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因「痔小」而輕視 防範記牢這4點|劉天佑|直腸腫瘤|痔瘡|混合痔|...

2020-12-20 騰訊網

十人九痔莫輕視

俗話說,「十人九痔」。當前,患痔瘡的人越來越多,像久坐辦公室的白領,長時間開車的司機,為數眾多的孕產婦,以及無辣不歡的「吃貨」。由此可見,痔瘡所具有的人群廣泛性和普遍性。這其中,尤以混合痔最為多見,對患者的折磨也最劇烈。

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專業委員及經肛門內鏡微創手術學組委員、黑龍江省醫促會結直腸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哈醫大一院結直腸外科教授劉天佑,從科普角度就痔瘡特別是混合痔進行了介紹和解讀,目的在於讓大眾了解痔瘡,認識痔瘡,防範痔瘡;同時提示公眾莫因「痔小」而輕視;或認為患了痔瘡是件尷尬的「糗事」而羞於啟齒,視之為「難言之隱」,因而不願意看醫生,最終貽誤了病情。

在介紹痔瘡之前,劉天佑醫生首先解釋了肛門齒狀線這個概念。作為肛門的一個重要解剖結構,齒狀線是直腸和肛管的分界線。人們俗稱的內痔,是長在肛門齒狀線以上的痔瘡;而長在肛門齒狀線以下的,叫外痔。內痔以出血和脫出為主,外痔以肛門不適、潮溼不潔、瘙癢、疼痛為主。混合痔,也叫裡外痔,以發生於肛門同一方位齒線上下,靜脈曲張形成團塊,內外相連,無明顯分界為主要表現的疾病。混合痔屬於痔瘡中較嚴重的一種,兼有內痔和外痔的症狀,主要特點有瘙癢、墜痛、便血、痔核脫垂,多見於中老年人、婦女及體質虛弱者,是痔瘡發展到一定程度的結果。大多數病人臨床晚期都會有先便血後脫垂的窘況,尤其是在咳嗽、行走等腹壓稍稍增大時,痔塊極容易從肛門脫出,且不易自行「歸位」,導致患者無法參加體力勞動。

危害深重混合痔

具體來說,混合痔的危害主要有如下幾點。

首先是痔核嵌頓。劉天佑教授介紹說,脫出於肛門的痔核,受到括約肌的擠壓,靜脈回流受阻,而動脈血仍在源源不斷地輸入,使痔核體積增大,直到動脈血管受壓關閉,最終釀成了血栓,造成痔核硬化和疼痛,卡在肛門外退不回去,因此被稱為「嵌頓痔」。此類痔瘡不僅加重肛口處水腫,而且加大卡壓問題,使痔核的黏膜部分出現壞死,還易產生繼發肛瘻,並有可能侵犯到人體其他部分。國外曾有報導:痔核內的血栓向上擴散,壞死區擴展到直腸壁,結果在盆腔內引起了嚴重的膿血症。

其二是感染。劉天佑指出,痔核嵌頓後,多有不同程度的感染,如廁時表現為裡急後重,伴有難以忍受的肛門墜脹感;此時感染多局限在肛門口,如果強力讓痔塊恢復到原位,容易使感染擴散,引起黏膜下、肛周或坐骨直腸窩膿腫,若脫落的帶菌栓子沿靜脈上行,加上抗生素使用不當或未用任何抗菌藥物,則會形成門靜脈菌血症、膿毒血症,亦可引發肝膿腫。

其三是貧血。劉教授介紹,無痛性、間歇性、便後鮮血是其最大特徵,輕者便紙上帶血,或者滴血;重者為噴射狀出血。長此以往,易使病人罹患缺鐵性貧血,呈現為面色蒼白、倦怠乏力、食欲不振、心悸、心率加快和體力活動後氣促、浮腫等。

其四,混合痔對女性的影響不可小覷。劉天佑提醒說,由於晚期痔塊脫垂及肛管括約肌鬆弛,常有炎性分泌物滲出,使人們臀部飽受刺激而誘發溼疹、瘙癢等不適,病人極為難受。劉天佑特別強調指出,混合痔是陰道炎和宮頸糜爛最重要的導火線,因肛門距離女性陰道僅有兩三釐米遠,從肛門流出的分泌物是消化道排洩出的有毒廢物,裡面含有大量的細菌和大腸桿菌等,無限的繁殖滋生並「倒灌」進陰道,形成女性常見的婦科疾病,如陰道炎、尿道炎、膀胱炎、附件炎等炎症。從某種意義上講,這樣的直接感染甚至有可能造成子宮瘤的產生,甚至危及生命。

