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舟、李修文、王躍文:3位「魯獎」得主長沙對話文學與人生

2020-12-19 湖南在線

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易禹琳

12月22日下午,冬至的細雨飄動。甘肅省作協副主席、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得主葉舟,攜詩集《詩般若》(湖南文藝社出版)首次來到長沙。湖南、湖北兩省作協主席,同為「魯獎」得主的王躍文、李修文聞訊而至。3位「魯獎」得主相聚熬吧,笑談文學和人生。

「我的名字與湖南有莫大關係」

葉舟以短篇小說《我的帳篷裡有平安》獲得第六屆魯迅文學獎。他撿點近10年在大西北漫遊、生活的思考,以詩歌的形式來詮釋絲綢之路的歷史地理人文,就有了《詩般若》。詩集首發現場,粉絲們朗讀他的詩,每個人能讀出不同的滋味。

王躍文20多年前與葉舟相識,前年又一同出遊非洲。他透露葉舟很會講故事,一邊講一邊畫,故事講完,插圖也畫好了。他認為葉舟是當今少有的邊塞詩人。讀他的小說《我的帳篷裡有平安》時,雖然是晚上讀,卻好像看見了燦爛陽光。讀他的詩,又仿佛看到他在行走中取經,讀著讀著,心裡就特別安靜祥和。

葉舟多次與長沙擦肩而過。但他說,自己的名字與湖南有莫大的關係。左宗棠抬棺收復新疆,西行到蘭州城外,在亂墳崗休整等待朝廷糧草,發現此地風水不錯。後來,就在此處建了一座義園,將前線戰死將士遺骸暫厝於此。義園造型像一隻船,船頭永遠朝向湖南。後來周圍有了住戶,這地方就叫「一隻船」。葉舟原名「葉洲」,得知自己出生地的來歷,果斷改名「葉舟」。

「沒有葉舟,就沒有我的《山河袈裟》」

1975年出生的李修文說自己不年輕了,但他曾是全國最年輕的專業作家,他的散文集《山河袈裟》如一道閃電劈進讀者心裡,獲得第七屆魯迅文學獎。李修文長沙揭秘,其中一篇《青見甘見》裡,和他橫穿河西走廊,一同經歷暴風凍雨暴雪和生死的人就是葉舟。

1999年,24歲的李修文和葉舟走西北,葉舟說「像班超和霍去病一樣去採風」。李修文說近20年來,他每隔一段時間發現「骨頭會變軟」就要去西北,和葉舟交往密集,可以說葉舟改變了他的人生和寫作。踏過了西北的河山,才使他一個湖北人吸收了遼闊雄渾的曠野氣息,語言裡出現從來沒有過的詞彙;使他內心的一些東西被激活,成長為一個新我。要改變自己的語言,必須先改變自己的生活。李修文由衷感恩:「和葉舟同行這麼多年,他反覆歌頌的那個天,帶給我生命中最重大的機緣。」

「他保衛了一隻船,我也保衛了漫水」

葉舟透露自己這輩子最得意的是保衛了蘭州「一隻船」這個地名。「一隻船」之名面臨消失的危險。葉舟烈日下騎自行車,奔走檔案館,採訪老人,強烈呼籲。蘭州大學對面的「一隻船」社區名保住了。很多外地人包括外國遊客到了蘭州,都會去找「一隻船」。

王躍文講述自己也保衛了家鄉「漫水」這個村名。他出生的村子自古以來叫漫水,1949年以後,不知為何,「漫水」改成了「萬水」,但當地老百姓仍然叫「漫水」。他的中篇小說《漫水》(獲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寫的就是家鄉餘公公和慧娘娘的散淡日常。現在,這個村子因《漫水》聲名遠播,又改回了「漫水」。

「作協主席不是官,只做兩件事」

很多人好奇追問,他們公務繁忙,會不會影響創作?

葉舟用19個月時間,完成了一部為敦煌寫的100萬字小說,是「絲綢之路三部曲」之一,剛封筆。王躍文從不認為作協主席是一個官。他說職務對創作沒有影響,能為作家們多辦點事情。最近作品寫得少,不能以職務為藉口,是個人的原因。

李修文是全國最年輕的省作協主席,今年7月才上任。他坦言,新手上路,又逢換屆,工作密集了一點,對創作有點影響。但他認為作家不要把創作和公眾責任割裂,因為蘇東坡、李白、杜甫沒有一個人的人生主題是專業寫作。當了作協主席後,無非是重新管理自己的時間。其實,就是做好兩件事:把自己的創作搞好,幫助別人把創作搞好。

