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兵器全集-英國超級馬林海火艦載戰鬥機

2021-01-18 騰訊網

海上颶風艦載戰鬥機的成功改裝鼓舞了英國人。在噴火Spitfire VB戰鬥機上加裝V型攔阻鉤後,1941年底在英國皇家海軍光輝號航母上進行了測試。大批採用B型機翼的噴火進行了類似改裝,編號改為超級馬林海火Supermarine Seafire Mk IB。1942年5月海火Mk IIC開始量產,該機配可帶4門20毫米機炮的C型機翼,機身結構加強,加裝彈射鉤和火箭助飛起落架。低空型為海火L.Mk IIC,部分裝照相偵察設備,即海火LR.Mk IIC。海火F.Mk III為機翼可人工摺疊型,部分海火L.Mk III的亞改型為低空型,部分改為海火LR.Mk III照相偵察型。

[ 英國皇家海軍可畏號航空母艦上的第885中隊海火Mk IIc戰鬥機,1942年11月,地中海戰區 ]

1945年推出了裝Griffon發動機的海火F.Mk XV,裝探出式攔阻鉤。之後的改型海火F.Mk XVII座艙更改為水泡型玻璃座艙,駕駛員視野大大改善,後機身更為渾圓,油箱容積增大。海火FR.Mk XVII照相偵察改型裝兩部相機。海火F.Mk 45換裝最新型Griffon發動機,配一副5葉螺旋槳或2副3葉共軸反槳螺旋槳。海火F.Mk 46換裝水泡型玻璃座艙,後機身修型,其偵察改型為海火FR.Mk 46。海火F.Mk 47為最後一種改型,其亞改型海火FR.Mk 47的機翼可動力摺疊。

[ 英國皇家海軍斯密特Smiter號航空母艦上一架海火戰鬥機著陸失敗 ]

1942年11月的北非登陸戰役期間,海火戰鬥機首次參加實戰,繼而參加了不久之後的薩萊諾戰役和法國南部作戰。薩萊諾戰役期間其缺陷表現的非常明顯,由於起降期間風速很低,多架戰機起落架損壞。部分機型參加了太平洋戰爭。戰後配Griffon發動機的機型一直服役到1954年,部分裝備預備役。

[ 法國海軍阿羅芒什號Arromanches航空母艦第1艦載機中隊裝備的海火Mk III,1949年1月,印度支那 ]

參數:

