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新華社北京3月17日電 16日,針對被媒體曝光的「餓了麼」網絡訂餐平臺,各地紛紛開展調查和處罰: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通報,對「餓了麼」罰款12萬元,並正式立案調查;北京市食藥監局稽查總隊會同通州局,已查封被曝光的無證經營餐館;成都食品監管部門查封了被曝光的快餐店並對「餓了麼」立案調查……
「有個煤氣灶,就能開餐飲店嗎?」上海市食藥監局局長閻祖強認為:「網絡訂餐平臺掌控食品安全的能力,與其擴張速度不匹配,導致問題一再暴發。」
「新華視點」記者調查發現,在網絡訂餐平臺上,套證、借證等現象屢見不鮮,激增的客源令「黑餐館」的衛生隱患放大,有關部門正加緊監管防控。
新食安法實施半年,違法案例屢見不鮮
2015年10月1日正式實施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中明確規定,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應當對入網食品經營者進行實名登記,依法應當取得許可證的,還應當審查其許可證。然而,半年過去了,違法案例仍屢見不鮮。
2016年3月15日晚,北京市食藥監管局對位於通州區、朝陽區的5家通過網絡訂餐第三方平臺線下無證訂餐商戶予以取締。對位於通州區三元村的無名商戶等其他無照無證、利用「餓了麼」等網絡平臺訂餐的商戶進行了查處。
上海市食藥監管局16日通報,對「餓了麼」去年11月未對入網食品經營者審查許可證、違反食品安全法的行為處以罰款12萬元,對今年「3·15」期間被曝光的涉嫌違反食安法的行為約談其主要負責人,並正式立案調查。
近年來,監管部門已經對網絡訂餐平臺進行多次約談,並出臺送餐標準指南等一系列監管意見,開放了政府監管數據的接口。僅2015年10月至今,上海市食藥監局已對「餓了麼」「大眾點評」「外賣超人」等訂餐平臺處以罰款共計36萬元,並向外地移送了美團外賣、百度外賣2家外埠平臺的違法線索。
線上餐廳亂象:「陰陽地址」「多店一證」「殭屍復活」
記者調查發現,一邊是監管力度不斷加強,一邊是網絡訂餐平臺上的「黑餐館」偽裝手法不斷翻新。
記者設置了上海某地為送餐地址並登錄網絡訂餐APP,點擊快餐類美食並按照距離排序後,查詢了排名前十的飯店,發現至少有7家出現證照不符或「陰陽地址」的現象:
「證照不符」。例如,曼玲餐廳用的是衡園酒家證件;徽州特色菜飯館使用的是洞天酒家證件;南京湯包館麻辣燙使用的是雜貨店的執照。
「陰陽地址」。一些標稱地址與實際地址嚴重不符合。實際位於高安路的精品牛肉麵證照標稱地址為長樂路;位於烏魯木齊南路193號的Pizza Togo使用的是3公裡之外黃浦區某地址證件;位於上海醫學院路的永義家常菜,在「餓了麼」有至少兩個店名:一個是上海阿婆醫學分店,證照標稱地址為徐匯區龍華西路。另一個永義家常菜,證照標稱地址則為平江路49弄。
此外還有「多店一證」。上海市寶山區方正路是一條有多個無證照餐飲店的小路。這裡的餐飲店大多只有幾平方米,一個公共廁所夾在數家飯店中間,衛生條件惡劣。但不少小店門口都貼著已經加盟了「餓了麼」和美團外賣的海報。
記者調查發現,這條街上的菜飯骨頭湯、葵姨瓦煲飯、正宗四川麻辣燙等商戶在「餓了麼」上標識的地址和證照,一律寫的是「上海市長寧區仙霞新村街道茅臺路462號」。而事實上,這個地址距真實地址有30公裡。
「殭屍復活」。「我們在巡查時發現,有些訂餐平臺上的無證餐館被強制下線後不久,竟然換個招牌再次上線。」一位食藥監系統管理人員說。記者查詢了一家明確被監管部門點名要求下線、且已通知了相關平臺的商戶——「長生源養生粥店」,發現這家商戶仍然可以配送,只是證照標識地址與實際地址不同。
外送訂單吃出圖釘鋼絲等
記者從有關部門獲取的投訴情況顯示,外送訂單曾出現食物發臭變質、吃出圖釘鋼絲等異物等情況。這種「一人一灶」式的違規餐廳利潤可觀。例如,2015年7月至9月,上海澤傑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就曾經在無證情況下,在上海經營了20家餐飲門店外送訂單,不到兩個月違法從事餐飲服務所得近21萬元。
「餓了麼」創始人、CEO張旭豪稱,「新食安法修訂實施以來,『餓了麼』已在全國範圍內下線違規餐廳兩萬多家,涉及違規行為包括無證無照、證照不全、假證、套證、超範圍經營等。」在約談中他表示,公司將下線所有涉事違規餐廳,並已開通24小時投訴熱線。同時,將進一步升級入網餐飲審核流程,對「一店多開」、市場人員私自篡改商戶地址等問題將加大核查和查處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