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射鵰英雄傳》中那個傳說中的黃裳嗎?為皇帝編撰道藏竟然無師自學了一身武功,大敗明教,還寫了一本《九陰真經》。後代武林為此掀起腥風血雨!
實際上,金庸小說中的人物歷史上確有其人,只不過這個黃裳並不是武林高手,也沒有所謂的《九陰真經》。歷史上的黃裳曾考中進士,官至端明殿學士。是當時有名的文學家和詞人,傳世的有《演山先生文集》和《演山詞》!不過,金庸老先生有一點說的對,黃裳精通道藏,在他的詞作中出現很多道家思想和道教傳說。
減字花木蘭·競渡
紅旗高舉,飛出深深楊柳渚。鼓擊春雷,直破煙波遠遠回。
歡聲震地,驚退萬人爭戰氣。金碧樓西,銜得錦標第一歸。
這首《減字花木蘭》是黃裳流傳最廣的一首詞!描繪了端午時節划船健兒競渡奪標熱烈的場面,讚揚了划船健兒們勇往直前的英雄氣概。整首詞都是採用白描的手法描述眼前之景,但詞人巧妙地用色彩、聲音等多維度的感官來突出熱烈緊張的氣氛。絢麗的色調,喧鬧的聲音、緊張的競渡、激動的情緒,將整個場面刻畫的非常逼真動人!在這樣的場景營造面前,華麗的語言和取巧的修辭都不如這簡單的白描!
蝶戀花
誰悟月中真火冷。能引塵緣,遂出輪迴境。爭奈多情都未醒。九迴腸斷花間影。
萬古興亡閒事定。物是人非,杳杳無音信。問月可知誰可問。不如且醉尊前景。
這首《蝶戀花》就體現了黃裳深受道教文化的浸染。詞中描繪了月中真火能讓凡人脫離塵緣,擺脫煩惱,只可惜世人多情看不透,只願為情而斷腸。後半闋卻對此懷疑,萬古興亡、滄海桑田,物是人非,但卻從未有脫離塵緣的人的音信!問月月不知,這世間還有誰知呢?倒不如把酒珍惜眼前的光景! 讀這首《蝶戀花》仿佛與蘇東坡相似,一般的灑脫,一般的豁達,一般的深悟人生哲理,閒適淡泊!
水龍吟·方外述懷
五城中鎖奇書,世間睡裡無人喚。家家自有,月中丹桂,朱衣仙子。能駐光陰,解留顏鬢,引君霄漢。便西歸、休夢華胥國,約無限、煙霞伴。
誰是採真高士,幻中尋取元非幻。時人不為,玉峰三秀,塵緣難斷。莫說英雄,萬端愁緒,夕陽孤館。到流年過盡,韶華去了,起浮生嘆。
這首《水龍吟》是黃裳對道教方外術法的感慨。與上一首《蝶戀花》同樣,表達了對道教方術的懷疑和對現在時光的珍惜、對時光流失青春不再的感慨!「到流年過盡,韶華去了,起浮生嘆」與蘇東坡的「但屈指西風幾時來,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換」有異曲同工之妙。人生不易,若是不珍惜眼前現在,等時光流逝、事變境遷、青春不再了,才會悔恨嘆息浮生若夢!
黃裳的詞在歷史上雖然名氣不大,但確有其獨到之處,尤其是詞中的道家思想與蘇東坡的豁達灑脫、超然世外頗有幾分相似!可見,黃裳也是一位深諳人生哲理的智者!
更多詩文獵奇,關注讀書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