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2月12日,中央電視臺舉辦了第一屆春節聯合晚會。至此春晚成為了中國老百姓跨年夜必不可少的電視節目。
1984年,陳佩斯、朱時茂的《吃麵條》,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小編認為在對著空氣表演吃麵,陳佩斯老師稱第二沒人敢稱第一。它也開創了小品的先河,兩人也成為了八十、九十年代家喻戶曉的喜劇演員。
1989年,趙麗蓉、侯耀文《英雄母親的一天》,侯耀文要拍英雄母親的偉大形象,而趙麗蓉卻是每天為瑣事忙活的平凡老母親。一句「司馬缸砸光」也成為了一代人的幽默記憶。
1990年,趙本山、黃小娟《相親》,這應該是趙本山真正進入大眾眼帘的作品,此後趙本山在春晚的舞臺上不斷的給全國觀眾帶來驚喜。
1990年,陳佩斯、朱時茂《主角與配角》,陳佩斯飾演「叛徒」,為了當上主角耍盡各種小聰明。節目轟動全國,小品正式取代相聲成為春晚的第一主角。陳佩斯和朱時茂也確立了兩人的表演模式,一邪一正,一文一武。
1995年,趙麗蓉、鞏漢林《如此包裝》,鞏漢林在「包裝」趙老師時的表演入木三分,「麻辣雞絲」也成了經典臺詞。在舞蹈最後趙老師摔了一跤,大家都以為是有意設計,其實是趙老師腿上發作,意外摔倒。
1995年,趙本山、範偉《牛大叔「提幹」》,這應該是趙本山與範偉第一次上春晚合作。通過描寫牛大叔「被提幹」,對社會腐敗現象進行了諷刺。
1996年,蔡明、郭達《機器人趣話》,蔡明真的把機器人演活了,估計現在大家學機器人的方式都是從蔡明那學來的吧。
1997年,趙本山、範偉《紅高粱模特隊》,這一年春晚的宗旨是「團結、自豪、奮進的中國人」。搞笑的對白,朗朗上口的唱詞都深刻反應了「勞動創造美」的真理
1998年,趙本山、高秀敏、範偉《拜年》,高秀敏的加入讓趙本山的小品更上一層樓,兩人在小品中扮演的夫妻,性格上的差異也為小品增加了不少笑點。
1999年,趙本山、宋丹丹、崔永元《昨天 今天 明天》,白雲、黑土夫婦首次登臺,用幽默的手法反應了社會的變遷。念詩、薅羊毛、發自肺腑的「我十分想見趙忠祥」讓人笑聲連連。由此也開創了趙本山小品的系列化,是趙本山的裡程碑之作。
2000年,趙本山、宋丹丹《鐘點工》,宋丹丹飾演的鐘點工來幫助進城不久的趙本山走出心裡障礙,因不明鐘點工的來意,鬧出了一連串的笑話。「把大象裝冰箱,總共分幾步?」「再嘮十塊錢的」等搞笑段子,很長一段時間都是人們玩笑時的談資。
如果大家感興趣,小編還會接著為大家總和歷屆春晚精彩節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