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大多沒上過補習班,是真的嗎?為什麼

2021-02-13 亦小秋

一說到誰誰考上了北大,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這孩子真聰明,智商真高」。

但是這些孩子真的都是天才嗎?

其實不然,其實即使是上了清華北大的孩子,大多數人的智商也都在90-120這個範疇中。

天才或許有,但是也只是鳳毛麟角,只佔據著一小部分。

其實後天的教育是很關鍵的。

畢竟我們也看到過很多的小時候非常聰明,但是長大之後卻沒有什麼成就的人。

所以究竟怎樣的人才能夠上清華北大呢?

也有很多的教育專家對此感到好奇,所以也對清華北大學生的家庭狀況,成長經歷進行了調查,發現他們大多數人都有這3個共同點。

這其中並不包括「補課」。事實上,經過調查發現,其實這些學霸們很少有過補習班的。

但是並不是說他們就玩了,而是他們都找到了比補課有效率的學習方式。

| 1、從小就很自律,對學習有規劃

在清華大學校史館舉行過一場「清華大學優良學風檔案史料展」,在這其中就展出了一些清華畢業生和在校生的筆記、作業、計劃等。

表格內容是一周的整體安排,每天的時間段列得很清晰。

我們都知道,大學是沒有老師監督的,學習這件事全都靠自覺,或者是自律。

但是有多少孩子,其實只要一沒有人管,馬上就開始放縱自己,開始偷懶了。

為什麼會這樣?

其實,這其中的差別就在於父母有沒有在孩子小時候就幫他養成自律的好習慣。

孩子從小就更自律,對學習有規劃,那麼就是有足夠的內在驅動力,自然更不容易受到外界的影響。

同時,學習也更有效率。

反之,如果孩子不夠自律,總是別人說一句他動一步,缺乏內在驅動力,那麼外界的推動力一旦沒了,他學習的效率就會大大降低。

2、有屬於自己的愛好,熱愛閱讀

其實這些上了清華北大的孩子,他們都不是單純的學習機器。而是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

南寧市理科狀元楊晨煜喜歡打羽毛球、寫書法,而且還喜歡看紀錄片,對科研感興趣,最終選專業的時候選擇了科研方向。

央視名嘴白巖松的兒子白清揚也是從小就喜歡看書,最開始金庸小說,然後對那個朝代感興趣,然後對歷史感興趣,大學的時候選擇了歷史學。

在別的孩子還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麼,迷茫於專業選擇的時候,他們早就已經確定了自己以後要走的路。

有了目標之後,學習才有足夠的動力。

3、高水平勤奮,學習更輕鬆

總有一些孩子,看著好像總是在玩,但是學習卻總是能夠名列前茅。

但是他們真是是在玩兒嗎?

