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綠:國際學術交流不應被政治化

2020-12-12 環球網

「學術研究沒有國界之分」,這一學者們廣泛認同的原則卻被美國政府再次打破,讓學術合作成為政客們的工具。

近日,美國總統川普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將取消數千名在美中國研究生和研究人員的籤證,將他們驅逐出境。隨後美國白宮官網發布《關於停止部分中國學生和研究人員非移民入境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明確指出除符合例外條款的人員外,正在或曾在「軍民融合戰略」(military-civil fusion strategy)機構工作、學習或研究的人員,不能以J類或F類籤證入境美國。這一公告已於美東時間6月1日中午12時生效。據《紐約時報》報導,美國官方估計這一命令將對至少3000名在美中國留學生產生影響。美國政府這一針對中國留學生和研究人員的行政命令阻礙了中美科研人員在尖端領域開展學術合作,甚至可能導致中美兩國在教育和學術領域的部分「脫鉤」。

儘管美國政府態度強硬,但我們仍要看到美國高校並不完全認同美國政府的行為。針對川普政府發布《公告》一舉,美國許多大學表示無法理解,甚至將其形容為「偏執狂」一樣的舉動。美國康奈爾大學、聖母大學和西北大學都發表了相關的不配合聲明。事實上,此前在美國聯邦調查局(FBI)和司法部(DOJ)開展對部分華裔教授、學生的調查時,美國大學拒絕配合的聲音就遠高於支持。美國學界普遍認為多元化對美國大學開放的學術氛圍做出積極貢獻,同時認可眾多中國學者在科研領域取得的重要成果和對美國的支持。

當下,面對美國政府發布《公告》驅逐部分中國留學生和研究人員這一挑戰,中國首先應採取積極措施保障這些在美公民的安全。同時還應從長遠考慮,積極與美國進行對話溝通,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維繫中美正常的學術交流合作。

第一,考慮增加臨時包機,為在美留學生和研究人員提供必要支持。《公告》內容生效後,數千名在美中國留學生和研究人員面臨疫情和被驅逐出境的雙重風險,人身、財產安全都受到威脅。面對當前的緊急情況,中國應採取靈活安排,為留學生們提供必要幫助。

第二,加大支持中美高校合作辦學,對衝美國收緊留學生政策的影響。日前,多位中美知名高校校長都認為面對新冠疫情各國更應加強教育合作,當前形勢下,加強開展與美國知名高校的合作辦學工作,有利於把美國優質教育資源引入中國。

第三,從輿論上正面回應美方對中國利用留學生和研究人員從事「間諜活動」的不實指控。此次《公告》主要針對那些與「軍民融合戰略」有關的大學和個人。但高校作為具有重要研究職能的機構,從事與國防相關的研究工作在國際上並不罕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等高校參與一些國防科研項目並不代表他們來自軍方。況且被美國點名的這13所學校中,10所都為教育部或工信部直接管理,並不像美國描述的那樣與軍方有著特殊聯繫。我國的各種國際人才培養政策不違反國際慣例,更不是利用學生進行「間諜活動」的行為。對於外部的質疑和誤解,我們應予以及時的正面回應。

第四,建議中美大學召開圓桌論壇,共同制定中美學術合作規範,嚴格區分科研合作與學術不正。目前中美在學術交流方面的分歧本質上是對學術不正行為的抵制,中美雙方高校等有關機構共同商討規範,將有助於避免個別的學術不正行為阻礙中美學術合作。

最後,中國學生在選擇留學目的地時可以更多元化。在美國政府試圖阻撓中美教育合作的情況下,正在準備出國留學的學生可以更多地考慮去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等歐洲國家留學。

中美關係雖然存在重重挑戰,教育合作和學術交流一直都是聯繫中美兩國的重要紐帶,更為中美兩國實現各自進步作出重要貢獻,美國政客不應為了政治私利毀掉這個紐帶。(作者是全球化智庫(CCG)聯合創始人兼秘書長)

