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評論:避免「一刀切」式培訓,把培訓還給教師

2020-09-06 刀客聊教育一大別花鄉

教育評論:避免「一刀切」式培訓,把培訓還給教師

暑期已近尾聲,各地上一學年的教師集中培訓也將告一段落。但是,教師多是在行政壓力的驅使下「一刀切」地「被培訓」,培訓效果並不理想。所以,我們應當跳出固有觀念的「深井」,放手把培訓還給教師。

培訓其實離教師很近。譬如,教師身邊的手機就是全天候的培訓工具,網絡上豐富的名師教學實錄、課堂視頻等,可以隨時隨地學習並內化為自己的教學內容。

地方培訓主管部門首先要大開「腦洞」,打破固有的思維模式,不再「按住牛頭強飲水」,過度地講究形式,強求儀式感;如果強迫教師集中聽講,即使管住了他們的人,也管不住他們的心。

其次,要轉變培訓理念。教、研、訓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教育教學本身就是教師的自主培訓。培訓部門要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傾聽教師心聲,重視培訓課程的開發,不斷提升資源內涵,鼓勵教師放開手腳自主培訓。

再次,要大幅提高教師自主培訓的學分。學分是教師培訓管理的抓手,雖然也給校本培訓和教師自主培訓賦予了學分,但佔比很低,而學分的「大頭」都給了培訓部門組織的培訓,為了職稱評聘和年度考核等需要的學分,教師只能「被培訓」。因此,培訓部門應調轉「船頭」,大幅提高教師自主培訓的學分,並把學分放權給學校,為自主培訓的教師賦予相應的學分,促進教師自主培訓落地。

其實,在校本培訓時,不少教師已經在協助其他教師上課、評課、改課,成了培訓「土專家」。據此,培訓部門可實施「教師免訓資格認定製度」,通過及時考核和認證,讓這些「土專家」優先享受「免培訓」待遇,不再受「一刀切」的培訓束縛。如此,既能改變當下「一刀切」的培訓窘境,又能掃清教師自主培訓障礙;既尊重了教師素養的差異性,又促進了教師培訓個性化,更能助推優秀教師脫穎而出。

此外,學校應引導教師把破除「題海戰術」、提高課堂效率等作為自主培訓「靶向」,鼓勵教師獨立思考,敢於批判、質疑,堅持不懈地磨課、磨題,組織說課、上課、評課和命題競賽等,樂於碰撞思想,積極分享智慧,促進共同發展。

最後,學校要給弱勢教師搭建平臺,在上課、評課、主持沙龍和論壇活動中倒逼他們去想、去說、去做、去寫,為教師自主培訓營造良好的生態環境。

(作者:周建國,蒲公英評論獨立評論員)

