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瑞士留學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2020-09-05 武漢立思辰留學

 說回到吃飯 一開始說的那個什麼奶酪火鍋就是開個玩笑,那個味道和後來在瑞士上學的三年多經歷的沒得吃的痛苦相比,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買菜之一百公裡

  每個到蘇黎世的留學生都會買一張叫坐gleis 7的火車票,這是一個27歲以下的人早上7點以前,晚上7點以後可以在全國範圍內免費做火車二等座的年卡。

  買它的原因是蘇黎世的物價太貴了,大家每周五晚上上完課都要坐車去邊境的德國城市,有兩個選擇,北邊黑森林最南部的waldshut或者東北邊的康斯坦茨買菜。waldshut近一些在大幾十公裡,康斯坦茨在100公裡左右。價格差距參見我最開始說的,平均在2-3倍,肉類在5-8倍。所以每個周五晚上都會看到中國留學生在kaufland(德國的小夥伴都知道的超市)買菜的身影。

  沒錯,你看到的就是在瑞士發生了十多年的事情,中國留學生跑一百多公裡坐火車去買菜,再原路背回來。歐洲不是像美國什麼東西都很便宜,而且很多人都能買車,加上瑞士又是特殊情況中的特殊,才造就了這種讓很多人難以相信的情況。我開始以為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可是回國兩年多每談及此,都會有國內的小夥伴像看看稀有動物一樣做出驚異的表情。更令他們驚異的是,為了保護本國農業,不管中國人還是瑞士人,每次每個人出境,能帶回瑞士的紅肉(也就是通常你想買的豬肉牛肉)只有500g,也就是一斤。這裡我不展開具體的原因,會在下半部分中一起解讀,對於讀到此的小夥伴只需記住這些事實即可。但是我是個相當懶的人,看著這些人跑一百多公裡去康斯坦茨,是能省不少錢,但是其實買到的肉食和瑞士非常類似的,並不太適合中國人做菜,(還是那種裡牛和豬脊肉比較多,只能做牛排不好燉肉或者煲湯,排骨也基本沒有),所以綜合性價比(考慮到時間和精力)並沒有那麼吸引人,所以在瑞士的這些年基本上是以多花錢省時間在解決的,只是想去轉悠的時候才去康斯坦茨。

  買菜之三百公裡

  相比之下,跑去米蘭買菜對我的吸引力大一些。雖然要走278公裡高速(這個數字我記得如此清晰,使得多年以後別人問我蘇黎世到米蘭的距離是多少的時候我始終能夠脫口而出),但是東西會比德國還便宜一些,更重要是中國人多,還有著名的保羅街(via paolo sarpi)的中國城,至少像是涮羊肉卷,正確部位的排骨什麼的都可以買到。雖然每次只能帶回到瑞士500g紅肉的限制還是很讓人頭疼,但是一般周五晚上走,周日晚上回,把周末變成一個買菜的假期,在米蘭喝個咖啡廣場喂喂鴿子,還是不錯的。

  買菜做飯之瑞士

  看到此,你自然會問。到底為什麼不在瑞士買。第一,成本太高。第二,對於中國人來說,沒得買。貴就不說了,至於怎麼個叫做對於中國人沒得買法兒還得搬出我之前用過的比喻辦法。

  和之前瑞士人身體素質,阿爾卑斯山風景,對於開車超速的管制都是類似的,歐洲各國是90%的程度,瑞士就是99.99%的程度。至於在買菜上的體現,那就是中國人去了德國法國義大利之後會覺得不方便,因為買菜和買肉的選擇都少了很多,但是,好多東西你還是可以買到的,就是沒那麼方便而已,況且說實話在像巴黎和米蘭這種中國人超多(司徒和慕尼黑近些年也有這個趨勢)的地方,更是基本上完全沒有問題,除了小超市,甚至都有了中國人的大型超市,快趕上美國了。

  但是瑞士真的就是沒有中國人,這和他排外不好留下來也有關係,整個兒蘇黎世就兩家爛到爆的中國超市而且還巨貴,一把空心菜只夠炒半盤兒的就要等價5歐,這也是為什麼蘇黎世中餐館隨便一盤菜要30歐。

