民,大部分從事的農業種植,都是較為傳統的農作物類型,一些新型的農作物品種,很少有了解,也很少有去進行嘗試!但往往就是這些新式的農作物品種,蘊藏了大大的商機!一般來說,我們都知道的,普通的花菜,市場售價就是在幾塊錢一斤,但是,有一種花菜,它的售價就在幾十塊錢一斤!這是為何呢?因為它與眾不同!它是彩色的花菜!這個新型的花菜品種,彩色花椰菜,有紫色的、也有橙色的,但是它的不同顏色不是因為添加了所謂的色素,而是通過雜交培育出來的,還有,它可不是轉基因!
  • 老奶奶賣大蔥溫暖遊子的心,8元一斤賣3元只為在外的遊子能吃上蔥
    我就心想,別人賣七,八元一斤的大蔥,這個老奶奶怎麼會賣這麼便宜,賣三塊錢一斤,真是非常善良的老農民,那些菜販子賣的蔥都是要7,8元一斤,老奶奶種植的大蔥只賣三元一斤比那些菜販子的蔥便宜多了,難怪生意這麼好,大蔥的品質好,價格又便宜一半,價格非常的親民啊,圍觀的人都搶著購買。
  • 徐州大姐賣特色小吃,一天出攤3個小時賣1000斤,低於10塊錢不賣
    在這4大名吃中炒螺螄是最不起眼的,而且現在人們飲食頗為講究,感覺螺螄不太衛生,但是在徐州炒螺螄依然擁有很高的人氣。徐州有位大姐街頭就賣著特色小吃,炒螺螄一天只出攤三小時1000斤,輕鬆賣光有人想隨便買一點嘗一嘗,低於10塊錢的被大姐當場拒絕,堅決不賣。徐州毗鄰微山湖,微山湖盛產螺螄,因此徐州的炒螺螄不愁貨源。
  • 滁州來安縣的這家小店,一個老鵝頭賣132塊錢,鵝肉只賣38元一斤
    來安縣城,這家名叫二宋老鵝頭的小店,不足10平方,他家的老鵝頭賣到100塊錢一斤,一隻普通大小的老鵝頭要賣132塊錢,而鵝肉則只賣38塊錢一斤,為什麼在外人眼裡骨頭多肉少的老鵝頭能賣到如此的天價呢?據說這還不是最貴的來安縣,最貴的老鵝頭都賣到近千元。賣老鵝頭的宋老闆原本是用小車在街邊賣,幾年光景,現在已經租了這家門面,門面雖然不大,但收拾得非常乾淨,身上穿的衣服還有用的包裝袋,都印有二宋老鵝頭的招牌。
  • 河南農民用機器自製涼皮,做一斤八毛錢,一天能做300斤
    郭師傅做的涼皮,和市面上賣的不太一樣,市面上是用澱粉經多種工序做成,而他們做這種算是簡易的,用麵粉經加熱、擠壓做成,口感吃著也不錯,算是一種創新的食品,並且這種涼皮一般只在農村有。50多歲的張小平師傅幹這個麵粉加工作坊有十幾年了,這個作坊不但壓制涼皮,還磨小米、玉米面等。
  • 價高不愁賣傳統花燈走俏 扎萬隻手工花燈 仍供不應求
    價高不愁賣傳統手工花燈受追捧「揚州好,燈節慶元宵。」元宵節臨近,花燈銷售也進入旺季。在曲江小商品市場,元宵花燈造型多種多樣;在東關街,不少商家都將花燈擺放在店鋪最顯眼的位置,其中,以生肖狗為造型的花燈款式最多。「今年是狗年,不少家長都給孩子們購買了生肖狗花燈。」
  • 大娘早餐只賣它,5塊錢一碗每天能賣6桶,吃過的人都讚不絕口
    尤其是吃早餐的時候,都會選擇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現在早餐的種類也挺多的,不僅僅是豆漿油條粉面等,一般大家早上大家都沒人做早飯都會選擇去外面吃,不同的地區吃的東西都不太一樣。而今天要給大家分享的是地方特色早餐,大娘每天早上只賣它,5塊錢一碗每天能賣6桶,吃過的人讚不絕口,管夠。
  • 60歲男子做臘牛肉傳承百年老店,一天能賣近一千斤
    中國人向來喜好肉質食品,在豬肉價格居高不下的情況下,許多人的目光轉到了其他肉品上。臘牛肉口感酥爛,且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是冬季的補益佳品。西安的臘牛肉是一大特色,在回民街,大大小小的牛肉店有十幾家,但其中做的最好的,還是要數馬志元稀糊爛臘牛肉。
  • 大媽製作了十幾年手工元宵,一斤15塊,元宵節時候生意最火爆
    明天就是元宵節了,在很多的地方,都有著元宵節吃元宵的傳統習俗。一直以來,很多人都會把元宵跟湯圓混淆,很少人能夠很清楚的辨別出,特別是一些南方人。因為南方的很多地方都沒有吃元宵的習俗,所以對元宵就比較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