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誠透露:地產即將迎來大變革,未來十年做這個生意收入翻10倍!

2020-12-19 騰訊網

在過去的幾十年裡,我國房地產得到了快速發展,一方面得益於地方財政的需求支持,一方面得益於購房需求的增多,既能增加稅收又能拉動發展,還能滿足購房需求,三方一拍即合,於是房地產紅紅火火發展了二三十年,李嘉誠在退休前向大家提出了很多建議,呼籲年輕人擺脫抵押貸款和汽車貸款的捆綁,勇敢的追逐夢想。在接下來的5到10年時間房價將會出現大風暴,因此李嘉誠也很快撤出了大陸的房產,意味著房地產大勢已去,那未來最賺錢的生意又是什麼呢?接下來我們看看李嘉誠怎麼說。

李嘉誠說:房地產行業已經快要飽和了,在房住不炒的口號下,許多城市房價暴漲的勢頭已經得到了良好的遏制。房價上漲的速度也緩慢了許多。蓋再多的房子也沒有人買,所以說我們國家的房地產泡沫真的是特別的大,如果一直出現這樣的有價無市的話,房價真的可能會降下來一半。馬雲曾經說過未來十年房價如蔥,這句話相信很多人都體會到了,未來房地產不是我們要發展的行業。李嘉誠說未來10年將出現一個前所未有的大商機,人人都可以致富,在網際網路趨勢時代,如果你遇到了挫折瓶頸,如果你不想用自己的青春成就他人的夢想,幫助你改變你的人生方向, 時間越長收入越高,想創業的朋友加 18829161483隻要你看懂,你將會獲得一個改變命運的機會。

雖然國家已經在這方面整治過,但房子的價格對於普通的上班族來說依舊是高不可攀,我們要清楚一件事,那就是雖然最近的房價有所下降,但比房子價格下降,更可怕的就是家庭債務風險房地產既要保持和國民經濟整體的發展水平執行又要防範過熱或者過冷爆發的系統性金融風險,房地產已經不像之前的黃金10年那樣任由不管讓他亂來了,所以現在全部的地產大佬們都紛紛退出地產行業了。