在上課的時候,聚精會神聽課的一定有他,自習課的時候專心做題的也一定有他。

他們只是善用一些方法,避免低水平的勤奮。

就像是成都市的高考學霸張家豪在採訪中說,他會製作錯題集,不僅要看錯題的形式,更要看背後的知識點。

這樣學習效率自然特別高,有時間玩,還有時間休息,不疲勞學習,避免對學習產生厭煩的情緒。

現在其實很多孩子都已經放寒假了,那麼其實正是培養孩子學習好習慣的時候。

最後,也是可以趁著寒假時間幫助孩子養成閱讀好習慣,而且海量的故事都可以成為孩子作文中的素材,為孩子的作文增添色彩。

以上就是這篇文章的內容。

相關焦點

  • 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大多沒上過補習班,是真的嗎?是真的
    我們知道,每年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都是萬裡挑一的學霸生。有人說,學霸天生就是學霸,每個人也不是靠努力就能當上學霸的。也有人說,天生聰明怎麼了?
  • 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大多沒上過補習班,是真的嗎?其實是真的
    一說到誰誰考上了北大,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這孩子真聰明,智商真高」。但是這些孩子真的都是天才嗎?其實不然,其實即使是上了清華北大的孩子,大多數人的智商也都在90-120這個範疇中。天才或許有,但是也只是鳳毛麟角,只佔據著一小部分。其實後天的教育是很關鍵的。
  • 如今補習班盛行,清華、北大的學生是否上過,補習班是否真有用?
    在當今的教育領域中,我們在談及如何教育孩子時,總是無法繞開參加校外培訓班的話題,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過參加補習班的經歷,而且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在小城市的家長們對孩子的教育更加重視,補習班甚至已經發展成為一種產業。
  • 考上清華北大的學霸,真的從來沒上過輔導班嗎?
    都說學霸們從來不上輔導班,只要是考上名校都會有採訪,他們都說自己沒有上過輔導班,其實,他們往往是忽略了自己所讀的輔導班,他們說的輔導班就是我們經常去的那種。學霸自然是天賦異稟,這種普通的輔導班可能對他們並沒有吸引力,他們要讀的輔導班,是很高級的那種。
  • 有人說85%的北大清華學生沒上過補習班,這句話可信嗎?
    必須首先強調一個問題,沒上過補習班的85%讓北大錄取,這個有點扯。但是呢,近年來接觸過很多品學兼優的孩子,的確從小沒有上過什麼補習班,尤其是考到北大、清華、復旦、交大、浙大、科大的孩子們。究竟是什麼原因呢?無非是社會上把學習成績與上補習班之間的關係看成了必然,而實質上,呵呵,沒什麼太大的關係。
  • 清華北大的學生也曾報暑假班 勸學弟學妹不要盲目報補習班
    清華北大的學生也曾補習班 勸學弟學妹不要盲目報補習班其實網上說能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從不報補習班,這句話是真的嗎?這句話當然不是真的,我們可以說很多特別聰明的學生不報補習班,但並是說所有的優秀學生都不報補習班。
  • 全民都在炒「清華北大」正常嗎?沒考上清華北大就感覺沒考上大學
    ;刷抖音也都是看到高調慶祝上清北的學生視頻;就連人民網和官方媒體也都是在報導那些考上清北的學生故事。這些考上清北的學生,平時在學校不受到關注,一旦被清北錄取就受到萬千寵愛。但另一方面,我們也感受到,好像只有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才叫考上了大學,至於其他的學校,關注的人就非常至少。感覺整個中國就兩種大學:一種大學叫「清華北大」,一種大學叫「其他大學」。
  • 沒考上清華北大的孩子就是不夠努力嗎?
    昨天晚上刷朋友圈,看到侄女說:一個長輩說她沒考上清華北大,一定是不夠努力,心裡很委屈。雖然侄女沒說是哪個長輩說她,但我還是知道是誰說的,因為我們的親戚就有一個人喜歡指點江山,胡說八道。自己五六十歲了一事無成就算了,動不動就拿長輩的輩分去說這個外甥,那個侄子,覺得別人都聽他的,不聽他就會吃虧。
  • 考上清華北大真的可以改變一生嗎?
    每年高考錄取完,最讓人羨慕的就是誰家孩子今年考上清華北大了、某高中今年又有不少人被清華、北大錄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作為我國最好的兩所大學,在中國的孩子和家長心目中,考上這兩所大學就意味著人生已經成功了一半,以後飛黃騰達的日子指日可待,那麼考上清北真的可以改變一生嗎?
