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鬥導航型晶片銷量突破8000萬片 邁向22納米時代

2021-01-09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北京5月22日電 (郭超凱)第十屆中國衛星導航年會22日在北京舉行。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冉承其在會上表示,國產北鬥導航型晶片模塊累計銷量已突破8000萬片,最新的22納米工藝雙頻定位晶片已具備市場化應用條件。

冉承其介紹稱,目前國產北鬥晶片、模塊等關鍵技術全面突破,性能指標與國際同類產品相當。

支持北鬥三號新信號的28納米工藝射頻基帶一體化SoC晶片,已在物聯網和消費電子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最新的22納米工藝雙頻定位晶片已具備市場化應用條件,全頻一體化高精度晶片正在研發,北鬥晶片性能將再上一個臺階。

據介紹,國產北鬥導航型晶片模塊累計銷量已突破8000萬片,高精度板卡和天線銷量已佔據中國30%和90%的市場份額,並輸出到100餘個國家和地區。

國內外主流晶片廠商均推出兼容北鬥系統的通導一體化晶片。據統計,2019年第一季度,在中國市場申請進網的手機有116款具有定位功能,其中支持北鬥定位的有82款,北鬥定位支持率達到70.69%。支持北鬥系統的手錶、手環等智能穿戴設備,以及學生卡、老年卡等特殊關愛產品不斷湧現。(完)