相關焦點

  • 李修文對話寧浩:文學是弱者的事業,精緻是墮落的開始
    2019年10月16日,李修文最新散文集《致江東父老》分享會在成都市文軒BOOKS書店舉行。紅網時刻記者 蔡娟 通訊員 陳漫清 長沙報導「大家好,我是李修文的書迷,我代表大家向李修文問好。」寧浩式幽默開場。
  • 魯獎「雙響炮」——湖南文藝出版社兩書同獲魯迅文學獎
    2003年底,現為中南傳媒總編輯的劉清華出任湖南文藝出版社社長,提出要「建設南中國原創文學出版基地」,並喊出了「重獲文學圖書出版話語權」的口號。 沒有什麼比原創更重要。2005年,湖南文藝出版社策劃了「犀角原創小說叢書」。2006年,「大風原創出版工程」正式規劃實施,策劃了「大風原創長篇小說叢書」,由多個「五年規劃」組成。
  • 「作家寫文章也會像我一樣犯錯嗎」:瀟湘晨報小報童對話三位知名作家,解密學生時期學習寫作
    7月31日,瀟湘晨報小報童對話三位知名作家,在為自己的寫作取經之餘,更成功挖掘出作家們的卡文「藥方」。知名作家是什麼樣子的?「他們會和我們一樣因為寫文章沒靈感撓頭嗎?」「他們會和我們一樣寫錯別字嗎?」7月31日,來自望月湖二小的幾名同學通過2020年瀟湘晨報小報童活動,得到了與知名作家對話的機會,問出了藏在心裡最好奇的問題:已經成為知名作家的他們,也會和我一樣嗎?帶著這些小報童的提問,瀟湘晨報記者聯繫到了省作家協會主席王躍文、省文聯第九屆委員會名譽主席彭見明、中國一級作家湯素蘭三位知名作家,他們用寫作的切身經歷,告訴孩子們寫作的「秘訣」。
  • 廣州國際文學周將開幕,大批文學名家邀市民共赴文學盛宴
    李敬澤、舒婷、劉斯奮、韓少功、周大新、柳建偉、施戰軍、徐則臣、葛亮以及平野啟一郎、高橋睦郎、文貞姬、朱西等來自中國、日本、韓國、義大利、英國的60多位名家及200多位文學屆人士將參與這場文學盛宴。  日本主賓國活動:芥川獎得主對話茅盾獎得主  廣州國際文學周首設文學主賓國,今年的主賓國是日本,邀請到日本文學界代表人物著名詩人高橋睦郎、平田俊子、大崎清夏,著名作家平野啟一郎,評論家阿部公彥,旅日詩人、學者田原等重磅嘉賓,與中國同行及市民進行交流對話。
  • 唐浩明王躍文肖仁福薦名著
    華聲在線力邀湖南作家暢談閱讀心得  唐浩明:年輕人要像曾國藩一樣讀書  王躍文、肖仁福推薦經典名著  王躍文帶著這些疑惑,記者採訪了湖南知名作家唐浩明、王躍文、肖仁福,試圖通過他們的閱讀分享,為你勾勒出未來閱讀的曲線。  ■記者 王立三 楊博智  浮躁的社會需通過閱讀靜心  讀書使人心靈安寧。每個人心靈安定下來社會才能安寧,如果我們大家都來閱讀的話,那麼我們國家一定是個安定的國度,我們民族一定是安寧的民族。
  • 葉舟長篇小說《敦煌本紀》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人民網 韋衍行 攝人民網北京12月6日電(韋衍行) 12月4日,葉舟長篇小說《敦煌本紀》研討會在中國作家協會舉辦。本次研討會由中國作協創研部、甘肅省文聯、《芳草》雜誌社、譯林出版社共同主辦。《敦煌本記》的作者葉舟是第六屆魯迅文學獎得主,敦煌是其多年來的寫作母題。書中,葉舟以敦煌莫高窟和敦煌沙州城及城外二十三坊為支點,以索氏家族的榮辱興衰為一條線索,以胡氏一族的突然崛起和光大為另一條線索,集中展示了西部人民尋路、開路、拓路的現實遭際與心路歷程。《敦煌本紀》書影。
  • 文學之花南粵綻放!「2020花地文學榜」年度盛典舉行
    白巖松與蔣子龍、麥家對話2020年,花地文學榜加入了網絡文學元素和網絡文學打榜項目,深度支持網絡文學的創作。白巖松與大咖對談「文學與改革開放」盛典現場,三位重量級嘉賓蔣子龍、麥家、白巖松圍繞「文學與改革開放」進行對話,是本次盛典的重點之一。白巖松:深圳將成文學重要題材的開掘地
  • 諾貝爾獎得主在寧談文學:「中國文學讓我震撼也讓我著迷」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法國作家勒克萊齊奧和他在中國的主要譯者和研究者、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許鈞,近日做客先鋒書店,舉辦「與諾貝爾獎得主一起談文學」讀者見面會。這是勒克萊齊奧第一次專程前往書店與讀者面對面,為他喜愛的南京「破例」。
  • 武漢大學邀請名作家駐校當導師,李修文受聘為首任駐校作家
    10月27日,湖北省作家協會主席、武漢市作家協會主席李修文以《山河人間與我》為題,為90位武漢大學師生上了一堂寫作課,這也是他受聘為武漢大學駐校作家後,給同學們上的第一堂課。武漢大學校領導為李修文頒發聘書。