  除了中國超市不行,瑞士超市和周圍的德國法國義大利相比較,在種類上也是一個90%到99.99%的程度,什麼意思。從質量上看,他超市的產品可能比德國法國義大利的產品質量還棒,但是沒有什麼蛋用,你瑞士質量是好但是人家其他國家的也很好了,你的quality是99.9999%人家是99.9%。但是瑞士所有超市的種類和數量真的太少了,和德國法國義大利相比就感覺自己是在監獄裡一樣,選擇乏善可陳,中國人來看了基本就瘋掉了,德國法國義大利人也都吐槽這什麼啊,就算我掙那麼多錢在瑞士,也沒法享受生活啊。更逗的是整個兒國家從南到北,從東到西,一共就只有兩家超市Coop和Migros,而且每家超市不管在什麼地方賣的東西都是一樣的。對於中國人,這還沒完,這些超市裡,你能買來用來做飯的原材料真的是幾乎等於沒有。整個兒超市肉的部分,就是各種按照肌肉名稱分好的肉類,在瑞士這些年基本上牛的每塊肉叫什麼都搞得門兒清了,但是你能找的多數真的只是瘦肉,根本沒法做飯。所以,這些情況回答了為什麼沒法在瑞士買菜。在瑞士的三年多,每天最大的頭疼就是到底做什麼吃,和去哪兒買。下圖為我當時學習各個肉的部位的一些圖片。

  做飯之瑞士的方法和思路

  當然,到這裡你又會問,那瑞士人是怎麼吃飯的?我非常願意回答這個問題,如果理解了這點你就可以知道為什麼在瑞士超市裡有限的物種選擇下,瑞士人還是這麼的幸福和滿足,甚至傲嬌於自己的生活狀態。

  讓我們用拿胡蘿蔔做菜舉一個例子。首先在中國人看來,胡蘿蔔是沒法兒單獨做菜的,當然可以拌蘿蔔絲兒什麼的,但是你還是會想把它和其他的什麼食材搭配一下,比如做個魚香肉絲,或者燉在牛腩裡。但是,瑞士人就不這麼想了。他的想法是,這道菜就是做胡蘿蔔,那麼他一定要是一個很好的胡蘿蔔,得是一個符合瑞士標準的胡蘿蔔,什麼意思。

  首先,他得有一個非常環保的生長環境,滿足各種有機蔬菜的國際標準,那麼他就是一個好胡蘿蔔了,其次呢我還得挑選個頭兒足夠大而且長得特別周正的。當然中國也有那種經過篩選的放在蔬菜區域裡賣得很貴的胡蘿蔔洗好的那種,但是瑞士包裝的,符合瑞士標準的,一定要是每一根胡蘿蔔都長得99.99%是一樣的,這才叫符合瑞士標準的。

  然後把它買回家呢,我一定要用德國雙立人的一整套專門削胡蘿蔔的廚具削胡蘿蔔,有專門削皮的,有專門切絲的,反正就是每一道工序都要精心準備,同時一定要把胡蘿蔔放整齊,每根絲兒都要一樣長,一樣粗細,那麼這就叫做做一道好的瑞士胡蘿蔔的必要的準備工作了。

  瑞士之於做飯和美食

  基本是西方這種風格發展到極致或者說極端。什麼意思,西方更多注重的在於高質量的原材料和製作過程,更偏向於直接感受食材的原本味道或者營養,比如水煮的蔬菜和直接烤的牛排,而中國人注重搭配和味道。但是即使這樣,很大程度上,德國法國義大利還是和中國站在一個層面上的,或者說更靠近中國的(至少法國義大利西班牙什麼的還可以,就歐洲範疇內而言,比較像中國,德國英國差一些但是也沒瑞士這個程度),人家至少還是有一點點點概念的。瑞士真的是完全沒有,完完全全沒有一點兒sense。

  當然這個時候,又會有英國和德國的小夥伴跑過來說我們這裡才是黑暗料理這個那個的,我說,別,你們功力不夠,都退下。

  這個東西一般我這麼比喻的,義大利法國西班牙,對於一個正常的普通中國人,吃飯的話如果你第一次去,肯定還是會有一些吃不慣的,但是基本上能吃的東西,或者說讓你感興趣的,讓你不重樣兒的我覺得能夠做到5-7天左右吧,之後多少會重複。而德國英國我覺得也就吃個1-2天吧,估計就會不想吃了。瑞士的話,基本你進到這個國家就吐了(因為聞到了奶酪火鍋的味道)。

