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五大養生秘笈

2020-12-23 環球健康

蔣介石作為中國近代政治歷史人物,其生活起居中許多細節,都包涵著養生哲理。縱觀蔣氏88年苦漫人生,其養生規律不外如下五戒:

蔣介石五大養生秘訣

戒怒

早在青年時期,蔣介石性情十分暴躁。一遇不順之事,常常拍案大怒。正如蔣氏本人1921年至1925年在其日記中所寫的:「肆口謾罵,自失體 統。幾不成其為長官,記大過一次。」1925年後,蔣介石開始極力克制性格上的毛病,遇事儘量力求做到「戒怒」。他在日記中曾發下「四誓」,即「口不罵 人,手不打人,言不憤激,氣不囂張」。西安事變之後,蔣介石有意識重讀《墨子》、《老子》及一些與養生相關的醫學書籍,其中「多怒則百脈不舒」之道理,讓 他心胸朗然。晚年之後,蔣介石總結道,戒怒的關鍵,是在怒氣將要發作時,一定千方百計克制它。如此調節胸臆之火,不僅可避一時之怒,還可達到養生的目的。

戒欲

30歲以前,蔣介石私生活一度風流放蕩。1930年以後,43歲的蔣介石仕途順遂,生活環境優越,這時他開始考慮保養身體的問題。蔣介石認為, 人之欲望,尤其生理欲望如不加以克制,很可能讓其先天體質遭到損壞。蔣介石成為國民黨總裁以後,開始主動迴避與異性的接觸和交往,甚至連官方舉辦的酒會、 舞會也極少參加。60歲以後,蔣介石從克制欲望發展到「戒欲」。臺灣傳記作家王豐在其著作中曾說:「因為兩夫妻(指蔣介石和宋美齡)年紀都進入老年期,老 先生自臺灣時期,就開始逐步不再房事,民國五十年代正式分床而睡。」

戒躁

蔣介石在南京黃浦路生活期間,開始將「戒躁」作為自己的座右銘。他曾經寫道:「勿急躁,古有明訓:急則生躁,躁則生厭。凡事三思,徐而圖之;煩躁則為萬禍之源,理智則成大事。」

戒貪

蔣介石在養生方面的「戒貪」,當然非指金錢物質,而是晚年為健康計,主張「少吃多得益,多吃不得益。吃得過於多,有害身體」。他有句名言「有錢難買老來瘦」。由於嚴格控制飲食,到70歲時也沒有患上高血壓、動脈硬化等慢性疾病。

戒言

「言多語失。言多傷神。言多傷體。」除了多言會影響自己政治生涯外,蔣介石「戒言」的另一個原因,是「多言多耗神,寡言益精神」。到臺灣後,他和宋美齡交換意見時,也常以手勢動作來表達自己的思想。