日常防範有要領

近年來,痔瘡發生奧秘及肛管直腸解剖結構的研究得到學術界越來越深刻的認識,而伴隨現代生物科技的進步與醫療器械的創新,混合痔的手術方法越來越多樣,其中以微創外科和快速康復外科方法深受患者們的青睞。據了解,劉天佑在黑龍江省內率先開展的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釘合術,既微創無痛又能徹底消除病灶,得以減少了術後併發症,且最大限度地保護了肛門功能,避免了對肛管解剖結構及直腸黏膜的損傷,成為微創肛腸外科發展的大趨勢。

在保守治療或手術根除的同時,劉天佑教授指出:在日常生活中,對痔瘡的防治也是有章可循的。劉教授給出了如下對策——

一要培養良好的排便習慣,每天定時排便,不要忍便或忽視排便,排便時不要過度用力。每次排便最好控制在5分鐘以內。劉教授告誡,若是每次蹲廁所大於30分鐘的人,發病率可達68.52%。上廁所看書、看報、吸菸、玩手機、打遊戲的人,注意力容易分散,患病率則在65%左右。

二是避免辛辣食物,切忌過量食用生蔥、姜、蒜及辣椒、胡椒、咖喱及味道濃烈、香料多的東西,並要嚴禁飲用烈酒,因為這些辛辣食物及酒水刺激直腸肛門部位,使血管充血和擴張,能造成排便時刺痛和墜脹感,進而誘發混合痔。痔瘡患者還要控制鹽的攝入,過量的鹽會使體內液體停滯於循環系統,造成肛門靜脈隆起,加重病情。有痔瘡的人也不宜吃難消化、堅硬的食物,以免因消化不良產生便秘,致使直腸血管曲張,引起痔瘡復發。與此同時,有痔瘡的人還要少吃橘子、棗、桃、龍眼、杏、李、菠蘿、荔枝等溫熱水果,這些熱性水果易使大便秘結,讓痔瘡雪上加霜。

三是女性朋友要注意孕產期保健。劉天佑介紹:有調查發現,孕產婦特別是難產婦女的患痔率高達79.72%。這是女性懷孕後,尤其是在孕晚期,由於子宮壓迫腸道,導致腸道排便不暢,引起便秘而致混合痔。同時,女性陰道與肛門相鄰,陰道分泌物較多,可刺激肛門皮膚,誘發痔瘡。因此,應當經常保持肛門周圍的清潔,每日溫水燻洗,勤換內褲,可達到預防痔瘡的目的。

四是無論勞作負重、久行下蹲,還是久坐不懂,最終都能釀成肛門直腸部位靜脈淤積、曲張,導致混合痔。因此,加強局部的運動對減少局部靜脈淤積,以及靜脈曲張都有很大的益處。劉教授建議人們多做提肛運動,加速肛周部位的血液循環;經常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如廣播體操、太極拳、氣功、踢毽子等,以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同時還要保持心情舒暢,這是因為情緒緊張、憂鬱焦慮,或精神上受到強烈刺激、驚恐等,都會使便意消失,形成習慣性便秘。

新聞連結

劉天佑教授:主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研究生導師。

學術兼職:中國醫師協會結直腸腫瘤專業委員及經肛門內鏡微創手術學組委員、中國微循環學會門脈高壓專業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醫促會結直腸腫瘤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黑龍江省便秘及盆底功能障礙委員會秘書、黑龍江省醫學會腸瘻學組委員、黑龍江省醫師學會加速康復外科委員會委員、黑龍江省結直腸專科聯盟專家成員。

擅長於內外痔和混合痔的診療,有獨特的技術及方法。由劉天佑教授在省內率先開展的吻合器痔上黏膜環切釘合術,優點為微創無痛,平均手術時間為30分鐘;減少在院時間,平均住院天數3天以內。術後基本上無併發症及後遺症。