  就拿英國人舉例子,我回國之前的室友兒是倫敦人,我經常在家做肉夾饃還有紅燒羊排蔥爆羊肉什麼的,他每回都非常不好意思地和我一起吃飯,我過生日的時候我們還一起喝酒到吐得滿地都是。那次了喝酒,話就開始多,英國人你們懂的。我們就聊起來在瑞士的各種被虐的悲催經歷,當然最多的吐槽還是吃飯,他當時說的我印象最深刻的一句話是,你們都說我們英國是黑暗料理,但是瑞士這才是名副其實的吃得都是shit,他們也太奇葩了。後來他的朋友們也來玩兒,也經常聊起類似的話題,無非就是在這兒太慘了,根本沒得吃啊,又貴食堂又像屎一樣。看著一群在英國用黑暗料理虐待中國小夥伴的倫敦人在蘇黎世被收拾得服服帖帖(當然還有瑞士人的各種內功深厚的鄙視和擠兌),我當時意識到,在瑞士誰才是鄙視鏈頂端的王者。

  說到這裡我又想說那個老生常談的話,就是吐槽瑞士的難點在於,別的西方國家是90%的程度的事情,他是99.99%,而很多只在某個國家讀書朋友,他的經歷沒有能夠讓他全面客觀地看待歐洲各個國家的情況。所以都會以自己有限的經歷和角度來講自己出發點的看法,所以很多人給的答案都是我們英國也怎麼樣我們我法國也怎麼樣,這對於理解歐洲全貌和瑞士是沒有特別多幫助的,這些回答還停留在一個50-60分程度大環境的中國人第一次到歐洲看到80-90分情況的感受。所以我回答瑞士情況的這個答案,更多的是把讀者小夥伴拉到一個普通歐洲人看這個問題的狀態心態和範疇,這樣才會更客觀。

  所以說了這麼多,總結一下,飲食上,瑞士就是歐洲的奇葩,奇葩中的奇葩,奇葩之王,葩中之葩。它過多地在乎到底食材怎麼樣,加工過程怎麼樣,而根本不懂如何加工,如何搭配,什麼叫做味道,而顯然,後者才是飲食和美食的王道。

  所以從這個角度上來講,我一直說,中國人要有對美國人和歐洲人的文化優越感,特別是在飲食上。雖然從技術或者社會發展的某些角度,西方社會確實領先我們很多年,但是最多也就十幾年幾十年吧,最多,在某些人眼裡,一百年。但是在飲食上,歐美至少落後我們500-1000年,瑞士這種奇葩我們至少領先5000年,在我看來,在飲食上,這些歐美人就是一些不懂享受生活的人,錢再多也沒用。

  當然,最後回到蘇黎世的快一年時間,吃的問題我解決了不少。主要是因為經驗豐富了,很多東西雖然很麻煩,但是還有解決之道。比如在Coop和Migros只能買做牛排的Tenderloin和Sirloin,還有我做蔥爆羊排的羊小排。在印度店買蔬菜和蔥姜蒜調料,在Aligro買做肉夾饃的五花肉還有後來出現的排骨,在菜農(一個法語區的中國人每周開車在瑞士境內轉悠賣菜,當然是非法的,每周來一次蘇黎世)處買韭菜空心菜藕等中國人吃的菜等等等等,而基本上我們為了應付繁重的學業,再加上買菜如此的不方便,基本都是一周買一次的。 我說這些,只是為了說明在瑞士中國人要活下去有多不容易,其實我做的這些菜在國內的小夥伴看來稀鬆平常,但是瑞士基本就是難於登天了,因為難度在於買到你想要的原材料,這種憋屈和痛苦的感覺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懂。我走了以後,蘇黎世的小夥伴多少還有有些想念我的,還有我做的肉夾饃。