相關焦點

  • 蔣介石生前五大謎案全解:曾想對大陸用核武?與宋美齡是真愛嗎
    原標題:蔣介石生前五大謎案:曾想對大陸用核武?   謎案之四 為何大罵美英首腦   蔣介石親美、親英,是不爭的事實。無論是在抗日戰爭時期,還是在國共內戰中,蔣介石都得到了來自美英,尤其是美國的大量軍事援助和經濟援助。
  • 汲取古人大智慧,五大技巧教你科學養生
    中醫認為養生是一種良好的生活方式《黃帝內經》總結了五大養生原則神奇的是它們放在今天也沒有過時讓我們一起看看這來自兩千多年前的「養生秘法」吧~01法於陰陽——萬事萬物分陰、陽白天屬陽,晚上屬陰,動屬陽,靜屬陰,工作屬陽,休息屬陰。
  • 揭密《功夫熊貓》暗藏職場升位秘笈
    新入職場的人注意了,《功夫熊貓》也是為你準備的辦公室神速上位秘笈。初出茅廬的你,怎樣讓自己不同凡響、一鳴驚人?請留意以下要點: 1、如果你沒有入場券,你可以嘗試自製花炮椅從天而降。
  • 蔣介石平常一日三餐,都吃些什麼?
    2003年,臺北陽明山的草山行館推出了一套養生餐,據說這是蔣家食譜首度曝光。這個套餐由乾拌麵、辣椒、雞湯和黃金奇異果組成,這都是蔣介石生前喜愛之物。其中最著名的就是雞湯。蔣介石的隨身侍衛官溫元曾說,老先生(蔣介石)非常喜歡喝雞湯,每天都要為他專門熬製。廣東有句話叫做「無雞不成席。」《法國烹飪》的主編威沙尼曾經說過:「雞對於廚師來說,就像油畫家的畫布。」
  • 國軍5大將領,除杜聿明外,蔣介石最器重誰?
    在國民黨軍隊中,蔣介石為國軍核心人物,雖然是從黃埔軍校出來的,但是其作戰指揮才能有所欠缺,不過他手下也是擁有許多強兵猛將,其中最出名的有國軍五大將領,這裡面他最器重誰呢?國軍五大將領有哪些?但是在淮海戰役中卻輸給了粟裕大將,不過也可以說明杜聿明真的是國軍當中比較能打仗的人才,難怪蔣介石如此器重他!
  • 蔣介石去世後日記揭秘:為何生前注重身體健康的他,卻因病去世?
    蔣介石去世後日記揭秘:為何生前注重身體健康的他,卻因病去世?在中國近代史上,蔣介石佔據著舉足輕重的位置。他領導中國國民黨長達半個世紀,,在退逃臺灣後,他連續五屆擔任了臺灣「總統」,統治了27年。1975年,蔣介石去世,時年88歲。
  • 你們知道蔣介石的養生之道嗎?許多年輕人都不能堅持做到
    談到蔣介石,國人會對他說三道四;談到蔣介石對國人的感情,造成了不可估量的傷害;還有人說,蔣介石在抗日救國方面也付出了很大的精力,功勞或功勞,過或過,咱們今天暫且不談;我們就專門談談他的養生哲學,談談他的「三足鼎立」,在當今年輕人中,這「三足鼎立」可說是一種不缺。
  • 被稱為「四明第一山」,蔣介石親自題詞,這個地方到底何德何能?
    雪洞山位於浙江省寧波市奉化區的溪口町,蔣介石的舊居就在這裡,因此雪洞山與蔣氏家族有千絲萬縷的聯繫。蔣介石的祖父斯千信佛,中年後篤志修行, 他的母親也是一輩子朱素信佛,經常去雪洞寺敬奉香禮佛,所以蔣介石也經常跟著母親, 蔣介石在第五次寺院重建時,特別是就寺院山門的寫下了「四明第一山」的美稱。
  • 經絡養生功效多 五大部位可常按
    經絡養生特點   1、中醫藥傳統技法,通、調、灸、排、補合理搭配,真正達到辯證施治   2、經皮快速吸收,在保證有效性的前提之下,最大限度降低了臟腑負擔   3、「君、臣、佐、使」合理配伍,產品成份直接有效   4、中藥油採取高科技二氧化碳超臨界萃取法,使產品純淨無雜質,最大限度保持藥物有效成份
  • 蔣介石的嫡系愛將 揭秘顯赫一時的國民黨「黃埔系」
    「黃埔系」因黃埔軍校而得名,主要由黃埔軍校教官和畢業生組成,是由蔣介石一手扶持,幫助自己掌控國民政府軍政大權的軍官團體,根植於蔣家王朝之上。1949年隨著解放大軍勢如破竹,蔣家王朝覆滅,曾經顯赫一時的「黃埔系」精華盡喪。
  • 蔣介石下令處決此抗日名將,10年後他失聲痛哭:要是你還在就好了
    黃埔一期,出了之後許多威名赫赫的將軍,「山東三李」尤為知名,這三李分別是李玉堂,李仙洲,李延年,在這三人中,李玉堂尤為優秀,抗日戰爭中,國民黨有五大主力部隊,而李玉堂雖不是蔣介石嫡系,但是他的第10軍也尤其威猛,不輸五大主力。
  • 蔣介石宋美齡的臺灣生活:男愛照相 女愛西餐
