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寶山到底有何特殊之處?為何很多名人去世後都想葬在那裡?

2020-12-17 楊興嬌說旅遊

一說到「八寶山」,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得了的地方!」,甚至有人把「死後葬入八寶山」作為自己的人生目標,聽起來怪讓人感到不解的,這座原名為「黑山」的孤立殘丘,到底為何突然變成一塊「寶地」,讓人爭相探訪?

八寶山,原名黑山,位於北京西山前平原上。它大約有130米高,有一座低山。整座山東西長約1.2公裡,南北寬約0.6公裡。「八寶山」有一個傳說。

傳說黑山山腳下有一個山洞。洞裡藏著八寶。它們是:金牛、金馬、金雞、金娘子、金莫、金豆子、金寶雞、金螺羅。故事流傳得越來越廣,於是當地人把黑山的名字改成了「八寶山」。我不知道八寶山有沒有八寶,但這裡有八件「好東西」。它們是:馬牙石、大白、綠灰、紅土、坩堝土、姜、板巖和砂巖。它們都是非常有用的黏土礦物。

從風水學的角度看,八寶山還佔有沙、水等的「吉祥氣氛」,對於古人來說,這種風水學是最好的地方,是死後回歸靈魂的地方。為了紀念著名的太監剛兵將軍,明朝成祖朱棣將他葬在八寶山,並在這裡為他建了一座寺廟,稱為保中民族保護寺。寺內建有剛炳殿和剛炳墓。

從那時起,許多太監來到這裡供養老人,希望他們死後能葬在這裡。這種現象一直持續到清末,宦官們逐漸離開這裡。抗日戰爭勝利後,保中護國寺改為忠烈祠,以紀念國民黨官兵在抗日戰爭中的犧牲,其中包括張自忠、童霖等38名將領。

新中國成立後,總理視察了八寶山的環境,認為八寶山非常適合作為「革命公墓」,交通便利,環境優美,不佔用耕地。因此,1950年,中國在八寶山建立了「革命公墓」紀念烈士,這是八寶山「出名」的「特殊」地方。

就在八寶山革命公墓建成幾個月後,我國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任弼時不幸病逝。直到臨死前一天,他還在研究戰局,思考對策。他一生都在為祖國的事業奮鬥。把任弼時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是國家的決定。

為了紀念和表彰任弼時同志的努力,國家為他修建了一座佔地300多平方米的公墓,是全國最大的公墓,因此也被稱為「八寶山第一墓」。

後來,張瀾、聞一多、瞿秋白等領導和民主學者都葬在這裡。1955年4月1日,中國著名建築師林徽因病逝。她死後,遺體被葬在八寶山革命公墓。墓碑上刻著「建築師林徽因墓」。其實,很多人都不知道,才女林徽因是八寶山墓地人的總設計師。

轉眼間,「八寶山革命公墓」建成使用已有70年。它已經成為人們緬懷烈士的地方,成為我們民族精神和民族榮譽的象徵。正是有了睡在這裡的人們的努力,我們今天才有了幸福和平的生活!我們會永遠想念他們!