相關焦點

  • 在蘇黎世大學留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下面小編就跟大家介紹一下在蘇大讀書是一種怎麼的體驗呢?  這個大學位於瑞士最大的城市——蘇黎世,是一所綜合性研究型的大學,有一百八十多年的歷史。到了今天,蘇黎世大學已經是成為了瑞士所有大學裡實力最強,規模也最大的大學了。世界上許多名人到曾經在蘇大學習或者是工作過,比如說我們很熟悉的愛因斯坦。
  • 什麼樣的孩子適合寄宿生活?低齡留學選美國or瑞士?
    在全球遭受疫情影響的當下部分家庭對未來的留學申請存在很多疑慮範迪信的顧問老師們也在這段時間收到了很多家長的諮詢:瑞士VS美國· 瑞士升學情況最好的寄宿中學是哪所?瑞士的學費和生活成本會比美國貴,但是瑞士的地理環境優美且多樣化,學校會利用周圍環境資源開設各種運動項目,有非常先進的體育設施,瑞士的學術壓力相對美國頂尖高中要小一些。
  • 在冰島和馬爾他留學 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相對於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在留學市場上的高曝光度,一些留學目的國並不為大眾所熟知,甚至有些「冷門」。在這樣的國家留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留學冰島 空氣太潔淨「並非好事」說到為什麼選擇到冰島留學,楊澍解釋道,一是申請冰島的學校,獲得錄取通知書較快;二是自己嚮往地處熱帶、寒帶的國家,而冰島位於北大西洋中部,北邊緊貼北極圈,正是自己喜歡去的國度。在楊澍看來,在冰島留學,有別的留學國沒有的優勢。
  • 分享留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小老婆們好哇,去國外學習是先酸後甜的一個過程,留學就是一部血淚史,相信許多留學異國的小老婆都有一大堆想要吐槽的……比如當地的生活環境跟國內差異太大了,課程太多平時又困又累壓力又大了……but,小老婆也分享了一些留學體驗時融入當地生活
  • 瑞士留學VS加拿大留學,不一樣的體驗
    首先我是確定了以後會在哪裡生活定居,因為我還是想回國生活,所以就會去考察現在國內的一些行業發展潛力和趨勢。現在旅遊業在國內也是蒸蒸日上,款待業的人才是不可或缺的,而且需求量只會越來越大。加上我也了解到,從SHMS畢業也不止局限於在酒店工作,例如奢侈品和航空等行業也是可以選擇的。
  • 【換個角度看世界】去紐西蘭留學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
    紐西蘭留學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了,那麼去紐西蘭留學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本期西財留學帶大家換個角度看世界——我們一起走進紐西蘭吧!  其實留學對於現在人的意義,更多的是一種跨文化的體驗,讓你可以站在另一個角度,學習不同的語言,體驗不同的文化,融入不同的生活
  • 瑞士留學申請條件解析
    瑞士是位於歐洲中南部的多山內陸國。氣候適宜,風景俊秀。高等教育獨特而出色,成為廣大留學生出國深造的首選。尤其是近年來,瑞士不斷高漲的國際聲譽和優化的教育體系,去瑞士留學逐漸形成一股猛烈的浪潮。那麼瑞士留學申請條件具體有哪些?
  • 瑞士VS加拿大,不一樣的留學體驗
    Annabelle 劉丁暢  SHMS瑞士酒店管理大學大一在讀  廣州W酒店實習  SEG中國區學生大使  酒店管理不是我最初的選擇,卻最終成了我的不二之選。  其實在高中畢業擇校選專業的時候,最開始我是想選擇犯罪心理學的,也有了心儀的學校,但是和父母商量過後決定還是放棄這個想法。
  • 在澳洲昆士蘭大學留學,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作者簡介:金秋怡,大三時,也就是2012年7月到2013年6月在UQ交流學習了一年,以下僅從她一個體驗者的角度來描述眼中的
  • 在瑞士Glion格裡昂酒店管理學院留學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下面是她給我們帶來的一手瑞士留學分享。瑞士的時光像是夢一場結束在瑞士的理論課也有一段時間了,但每每回想起來在瑞士的時光都會覺得像是夢一場。夢的開始是在高考結束那年,一次和父親交談的過程中對酒店管理產生了濃鬱的興趣,在讀大學期間也對這個專業念念不忘。