相關焦點

  • 避免「一刀切」式培訓,把培訓還給教師
    暑期已近尾聲,各地上一學年的教師集中培訓也將告一段落。但是,教師多是在行政壓力的驅使下「一刀切」地「被培訓」,培訓效果並不理想。所以,我們應當跳出固有觀念的「深井」,放手把培訓還給教師。培訓其實離教師很近。
  • 永州「手拉手」式教師培訓模式怎麼樣?
    中小學教師在職培訓的方式有很多。常見的有網上遠程培訓,集中講座培訓,校本培訓等。當然了,這些培訓都能開闊老師的眼界,讓老師們及時接受最新的教育教學思想、理念,最新的教育教學方法、手段和技術,這些培訓也能更好地改善和提高教師們的實際教育教學水平和能力。但這種學習多是一個人其自己對新理念新方法等的認識和體悟,有時候還因為種種客觀條件的限制而達不到培訓用來實踐的目的。
  • 「浸泡式」英語教學 培訓合格的英語教師
    溫總理親自主持這一工作並強調指出:要針對優先發展教育、提高國民素質建立人力資源強國,教育的體制改革和教學改革等重大問題,作出具有戰略性、前瞻性、針對性、可操作性的總體規劃。    對於我國的英語教育,當前最迫切需要的是合格的英語教師,這是提高我國英語教學質量,培養優秀英語人才的關鍵所在。調查顯示,優秀的師資將是相當長一段時間內製約我國英語教學發展的瓶頸。
  • 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不能搞形式主義
    來源:光明日報眼下正是教師繼續教育培訓的集中開設期。有基層教師通過媒體反映,雖然現在繼續教育培訓通過網上視頻課的形式進行,但「內容極其乏味」,與中小學教師實際工作相關度不高,「根本無法吸引教師」,因為要計入個人年度工作考核,教師們又不得不「學習」。為了「不浪費時間」,只好在手機上打開「無人聽模式」刷課,有的教師則乾脆花錢請人刷課。
  • 沉浸式VR在教育培訓中的應用概況和展望
    DeluciaA等人把這個學習環境稱為「SecondLife」,即「第二人生」,是模擬真實社會在線角色扮演的平臺,構建一種沉浸式、遊戲般趣味性的學習環境,這個學習環境遠比坐在屏幕前觀看二維圖像和動畫要真實、方便和有趣得多。現在,沉浸式VR已經在教育培訓領域獲得了廣泛的應用,在國外歸屬於計算機多媒體的教學,被稱為沉浸式多媒體。
  • 無辦學許可證機構面臨「一刀切」?河南省藝術培訓協會:可以規避
    教育是民族振興、社會進步的基石,寄託著億萬家庭對美好生活的期盼。民辦培訓學校課外輔導是學生和家長一直關注的熱切問題,那麼校外培訓機構辦學許可證辦理難,要求高成了各負責人的關注重點!
  • 【課改】STEAM教育工作坊:為一線教師提供體驗式定製培訓
    為指導區內各高中學校有效開展STEAM教育,幫助一線教師創新教育理念,豐富教育形式與教育內容,海澱區教委近日組織開展了「海澱區高中學校STEAM教育一線教師系統思維訓練與STEAM項目培訓」。這是海澱區教委委託STEAM教育專業培訓團隊為各高中學校STEAM教師提供的個性化定製培訓,通過專家引領下的課程體驗,幫助學校一線教師更準確深入地理解STEAM教育內涵,更有效地統籌整合課程與教學,進一步推進學校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
  • 金安區精準實施教師培訓助力教育新發展
    金安區教師進修學校不斷總結教師培訓工作,與時俱進、改革創新,拓展新思路、探索新方法,助力教育新發展。一是分層分類、精準施訓。針對教師與校(園)長類別、教師專業發展的不同階段和學科特點,大力推進分層分類、分科分段的教師和校(園)長培訓,將「精準」落實到底;二是程序嚴謹,組織周密,管理規範。
  • 教師培訓 | 法政國際教育助力教師專業發展每一步
    CELT-P/S教師發展認證培訓項目,並開展了首期培訓課程。今年6月,第二期劍橋英語CELT-S(英語教學證書–中學教育方向)教師培訓課程正式開啟,將持續至2021年1月。 本期項目培訓課程完成後,參訓教師將接受劍橋大學英語考評部的終極考核,考核通過後,將獲得由其頒發的全球權威英語教學資格證書(首期參訓教師考核通過率100%)。
  • 教師培訓|法政國際教育助力教師專業發展每一步
    為響應廣大中小學英語教師進一步提升教學水平的需求,作為英國劍橋大學英語考評部在中國大陸的戰略合作機構,法政國際教育深知教師專業發展在教育服務當中的關鍵作用,在2019年5月聯合劍橋大學英語考評部啟動了CELT-P/S教師發展認證培訓項目,並開展了首期培訓課程。
  • 南京市首家「一站式」教育培訓機構盛大開業
