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是每個人的第一張「名片」。
中國人通常認為,名字的好壞,對人的一生都有影響;所以父母在給孩子起名時,往往會非常慎重。
講究一些的,還要結合《周易》、孩子的生辰八字等,再根據字音、字義的組合,起出一個大氣、好聽、朗朗上口、賦有美好寓意的名字。
在我們的印象中,很多古人的名字都起得很好、很美。
比如司馬相如、王羲之、李世民、柳宗元、朱元璋、周瑜、王維、蘇軾、蔡文姬、武則天、李清照,等等。
確實,古人起名很慎重、有講究,甚至還形成了一門學問。但那是後來的事了。
在先秦及上古時代,很多人起名其實非常隨意,漫不經心,一點兒也不嚴肅。
周朝的始祖后稷,名「棄」,他的母親姜嫄在荒野踩了巨人的腳印,由此懷孕生下了他,以為他是妖,就把他扔了。
扔在狹窄的巷子裡,過往的牛馬都自覺避開,絕不踩到嬰兒身上;扔到山林中的冰河上,忽然飛來一隻大鳥,用翅膀把嬰兒蓋住……姜嫄認為這是神的指示,就把嬰兒抱回家精心撫養。
這樣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小朋友,是不是應該起一個霸氣的名字?然而,因為最初本是要拋棄他,所以他母親就給他起名叫「棄」。
按我們今天的看法,這個名字起得實在太隨便了。這不是一輩子都在提醒他,自己差點就成了棄嬰嗎?
先秦古人起名的隨意性,在典籍中隨處可見。
例如,春秋「小霸」鄭莊公,名「寤生」,這是因為他的母親武姜在生他的時候難產,受到了驚嚇。所謂「寤生」,就是嬰兒生產時,腳先從母腹中出來,系典型的難產。
因為「寤生」,就起名為「寤生」——這在今天是難以想像的,大概不會有哪個父母給孩子起名叫李難產、劉剖腹吧!
又如,晉成公名叫「黑臀」,這是因為他出生時,屁股很黑,他母親曾夢見神人拍著孩子的黑屁股說:「使有晉國」,於是就給他起名為「黑臀」。後來他果然做了晉國的國君。
還有至聖先師孔子的得名,據說是因為他的父母求子心切,向著一個尼丘祈禱才懷孕的;他呱呱墜地後,父母發現他的頭頗像丘陵的形狀,於是就給他起名叫「丘」,字仲尼。
而孔子的兒子名「鯉」,據說是因為他出生的時候,魯昭公派人給孔子家送來了一條鯉魚,孔子「榮君之賜」,就給兒子起名叫「鯉」。
可見,當時的人們在給孩子起名時,似乎不像後來那樣正式、嚴肅,往往觸感而發,隨手拈來,有個代號就行了。
這倒有點像後來的起乳名,阿貓阿狗、豬羊牛驢、石頭雞蛋……都可以叫,不僅民間有「起個賤名好養活」的說法,而且這樣叫小朋友,也顯出親暱之情。
不過,等孩子長大了,一般都要有個正式的大名,以立身社會。直到今天依然如此。
-完-
【如果你覺得不錯,歡迎點讚和關注我們,碼字不易,謝謝支持!】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