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師生戀」在任何時期似乎都是個比較敏感的話題,因為一般人都認為有悖倫常。由於古代封建社會女孩子根本不上學,所以此種戀情幾乎沒有發生的可能。但是在民國那個新舊思想交替的時期,「師生戀」不但發生了,還被人美化為「追求自由的浪漫事兒」。今天筆者就聊聊民國最著名的5對「師生戀」的故事……
第一對:魯迅與許廣平
魯迅46歲時正式與29歲的許廣平同居,兩人相差17歲,並生下1子,相守9年。許廣平始終沒有合法名分,卻一直被世人認為是「魯迅的第二位妻子」。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夏天,25歲的魯迅還在日本留學,卻被母親騙回來與28歲的朱安成親。魯迅由於對此包辦婚姻極度不滿,婚後僅3天就返回日本,終身未與這位合法妻子圓房。
民國十一年(1922年),24歲的許廣平考入國立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國文系,成為魯迅的學生。許廣平是個極具獨立思想和反抗精神的新時代女性,不僅因為反對包辦婚姻而逃離家鄉,在校期間還積極投身於反對軍閥政府對學生的壓制運動。此期間,受到魯迅的支持和大力幫助。
魯迅與許廣平的戀情在當時不被理解,很多年裡都受盡流言蜚語嘲諷,甚至他的親弟弟周作人也很有看法,多次公開挖苦魯迅「多妻、納妾、色情」。
其實,兩人公開結合後,並沒有後世人想像的那麼幸福——魯迅一直為此煎熬痛苦,甚至有時候「一個人默默地躺在冰涼的陽臺上」;而許廣平也從一個積極要求進步的新女性「淪為」家庭主婦,每天所做的事情無非是為魯迅抄稿、待客、照顧孩子,失去了自我……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0月19日,魯迅因病去世。臨終前,他握著許廣平的手說:「忘記我,管自己的生活!」然而,許廣平卻始終沒有再嫁。
第二對:沈從文與張兆和
沈從文31歲時與23歲的張兆和結婚,年齡相差8歲,兩人雖終身保持夫妻關係,並生育2個兒子,但始終沒怎麼幸福過……
民國十八年(1929年),19歲的張兆和進入上海中國公學院讀書,老師沈從文時年27歲。
張兆和出身名門,貴為千金,再加上人長得漂亮性格又活潑,身邊有眾多追求者。張兆和把追求者都編了號——青蛙一號、青蛙二號……
沈從文出身寒微,性格木訥又不修邊幅,給張兆和的印象很差。曾經張兆和的姐姐開玩笑地說:「那個追求你的沈從文,恐怕連『癩蛤蟆十三號』都排不上吧。」
儘管沈從文不斷地給張兆和寫情書表白,但那純粹是「單戀」。不堪其擾的張兆和有一天拿著一大疊情書去找校長胡適告狀,胡適卻勸道:「我知道沈從文頑固地愛你!」而張兆和卻毫不猶豫地回答:「我頑固地不愛他!」
隨後的兩三年裡,沈從文雖然離開學校卻不斷地追求著張兆和,還親自上門去探望,最終在張兆和姐姐的撮合下順利如願。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23歲的張兆和與31歲的沈從文在北京簡單完婚。然而,兩人的出身、性格、興趣愛好大相逕庭,沒過多久就矛盾重重,甚至從此分居了……
1988年沈從文去世,晚年的張兆和整理其書稿時說:「從文同我相處,這一生,究竟是幸福還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後來逐漸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壓,是在整理編選他遺稿的現在。」
第三對:徐悲鴻與孫多慈
兩人相差18歲,最終因各種阻撓而各奔東西。
民國十九年(1930年),17歲的孫多慈成為南京中央大學藝術系旁聽生。老師徐悲鴻時年35歲,並且是個有妻有子的人。
很快,孫多慈的聰慧和對繪畫的才華贏得了徐悲鴻的讚賞、器重,倆人的關係越走越近……
徐悲鴻毫不避諱對孫多慈的愛意,在帶領全班同學外出寫生期間,一路與孫多慈卿卿我我,根本不在乎別人的議論和眼光……
妻子蔣碧微知曉後醋意大發,不斷地去找孫多慈的麻煩,甚至用刀子劃破孫多慈的繪畫作品……夫妻感情從此破裂而分居。孫多慈的父親也根本不同意這段「驚世駭俗」的師生戀,抗戰爆發後,他帶領全家避難至桂林。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徐悲鴻在報紙上公布與蔣碧微解除關係,同時委託朋友去孫多慈家提親,但是朋友卻被孫父罵了個狗血淋頭……
1940年,孫多慈奉父命嫁給了一個40多歲的軍官。1946年,徐悲鴻娶了另外一個妻子。倆人至死也沒再見面……
第四對:黃侃與黃紹蘭
這一對似乎不太出名,很多人不知曉。黃紹蘭生下一女,卻被黃侃拋棄,受刺激而發瘋自殺。
黃侃,生於光緒十二年(1886年),去世於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師從章太炎,曾是北京大學、武昌高等師範(武漢大學前身)、北京師範大學、山西大學、東北大學、中央大學(南京大學前身)、金陵大學的教授,也是我國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驅、著名語言文字學家。
黃侃才高八鬥學富五車,脾氣和行為很古怪,被稱為「狂人」。這位狂人在私生活上也特別不走尋常路,據說一生結婚多達9次,還特別愛喝酒。
在黃侃眾多段感情中,有個曾做過他學生的女性名黃紹蘭。當黃侃與黃紹蘭結婚的時候,他與家鄉的妻子並沒離婚,所以用假名「李某」做了結婚登記。
對此,黃侃跟黃紹蘭解釋:「你也明知我家有髮妻。如用我真名,則我犯重婚罪。同時你明知故犯,也不能不負責任。」
婚後黃紹蘭生下一女,但好景不長,黃侃移情別戀,將她母女拋棄了。因為當初結婚證書上寫的丈夫是「李某」,黃紹蘭想告黃侃都沒憑證!她的父親因其敗壞門風,也與她斷絕了關係。
最終,黃紹蘭因擺脫不掉如此巨大的心理陰影而發瘋自殺。
第五對:陳致平與袁行恕
兩人相差8歲,一般人只看名字根本不認識他倆,但是他們的女兒是所有人都知道的——臺灣女作家瓊瑤。
袁行恕是豪門千金,她的父親是中國中國銀行業之父、第一任交通銀行行長袁勵衡。
而陳致平則出身寒門,是歷史教授。
袁行恕20歲時愛上了已經有家室的老師陳致平,袁家人非常反對這段門不當戶不對又違背倫常的感情。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21歲的袁行恕還未畢業,就「不小心」懷上了雙胞胎,袁家只好同意了她與陳致平的婚事。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在成都,袁行恕為陳致平生下一男一女。女孩取名陳喆,就是現在大名鼎鼎的作家瓊瑤。
內戰結束後,袁行恕夫婦都去了臺灣,這段感情也始終圓滿,倆人共同走過了一生。
綜上可見,民國時期師生戀也不被社會普遍認同,結局大多也不怎麼美好。對此,咱們現代人也不要太過美化任何時期的「師生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