來源:哈醫大一院

作者:張潔

見習編輯:張慧雨

相關焦點

  • 混合痔瘡的最佳治療方法,治混合痔選這類藥就對了
    據統計混合痔佔所有肛腸類疾病中的85.5%,而病發率更是高達75%。混合痔古稱裡外痔,出《外科啟玄》。倘若不慎得了混合痔該怎麼辦,混合痔用什麼藥好呢?想要解決混合痔怎麼辦,混合痔用什麼藥好,先要知道引起自身痔瘡的病因,因地制宜!一、經常性地久坐、久站等等不良習慣,使得體內血液無法正常流通而導致的混合痔瘡。
  • 「十人九痔」 痔瘡發病率之高
    經常聽到「十人九痔」之說,可見痔瘡發病率之高。古人說:「痔者,峙也。」在古代,痔為突出之意,人於九竅中凡有小肉突出者,皆曰痔,不特生於肛門邊,如鼻痔、眼痔、牙痔等。但現在痔即指肛門痔。
  • 哈市中醫醫院肛腸一病房姜永前:有痔別煩惱
    直腸下端黏膜皮膚下的直上、下靜脈叢擴張、迂曲而形成的團塊,並因此而產生的出血,栓塞或團塊脫出臨床症狀。根據常見證候要點,中醫將混合痔分為風傷腸絡證,溼熱下注證、氣滯血瘀證、脾虛氣陷證。混合痔佔肛腸類疾病中的85.5%,而病發率佔了75%,是痔瘡中最為嚴重的,發生於任何人群中,女性混合痔患者佔了70%,而男性混合痔患者佔了30%。
  • 讓您輕鬆祛痔——痔微創手術的創新,自動彈力線痔瘡套扎術
    痔瘡是一種常見疾病,便時疼痛出血、脫出,是痔的主要症狀。好發於腹壓增加使血液回流變差者,例如孕婦,長期咳嗽,需久立久坐及搬運重物者,便秘,常需用力解便或蹲馬桶時間過久者。 現代觀念認為,痔是肛墊的支持結構,靜脈叢及動靜脈吻合支發生病理性改變,或移位。
  • 十人九痔!痔瘡該如何預防?得了痔瘡要注意哪些方面?
    一、痔瘡的分類與位置  (1)混合痔:同一方位,跨越齒狀線,為皮膚黏膜交接組織覆蓋,因痔外靜脈與痔內靜脈叢間彼此吻合相同,因此形成兩種特性如此排便努力、久蹲等,能導致直腸肛門部出現受壓和充血情況,或者出現靜脈曲張情況,甚至易出現直腸黏膜和肌層發生分離與鬆弛情況,從肛門外脫出,進而產生痔瘡。  (2)飲食起居:喜歡食用刺激性和辛辣食物,如生蒜、辣椒等,能一定程度刺激直腸肛門黏膜,出現局部充血情況,從而引發痔瘡發生。
  • 民間常說:「十個男人九個痔」,那麼痔瘡是怎樣來的呢?
    一天,一位中年女病人來找我診病,說近幾個月來每次大便都鮮血如注,又絕無其他不適之感,但聽人說,患有直腸腫瘤也是會大便出血的,於是便匆匆忙忙來找我了。檢查結果,我發現她只是患有內痔,根本不是什麼腫瘤。從解剖位置來看,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無論是站立或直坐,直腸肛門均位於下部,靜脈裡的血液回流時,經常受到障礙,因此長期不運動的人,都容易患本病。其次,肛門靜脈位於直腸黏膜下的疏鬆組織內,極易受到糞便壓迫,血液回流受阻,也易形成痔瘡。我說的這些都是常見的原因。還有一些其他原因,比較罕見的,這裡就不囉嗦了。所謂痔瘡一般分為外痔和內痔,如果兩者兼而有之,就稱為混合痔。
  • 十個孕媽九個痔 痔瘡不得不防
    我們常常聽說,「十個孕媽九個痔「。在中國,痔瘡發病率很高,而準媽媽們更是痔瘡的高發人群,所以不得不先學習點知識,防範於未然哦!已經患了痔瘡的媽媽們也不用擔心,星星媽也搜羅一些好用的緩解辦法,一起看看吧!孕媽為什麼容易得痔瘡?
  • 「十男九痔!十女十痔」,這4個原因,讓女性難以遠離痔瘡
    談及「痔瘡」其實許多人都會覺得不好意思,尤其是女性。其實痔瘡的發病率非常的高,民間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說法,實際上當然不是每個女性都必然患痔瘡,但是據調查數據顯示,女性患痔瘡的機率也有8成以上,這是遠遠多於男性的。這個中的原因是什麼呢?
  • 有一種尷尬,叫得了痔瘡;有一種痔瘡藥,叫殼聚糖消痔軟膏
    有一種尷尬,叫得了痔瘡。 生活中,這種尷尬並不少見。
  • 「十人九痔」 做到6點遠離痔瘡
    痔瘡是一種困擾大家的常見疾病,因其發病率高而有「十人九痔」之說。不過,很多患者覺得這種病難以啟齒,常常到了很嚴重的地步才去就醫。本期,我們特邀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肛腸外科主任李勝龍為大家講講如何將痔瘡拒之門外。   久坐、久站、負重過度、便秘、腹瀉等都會引起痔瘡發作。痔瘡好發於20~40歲人群,並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加重。
  • 不想做有「痔」青年?教你1個方法,告別惱人痔瘡