  • 瑞士留學如何留下
    瑞士留學如何留下:瑞士是非移民國家,畢業後一般需要離開瑞士。留在瑞士工作的可能性比較低,除非你相當的優秀,德語或者法語流利,願意有僱主替你做擔保。瑞士留學如何留下瑞士是非移民國家,畢業後一般需要離開瑞士。留在瑞士工作的可能性比較低,除非你相當的優秀,德語或者法語流利,願意有僱主替你做擔保。
  • 瑞士留學出國前必修「生活五課」
    大家都知道去瑞士留學有很多好處,它不止性價比高,而且有很多的政策優惠,是留學的不錯選擇。為了更好地在瑞士留學生活,你需要做好一些瑞士留學行前準備,下面立思辰留學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瑞士留學經驗:留學生出國前必修「生活五課」,供大家學習參考!
  • 在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學院EHL讀本科是怎樣一種體驗?
    小編:提到瑞士你會想到什麼——是歷史悠久的中立國家,是阿爾卑斯山下的無限風光,還是享譽全球的酒店管理院校?對於當時拿到7分的雅思成績,通過申請和面試並順利拿到洛桑酒店管理學院(Ecole Hoteliere de Lausanne,簡稱EHL)offer的H同學來說,未來幾年的瑞士留學生活是如此讓她期待!
  • 瑞士留學擇校 | 蕾曼尼亞學校
    蕾曼尼亞夏令營將語言學習、活動和寄宿學校住宿成功融合,提供完美的學習環境,確保孩子夏天的生活豐富多彩,充滿獨特的生活體驗。夏令營為學生提供獨特的機會,上午學習雅思課程或英語、法語的強化語言學習課程,下午可以參加多達14項課外活動,了解瑞士傳統文化,體驗不一樣的寄宿生活。對於希望暑假過得不一樣、有積極意義、以及希望提升語言能力的學生來說,是理想之選。
  • 啟德留學:瑞士留學,酒店管理專業捨我其誰
    瑞士的手錶和湖光山色聞名於世,那麼瑞士的高等教育中什麼專業是值得推崇? 在近期的啟德留學第一屆線上國際教育展上,啟德留學歐洲項目總監李志平老師,從歐洲留學優勢、歐洲留學費用、目前如何做好留學歐洲的規劃和準備、歐洲留學的就業及移民優勢這五個部分詳細介紹了目前中國學生留學歐洲的情況。
  • 去瑞士留學前要準備什麼證件?
    瑞士是中歐的發達國家,旅遊資源豐富,且瑞士人均收入位於世界前列,國家十分重視教育的發展,吸引這多學子去往瑞士留學,去瑞士留學前要準備什麼證件、生活必備品是必要的,那還要知道哪些小常識呢?
  • 瑞士留學籤證
    立思辰留學360介紹,許多人最初是通過旅遊而認識瑞士;有些人對於瑞士有著「一見鍾情」的情懷。尤其是瑞士美輪美奐的景色、高水平的生活標準和教育水平以及完善的基礎設施對於世界各國公民都深具吸引力。尤其是瑞士的高等教育吸引著世界各地留學生前往。那麼去瑞士留學籤證流程如何呢?  由於瑞士留學籤證申請程序長則可達三個月,因此當每位同學在收到學校入學通知書後,請馬上著手辦理您的籤證申請。
  • 瑞士留學小錦囊——注意事項
    然而,對瑞士留學有深入了解的人都知道,比較好的酒店管理學習都是私立,但是國內的教育部通常認可公立的文憑,也因為這樣有部分家長得知後,無論這些學校的專業有多好,孩子有多喜歡,都沒有選擇它們。注意事項三:在瑞士是非常注意環保的。每個社區都會製作出精美的宣傳手冊送給你,裡面關於垃圾收集的計劃列的清清楚楚。不要的東西可以在網絡上贈送他人或者放在家門口,寫上留言讓有需要的人拿走。在我們國內這種應該叫做變廢為寶。都說入鄉隨俗,去瑞士留學的同學們也可以像本地人這樣做,其實也是一件好事情。
  • 在瑞士愛格倫學院留學是怎樣一種經歷
    在一年光學費就要10萬瑞士法郎(約66萬元人民幣)的瑞士貴族學校讀書是什麼體驗?是我們以為的白天輕輕鬆鬆上課、學學語言;下午喝茶騎馬打高爾夫;晚上再開個舞會這麼『瀟灑』嗎?不不不,當然沒有這麼簡單,在愛格倫學院(AiglonCollege,也有翻譯成艾格隆學院)讀10年級的杜鍾書告訴我們,活動雖然多,但學習也很辛苦呀!今天,我們就請杜鍾書從擇校開始,講講他在瑞士中學的留學經歷。
  • 瑞士留學:瑞士的人文習俗
    瑞士的人文習俗  1.在瑞士不可以摸小孩子的頭  2.瑞士的公共場合不要大聲說話  3.不要拖欠話費  4.逃票在瑞士很受鄙視  5.在瑞士很忌諱巴結老師  留學資金準備  望申請赴瑞士留學的學生,還是必須具備充足的留學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