李嘉誠說:人的出身是沒法改變的,但命運是可以改變的。俗話說「富不過三代,窮不過三代」,這就是說,窮富是可以轉換的。一個人無法決定自己出生時的環境,但可以通過後天的努力從而改變自己的命運。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李嘉誠再拋售內地房產?內行解讀「首富」買房3個秘訣,原來如此
    寄人籬下,當過鐘錶修理員,做過推銷員,靠推銷獲得的幾千美金,逐步做起了實業、做起了地產,其中有波折也有教訓,才有了一步步發展到如今。 如今,李嘉誠的主業之一就是房地產。這兩天,關於李嘉誠500億出售北京、上海兩處地產的新聞再次成為熱點。很多人猜測他真正意圖是什麼?
  • 李嘉誠透露:先不要著急買房,有眼光的人都轉行做這個新興生意了
    在「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要求下,樓市的確冷了,但並非要出大問題。房地產大局早已鐵定,房價大起大落基本不會出現,而現在的房價下跌也正是合理回歸。購房者、炒房者、開發商又該怎麼辦呢?李嘉誠也曾給大家進行過勸告,多次重申可以買房自住,但炒賣則一定不好。如果市民可負擔自住,當然可以買房,但如果入市是炒樓則一定不好。
  • 揭秘杭州四季青:服裝生意越來越難做,她們卻收入翻3倍!
    過去可能是一個打工的檔口小妹花了10年成為月收入數百萬元的「老闆娘」,現在則是短短幾個月,從一個月入兩萬的穿版模特,成長為直播一場銷售上百萬的檔口主播。 1. 凌晨4點的杭州 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杭州嗎? 每天早上四點半,在大多數人還在熟睡的時候,四季青的市場裡已是燈火通明。
  • 李嘉誠手把手教你如何將生意做大做強
    李嘉誠手把手教你如何將生意做大做強李嘉誠,一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人物,他曾連續15年蟬聯《福布斯》榜首,他的成功存在著一種必然性,因為他懂得做生意最基本的一些原則,也正是如此,才成就了他的財富人生。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一起聊聊李嘉誠是如何將生意做大做強的,希望能夠對你有所幫助。誠信是「金字招牌」李嘉誠始終把信譽視為做人的「金字招牌」,在經商的過程中,他重視操守,講究誠信,因此逐步擴大了業務量和業務範圍,最終成為了一名億萬富翁。
  • 李嘉誠20億出售香港山頂道豪宅地塊
    有代理公司透露兩地塊總叫價逾20億港元,並於近日售出。若以該價格出售,每平方米樓價則達到113.3萬港元(約合94萬人民幣)。 出售這兩宗住宅地塊,將為李嘉誠帶來豐厚收益。它們是由李嘉誠分別於1993年以4500萬港元,及1998年以2460萬港元購入。意味著若該消息屬實,李嘉誠旗下的兩家公司將獲利約19.3億港元(約合16億元人民幣),約二十年的時間翻了28倍。
  • 李嘉誠一把狂賺1200倍!李嘉誠一生最成功投資:從850萬到110億
    就在剛剛,我看到一則消息說:香港首富李嘉誠通過一支股票狂賺1200倍,是李嘉誠一生做過最成功的投資,從850萬到110億美元,這筆收入超過了李嘉誠在英國的投資,在資本市場上,今天傳開。接下來,我就給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李嘉誠是如何通過一隻股票,在短短的半年時間狂賺1200倍。
  • 李嘉誠之瓜的正確吃法:頂「地產霸權」罵名 地產卻不算核心業務
    從收入角度看,2018年李家地產業務及相關的租賃、酒店板塊,僅佔整個李家產業收入的18%。 2015年,本著「清晰業務方向」的目的,李家矚目的「世紀大重組」完成,股價跳空高開,收盤大漲16%,資本市場投了贊成票。
  • 創業做生意,聽聽李嘉誠的一句肺腑之言,馬雲:說得很有道理
    許多人想創業做生意,但真正成功的少,大多數人只是賺個小錢,或者失敗。那些能夠創業成功的人,必然有其過人之處。他們的經驗之談,很有借鑑價值。比如李嘉誠。李嘉誠是創業成功的典範之一。有一次,他去拜訪李嘉誠時問道:「為什麼你做了那麼多生意,都非常成功,而我們很多人卻失敗了,你到底有什麼秘密呢?」對於馬雲的提問,李嘉誠講了一句肺腑之言:「我的秘密就是,你永遠要有一個生意,即使天塌下來也能賺錢。」其意思是說,在創業做生意的時候,必須要有一個非常穩定且賺錢的項目作為支撐,在這個基礎上才能開發其他的項目。
  • 食品飲料行業深度分析:展望食品飲料行業未來十年的好生意給予...
    機構:廣發證券評級:買入核心觀點:我們前期發布《復盤食品飲料行業過去十年的十倍股》,本報告為下篇。我們認為展望食品飲料行業未來十年的好生意,大概率出現在兩個方向:(1)白酒和調味品板塊;(2)新消費趨勢。過去十年食品飲料行業共12隻十倍股,白酒和調味品板塊共10隻,其餘2隻受益新消費趨勢;5-10倍股共16隻,白酒和調味品板塊佔1/4,其餘主要受益新消費趨勢。
  • 「超人歸來」:李嘉誠砸下24億收購上海地產