    [摘要]這本傳記用文化景觀為依託來講述人物並揭秘蔣介石敗退臺灣後全過程,書中除了首次揭露了蔣介石的34處行館外,還揭露了蔣介石與張學良的最後會見。本文摘自《蔣介石後傳:蔣介石臺灣26年政治地理》,師永剛著這本傳記用文化景觀為依託來講述人物並揭秘蔣介石敗退臺灣後全過程,書中除了首次揭露了蔣介石的34處行館外,還揭露了蔣介石與張學良的最後會見,「蔣介石親自接待張學良到行館書齋,會面並以茶點款待。茶敘中,老蔣除問張學良的身體狀況,讀些什麼書、和哪些人往來,要他多讀大學與傳知錄外,還是抱怨西安事變影響太大。」
  • 蔣介石敗退到臺灣後,為什麼要清洗黃埔系將領?
    1949年底蔣介石從成都飛往臺灣,在臺灣度過了最後餘生。 蔣介石到臺灣後,曾反思國民黨丟失政權的原因,把軍事失敗列為主要責任,因為只要在戰場上不潰敗,國民黨又何必逃亡臺灣。
  • 秋季養生秘笈,請收好!
    立秋後,暑去涼來,養生以養收為原則。作為節氣,立秋是一個時間段,而不是一個時間點。大家注意到沒有?今年中伏是:7月22日-8月10日,末伏是:8月11日-8月20日;也就是說,立秋仍處於三伏天之內。這樣養生就是順應天時。但現代人的生活都是「逆天而行」,晚上不睡,早上不起。我們人體每天的氣候是怎樣的呢?確切地說,從夜裡11點開始一直到第二天正午12點,都是陽氣,往後就屬於陰氣。如果你上午起來昏頭昏腦,沒有精神;下午睡一個午覺,精神慢慢好了;到了夜裡,精神越來越好——說明陰氣很盛,而陽氣不足。立秋是一年圓運動的起點。
  • 日常健康養生小常識
    小森給大家分享一份健康養生小知識,快快收下它~ 一 飯後養生 吃得太油膩,喝杯芹菜汁;吃火鍋後喝點酸奶,保護胃腸道黏膜;消化不良,飯後喝大麥茶或橘皮水;吃方便麵後吃果,補償維生素與礦物質的不足;吃蟹後喝生薑紅糖水,祛寒暖胃、促進消化、緩解胃部不適;飯後吃個柿子
  • 1949年蔣介石敗退臺灣時,當時60萬國民黨軍隊還剩下多少戰鬥力?
    重慶談判破裂後,國民黨軍隊在蔣介石的授意下,向解放區發動全面進攻。僅僅三年多的時間,數百萬美式裝備武裝下的國民黨軍隊敗往臺灣。 眾所周知,解放戰爭時期,蔣介石的嫡系部隊,尤其是號稱國軍五大主力的新1軍、新6軍、第5軍、第18軍、第74軍(整編74師),全部盤踞在長江以北地區。
  • 蔣介石也離婚,原配不是宋美齡,還原一個真實的蔣介石
    蔣介石的童年與同時代大多數人的童年截然不同。蔣介石9 歲喪父,14 歲娶媳婦,23 歲得子,35 歲母親去世。蔣介石的祖父、父親都很早去世,使得他長期與母親相依為命,不免缺少一些男孩子應有的陽剛之氣,這就形成了蔣介石性格中女性化的特質:敏感、細緻、多愁、多疑以及愛操勞家事。
  • 素食茶禪——一代名家鄭板橋的養生寶典
    鄭板橋的養生寶典(圖片來源:資料圖) 鄭板橋,漢族,江蘇興化人;清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原名鄭燮,字克柔,號板橋,也稱鄭板橋;乾隆時進士,曾任濰縣縣令。  那麼,鄭板橋又是怎樣養生的呢?一些人就未必詳知了。其實,鄭板橋的養生秘笈概括起來只有八個字,即「喝茶、吃素、散步、糊塗」。   喝茶。鄭板橋堅持每天喝茶,常常以茶會友,抒情暢懷,自得其樂。其實,喝茶乃雅事,自古以來就是文人墨客的偏好。飲茶的妙趣不但在於它獨有的色、香、味、形,而更在於它能使人從繁雜的事務中解脫出來,將心放在閒處,保持心境的清純之氣,讓人輕鬆瀟灑生活,自然有助於長壽。
  • 從胡適與蔣介石的一張合影說起,蔣介石對他高度評價
    胡適與蔣介石有一張著名的合影,攝於1958年4月10日。查曹伯言、季維龍編著《胡適年譜》,當天上午九點,胡適就任中央研究院院長,在南港中研院考古館樓上發表演說,稱這一職位,自朱家驊卸任以來,蔣介石請他出山,他正在病中,曾數次懇辭,後念及中研院工作者都是老朋友,深感義不容辭云云。隨後,他請前來主持就職儀式的蔣介石致辭。
  • 美食家蔣介石:很少喝酒吃辣,常吃雞湯鹽筍醬瓜黃埔蛋
    澎湃新聞經授權摘編《民國吃家》中《蔣介石的食養》章節。白水排毒雞湯益氣  蔣介石是近代的一位重要人物,他的政治行為對中國歷史產生過重大影響。我們在這裡討論他在飲食上的講究與愛好。  大概在上世紀70年代,我很小的時候就聽說蔣介石喜歡喝白開水,給我直觀的印象是蔣介石的性格比較寡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