相關焦點

  • 八寶山:政要與名流的最後榮歸地
    從明代護國寺到革命公墓  1949年12月,新中國成立不久,周恩來總理考慮在解放戰爭中犧牲的同志尚無棲身之地,便指示北京市政府尋找一處環境優美、交通方便、離市區不是很遠且不佔良田的地方作為革命先烈的安息之地。周恩來還考慮到,現任的高級領導幹部和知名人士一旦去世也應有一個合適的葬身之所。
  • 郭沫若去世後:既沒葬在八寶山也沒葬在家鄉,骨灰撒在大寨虎頭山
    (王子瑞 攝)郭沫若,一生經歷豐富,在文學、考古學、古文字學以及社會活動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詣,被譽為「中國新詩的奠基人」。記得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初的初中一年級第一冊語文課本,開篇就是郭沫若的詩歌《天上的街市》,要求背誦、默寫,印象頗深。圖為無人機航拍的昔陽縣大寨虎頭山上郭沫若「墓地」(紀念碑)。
  • 北大才女張培祥:18歲上北大24歲去世,卻為何破例在八寶山辦葬禮
    同時,又因為《紅樓夢》的特殊筆法,也為這部文學巨著增添了神秘感,引得古往今來無數的文人墨客為之痴狂,甚至還因此誕生出了「紅學」,古代有袁枚,近代有胡適,他們都對《紅樓夢》的研究做出了貢獻,而在21世紀的今天,也有這麼一位沉醉於研究《紅樓夢》的女孩,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留下了絢爛的一筆,她就是張培祥。
  • 當年都覺得郭沫若死後會葬入八寶山,可他死後,卻葬在山西小山上
    而有的人永遠都追求浪漫,連同自己筆下的春夏秋冬都充滿盎然詩意。最初郭沫若選擇學醫,但是很有趣的是,他跟另一位文學名家選擇了幾乎一模一樣的人生道路,文學名家魯迅曾經也是學醫,後來有一次看到一個中國人被砍頭,旁邊一堆人麻木不仁地站著,麻木不仁的看著這一幕,甚至還在那人頭落地後拍手叫好,看得津津有味,魯迅的世界觀當時就受到了衝擊,他認為學醫拯救不了中國人,認為要醫一個人,不如先治好他心裡的頑疾。
  • 此人是軍統背後真正老大,戴笠都不敢得罪,死後被葬入八寶山
    那個時期人才輩出,亂世出英雄,但戴笠的光芒卻誰都擋不住,每個人提起來都心驚膽戰。戴笠去世後,周恩來額手稱慶:「戴笠之死,共產黨的革命,可以提前十年成功!」蔣介石也沉痛地說:「如果戴雨農不死,我們不會撤退來臺灣。」可見戴笠這個人有多重要,其實,戴笠並不是軍統最厲害的人,他的背後,還有一個更強大的人存在。
  • 聖誕思考:耶穌降生有何特殊之處?(文字語音)
    耶穌降生究竟有什麼特殊之處?難道僅僅是用不同的詞來形容他的出生而已嗎?因此,在這歡慶聖誕佳節之際,我們有必要思考這個問題:耶穌降生有何特殊之處,不但可以讓我們更認識我們所信的主耶穌,同時也可以預備我們自己回答別人的疑問。
  • 諸葛亮死後到底葬在哪裡?3種說法各有道理,如今已成千古之謎
    大唐詩聖杜甫寓居成都時,曾寫下了很多優秀詩篇,其中不乏對歷史古蹟的吟詠興嘆之辭。如我們耳熟能詳的《蜀相》:「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溥儀皇帝的親妹妹,生活很低調,活到了2004年,死後葬於八寶山
    她是溥儀皇帝的親妹妹,生活低調,活到了2004年,死後葬於八寶山 文│小先生金志堅這個名字聽上去好像是個威武大漢,不過實際上卻是個嬌滴滴的小姑娘,而且還是一個滿清的格格,大家一定想不到吧?作為一個女人,在歷史和政壇中的作用遠遠趕不上男子,因此韞歡的一生較為平凡和低調,不像是自己的哥哥溥儀一樣風生水起,但是她一生基本上過得都是平常人的生活,而且因此得享高齡,倒也算得上是善始善終。韞歡1921年生於醇親王府,因為在姐妹中排行老七,因此被王府內稱作七格格。等到她三歲那年,獨自完成了王府禮節,第二年奶奶劉佳氏去世,大姐韞媖因急性闌尾炎去世。
  • 古人去世後,有九種人不能被葬進祖墳,老祖宗為啥要這麼安排?
    兩晉時期著名風水學者郭璞在《葬書》中寫道:「葬者乘生氣也,經曰,氣乘風則散,界水則止,古人聚之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謂風水。」古人對於風水學說極為信任,最為看重的就是親人去世後墳墓的選址或遷葬。人們相信如果祖墳葬在了風水寶地,甚至可以影響到子孫後世的運勢。
  • 嫪毐到底有何過人之處?讓太后神魂顛倒,還給他生了2個兒子
    由於封建統治的原因,出現了宦官這一特殊的職業。根據《周禮》、《詩經》等古籍的記載,夏商時期就已經有宦官的存在。但東漢之前的宦官只有部分是被閹割的,自從東漢開始,宮裡的侍者才是嚴格意義上的太監。雖然身份低微,但歷史上出名的還是有不少,例如趙高,雖然只是一個宦官,但卻頗有頭腦。