  • 農家兄弟被北大清華錄取,沒上過補習班的他們,為何如此優秀
    每年高考後,誰家的孩子要是考上了這兩所名校的其中之一,家長的激動和開心更是難以難表。不過有這樣一位家長,在2020年收穫了雙倍的幸福和快樂——他的雙胞胎兒子,一個考上了清華、一個考上了北大!喜訊傳來,這位家長笑逐顏開,人們也紛紛向他和孩子獻上了真誠的祝福。要知道,他們的家境非常一般,兩個孩子也沒有上過什麼補習班,完全是靠著自己的努力和自覺才取得了如此優異的成績,而這就更是顯出了這份榮譽的可貴之處。
  • 那些考上北大清華等一流名校的學生真的是老師教的嗎?
    說到中國最高學府,很多人就會想到清華和北大。每一個上過學的人,肯定都是嚮往過上清華或者北大的。但是,有這種嚮往的大多數人,都是在小時候想想,長大了之後懂事了,知道進入這樣的學校的難度了,索性連想都不敢想了。
  • 能上清華北大的孩子,都是天才嗎?調查顯示:主要是3點教育到位
    一說到誰誰考上了北大,我們第一時間想到的肯定是「這孩子真聰明,智商真高」。 但是這些孩子真的都是天才嗎? 其實不然,其實即使是上了清華北大的孩子,大多數人的智商也都在90-120這個範疇中。
  • 不是人人家的孩子都能考上北大、清華、985
    有人硬是不信:「憑什麼別人家的孩子就能考上北大、清華、985,而我的孩子就不行呢?」請面對現實,不要做槓精好不好?再說北大清華錄取率:2020年陝西23萬考生,北大清華錄取234人,比例為0.1%。你覺得你家孩子是最棒的,最好的,最優秀的,和別人家的孩子是一樣的,這只是你自己的感覺,而事實上真的是一樣的嗎?
  • 什麼樣的學生能考上北大清華呀,真的都是學神學霸的專利嗎?
    清華北大乃是中國高校中的泰山北鬥,引千萬學子競折腰,能考上北大清華那是何等的榮耀,但這份榮耀卻是沉甸甸的,因為她太難實現了。中國每年上千萬的考生,每年能上北大清華的不過幾千人,真的是萬裡挑一,千裡挑一!
  • 讓孩子從小就到各種輔導班補習,能不能考上清華北大?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實原因也很不難分析。 內捲化下當下無數家庭在孩子的教育投入上可以說是不遺餘力,從「早教」開始,無數孩子就開啟了其各種「走班」的童年生活。
  • 湖南留守女孩考上北大,農村小夥上清華前工地搬磚,讓你感動嗎?
    平時沒有父母幫忙打理,沒有補習班,沒有輔導,沒有各種助攻,這個孩子就是硬生生靠自己的努力學習拿到了這個成績。這就是寒門學子勵志的典型,是留守孩子學習的榜樣。成績出來後,校長帶著50多位老師連夜進村報喜,這是對鍾芳蓉的鼓勵,讓大家知道了這個自強自律的留守女孩。
  • 考上清華北大的學霸總是備受關注,為什麼上大學後卻默默無聞了?
    文|教育方向標經常聽人說,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在收到錄取通知書的時候,可能是一生中最榮耀的時候,因為從那之後,可能再也無法獲得任何人的關注。顯然,這句話是沒有道理的,因為那些考上清華北大的學生,無一不是優秀聰明的人,這些學生會利用在大學時期學到的知識繼續發光發熱,讓自己變得更加充實飽滿,並非默默無聞。可是,既然這些優等生可以繼續發光發熱,為什麼會給人一種「上了大學就銷聲匿跡,默默無聞」的感覺呢?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
  • 我們家孩子考上清華(北大)了,最近很多鄰居都這樣說
    自古寒門出貴子的事情時有發生,今天也是,湖南的雙胞胎同時被清華和北大錄取,在收到通知書的那一刻,我想他們是興奮的,他們的父母更不必說。湖南雙胞胎學霸同時被清華北大錄取作為地地道道農村孩子的他們,想要從農村走向大城市,高考應該說是唯一的出路,也是最捷徑的路
  • 《銀河補習班》揭露教育的真相:想讓孩子成績好,不是靠上補習班
    《銀河補習班》是去年上映的電影,電影主要圍繞父親馬浩文憑藉自己獨特的教育理念,幫助兒子從「學渣」逆襲為「學霸」的過程。影片上映後,可謂是給很多家長都上了一課,從來都是家長要求孩子去上補習班,沒想到,該補課的,原來是家長自己。
  • 高分真的是補習班補出來的嗎?留守女生考入北大選了考古專業
    這個學生參加了多少補習班才會取得這樣的高分,因為很多家長都是把讓孩子參加補習班來做為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途徑之一。正如前幾天,一個上海的女生,從小學到高中,僅補課費就花了一百萬,她的爺爺、奶奶已年過八旬,曾經也是當年的本科生,他們希望自己的孫女能夠考上清華或北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