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美貿易戰進入戰略僵持階段。
美國沒敢繼續把極限施壓的棋子落實,川普那3000億美元的底牌雖喊出去了,但至今沒有實施。歷時七天的聽證會仍處於「正在進行時」,但靴子到底會不會落下來、什麼時候落下來,G20大阪峰會後會有一個初步的分曉。
其實不難發現,貿易戰打到現在這種程度,中美雙方的處事心態也在漸漸發生變化。如果說起初美國人來勢洶洶,三板斧一招比一招狠,「中國能不能扛得住」成為不少人的現實憂慮,那麼現在,當中國見招拆招,精準有效的反制措施一次次化解掉貿易霸凌的壓力,「美國能不能扛得住」轉而成為很多人分析解讀的重點。
川普的嘴依然很硬,可不少美國企業已經在喊疼——
上月末,超過170家美國製鞋商和零售商聯名致信川普,呼籲停止與中國的貿易戰。前些天,沃爾瑪、好市多等600多家美國企業和行業協會發表聯名信,反對與中國的關稅戰。包括一些日本企業的美國分公司也反對擴大對中國產品加稅,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將自己的產品從加稅清單中移除,其中包括愛普生美國公司和三菱化學等。
今天,這份名單繼續增加,戴爾、惠普、微軟和英特爾公司發表聯合聲明,反對美國總統川普將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列入對華徵稅商品中的提議,稱這一舉動將傷害美國消費者和整個行業。
與此同時,「美國製造」的標誌性企業哈雷戴維森(Harley-Davidson)繼將部分生產線轉移出美國之後,又發布重磅消息,稱將同中國錢江摩託合作生產一種新式小型摩託車,定於2020年底前經中國經銷商銷售。
用屋漏偏逢連陰雨來形容川普目前的境況,恐怕再合適不過。要知道,他曾是哈雷的「鐵桿粉絲」,不僅自家有哈雷奢華重機車藏品,還曾將一輛哈雷「鍍金戰車」放在紐約川普大廈內展出,但這份「厚愛」卻絲毫沒有打消哈雷出走的決心,難怪川普會火冒三丈:「這麼多公司中,哈雷竟然是第一個舉白旗投降的,令人驚訝。為了他們,我拼了老命!」
「我知道總統希望哈雷公司能在關鍵時候配合一下他,」哈雷公司一位11年工齡的員工說道,「但哈雷已到生死存亡關頭。總統是個生意人,我相信他如果是哈雷老闆,也會做出相同的決定。」
哈雷的困境不難理解,戴爾、惠普、微軟和英特爾的呼聲也十分明白,關稅上漲,成本增加,再這麼一直加下去,恐怕美國人不僅騎不起摩託,用不起電腦,甚至連飯都要吃不好了。川普信誓旦旦說自己「拼了老命」,看來很大程度是在「革自己人的命」。
之所以如此,只能說川普選錯了對手,低估了中國。與30多年前的日本不同,中國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GDP已近美國的70%,同時也是全球製造業中心、世界第一大貿易國、第一大消費市場和第一大消費潛力市場……就這些力量,決定了美國無法脫離開中國的巨大市場而「傲然自立」,也決定了一旦中國反擊反制,美國企業,特別是那些深度依託全球供應鏈的企業一定會十分難受。
中國開始施壓,相關公司就得面臨選擇:到底是要中國市場還是要美國市場?如果兩個都要,那就得去搞定總統。眼下上書川普的企業已有近800家了,隨著時間推移,美國國內反對貿易戰的人只會越來越多。
當中國全國上下同仇敵愾、沉著應戰之時,美國國內卻愈發分化對立。內部意見都無法統一,要和中國打這麼一場貿易持久戰,顯然是天方夜譚。最後的結果只會是,中國越打越強大,美國越打越混亂。這也正是為什麼華爾街資本大鱷索羅斯最近發表觀點認為:對華貿易戰將減緩美國經濟增長,而川普的對華政策,最終將對中國有巨大幫助。
持久戰下,好戲還會陸續登場。只是川普要穩住,因為不管是中國人還是美國人,看來都一定會讓其要錘得錘。
來源:長安觀察
撰文:張砥
流程編輯:王宏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