  • 北京八寶山公墓,誰的墓被祭掃最多,特殊的81號墓安葬著什麼人?
    但人生中不僅有死亡,還有很多值得我們懷念,值得我們去追尋的東西。人死亡之後會被埋葬在墓地之中,墓地就是人們用來悼念逝去的人的地方。有些人,他們在去世之後,不僅會有親人朋友來悼念他,甚至會有一些陌生人來悼念他來掃墓。比如說在北京的八寶山公墓中,一個墓中安葬的人非常的神秘,許多人都來這個墓前掃墓。
  • 八寶山81號墓是誰?
    一旦身邊有人離去,即使過去有再多齟齬、不滿都會「煙消雲散」,化作一句「算了算了」;在操辦身後事的時候也會儘可能選擇最好的,因為這是「最後一次」了。而逝者的陵墓作為生者寄託哀思之情的載體,就更有講究,要「前有照、後有靠」,要風水好才能「蔭庇後人」,即使「最不講究」的人,也會選擇山清水秀的地方安放墓碑。普通人是如此,革命烈士當然也是如此。
  • 三次婚姻後,因第三任丈夫身份太特殊,安葬在八寶山公墓
    自從蘇聯將他引渡回國後,溥儀在這裡被改造了10年。像往常一樣,溥儀站在主席臺下一個不起眼的位置,準備參加特赦大會。溥儀沒想到,特赦人員名單上的第一個名字竟然是自己。溥儀被特赦回京後,他的婚姻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稍微了解溥儀生平的人都知道,溥儀在特赦後又結婚了。他的妻子叫李淑賢。
  • 臺灣傳奇紅色女特工,犧牲32年後骨灰回到大陸,至今葬在八寶山
    蕭明華一位潛伏在敵人內部的地下工作者,那時的她風華正茂,卻因為身份暴露而慷慨赴死,幾十年後他的骨灰才得以回到大陸,因為她對革命的貢獻,她被葬在了八寶山革命公墓。 蕭明華出身在浙江嘉興,儘管她自小就倍受家人寵信,但她依舊很懂事,抗日戰爭爆發後她和一家人輾轉之下來到了重慶,她考上了重慶師範學校。
  • 為何得道高僧死後會留下舍利子?舍利子到底是什麼?有何神奇之處
    舍利者,是戒定慧之所燻修,甚難可得,最上福田《看得見的佛法》一書中有云:舍利者,即為佛色身之遺留,因戒定慧燻修而成就,舍己利他,接引有緣,加持眾生。關於舍利子,大多數人只是道聽途說,但是沒有加以了解,那麼舍利子究其本質是為何物,又是如何形成的呢?
  • 一位24歲北大女學霸病逝後,葬禮為何在八寶山舉行?她到底是誰?
    八寶山是一個埋葬革命烈士的重要地方,在17年前有一位北大的24歲女學生,她因病逝世後葬禮就在八寶山舉行,這是為何,她是誰?怎麼會有資格在八寶山舉行葬禮的,這個令人有些痛心的女子,名叫張培祥,出生於1979年11月,她是一個非常愛讀書的湖南女孩兒,其姑父原本在校工會工作。
  • 她是中國首位現代戲曲女演員,把救國理念融入藝術,死後葬八寶山
    成年後的劉喜奎活躍在大小茶園和遊園之內,因為颱風獨特且唱腔幽咽婉轉,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即便劉喜奎已經小有名氣,但她仍然無法跳出「坤班」的圈子,直到她將梆子戲創新後才迎來了她的春天。比如軍閥張勳,就是後來搞復闢的張勳,他在1913年做大壽的時候邀請劉喜奎來唱戲,結果張勳趁著酒勁溜進了後臺,見到劉喜奎就一把抱住,想強行將其霸佔,但劉喜奎寧死不從並大聲呼喊,外面的人聽到呼救也都來救場,張勳無奈之下只好退去。
  • 海燈法師和少林寺有何恩怨?為何去世後,少林寺卻對此無動於衷
    海燈法師和少林寺有何恩怨?為何去世後,少林寺卻對此無動於衷「面壁坐禪,二指禪功,童子柔功,梅花椿拳」……莫非是曾經紅極80年代的海燈法師嗎?沒錯,就是他。1982年底,海燈法師謝絕了國外的聘請,在耋耄之年,重新返回少林寺。但是在1989年1月10日,當他於成都市人民醫院圓寂後,少林寺竟然沒有做出任何的表態。究竟,海燈法師和少林寺有何恩怨,為何去世後,那些和他不相干的人都想要送他一程,而少林寺卻對此無動於衷?有人說他是一個大騙子。
  • 美國這塊墓地太牛了:宋家姐妹、孔家人都葬在這裡,究竟有何來頭
    這座墓園裝修的特別精緻,給人的感覺就像葬在天堂一樣,這座墓園分為室內墓園和室外墓園。這裡被鮮花和綠草環繞。許多名人都安葬在這裡。包括政治名人和藝術家,許多美國名流都葬在這裡。是美國墓地文化的典型體現其中宋家姐妹宋美齡和宋藹齡就葬在他們的墓地內宋美齡,晚年一直在美國的一棟小公寓住著,比不得早年當第一夫人的風光,晚年很少人來拜訪她。
  • 她7歲上初中,12歲上大學,這位00後女孩到底有何特殊之處?
    導語:她7歲上初中,12歲上大學,這位00後女孩到底有何特殊之處?很多人都清楚,高考是最公平的一次考試,也是決定命運的一次考試,高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為了能考上一所不錯的大學,很多高中生在辛苦備戰著。圖片來源於網絡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