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產大佬」吳旭的金融生意經:傍上清華系 染指地方AMC

2020-12-17 每日經濟新聞

「地產大佬」吳旭的金融生意經:傍上清華系 染指地方AMC

每日經濟新聞 2017-01-23 20:19:08

當前,地方AMC(不良資產處置平臺)已成燎原之勢,從A股上市公司之一的海德股份加速轉型深受資本追捧,便可窺一斑。1月18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官網對外披露了一則《關於組建重慶富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批覆》,註冊資本15億元。這被重慶業內稱之為當地首家獲批籌建的民資AMC牌照。

每經編輯 杜冉樂    

每經記者 杜冉樂 每經編輯 隋丕寧

當前,地方AMC(不良資產處置平臺)已成燎原之勢,從A股上市公司之一的海德股份加速轉型深受資本追捧,便可窺一斑。

1月18日,重慶市人民政府官網對外披露了一則《關於組建重慶富城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的批覆》(渝府〔2017〕3號),註冊資本15億元。這被重慶業內稱之為當地首家獲批籌建的民資AMC牌照。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參與組建重慶富城資產的三家股東之一包括地產大佬吳旭掌舵下的重慶協信集團子公司協信科技,與啟迪金控旗下上海麥啟投資各佔股35%。

啟迪金控背後的出資人除了清華系旗下啟迪控股之外,還有香港百駿、協信等地產巨頭。依此來看,協信成了富城資產主要核心股東。

協信重倉重慶AMC牌照

從重慶市政府的具體批覆來看,重慶富城資產業務範圍涉及參與市內金融企業不良資產的批量轉讓業務,收購、受託經營市內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收購、受託經營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並對不良資產進行管理和處置;債權轉股權,對股權資產進行管理和處置等。

金融監管研究院董事長孫海波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截至去年10月底,全國共有30家地方AMC,其中20餘家取得了銀監會的備案,部分公司僅獲得了省級政府授權。審批程序上,「真正意義上」的地方AMC除了省級政府授權之外,還需在銀監會備案。

孫海波指出,原來政策上對地方AMC的業務是局限於省內,處置方式較為單一,但去年10月份銀監會新政解除了地方AMC收購不良資產不得對外轉讓的「緊箍咒」。處置方式放寬之後,地方AMC業務模式將更加多元化,牌照價值凸顯,四大AMC和金交所與地方AMC將面臨更加激烈的競爭。

就重慶來說,此前重慶渝富集團一直是當地重量級的一家地方國資背景的不良金融資產處置平臺,去年7月份與重慶城投、重慶地產集團重慶水務合資成立渝康集團,打造重慶最大的不良資產處置平臺,而渝富集團則專注於金融與產業投資與控股。

如今,隨著重慶富城資產獲批籌建,讓該市不良資產市場引入了一個新的競爭者。對於其15億元註冊資本構成,其中麥啟投資(上海)有限公司出資5.25億元,持股35%;重慶協信科技有限公司出資5.25億元,持股35%;重慶金融資產交易所出資3億元,持股20%;重慶市江北嘴中央商務區投資集團出資1.5億元,持股10%。

其中,協信科技來自重慶本土大型房企之一的協信集團旗下企業,上海麥啟投資由啟迪金控出資51%及重慶麥洪企業諮詢公司出資49%構成,而啟迪金控背後除了啟迪控股作為主要股東之外,還有香港百駿、協信集團與中惠熙元三家房地產巨頭。

在社交媒體平臺上,一位重慶觀察人士說,「競爭如此激烈,重慶有政協委員提議過經濟下行,成立民資AMC等,但最後卻被一聲不吭的吳旭摘到果實了。」

協信集團一位品牌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是協信集團戰略轉型「房地產+金融投資」的一個重要步驟。

傍上多個巨頭探索新模式

早些年,協信集團一路加速異地擴張步伐,尤其是曾豪擲重金布局上海,這被認為是該渝派房企加速進軍一線地產陣營的標誌。

進入2014年,多家媒體曝出協信集團曾七折拋售上海大虹橋辦公樓,彼時平安以13億元接手。業內曾一度猜測協信要放棄上海布局。但憑著協信前CEO劉愛明及高管團隊的努力,協信集團2014年前10個月就實現銷售金額破百億元。

