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原央視著名體育解說員韓喬生接受媒體採訪時,道出了人稱其「韓大嘴」的真實來歷——原來,這並非只是因為他的解說中,有些「信口開河」的「大嘴式」表達,還另有它因。
球迷們愛拿「韓大嘴語錄」說事,但韓喬生在採訪中稱:「我的口誤不算多,退休以後更忙碌」。
韓喬生說:我最喜歡解說的體育項目是足球;也最愛看足球;尤其是愛看英超和歐冠。
他介紹稱,其第一次解說,距今已40年了,那時,他剛上大一,就隨同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去河南鞏縣,解說了一場農民選手的新春籃球賽;雖然那只是錄音實況解說,但這是韓喬生的解說生涯第一次,所以記憶猶新。
韓喬生稱,越是網友反感的解說,我越要找過來回看,好進行認真總結。
在談到最愛與哪位體育明星搭檔解說時,韓喬生說:「男女搭配、幹活不累:——我最愛跟遊泳名將周雅菲搭檔,二人在兩屆奧運會及世錦賽上,都有過非常輕鬆、默契的解說搭檔。
韓喬生稱,自己的解說風格之特點,特別到了現在,主要表現為「自然流暢的詼諧幽默,不特以專業為追求,主要希望能輕鬆活潑,僅此而已。
當談及「最欣賞的體育主持人」時,韓喬生又一次發揮其「大嘴」風格,進行了有彈有贊的點評:
我最喜歡央視足球解說員張斌,不過,韓喬生認為,張斌與人搭檔時,容易「一頭沉」,與嘉賓配合上很難水乳交融——所以,張斌解說、主持,單個是最好。
央視的賀偉,也是好的足球解說員;被稱為「詩人解說員」,我非常欣賞。
黃健翔則是渲染情緒為主,他並不是好的主持人,只是一個好解說員。
當被問及「韓大嘴」外號從何而來時,韓喬生說:當年,我參加央視《天天飲食》節目,三個主持人:董浩,自稱「董鐵嘴」;那威,起了外號「那小嘴」,我就起外號叫「韓大嘴」——大嘴吃四方嘛。
後來,2006年開微博,我性格上像羽毛球隊的夏渲澤——敢說大話真話,我也就乾脆微博名叫「韓大嘴」了。
當問及是如何練出一張麻溜嘴皮子時,韓喬生稱:每個人有不同優勢,也有天賦原因,人們可以從小去基因檢測。
我是快到更年期時,測了唾液,檢測出我有語言天賦——像我現在寫文章,也是先用語音錄下來,轉換成文字,再將文字進行修改。
最後,韓喬生說出了讓他最感動的三次解說比賽:
第一個,是在1987年10月26日,國足2-0戰勝日本隊,奪得韓國奧運會資格,國足也第一次衝出了亞洲——我當時在日本東京國立體育場解說,這是一場只許贏不許平的決賽,高豐文任主帥,因此記憶至今。
關於國足的解說,還有韓日世界盃預賽最後一場出線時——此後,中國足球就沒有更光彩的時刻了。
第二個,是關於知名體操運動員楊波。
當年,在德國的一場世界大賽上,楊波先在團體和全能中,都在平衡木上得了滿分;但在單人比賽時卻出現失誤,只得了第四名。
可是,現場德國觀眾卻給了她5分鐘時間的鼓掌——德國人給失敗者以掌聲,給我留下了永遠難忘的印象,他們對奧林匹克精神的理解真的很深刻。
第三個,是日本女排在2000年雪梨奧運前,在東京打落選資格賽,當時,中國女排在最後一天順利出線,獲得了第4名。
此後,東道主日本隊出場,對陣歐洲球隊,但它們已無法進入前4,失去了奧運資格。
但此時日本隊的比賽,仍座無虛度,18000名觀眾,無一人有噓聲,依然像歡迎英雄一般,日本觀眾給予熱烈掌聲,日本女排運動員則跑了三圈,向觀眾們致敬。
韓喬生稱:我看了之後,都感覺要熱淚盈眶——這就是體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