  • 「花地文學榜」年度盛典舉行 七位獲獎作家談心論道話文學
    「年度散文」《致江東父老》作者李修文:寫作時感受到兩種力量的拉扯雖然得獎,但李修文說,《致江東父老》的寫作其實充滿了猶豫、困頓和自我懷疑,「寫作這本書時,我明顯感受到了兩種力量的撕扯,一種是吾道有孤:一切奔跑、閃躲和消失都太快了;一種是吾道不孤:那些頑固的存留,仍然足以讓人生出與之共存的決心
  • 金城名家為文學愛好者充電 蘭州市第二屆文學提高班舉辦
    我對文學有著自己的追求,希望通過此次學習更好地完善自己,進一步提升自己的寫作水平。」這是我市青年詩人樹賢在參加蘭州市第二屆文學提高班開班暨《永登文化遺產》《莊浪河新歌》首發式活動後的感受。3天時間,5位文學界大咖、近五十位文學創作者及愛好者在美麗的吐魯溝進行學習、交流。
  • 葉舟首談最新長篇小說《敦煌本紀》?「敦煌是一種偉大而沉靜的力量」
    葉舟首談最新長篇小說《敦煌本紀》——「敦煌是一種偉大而沉靜的力量」葉舟【編者按】2018年12月,著名詩人、小說家、全國政協委員、魯迅文學獎獲得者、甘肅日報主任編輯、甘肅日報社葉舟工作室主任葉舟歷時十年創作的長篇小說
  • 跨越16個時區 3位諾獎得主「雲對話」江蘇企業家
    北京時間11月22日晚,一場別開生面、跨越16個時區的高端「雲對話」在南京舉行。圍繞著「全球經濟展望與中國企業家新思維」這一主題,三位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分別於義大利、美國芝加哥、美國加州在線發表精彩演講,並與江蘇近200名企業家大咖的代表展開視頻對話。
  • 葉舟詩歌朗誦會聆聽者說?一個甘肅故事的全新表達
    朗誦會表明詩歌不光是文學的魅力,還有更愉悅的社會學價值。它參與了一座城市的脈動,也見證了藝術的力量。大型詩歌朗誦會??「葉舟事件」李勝利(作家、教授)我個人更傾向於把2018年6月24日晚上,在甘肅大劇院舉辦的大型詩歌朗誦會,稱為「葉舟事件」。
  • 星辰文藝 | 王躍文:假如我還能活下去——寫在新冠狀病毒肆虐的寒夜
    星辰文藝 | 王躍文:假如我還能活下去——寫在新冠狀病毒肆虐的寒夜 綠色新聞 | 2020-02-03 17:09:18 星辰在線 | 編輯:鄧婷
  • 詩歌翻譯是殘酷的藝術:專訪第七屆魯獎得主李永毅
    記者 鄭宇 攝 「你可看見,茫茫深雪裡,索拉科特峰怎樣矗立……」9月28日,在位於彈子石老街的少數花園,相關單位為第七屆魯獎得主李永毅舉行一場譯詩《賀拉斯詩全集》分享會。重慶大學教授李永毅向現場觀眾分享了其翻譯《賀拉斯詩全集》的歷程和心得並接受重慶日報記者專訪。
  • 葉舟長篇小說《敦煌本紀...
    感謝葉舟,為我們奉獻了一本在世界文學背景下拿得出手的中國文學作品。《敦煌本紀》是河西走廊一帶人民生命力的體現,以及對生命的關切;是幾代敦煌人所呈現出來的英雄主義的精神氣質;是這種氣質的背後,那一種古老而壯美的西北邊疆的集體意識,也是這一種意識充溢其間的敦煌故事和中國故事。
  • 著名演播藝術家李野墨今起傾情演繹葉舟小說《敦煌本紀》
    野墨老師在演播上、在文學和美學修養上有著極深的造詣,但為人總是透著謙卑。他與我隔著輩份,卻從不擺架子。現在他將自己的閱讀心得和關於演播方面存在的疑問,寫就長信一封,俯身與我探討,我怎會不為之動容?輾轉聯繫到作者本人葉舟老師,方知他剛從德國回來。雖未謀面,但葉舟老師西北人的樸直依然通過手機傳遞過來。我把之前做的有聲書發給他聽,一一聽過後,他說,李野墨老師的聲音和我的書氣質契合,如果能找他錄製就好了。我嘴上說著基本沒問題,但心裡還是有些犯嘀咕。畢竟去年給野墨老師送去兩本書,都被他拒了。
  • 「月光照耀甘肅省」葉舟詩歌絲路行大型朗誦會舉行
    6月24日晚,「月光照耀甘肅省·葉舟詩歌絲綢之路行大型朗誦會」啟動儀式暨首場詩歌朗誦會在甘肅大劇院隆重啟幕。(記者鬱婕)  本次活動由甘肅省委宣傳部、甘肅日報社、讀者出版集團、甘肅省文化廳、甘肅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蘭州市委宣傳部主辦,甘肅省電影家協會朗誦專業委員會、蘭州晨報·掌上蘭州、甘肅大劇院、敦煌文藝出版社、葉舟書院承辦,甘肅康輝國際旅行社協辦。  言及詩歌,不可不提甘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