2015年中期,協信集團掌舵人吳旭重新回到媒體視野,彼時對外「第一炮」就是推動協信集團聯合清華系旗下的啟迪控股共同成立了啟迪協信科技城集團。

2015年11月份,啟迪協信科技城集團首次豪擲34.66億元拿下青島一個大型項目,成交單價3120元/平方米,該項目將打造商住產集成的特色科技產業園。

時隔1個月,該集團又南下深圳龍崗耗資42億元底價摘地。幾乎與此同時,協信集團聯手啟迪控股等巨頭成立啟迪金控,擬成立總規模45億元的三隻產業基金。

協信集團官網透露,去年11月底,在重慶舉辦的「重慶清華校友會2016年會暨啟迪協信品牌發布會」上,吳旭表示,啟迪協信將通過五年努力,2020年科技城投資開發業務銷售額將達500億元左右,科技城產業運營服務業務收入將達到500億元左右,市值近千億元。

除了清華系之外,協信還傍上了上海綠地集團、山東招金集團等實力巨頭,尤其是綠地擬通過股權轉讓及增資的方式最終持有協信40%股權,將一舉成為其戰略股東,將其打造成為商業與產業地產運營為主的輕資產標杆企業。

據悉,協信作為早期的中城聯盟成員之一,其掌舵人吳旭今年初參加該聯盟會議時,與王石、任志強、馮侖、胡葆森、陳勁松、漆洪波、左暉、田明、黃其森等地產大佬縱論行業之道。

在克而瑞的房企銷售200強榜單中,協信集團以110.2億元銷售金額名列第132位。協信旗下還有龐大的核心區自持型商業,隨著運營時代到來,券商對房企優質自持物業也頗為看好。