相關焦點

  • 中國10個學會組織聯名向IEEE鄭重聲明:堅決反對學術交流政治化
    對科學家從事正常學術交流橫加限制,是對學術獨立、科學精神和科學共同體價值觀的褻瀆,是對正常學術交流秩序和科技發展的粗暴踐踏。「我們強烈認為,對學術交流政治化的危險做法應高度警惕,並對其給國際學術交流蒙上的陰影深表憂慮。」上述10個學會組織認為,科學無國界。
  • 2020年綠苗計劃獎學金開放申請啦!
    2020年「綠苗計劃」獎學金於即日起開始申報,截止時間為2020年12月15日。獲獎團隊代表將受邀參加在2021年6月初國際學生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大會期間舉行的頒獎儀式。「綠苗計劃」獎學金支持青年學生在可持續發展相關學科領域開展發明、創造和有深度的學術問題研究,特別鼓勵交叉學科研究。研究方向有:1.
  • ...十家學會聯合發布《關於 IEEE 限制正常學術交流事件的鄭重聲明》
    中國十家學會聯合發布《關於 IEEE 限制正常學術交流事件的鄭重聲明》 站長之家(ChinaZ.com) 6 月 3 日消息:據中國通信學會網站消息
  • 河北辛集:在戰「疫」的道路上,綠苗植保義不容辭
    自河北省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以來,綠苗植保結合企業實際情況承擔起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組織協調人員、消殺設備無償為辛集市部分鄉鎮開展消殺服務。 1月28日起,綠苗植保開始積極聯繫辛集市委市政府、農業農村局、鄉鎮主管部門、媒體等,主動請求無償開展消殺工作。
  • 外交部:不要將正常的交流項目政治化
    中國日報11月14日電(記者 周瑾)就澳大利亞政府昨天宣布了指導澳高校應對外國幹涉的綱要一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14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所謂中國對澳大利亞高校「滲透」純屬無稽之談,希望有關方面能夠客觀、理性地看待雙方的交流,不要將正常的交流項目政治化,多做有利於中澳友好與互信的事。
  • 批判傳播學 · 理論 李彬:從去政治化到再政治化
    從去政治化到再政治化——讀趙月枝教授《傳播與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分析》李彬,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在國際傳播學界,趙月枝是一位卓有建樹的學者,也是二十年來「反哺」母國學術的給力人物。1990年,由美國國際經濟研究所牽頭,由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美國財政部等機構聯合拉丁美洲等國家和地區,在華盛頓達成一攬子經濟與社會綱領,包括開放市場、貿易自由化、放鬆對外資的限制、國有企業私有化、保護私人財產權等,這就是所謂「華盛頓共識」。它的出臺標誌著新自由主義從一種學術思想理論,正式確立為國際壟斷資本的政治經濟綱領及其意識形態。
  • 【掃黃打非】」護苗2020」 • 綠書籤行動
    【掃黃打非】」護苗2020」 • 綠書籤行動 2020-05-29 0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博士後國際交流計劃派出和學術交流項目申報通知—新聞—科學網
    2.年齡一般不超過35周歲,思想品德端正,身體健康。   3.自主聯繫國(境)外高校、科研機構或企業並獲得正式邀請。國(境)外擬接收單位一般應為世界排名前100 名的高校、國際一流研究機構或企業。
  • 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成立
    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以下簡稱「聯盟」)3日在北京成立。該聯盟由中國人民大學發起,北京大學等23家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共同加入。  聯盟旨在創新國際文化交流學術研究合作機制,共同研究新時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大問題。
  • 北京國際學術交流季開幕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0月25日訊(記者 沈慧)10月25日,作為「北京國際學術交流季」首場活動,由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主辦的「北京石墨烯論壇2018」在京舉行,這標誌著「北京國際學術交流季」活動正式啟動。
  • 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萊特:新冠肺炎疫情不應政治化,各國需要團結而...
