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湃犧牲後,他兒子的經歷更加傳奇,後來的成就更高

2020-12-19 呂明聊歷史

彭湃犧牲後,他兒子的經歷更加傳奇,後來的成就更高

關於彭湃,可能大家了解甚少,他是我們國家著名的「農民運動大王」,早在1927年就已經領導農民武裝起義,是中國農民運動的領袖,只是這樣一位革命偉人,在1929年就被叛徒出賣英勇就義,年僅33歲。彭湃犧牲後,他的兒子彭士祿徹底變成了一名孤兒,那一年才4歲,但是彭士祿的經歷更加傳奇,他的成績甚至比父親還要高,下面就讓小編帶大家走進彭士祿的一生。

因為身份的特殊性,即使彭士祿只是一個四歲的孩子,當時國民黨仍然不放過這樣一個無辜的孩子,先後多次將彭士祿抓捕入獄,就這樣斷斷續續到了11歲,彭士祿的祖母將彭士祿從監獄中救出,帶去了香港生活。後來長大後,彭士祿得知了自己的身份,明白了自己的父母是因為什麼犧牲,從此他就勤奮讀書,通過自己的能力為父母報仇,1940年,已經長大的彭士祿跟隨其他烈士子女來到了延安學習新的知識。

回到內地的幾年,是彭士祿命運的轉折點,他喜歡上了研究科學,並通過自己的努力考入進入到北京原子能研究所,研究核潛艇,並參與製作出了中國第一個核潛艇,被譽為「中國核潛艇之父」,彭士祿怎麼也沒想到,當年的自己只是想為父母報仇,結果有了這麼大的成就。

彭士祿的一生可以說是命運多舛,被祖母接走後日子才過得順暢一點,在躲避國民黨搜查的那幾年,彭士祿甚至做過沿街乞討的乞丐,好不落魄,但是心中頑強的一年一直支撐著他走下去,終於獲得了如此高的成就,彭士祿一生不僅完成了自己的理想,更是為我們祖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成為一代傳奇人物。