近日,在重慶舉辦的麥啟資本首屆年會進入協信官網新聞,去年已先後設立了磐頂基金、金融保理公司,今年將布局併購基金。

熟悉協信及吳旭的重慶一位房企高管表示,協信這兩年發展突飛猛進,在房地產行業大轉型之際,通過與行業巨頭的深度捆綁或合作,步子確實邁得很快。

相關焦點

  • 地方AMC:瘋狂的「地產生意 」
    值得注意的是,一方面,不良資產市場火爆,資本持續湧入;另一方面,地方銀行、信託等主流融資渠道被嚴格限制之下,地方AMC地產類信貸業務正日漸活躍,地方AMC繼續「不誤正業」。據了解,目前已經有地方AMC通過發放委託貸款、購買存量地產類債權、購買關聯地產商之間構建的債權,來為地產商提供融資。
  • amc概念股是什麼意思 地方amc概念股都有哪些?
    地方amc概念股近期,地方資產管理公司和銀行系資管公司擴容均有提速之勢。據統計,目前,已有超過40家地方AMC獲批成立。其中,有超過10個地區都獲批成立了兩家或以上的AMC。那麼,amc概念股是什麼意思呢?我們來看看。地方amc概念股都有哪些?地方AMC概念股都有哪些呢?具體有如下:海德股份:是A股唯一一家民營AMC。越秀金控:發起設立的廣東省第二家地方AMC已獲廣東省政府批覆。
  • 協信地產終易主 新加坡城市發展43.9億收購超半股權
    作為曾經的「渝派三甲」,協信地產在歷經輝煌和暗淡後,曾多次傳出的出售股權的消息,甚至去年年底一度盛傳閩系房企陽光城將要接盤,但這次終於官宣了真正的「白衣騎士」。雖然失去了控股權,但協信創始人兼董事長吳旭在籤約儀式上表示,此次合作將會組成一個有戰鬥力的新協信,實現「第二次騰飛」。
  • 地方AMC變身影子銀行:高槓桿放貸向地產吃利差
    來源:中國經營報本報記者樊紅敏鄭利鵬北京報導「負翁」放貸款,是怎樣一門生意?《中國經營報》記者注意到,近日,地方AMC機構山東省金融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山東金管」)發布關於籤訂重大合同的公告。
  • 香港,再無地產大佬!
    時隔20年後,其間歷經亞洲金融危機和全球金融危機,四大家族財富有增無減。2018年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上,李嘉誠和李兆基分別以349億美元、303億美元,位列全球第23位和24位,雖然略遜於馬化騰和馬雲,但這個財富總量仍舊令人咋舌。(參閱《首富輪流做,誰能笑到最後?》)
  • 重慶首家民營AMC獲批籌建:協信、清華、平安三巨頭的魅影閃現!
    重慶富城資產管理公司的經營範圍為:參與重慶市內金融企業不良資產的批量轉讓業務,收購、受託經營市內金融機構不良資產,收購、受託經營非金融機構不良資產,並對不良資產進行管理和處置;債權轉股權,對股權資產進行管理和處置;對外投資;財務、投資、法律及風險管理諮詢和顧問;資產及項目評估;經監管部門批准的其他業務。
  • 經開地產總裁周世義: 園區地產不是門好做的生意
    產業園區並不是簡單的房地產開發,考慮到產業園區投資的長周期性、政策的限制性、打磨政府關係的複雜性……因此,產業地產並不是一門好做的生意。  儘管如此,5月18日,北京經開總裁周世義在北京接受中國房地產報記者專訪時表示:「園區地產並不是一門好做的生意。企業要通過專業的運營,為入駐企業提供更為全面、更為便捷和提升人們幸福感的服務,使入駐企業在產業園區能夠不斷成長,這才是一個園區能成功的核心和關鍵。」  在他看來,「產業園區的核心是產業,要在打造產業發展基礎上,才能促使園區健康發展。」
  • 廈門第二家AMC成立,新希望系的金融牌照或再下一城
    這意味著劉永好掌控的新希望系又將一張牌照收入囊中。而此前,新希望系已經獲得銀行、證券、保險、租賃等多張重要金融牌照。廈門第二家地方AMC成立4月30日,廈門國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對外投資暨關聯交易公告上透露了廈門第二家AMC成立的消息。法定代表人為李建雄。
  • 地產大佬從「800米喘」到「馬拉松男」的跑步經
    原標題:地產大佬從「800米喘」到「馬拉松男」的跑步經  新華網廣州12月12日體育專電(記者王浩明)半袖T恤、壓縮短褲、專業跑鞋——12日下午,49歲的萬科總裁鬱亮用時20分33秒跑完5.2公裡的「城市樂跑賽」廣州站。來到記者面前,這位地產界的「大佬」儼然一個專業的跑者。
  • 地產終端六位數收購英文域名stey.com!賣家系海外大佬Frank...
    西部數碼(west.cn)7月25日消息,據外媒報導,日前海外大佬Frank Schilling以49,200美元成功售出了一枚英文域名Stey.com,約合人民幣33萬元。背後買家是總部位於北京的地產終端——中瑞鼎峰地產。
  • 民生銀行地產金融的朋友圈怎麼玩兒?
    中新網11月27日電  當全國「剁手黨」都在分享雙11的淘寶盛宴、馬雲朋友圈彈冠相慶時,卻有那麼一群手握近萬億資產的中國地產界和金融業大佬,於11月11日當晚,應民生銀行之邀,齊聚北京,參加民生銀行地產金融部主辦的一年一次的地產金融「思享匯」,分享行業前沿新知,探討產融結合模式,交匯跨界思想盛宴。