    這筆交易並不算大,但格外引人注目,因為ARA亞騰資產系李嘉誠旗下長江實業有限公司創立。亞騰資產管理公司的掌舵人林惠璋2002年的時候,林惠璋已經45歲。當時的他還只是一名企業高管,紮根亞洲地產多年。因為英國工黨之前準備把英國的基建生意都回歸國有,李嘉誠在英國的資產大部分都是基建生意,包括了能源、電力、水務、通訊、機場等等。2008年之後,英國遭遇經濟危機,為了緩解債務,他們逐步出售了許多國有的基建生意。
  • 樓市迎「變革」?央行數據透露「大信息」,李嘉誠「警示」成真?
    樓市迎「變革」?過去十幾年時間中,正是我國房地產行業的「黃金時期」。那時,房地產行業給予了人們很大的「信心」。讓不少人認為,房子是最好的「投資工具」。這種思想,甚至還深深印在,一些人的腦海之中。有人用「二八」定律,來形容我國股市,事實上房地產行業也同樣是如此。
  • 香港的李姓富豪,不只李嘉誠一個 | 艾問人物
    只有到了不用再「察言觀色」和「見機行事」的深夜,這個14歲的少年才能放下他這個年紀本不應該承受的圓滑世故。他想起父親去世前輕聲對他的囑咐:「求人不如求己,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失意時莫灰心,得意時莫忘形。」金銀鋪的生意也不好做,「大難臨頭各自飛」,人們都各自營生,鑄金匠打金偷金,打銀偷銀。
  • 靠「複製中國」,這個國家生意越做越大,出口額10年翻4倍
    但凡中國賺錢的生意,越南都要拿來搞一變,從生活用品到科技裝備,生意越做越大。 也就是說,全球使用三星手機的用戶一半產品都是越南這個小地方造的,「Made in VietNam」正在流行。
  • 李嘉誠做生意:恨之入骨的人,最後拿他作教材
    李嘉誠創業做塑膠花生意時,與一家英國貿易商做生意。這家公司的老闆看他年紀小,公司弱,料他不懂行規,即使懂也沒有討價還價的力量,騙他說因為海關作業關係,每筆貨款都要暫扣30%等到最終結算後再退還給他。李嘉誠知道這是對方找藉口卡拿自己,但自己確實沒有更多選擇,而且即便這樣也還有利可圖,決定忍氣吞聲,先按對方條件把生意做起來,等待自己熬大。但這個老闆變本加厲,當李嘉誠是傻瓜、弱柿子。從1950到1957年,在長達七年裡,他一個銅板都沒退給李嘉誠。李嘉誠被扣下的錢,加起來甚至比長江公司的資本金還要大幾倍,給剛剛創業的他造成很大的資金壓力。
  • 香港,再無地產大佬!
    至於未來的首富馬化騰、馬雲、許家印、王健林,只是剛剛開始創業。僅在1997年,四大家族的財富總和超過440億美元,按當時匯率,折合人民幣超過3600億人民幣。當年全國經濟第一大省廣東一年的財政收入不過500多億人民幣,不及四大家族財富的1/7。
  • 李嘉誠每年收入百億,卻還領一份只能買水果的退休金,是為什麼?
    李嘉誠每年收入百億,卻還領一份只能買水果的退休金,是為什麼?中國經濟不斷發展下人們的生活水平已經有了很快速的提升,但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身為頂級富豪的李嘉誠還領著一份價格很低的退休金。李嘉誠在家族上面的布局只要不發生變動就會擁有一直花不完的錢,而且就算是開支很大也沒有任何的影響這些都只是小錢,要知道李嘉誠的生意是在全球都已經擁有龐大體系的而且不管是天然氣、電力、零售還是地產這些不同的行業當中都可以看到李嘉誠的影子,想要在這些不同的生意裡面破產顯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 李嘉誠王健林為何不再信仰中國房地產?
    不難發現,萬達集團年內的「出海」任務尚未完成,預計未來仍會有大的海外併購亮相。  此前的萬達海外投資計劃透露,未來10年將計劃在全球8-10個主要城市投資建設萬達酒店。王健林在接受新京報採訪時曾表示,希望到2020年萬達三分之一的收入來自海外,而實現這一目標,萬達的海外併購遠未停止。
  • 包玉剛最大的遺憾,不是只有4個女兒,而是幫錯了李嘉誠這個人
    說到李嘉誠許多人都知道,他是當之無愧的華人首富。即使如今很多富豪都超越李嘉誠,但是他的真正財富肯定還是最多的。李嘉誠的生意遍布全球50多個國家,整個集團的僱員超過了30萬。李嘉誠總計控制了22家上市公司,這是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在李嘉誠之前,華人首富是屬於包玉剛的。如果不是包玉剛早早去世,那麼華人首富這個位置也輪不到李嘉誠。
  • 跟李嘉誠學做生意:「做生意不是硬技術,而是軟科學」
    李嘉誠就曾說過:「做生意不是硬技術,而是軟科學。做生意不是僅僅靠物質的投入,而是靠智力開發。例如:有兩個類型與規模相當的企業,引進了同樣的先進技術和生產線。投產後,一個成為創利大戶,一個連年虧損。興與衰的謎底,就在於人的智力高低。不是『物』的過失,而是人的素質。」「做生意不是硬技術,而是軟科學」,何謂「軟科學」?其實就是知識,就是學問。
  • 通州房價十年飆升10倍 未來目標趕超上海浦東
    通州的開發商樂了,春節後的新盤還未上市就有人瘋狂搶購;通州的中介「火」了,二手房價一天比一天高;而就在購房需求猛增時,熒燦地產、「我愛我家」等幾家中介透露,通州二手房業主開始捂房惜售,不賣房了……通州新盤價格多數都定價在每平方米2萬元上下,與10年前相比飆升了近乎10倍。這裡的樓市怎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