型號:Supermarine Seafire F.Mk III

類型:艦載戰鬥機。

動力:1臺1470馬力Rolls-Royce Merlin45、50或55型V-12活塞式發動機。

性能:3700米高度最大平飛時速566公裡,實用升限10300米,內部油箱航程750公裡。

重量:空重2450公斤,最大起飛重量3175公斤。

尺度:翼展11.23米,長9.12米,高3.48米,翼面積22.48平米。

武器:2門20毫米機炮,4挺7.7毫米機槍,可掛1顆227公斤炸彈或2顆113公斤炸彈。

相關焦點

  • 零式之後,二戰日軍為何沒有優秀的艦載戰鬥機了?
    隨著戰爭進行,美國針對性研發的新式艦載戰鬥機相繼服役,逐漸找回並形成了對零式的優勢,日軍的後續機型卻日漸乏力,老邁的零戰一直服役到戰爭結束,不得不以「神風」的方式謝幕,那麼,什麼原因導致日本海航戰鬥機的後繼無人呢?
  • 二戰中日本強悍的夜間戰鬥機,KI-45戰鬥機
    說到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本的最著名的戰鬥機,毋庸置疑首先浮現在觀眾們腦海中的一定是日本的零式艦載戰鬥機,但是僅憑著一款戰鬥機,日本是不可能在二戰前期一直將太平洋戰場上的制空權牢牢把控在自己手中的,在零式戰鬥機之下,日本還是擁有著幾款非常優秀的戰鬥機的,就包括了兵哥今天要談到的KI-45
  • 二戰兵器全集,日本三菱Ki-21陸攻九七式重轟炸機
    這些三菱Ki-21在中島Ki-27和Ki-43戰鬥機的護航下基本消滅了英國皇家空軍和澳大利亞皇家空軍設於亞羅士打、巴特沃斯等地的軍事設施。1941年到1942年日軍捷報頻傳,三菱Ki-21(也被盟軍稱為「Sally」)表現出色。1941年12月到1942年1月的仰光戰役中Ki-21損失慘重。Ki-21-IIb是最後服役型號,幾乎參加了太平洋到遠東的所有戰鬥。Ki-21系列共製造2064架。
  • 西方艦載戰鬥機大比拼,陣風M和超級大黃蜂誰更強?
    法國「陣風」 M和波音F/A-18E/F「超級大黃蜂」的服役間隔時間不到一千天。這兩種噴氣機都是現代艦載戰鬥機的經典之作,能在航空母艦的惡劣環境下操作。一種是世界上最大飛機製造公司為美國海軍航空兵製造,另一種代表法國的獨立自主國防科技政策,因此將兩種艦載戰鬥機進行比較將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出於公平起見,在本文中進行對決的是兩種戰鬥機的最新批次,也就是F/A-18E/F Block II和「陣風」M F3R。
  • 美日之外的第三極,二戰中英國艦隊航空兵使用的英式艦載機
    英國海軍沒有航空兵管轄權,這就造成二戰爆發的時候,英國艦載機是當時三個航母大國中最不起眼的。機型老舊、數量少並且設計思路和性能都有問題。二戰中後期一些高性能機型加入航母部隊服役,但數量仍舊不足,艦隊中大量充斥引進的美式艦載機。所以英國艦載機在戰爭中沒有像美國和日本的機型那樣給人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
  • 日本"Zero" 零式艦載戰鬥機
    1937年5月19日,日本海軍以"12"試艦載戰鬥機的編號。向三菱重工和中島飛機公司提交了研製說明書。1937年10月,吸取侵華戰爭的作戰經驗,日本海軍又提出了「12」試艦載戰鬥機設計要求的修正方案。9月14日,日本海軍正式賦予該機A6M1艦載戰鬥機的編號。在首架原型機試飛的同時,三菱公司已經完成了第二架飛機的裝配,10月18日進行工廠試飛,一星期後交付海軍進行試飛。
  • 截擊超級堡壘的日本川崎3式Ki-61「飛燕」戰鬥機
    二戰兵器全集|截擊超級堡壘的日本川崎3式Ki-61「飛燕」戰鬥機 與通常安裝水冷直列發動機的飛機如Bf109或者P-51不同,日本川崎3式Ki-61「飛燕」式戰鬥機(Kawasaki Ki-61 Hien)的機頭螺旋槳漿罩位於偏下方位置,這是它最明顯的特徵
  • 眾望所歸 海軍或將選擇殲20作為第五代隱身艦載戰鬥機
    海軍選擇殲-20作為第五代隱身艦載戰鬥機 根據相關媒體消息,中國海軍第五代隱身艦載戰鬥機競爭似乎已經塵埃落定,中國海軍選擇殲-20戰鬥機作為隱身艦載戰鬥機。
  • 飛行員報告:陣風VS超級大黃蜂,誰才是世界最佳中型艦載戰鬥機?
    法國「陣風」 M與波音F/A-18E/F「超級大黃蜂」的服役時間相差不到一千天,這兩種噴氣機都是現代艦載戰鬥機的經典之作,能在航空母艦的惡劣環境下操作,其中一種是世界上最大飛機製造公司為美國海軍航空兵打造,另一種則代表法國獨立自主的國防科技政策,所以把這兩種艦載戰鬥機進行比較將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 靠不住的「海支點」——印度海軍米格-29KUB艦載戰鬥機墜海