    對於不少成年人來說,痔瘡的出現,就是這麼突然,某一天上廁所後發現手紙上沾著鮮紅的血跡,忐忑又震驚的想:我這是怎麼了,是不是得腸癌了?不要慌,多數情況下應該是痔瘡。俗話說的好:"十人九痔""十女十痔",一句俗語就揭露出痔瘡在我們生活中的發病率有多高。國內外多項流行病學調查指出,在20歲以上的成年人中,有 56.7%的人患有混合痔,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一數據也會逐步升高,實在是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如果你想拒絕做有"痔"青年,那你得乖乖聽我說!痔瘡到底是什麼東西?
  • 十個孕媽九個痔,如何對戰痔瘡?
    ● ● ●痔瘡是個神馬東東?痔瘡出現在肛門開口處,看上去就像豌豆大小的一團,凸出、流血、瘙癢、刺痛,尤其在排出幹硬大便的時候。分娩時,由於向下的擠壓力,這些小「豌豆」會腫大的像葡萄一樣。這是最首要的,因為一旦排便不順就會使勁,繼而增大肛門附近的靜脈壓力,從而導致痔瘡或使之進一步加劇。2、少食多餐。營養學研究表明,少食多餐可以減少患痔瘡的風險。3、多運動。咱久坐的時候,會導致血液循環減慢,肛門直腸部位出現靜脈擴張,血流在那裡淤積,從而形成痔瘡,所以還是要適量運動。
  • 古語云:「十人九痔」,那剩下的一個人是怎麼避免痔瘡的?
    大多數人對於痔的認識是錯誤的很多人認為痔就是病,其實是不對的。目前被廣為接受的是Thomson的肛墊下移學說,該學說認為痔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結構,即血管墊,它位於直腸下端黏膜及肛管皮膚下,主要由靜脈血管及一些結締組織組成。
  • 「十人九痔」是小病?痔瘡拖久了會癌變?早知道少遭罪
    那今天就讓我們把它一「痔」到底……哪些人群容易患痔瘡?久坐久立人群久坐久立會影響直腸靜脈血液回流,加重肛門淤血狀態,進而誘發痔瘡。如廁過久的人群長時間保持如廁的姿勢,會使腹內壓增加,導致直腸靜脈血液回流不暢,增加痔瘡發生風險。「吃貨」人群如果長期吃燒烤、油炸以及高脂肪食物,容易使糞便乾結,導致排便障礙而誘發痔瘡。
  • 中醫治「痔」有妙方
    俗話說:「十人九痔」,高發病率的痔瘡一直困擾著很多人。尤其是最近天氣乾燥,這個讓人吃不成辣、開不成車、睡覺還得趴著的病又多了起來。  其實,兩千多年前《黃帝內經》就有了關於痔瘡的論述,中醫也因其源遠流長的歷史,在治療痔瘡方面有許多優勢。
  • 「十人九痔」是小病?痔瘡拖久了會癌變?早知道少遭罪…
    還有一些小夥伴,可能並不知道什麼是痔瘡,得了痔瘡一定要做手術嗎? 那今天就讓我們把它一「痔」到底…… 哪些人群容易患痔瘡? 久坐久立人群 久坐久立會影響直腸靜脈血液回流,加重肛門淤血狀態,進而誘發痔瘡。
  • 痔瘡藥哪種好?痔友們都來看看
    為何會說痔瘡雖小,但有痔必除呢?  1、因工作而起  經常熬夜加班,飲食不規律,沒有時間喝水導致便秘。便秘大便劃破直腸黏膜感染引起痔瘡。另外也有人是因為工作需要久坐,導致肛門部長期充血造成靜脈血管從淤積形成痔瘡。還有一部分人是因為工作應酬很多,經常陪領導喝酒吃飯,刺激的酒精使直腸充血引發痔瘡。
  • 十人九痔,十痔九不治?醫生告訴你如何正確的治療痔瘡
    目前被廣為接受的是Thomson的肛墊下移學說,該學說認為痔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結構,即血管墊,它位於直腸下端黏膜及肛管皮膚下,主要由靜脈血管及一些結締組織組成。它是一種勃起性組織,一般情況下靜脈血管保持一定程度的充血、起墊性作用,增加肛門關閉時的密封性能,不使糞便流出。而痔瘡則是由於痔組織下移及靜脈血管過度曲張而產生的一種病理狀態。換句話說,痔是正常的,痔瘡就是病了。
  • 出現便血,痔瘡和直腸腫瘤只能「二選一」?辨別起來其實不難
    痔瘡是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疾病種類,有「十人九痔」的說法,雖然說隨著社會的發展,痔瘡的發病率不像原先那麼高了,但是也是時常發生的。痔瘡有一個典型的症狀就是便血,而直腸腫瘤有一個典型症狀也是便血,這樣就會導致兩個疾病經常被人們弄混。
  • 當心痔瘡「掩護」下的直腸癌 8成大腸癌被誤診為痔瘡
    說起痔瘡,很多人都抱著不以為然的態度。但如果醫生告訴你,大腸癌往往會拿痔瘡做偽裝,你還會不會輕視呢?「平時身體挺好的,怎麼得癌症呢?」患者劉大爺的女兒一臉悲憤,怎麼也想不到一直身體健康的父親突然查出了直腸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