相關焦點

  • 彭湃:一門忠烈7人犧牲,致力於農運,分自己田地的農民運動大王
    而領導創建海陸豐革命根據地的就是彭湃。彭湃對我國革命是作出巨大貢獻的,瞿秋白曾稱他是「中國農民運動第一個戰士」。毛澤東曾稱讚他是「農民運動大王」。可惜的是,在1929年8月24日的時候,彭湃由於被叛徒出賣而被捕,被捕後他視死如歸、堅貞不屈,最終於8月30日英勇犧牲,時年33歲。
  • 核潛艇之父彭士祿,幼時父母犧牲,隱姓埋名30年,終成國之重器
    他是籍籍無名的英雄,他將自己的一生都奉獻給了中國,他的一生成就表明了什麼叫精神上的貴族。他是彭湃之子——彭士祿,他的母親蔡素屏在其3歲時犧牲,父親彭湃是中國著名的革命家,在其4歲時在上海犧牲;而他在小時候幾經漂泊,甚至還入過獄,飽經滄桑,後來幸虧當時的國家領導人不放棄尋找他,這才讓他有機會上學,有機會在將來報效祖國。
  • 30集革命歷史題材電視劇《彭湃》7日晚在央視首播
    據了解,彭湃是中國共產黨早期卓越領導人、無產階級革命家、中國農民革命運動先導者,出生於廣東海豐縣城,本身家庭富裕,但為追求崇高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他矢志不渝投身革命事業,最後在上海英勇就義,時年僅33歲。
  • 「農民運動大王」——彭湃
    1921年5月回國後,在家鄉海豐創辦社會主義研究社和勞動者同情會,傳播馬克思主義。  1922年5月,與楊嗣震、李春濤等成立社會主義青年團海豐組織。1922年夏,他隻身深入農村,了解農民疾苦,開展農民運動。他撰寫的《海豐農民運動》一書,成為從事農民運動者的必讀書,他也被譽為「農民運動大王」。
  • 彭湃故裡廣東海豐:傳承紅色基因 激發文化自信
    當天,恰逢重陽節,彭湃故裡廣東汕尾海豐縣飄著細雨,但不少民眾自發聚集到海豐紅宮紅場,通過大屏幕觀看《彭湃》,並向彭湃形象鞠躬致敬。《彭湃》播出後,單集最高收視率1.56%,彭湃孫女彭伊娜動情地告訴記者,祖父甘願放棄豐厚家產,燒掉全部地契,將土地分給農民,將自己變為無產者,為中國廣大農民謀利益,人民沒有忘記他。  彭湃,被毛澤東稱之為中國「農民運動大王」。
  • 彭湃孫女彭潔「回家」講述爺爺和父親的故事
    上世紀二十年代,革命領袖彭湃在海陸豐地區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縣級蘇維埃政權,由他領導的革命武裝運動在此揭竿而起,成了中國農民革命的開山之師、正義之師。敢為天下先的「地下海陸豐」從此名揚四海、載入史冊。位於海豐縣紅宮紅場的彭湃烈士紀念雕像在報告會上,彭教授深情地講述了爺爺彭湃烈士在母親和革命思想的影響下由地主少爺變成無產者,最後成長為革命先驅的感人故事。
  • 《奮鬥的徵程》第9集:彭湃烈士在滬革命活動地點
    通過此次黨課開講,推進廣大黨員、幹部和群眾學好歷史用好歷史,把開展學習教育與實際工作結合起來,常學常新、入腦入心,真正做到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讓初心薪火相傳,把使命永擔在肩,以更加飽滿的精神狀態奮戰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兩個戰場」。
  • 「萬裡紅道」彭湃故裡崛起「東方紅城」
    他對信仰的踐行,有一種大善大美的力量。」彭湃的孫女、廣東省政協委員彭伊娜表示。彭伊娜未曾見過祖父。彭湃遇害時,彭伊娜的父親、彭湃的三兒子彭洪還不到兩歲。所以她更多的是通過長輩的回憶和文獻資料來了解祖父的故事。彭伊娜說,當年祖父在目睹了國家的貧窮落後、農民被剝削壓迫的困苦境地後,立志變革中國社會。「他脫西裝換草鞋,燒掉田契還地於農民,深入農村向農民宣傳革命。」
  • 88年前今天,首建蘇維埃,出身地主的農民運動大王彭湃英勇就義
    他認為土地和農民問題是最根本的問題。組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民協會,開辦了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完成了第一部農民運動著作《海豐農民運動報告》。成立了第一個中國蘇維埃地方政權——海陸豐工農兵蘇維埃(工農兵民主)政府。制訂和頒布了「土地革命法規」,主張「一切田地歸農民」,實踐「耕者有其田」。1929年,因叛徒告密,被捕犧牲。
  • 彭湃:中國農民運動的第一個戰士
    而彭藩兩子過世早,加之彭家的事業在彭湃出生後興旺發達,因此,彭湃被奉為家中福星,備受寵愛。  1901年,不滿5歲的彭湃被送往海豐縣城的七聖宮讀私塾。私塾老師馬紫卿為彭家親戚,對他有意培養。不到兩年,彭湃便能識得幾百字,背誦不少古詩。7歲時,彭湃進入林祖祠小學。老師林晉亭是前清秀才,又是同盟會會員。他常向學生講述文天祥、林則徐、洪秀全等人的事跡,使彭湃幼小的心靈早早烙下革命的印記。
  • 三個兒子成就非凡,第三子是軍中少將
