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犧牲後,他兒子的經歷更加傳奇,後來的成就更高
關於彭湃,可能大家了解甚少,他是我們國家著名的「農民運動大王」,早在1927年就已經領導農民武裝起義,是中國農民運動的領袖,只是這樣一位革命偉人,在1929年就被叛徒出賣英勇就義,年僅33歲。彭湃犧牲後,他的兒子彭士祿徹底變成了一名孤兒,那一年才4歲,但是彭士祿的經歷更加傳奇,他的成績甚至比父親還要高,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走進彭士祿的一生。
因為身份的特殊性,即使彭士祿只是一個四歲的孩子,當時國民黨仍然不放過這樣一個無辜的孩子,先後多次將彭士祿抓捕入獄,就這樣斷斷續續到了11歲,彭士祿的祖母將彭士祿從監獄中救出,帶去了香港生活。後來長大後,彭士祿得知了自己的身份,明白了自己的父母是因為什麼犧牲,從此他就勤奮讀書,通過自己的能力為父母報仇,1940年,已經長大的彭士祿跟隨其他烈士子女來到了延安學習新的知識。
回到內地的幾年,是彭士祿命運的轉折點,他喜歡上了研究科學,並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入進入到北京原子能研究所,研究核潛艇,並參與製作出了中國第一個核潛艇,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怎麼也沒想到,當年的自己只是想為父母報仇,結果有了這麼大的成就。
彭士祿的一生可以說是命運多舛,被祖母接走後日子才過得順暢一點,在躲避國民黨搜查的那幾年,彭士祿甚至做過沿街乞討的乞丐,好不落魄,但是心中頑強的一年一直支撐著他走下去,終於獲得了如此高的成就,彭士祿一生不僅完成了自己的理想,更是為我們祖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一代傳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