相關焦點

  • 國產北鬥導航型晶片模塊累計銷量已突破8000萬片 國產北鬥晶片已...
    打開APP 國產北鬥導航型晶片模塊累計銷量已突破8000萬片 國產北鬥晶片已實現規模化應用 發表於 2019-05-23 17:01:24
  • 銷量突破1億片!國產北鬥兼容型晶片及模塊實現大規模商用
    摘要:5月18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在京發布《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下文簡稱「白皮書」),特別提到,最關鍵的國產北鬥兼容型晶片及模塊銷量已突破1億片,開始為應用賦能了。5月18日,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在京發布《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下文簡稱「白皮書」),特別提到,最關鍵的國產北鬥兼容型晶片及模塊銷量已突破1億片,開始為應用賦能了。
  • 突破5000萬片,中國北鬥導航晶片銷量新紀錄誕生!
    近日,根據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官方消息,北鬥晶片銷量目前已累計突破5000萬片。除此之外,國產北鬥晶片的製造工藝不僅得到大幅提升,在價格上,國產北鬥晶片的單片價格最低僅6元,其性價比優勢已經顯現出來。除此以外,更是首創混合星座設計,而前不久開通的北鬥——GPS 之間的兼容互操作也對北鬥系統導航效率的提升大有裨益。更為關鍵的是,五年來,圍繞著「北鬥」所形成的衛星導航產業也在呈幾何倍數增長。目前,國內從業企業超過 1 萬 4 千家,從業人員超過 45 萬。
  • 北鬥系統使用的28納米是國內製造的?其晶片最大的意義是什麼?
    現在可以肯定的是,北鬥系統使用的28納米製程工藝晶片是國內製造的。上海微電子製造的製程工藝節點為28納米的DUV光刻機還沒有交付使用,而現在國產光刻機的最小製程為90納米,使用ASML光刻機的企業也擔心米國的制裁,為北鬥提供28納米製程工藝的晶片可能性也不高。那麼,北鬥28納米製程工藝的晶片也只有是立足於國內國內光刻機製造的。除了28納米製程工藝晶片已經量產之外,22納米製程工藝晶片也在研製之中。
  • 國產光刻機突破22納米,半導體投資基建成立,中國芯正加速崛起!
    文/皓月晶片目前是各國大力發展的目標之一,而想要造出好晶片,就得需要先進的光刻機了。之前我國公布北鬥三號晶片的精度達到了22納米,這也說明了在光刻機領域我國也突破了22納米。而就在我國晶片這邊取得好消息不久,華為也宣布將成立半導體投資基建,這個項目也獲得了國家的支持,在各方面都傳來好消息的同時,這也意味著「中國芯」正加速崛起。我國近些年在晶片領域取得了不小的進展,像「申威,龍芯,飛騰,海光等」,還有北鬥系統上使用的28納米製程工藝節點的晶片,都是國產的。
  • 猜猜看,北鬥導航晶片價格要多少錢?
    北鬥導航晶片銷量在了解北鬥導航晶片價格之前,我們有必要了解下北鬥導航晶片銷量。市場經濟下,商品的價格和生產力成反比,商品銷量越多,價格便越低。北鬥導航晶片價格也不例外。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目前國產北鬥導航晶片銷量已突破8000萬片。而在七年前,這一數字僅僅只有60萬片。也就是說,7年間,北鬥導航晶片銷量數據翻了134倍。
  • 北鬥三號衛星全面國產化,能力顯著提高
    到北鬥三號,我們全面實現了,星載產品百分之百的國產化。據了解,北鬥三號系統在研製過程中共攻克數百項關鍵技術,並在星間鏈路、信號設計等三個方面實現了技術突破。近期,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發布《2020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業發展白皮書》,白皮書顯示,截至2019年底,國產北鬥兼容型晶片及模塊銷量已突破1億片,國內衛星導航定位終端產品總銷量突破4.6億臺。
  • 北鬥系統:全球組網收官在即,千億商用紅利加速爆發
    來源:樂晴智庫今年是北鬥全球系統建設的收官之年,目前北鬥三號衛星導航定位系統還剩下最後一顆衛星,也就是55號衛星,它也是一顆GEO地球同步軌道衛星。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表示, 最後一顆組網衛星已經運抵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各項準備工作正在有序推進,計劃將於6月擇機發射。
  • 我國成功發射北鬥三號系統首顆傾斜地球同步軌道衛星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說。22時41分,長徵火箭噴著橘紅色的火焰騰空而起,飛向浩瀚星空。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02次飛行,也是長徵三號甲系列運載火箭的第100次飛行。作為全球唯一由3種軌道衛星構成的導航系統,中國北鬥對執行發射任務的火箭要求非常高。
  • 國產光刻機突破22納米,「中國芯」正加速前進
    我們都知道,在製造晶片的這個問題上,雖然很急迫,但並不能只是簡單地喊喊口號,還需要潛心研製,只有不斷地通過實踐進行積累,才能夠找到新的突破口。不過,付出都是會有回報的,在我國科研人員兢兢業業的努力之下,中國的晶片找到了新的突破。
  • 北鬥晶片都是「中國芯」
    「車輛使用北鬥系統,能不能實現一兩米精度、秒級誤差的導航?」有聽眾問道。「單靠北鬥系統的定位精度和可靠性還有差距。」楊長風坦言,但配合更強大的地基增強系統、車輛間的協同能力、車道輔助設施建設等,車道級識別完全可以實現,甚至可以實現無人駕駛。稍稍幾句對談,「高冷」的北鬥系統就和日常生活無縫對接。
  • 我國晶片、北鬥等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我國晶片、北鬥等5個大國重器取得重大突破 晶片晶圓切割保護 發表於 2021-01-08 10:31:56 「真正的大國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裡。核心技術、關鍵技術,化緣是化不來的,要靠自己拼搏。」
  • 「北鬥」主題板塊投資日曆2020-12-31
    ---基準日:2020-09-07* 一個月後,中國向全世界宣布,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 (新聞聯播)---基準日:2020-12-26* 【國航20架飛機年底裝北鬥導航,全球航班追蹤將自主可控】據中國民航大學副校長吳仁彪介紹,2019年年底,在中國民航局的組織安排下,中國民航大學與國航聯合開展北鬥運輸航空應用示範項目。
  • 納米材料替代 計算機晶片或告別矽時代
    據《紐約時報》報導,摩爾定律將死的說法在業界傳得沸沸揚揚,不過科學家稱,新材料的誕生將使得這條定律繼續有效,下一代計算機晶片藉助新納米材料的使用集成度更高,製造成本也更低,有可能讓計算機晶片告別矽時代。    報導稱,1965年戈登·E·摩爾(Gordon E.
  • 北鬥總設計師:北鬥三號核心器部件100%國產化,將加速與5G深度融合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說。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工程總設計師楊長風。世界5G大會組委會供圖11月26日上午,2020世界5G大會在廣州開幕。在大會主論壇上,楊長風以「北鬥+5G:萬物互聯」為主題發表了主旨演講。今年7月31日,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這是我國為世界提供通用服務基礎設施建設做出的重大貢獻。
  • PS4全世界實際銷量突破2020萬臺 回顧PS4銷售史
    從以往的主機競爭經驗來看,最先突破2000萬臺銷量的主機將成為這個世代的贏家,PS4已經毋庸置疑的成為了全球最受歡迎的遊戲主機。   在PS4發售之前一周的時間,SCE對外公布截止於2013年11月2日PS3累計銷量突破了8000萬臺,PS3所經歷的艱難是SCE整個遊戲主機歷史上沒有經歷過的。達到這一銷售數字SCE花了7年的時間,但PS3後期的發力也為PS4擁有今天的成績作出了貢獻。
  • 多部門打造關愛平臺:北鬥定位晶片將植入兒童老年人用品
    11月23日,一個針對兒童、老人、殘障人士及其他需要關心和照顧的群體而建立的北鬥關愛平臺正式向公眾推出。據了解,該平臺是利用智能穿戴物聯網感知技術、北鬥移動互聯多網融合技術,結合雲計算、大數據分析及應用技術,形成的基於北鬥定位服務的、軟硬體相結合的大數據綜合管理平臺。
  • 中科院研發者回應5納米光刻技術突破ASML壟斷
    圖截自官網ACS官網消息一經發出,外界一片沸騰,一些媒體稱此技術可以「突破ASML的壟斷」、「中國芯取得重大進展」,「中國不需要EUV光刻機就能製作出5納米製程的晶片」。該論文的通訊作者、中科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劉前告訴《財經》記者,這是一個誤讀,這一技術與極紫外光刻技術是兩回事。
  • 計算機的發明到CPU,進入3納米的CPU還有可能再邁向皮米時代嗎?
    到退役為止,ENIAC共運算8萬多小時,為氫彈的研製、天氣預測、風洞的開發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相比之下,第一臺電子計算機ABC卻在建成後即被拆除,幾乎沒有用武之地,因此人們對ENIAC的高度評價也不是沒有道理的。我們今天所使用的計算機也大多屬於馮諾依曼機的改進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