    據印度媒體報導,11月底,印度海軍一架米格-29KUB「海支點」艦載戰鬥機(以下簡稱米格-29KUB)從「維克拉馬蒂亞」號航母上起飛後不久,在果阿邦附近阿拉伯海域上空失事,2名飛行員跳傘落水後,1人獲救1人死亡。這已經是印度海軍米格-29K系列戰鬥機的第6起事故,引發外界關注。
  • 德國二戰時的「國民戰機」,HE-162火蜥蜴式戰鬥機
    在二戰末期,德國有經驗的飛行員已經非常短缺。而當時投入戰場的噴氣式戰鬥機Me-262戰鬥機讓德國高層看到了噴氣式戰鬥機的巨大潛力,但是又因為飛行員緊缺,因此要求新的噴氣戰機,必須容易駕駛,並且把這個新型的單發輕型噴氣式戰鬥機稱作「國民戰機」計劃。
  • 看一個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如何選擇
    看一個航母艦載戰鬥機飛行員如何選擇 原標題: △《面對面》視頻:張超——4.4秒的戰鬥  央視網消息:>29歲的海軍航母艦載戰鬥機一級飛行員張超,今年4月27日在駕駛殲-15飛機進行陸基模擬著艦訓練時,突遇飛機故障,不幸殉職。
  • 美國曾打算出售F14艦載戰鬥機給中國,可惜當年沒錢購買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眾所周知,殲-11戰鬥機是俄羅斯蘇-27戰鬥機的中國版本,這也是中國第一種第三代重型制空戰鬥機,可以說讓中國空軍和中國航空工業都得益匪淺。蘇-27項目是在蘇聯最後的時光中敲定的,但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中國還看中過一種更加經典的第三代重型制空戰鬥機——F-14「雄貓」戰鬥機!
  • 一著驚海天——目擊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架次成功著艦
    備受外界關注的我國航母艦載戰鬥機首次著艦進入最關鍵時刻。這不是一次普通的飛行。航母艦載戰鬥機上艦,承載著國人的強軍夢想。浩瀚的大海可以做證,為了這一夢想成真,古老的中華民族,已經等了近百年;人民海軍官兵,已經期盼了半個多世紀。這更不是一次普通的降落。這是世界公認的最具風險的難題。
  • 扒一扒西歐噴氣式戰鬥機家族譜(2)
    171957年 超級馬林「彎刀」戰鬥轟炸機超級馬林公司出品,綽號「彎刀」,英文名稱Supermarine Scimitar,是一款雙發、中單翼噴氣式艦載戰鬥轟炸機。,也是二戰結束後義大利首次自行研製的亞音速噴氣式戰鬥轟炸機。
  • 澳大利亞空軍:摔了一架二手戰鬥機,需要新戰鬥機來補充
    萬幸的是兩名飛行員開啟了彈射跳傘模式,成功從墜落中的F/A-18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座艙中逃逸;據澳大利亞媒體宣稱,這是一架澳大利亞空軍於1985年從美國引進的二手的 F/A-18F「超級大黃蜂」戰鬥機。
  • 二戰時期,日本的工業水平如何
    一、第一次工業革命與日本第一次工業革命是18世紀60年代發端於英國的,蒸汽機動力被廣泛使用,機器代替了人的勞動,工作效率和能力都得到驚人的提高。借著技術革命,英國成了世界霸主。隨後,法國和美國也開始了工業革命,進入工業文明,尤其美國,從英國偷了許多技術,引進許多人才,逐漸變得強大。
  • 二戰日本的「大炮鳥」:B-29忌憚的對手,Ki-102/108重型戰鬥機
    在二戰時期,日本的航空軍事力量中,最出名的應當是零式艦載戰鬥機。但是零式艦載戰鬥機也只是在二戰早期美軍還未研究出對策方法時佔了優勢,到了二戰中後期,美軍開始對日本本土進行大規模轟炸,在攔截B-29這種轟炸機時,零式艦戰便顯得十分吃力,此時的日軍才開始大規模應用雙引擎重型戰鬥機,而本文的主角KI-102重型戰鬥機便是其中一員。
  • 服役40年,​美F/A-18C「大黃蜂」艦載戰鬥機告別飛行
    宋曉軍:「大黃蜂」是美國海軍的艦載型戰鬥機,後來又有一部分裝備到陸戰隊,它是一種兼具戰鬥和攻擊功能的非常完善的重型戰鬥轟炸機,其性能在美國第三代戰鬥機當中是非常好的。「大黃蜂」在冷戰期間廣泛地使用,冷戰之後在歷次的中東戰爭當中也都發揮了重要作用,特別是它作為艦載機進行了很多次的作戰出動,而且整體作戰效果應該說還是不錯的。
  • 扒一扒西歐噴氣式戰鬥機家族譜(3)
    「幻影」Ⅲ是開啟「幻影」系列三角翼戰機傳奇的首位「功臣」,在二戰後世界的各個大小戰爭和武裝衝突中屢試身手,戰功卓著,使得"幻影"戰鬥機家喻戶曉,至今仍在多個國家的空軍服役。是法國的一種單座單發輕型艦載攻擊機(輕型多用途戰鬥機),在俯衝時可以達到超音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