    中國江蘇網訊(記者梅源) 10月6日,首家「一站式」學必知教育培訓機構在南京盛大開業招生。開業典禮在學必知教育董事長董鳳明先生致辭中拉開帷幕,他表示學必知教育從籌備到開業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認可及關注。
  • 光明時評:教師繼續教育培訓不能搞形式主義
    作者:熊丙奇眼下,正是教師繼續教育課程的集中開設期。有基層教師在媒體報導中反映,雖然現在繼續教育培訓通過網上視頻課的形式進行,但「內容極其乏味」、「與中小學教師實際工作相關緊密度不高,「根本無法吸引教師」,因為要計入個人年度工作考核,教師們又不得不「學習」。
  • 江蘇省中小學教師人工智慧教育培訓活動在錫舉行
    12月10日-11日,江蘇省中小學教師人工智慧教育培訓活動在無錫市新吳區青少年活動中心舉行。活動由江蘇省教育廳教師處指導、江蘇省電化教育館主辦,南京師範大學教育科學學院、無錫市教育信息化管理服務中心協辦,旨在提升我省中小學教師人工智慧素養,推動人工智慧教育在中小學全面開展。
  • 小學教師全員培訓心得體會與總結
    通過培訓,開闊了我的視野,對教育教學理論的內涵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堅定了抓好教育教學和提高自身業務水平的信心和決心,使我受益匪淺。從心理學角度來看,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教師恰當處理好課堂教學心理因素,有效地利用其積極效應,克服其負面的影響,就能收到正能量的教育教學效果。
  • 浙江金華浦江縣打造量身定做式新入職教師培訓
    「經師易遇,人師難求」,如何讓新入職的教師無論是在信仰上還是在師德修養及學識能力上,都能成為「人師」的新生力量,浙江省金華市浦江縣在前期精心籌謀下,開啟了為期三周的新入職教師培訓。開班儀式上,浦江研訓中心主任劉朝暉一方面強調了本次培訓的內容與紀律,另一方面也要求各位新教師以此培訓為基點,做「不恥下問、孜孜不倦、與眾不同」的自我,從容進崗、守住三尺講臺,讓教書育人成為自己一生的不懈追求,不負青春,追求卓越。據悉,此次培訓為期三周,內容分三大板塊。
  • 【鳧-培訓】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指導教師培訓會
    2020年12月8日,中小學電腦製作活動指導教師培訓會在都江堰玉壘山下的鬱壘山居酒店舉行。      本次培訓活動主要針對都江堰市大部分中小學校的信息化賽事培訓服務,參加指導培訓的老師們可以根據需求與喜好參與現場各個比賽項目的培訓。      大會當天分為上午兩場、下午兩場,共四場的培訓會,我們也是唯一一支參與整天培訓的賽事服務機構。
  • 北川舉辦教師積極心理體驗式教學團體輔導培訓
    培養積極心理品質,體驗教師職業幸福——記北川教師積極心理體驗式教學團體輔導培訓為加強教師間的溝通和交流、促進教師心理健康發展,形成正確的心理健康觀念,2020年12月11日上午,由北川羌族自治縣教師進修校主辦,擂鼓八一中學承辦的「積極心理體驗式教學培訓」在擂鼓八一中學錄播室舉行,北川九位「心種子」獲獎教師、擂鼓八一中學40位教師參加了團體心理輔導體驗式教學培訓,由清華大學金子璐老師帶團主講,活動由縣教師進修校校長徐正富主持。
  • 幹部教育培訓的教學方法
    進入新世紀特別是黨的十七大以來,中央要求各級幹部教育培訓機構大力推進教學改革,2010年頒布的《2010—2020年幹部教育培訓改革綱要》,要求改進講授式教學,推廣研究式、案例式、體驗式、模擬式等現代教學方法,大大增強了幹部教育培訓的吸引力、感染力,幹部教育培訓質量穩步提高,有效提升了廣大幹部理論素養、黨性修養和執政能力。
  • 為教師培訓「問診開方」 設置實踐導向培訓課程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加強師德師風建設,培養高素質教師隊伍。如何提升培訓課程對教師專業發展個性化需求的滿足度?如何增強培訓課程內容與一線教育教學實際的關聯度?如何加強培訓課程設計、開發、實施的規範性?這些問題,亟待解決。
  • 教育評論:給教師「減負」,關鍵在校長
    教育評論:給教師「減負」,關鍵在校長教育評論:給教師「減負」,關鍵在校長調查,就顯示有一些教師因負擔過重而疲於奔命,傷害了教育熱情、降低了職業幸福感。調查報告顯示,在一些地方,教師非教學任務繁重,上級安排的各項督導評估、達標驗收、檢查評比、會議培訓、安全管理等事務,重重加壓且全部冠以「重要事情」的名義。為了迎接上級的各類檢查或創建各類工作,許多學校不得不專門抽調教師組成小組做各種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