  • 寶能系是是非非 姚振華的汽車夢與地產夢
    想來這也是金融、地產大佬跨界優勢所在。從布局看,寶能更有產業鏈思維。早在多年前就已開展變速箱、電池製造等業務,並在近年陸續進入汽車配件、汽車金融、汽車保險等領域,涵蓋「研發-零部件-整車製造-後市場」的完整產業鏈。保守統計投入已上千億元。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單從投入動作看,這輪「向實風」姚振華依舊大手筆。
  • 51.01%股權被收購,協信地產第一大股東易主新加坡城市發展
    根據協議,CDL將成為協信地產的第一大股東,入股後,協信地產將由成熟的協信管理團隊操盤。而CDL方面公告稱,其以43.9億元收購協信遠創(即協信控股旗下主要地產平臺,2019年初與啟迪協信合併成為協信地產)51.01%股權。此次交易完成後,協信遠創創始人兼董事長吳旭的持股比例將從60%降低至29%;原有股東綠地控股的持股比例也將從40%降低至19.99%。
  • 深圳地產潮汕幫二三事:潮汕話是商幫的通行證
    佳兆業的快速擴張很大程度上得益於三兄弟在人脈方面,尤其是香港潮商中的關係經營。此前,包括同為潮汕籍的新世界集團鄭裕彤、玩具大佬蔡志明、英皇楊受成及業界大亨劉鑾雄等都曾是該集團在港交所上市的股東。星河運作歷史上有一個最為人稱道的手筆,其在深圳地區著名的COCOPARK購物中心於2012年紅火開業,但該項目此前曾爛尾十幾年,無人敢接,「敢拼敢搏」的星河國際一舉接下這個燙手山芋,後經盤活,賺取的利潤在十倍以上。聯泰地產創始人黃振達,從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基建施工員做起,最終熬成了一代地產富豪。黃振達與中洲地產的實際控制人黃光苗家族,同為汕頭濠江區達濠島的珠浦村人。
  • 揭秘200位「私募大佬」校友圈!北大、清華、復旦前三 人大、上交大...
    200位「證券私募大佬」校友圈,北大、清華、復旦前三,人大、上交大、浙大、廈大…也很牛! 摘要 【揭秘!200位"證券私募大佬"校友圈北大、清華、復旦前三 人大、上交大也很牛!】私募江湖,英雄輩出!
  • 世茂集團染指工業地產 欲造「海峽城」產業園
    合謀  世茂曾經以住宅、商業地產和旅遊地產為主體,依靠「三駕馬車」奔騰的企業發展戰略。然而,許榮茂的胃口並非只有這些,他要染指工業地產,再引進一駕馬車。  「世茂集團一直強調多元化發展思想,包括融資渠道也包括產品研發,不斷開發新的利潤增長點。進入工業地產領域正是這種思想的結果。」
  • 清華考研最難錄取的院系?揭秘五道口金融學院
    清華考研最難錄取的院系?走過成府路43號,看到過她紅色大樓上的「金字招牌」,窺見過小院裡的綠樹小徑、紫藤密葉,卻很少有機會能走進她,近距離感受清華五道口。關於清華五道口最大的傳說之一,就是考研同學們公認的——難考!2018級金融專業碩士生統考報名人數1641人,錄取114人,錄取率6.94%;2018級單獨培養金融學博士,報名105人,錄取9人,錄取率8.57%。這樣的錄取比例,在清華校內也並不多見。
  • 七夕特輯:地產大佬的愛情故事
    撰文/ 尹璐編輯/ 盧泳志事業上共同打拼也好,強強聯姻也好,適逢七夕情人節,我們細數下地產界大佬們的愛情故事。01黃光裕背後的「小女人」1996年兩人結婚,而後杜鵑從銀行辭職,幫助黃光裕打理生意,負責國美的財務工作。接著他們又迎來了自己小孩,杜鵑也慢慢淡出國美的管理,專心在家相夫教子。2004年6月,國美電器借殼中國鵬潤香港上市,黃光裕成為當年中國的首富,杜鵑成為上市公司5位執行董事之一。2005年及2008年,黃光裕兩次成為胡潤百富榜首富,個人財富高達450億。
  • 李嘉誠透露:地產即將迎來大變革,未來十年做這個生意收入翻10倍!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國房地產得到了快速發展,一方面得益於地方財政的需求支持,一方面得益於購房需求的增多,既能增加稅收又能拉動發展,還能滿足購房需求,三方一拍即合,於是房地產紅紅火火發展了二三十年,李嘉誠在退休前向大家提出了很多建議,呼籲年輕人擺脫抵押貸款和汽車貸款的捆綁,勇敢的追逐夢想。
  • 「電子科技大學號」試驗衛星幕後的580億潮汕地產大佬
    「電子科技大學號」衛星重達70公斤,由電子科技大學、國星宇航等聯合研製,也是電子科技大學建校以來首次以校名命名的衛星,可多數人可能不曉得,其幕後也有一位580億身家的潮汕地產大佬在默默支持。地產,是黃楚龍家族旗下支柱產業。「發有為,立不世之功」,圍繞 「共創、共擔、共享」 及「多元化、專業化、國際化」的發展戰略,在布局星河「二次騰飛」時,黃楚龍提出了「先優化、搶人才、搭平臺、創品牌、大家來、共發財」十八字指引方針,拉動各產業鏈條協同發展,地產、金融、產業、商業、物業融合驅動,最終形成互為閉環的星河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