    而他的3個兒子在軍中也有非凡的成就,許世友將軍究竟有怎樣的傳奇故事,他的子女如今都為國家做出怎樣的貢獻呢?本期暴走大歷史人物專欄為您獨家揭秘。紅軍中嗜酒如命的英雄將領不少,但可以在部隊中正大光明喝酒的卻不多,許世友就是其中一個。
  • 看似尋常的元帥,他的成就父母沒想到,還有兩個人更沒想到
    然而,有一位元帥,卻有點太老實了,幾近木訥,毫無稜角,不顯山,不露水,以至於很多人認為,他只是一個很普通的人,沒有什麼了不起,並不是一個能讓人刮目相看的人,其實大家都是被他騙了。 他就是徐向前元帥。 父母絕對沒有想到,這個兒子會成為共和國的元帥
  • 項英犧牲後,留下的一對兒女後來怎麼樣了?
    1934年10月,紅軍總部在作出戰略轉移的決定也是無奈的選擇,大家知道,中央紅軍到達陝北後,兵力由9.6萬人銳減到不足一萬人,可見長徵徵途是多麼艱難和危險重重,而當初留守蘇區的紅軍其實更加不容易。不幸犧牲抗戰爆發後,為了創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根據雙方協議,將南方八省的紅軍遊擊隊組建成新四軍,當時旅居外國多年的葉挺受邀擔任新四軍軍長,項英為新四軍政委兼副軍長,在兩人努力下,新四軍發展迅速,相繼建立蘇南、皖中、皖南抗日根據地,並開始向長江南北方向發展,而且三年時間裡,新四軍共殲敵9萬餘人,兵力也由最初的一萬餘人發展到近
  • 18年前王偉撞機犧牲,他的家人後來怎樣了?不愧是英雄的家人
    導語:18年前王偉撞機犧牲,他的家人後來怎樣了?不愧是英雄的家人大家都知道,「81192」這個代號有很重要的意義,這個數字代表了中國的一位英雄。雖然「81192」已經成為歷史。18年前王偉在保衛我國航空領域不被侵犯,和美國戰機撞機犧牲。他做到了精忠報國的宏偉壯志,為國而戰離開人間,可就是苦了他的妻兒,陷入失去親人的痛苦。在王偉墜機入海後,人民非常關注,國家派搜救人員尋找,王偉妻子聽到消息後悲傷過度直接昏倒入院,醒來後就一直說「王偉會回來的,我會等他回來」。
  • 四川賴寧為救火壯烈犧牲,年僅15歲,30年後他的父母怎麼樣了?
    然而成就一個英雄的不僅僅是那些故事中艱難的情節,還有那些英雄最後舍小愛成大愛而甘願犧牲自己的那些讓人潸然淚下的情節。就是因為他們面對困難依舊迎難而上的勇敢無畏的精神和面對犧牲大無畏的精神,才讓世人永遠的銘記他們,將他們的樣子雕刻在石碑上,故事記錄在史冊上,讓世世代代的人都能記住他們。
  • 紀念彭湃誕辰120周年座談會在廣東省海豐縣舉行
    廣東省委常委、宣傳部長慎海雄,徐向前元帥兒子徐小巖將軍,汕尾市委書記石奇珠,廣東省老促會會長陳開枝,汕尾市市長楊緒松和海豐縣委書記林少文、海豐縣代縣長鄭俊雄等省、市、縣領導以及民政部、全國總工會、國務院扶貧辦原有關領導,省直有關部門領導,省黨史、現代史專家學者,兄弟市(縣)黨史研究室領導,彭湃烈士親屬及戰友後人代表,「兩縱」老戰士、老紅軍代表,海豐幹部群眾、學生代表,以及各級新聞媒體記者等200多人參加了座談會
  • 營長連長犧牲了,16歲的司號員站出來:我來指揮!後來他當了司令
    不過有一位將軍非常特殊,他一路從司號員成長為團長、軍長、軍區副司令員,立下赫赫戰功,建國後被授予少將軍銜。他就是少將肖永銀。01 苦難童年肖永銀,1917年出生於湖北黃安,家裡也是苦出身。家境貧寒使得他只上了一年小學,後來以放牛為生。13歲那年,肖永銀的父親也離開人世,年幼的肖永銀就這樣成為孤兒。1930年4月,肖永銀加入了紅軍,那時候誰也不會想到這個13歲的少年最終會成為共和國閃耀的將星。
  • 中越戰爭傳奇烈士:兒子打仗犧牲,母親20年後才掃墓,原因催淚!
    不僅如此我軍在實戰方面也遠遠不如越軍,但是的越南剛剛經歷了「抗法戰爭」與「抗美戰爭」而我軍已經長達十幾年沒有打過仗。但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依然戰勝了越軍!但是這場戰爭過後也留下了無數的烈士,其中最讓人們心碎的是趙佔英烈士的母親趙鬥蘭,從一個不為人知的英雄母親,到全國最知名的英雄母親之路,是自己思念為國捐軀的兒子20年情感之路。
  • 王偉撞機墜海犧牲後,他的妻子被特招入伍,現在生活如何了?
    在上個世紀90年代,我們國家正在發展屬於自己的戰鬥機,那個時候的我們空軍的實力還沒有現在這麼雄厚,美國派出了戰鬥機,在我國領空隨意的航行,我國的飛行員王偉在看到這一情況之後就立刻的對美軍的戰鬥機進行了警告,沒有想到的是雙方在對峙過程中,王偉不幸的犧牲了,他所駕駛的戰鬥機墜落到了大海之中。需要指出的是,王偉已經結過婚了,並且有一個妻子和一個孩子。
  • 陳庚的傳奇經歷
    陳庚是個傳奇的經歷,當敢死隊參加黃埔軍校是「黃埔三傑」之一,淡水,淡水和攀爬在牆壁上一次十字軍東徵,承載著第二次遠徵「首席」突破,接管80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