    美國前國務卿奧爾布萊特:新冠肺炎疫情不應政治化,各國需要團結而不是指責 編輯:王欣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0-04-25 06:47
  • 掃黃打非 · 綠書籤行動  | 綠書籤「護苗2020」專項行動介紹
    綠書籤行動寓意全方位「護苗」「育苗」,希望通過深入開展這項活動,以持續、廣泛地教育引導,大力促進政府、社會、學校、家庭協調一致,攜手保護未成年人,讓孩子們受到優秀文化滋養,更加安全、健康、茁壯成長。
  • ...大學發起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並舉辦新時代國際文化交流研討會
    12月3日,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成立大會暨新時代國際文化交流研討會在中國人民大學舉行。該聯盟由中國人民大學發起,共23家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共同加入「國際文化交流學術聯盟」,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當選聯盟理事長。聯盟旨在創新國際文化交流學術研究合作機制,共同研究新時代中外文化交流的重大問題。
  • 國際研討會就振興古絲綢之路進行學術交流
    原標題:國際研討會就振興古絲綢之路進行學術交流   新華網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6月1日電(記者沙達提)為期兩天的「偉大絲綢之路上的普世價值觀與民族價值觀:語言、文化和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日前在烏茲別克斯坦撒馬爾罕國立外國語學院舉行。
  • 綠色行動|小小綠苗 文明創城在行動——南師附小「綠苗假日行動」第6期志願活動
    九峰山下,閩江河畔,南師附小「綠苗假日行動」志願服務隊又開始行動啦!02延壽樓至劍州橋頭,我們一路「搜羅」「小綠苗防護紀念碑廣場前,我們共同學習瞧,咱們的小綠苗多麼認真原來是環保志願者協會的大哥哥用生動幽默的方式給我們的小綠苗們講解「垃圾分類」知識。
  • 北航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在青島藍谷開工
    &nbsp&nbsp&nbsp&nbsp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今日(9月22日)上午,北航國際學術交流中心開工儀式在青島藍谷舉行。&nbsp&nbsp&nbsp&nbsp北航國際學術交流中心項目位於濱海大道以東、港中旅海泉灣以北,面朝大海,地理位置優越,緊鄰青島地鐵 11號線、濱海大道等,總佔地面積 14956平方米,總建築面積 73438平方米,計劃投資 55473萬元,與6月22日奠基開工的教學科研區呈東西兩側軸帶布局,交相呼應,主要定位於打造世界領先的、現代功能設施完善的、開展國際學術及創新會議交流的重要場所
  • 新區獲批全省首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
    新區獲批全省首批「國際學術交流中心」 2020-12-10 20: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第三屆西安交通大學國際學術交流英語暑期學校圓滿結束
    7月25日上午,我校第三屆國際學術英語暑期學校結業儀式暨第三屆模擬國際學術會議在主樓A103順利舉行,標誌著為期15天的培訓圓滿結束。本屆暑期學校由我校研究生院和外國語學院研究生英語教學中心聯合舉辦,主要針對我校的博士研究生以及部分近期有國際學術會議參會計劃的碩士生,從參加國際會議的前期聯繫、論文及摘要撰寫與修改、會議演說、學術辯論、PPT製作、口語表達、跨文化交際以及相關的禮儀等方面對學員進行了全面的強化培訓,使其能夠基本達到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的各項要求。
  • 諾獎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在滬揭牌
    諾獎國際學術交流中心日前在滬揭牌。該中心是隸屬於上海細胞治療集團旗下上海吳孟超聯合諾貝爾獎獲得者醫療科技創新中心(簡稱科創中心)的學術交流平臺。  據了解,諾獎國際學術交流中心,旨在打造一個交流互動的平臺,讓國內外的尖端科研成果和頂級個人智慧在此交流碰撞,吸引更多的頂級科學家、諾獎獲得者前來探討、交流,逐漸形成一個國際先進的醫療技術交流對接平臺,共同推動精準醫療的創新和突破。
  • 北航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在青島藍谷開工建設
    北航國際學術交流中心在青島藍谷開工建設 2019-09-23 17: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