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菜烹飪技藝入選國級非遺!其實潮菜好吃是拜「省尾國角」所賜

2020-12-27 網易

  近日,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推薦項目名單正在向社會公示,潮州申報的「潮州菜烹飪技藝」入選。

  

  潮州菜是廣東菜的主要流派之一,形成於宋代,興盛於清代,分布區域以潮汕為中心,向全國各地以及東南亞、歐美等國家和地區輻射。它富有地方風味,以精於烹製海鮮、重視原汁原味而著稱。

  眾所周知,技術精細、工序講究是潮菜烹飪的突出特徵,潮汕美食素有「工夫食」之稱,更熔鑄著潮人精益求精、刻苦耐勞的精神。

  

  潮州菜的烹調方法多樣,常用的有燉、燜、炸、炊(蒸)、炒、泡、煎、扣、清、淋、灼、燒等幾十種,刀工、配料、配菜、火候都講究一絲不苟——

  刀工有數十種運刀技法;配菜講究性味、色彩、形狀、葷素配合;調料種類數以百計,區別不同菜餚下鍋,另有多種「味碟」為上蘸料;火候有猛、旺、中、慢、小之分,因料而異。食物經過精製而上了檔次,味道更完美,粗賤的也變成佳餚。

  

  比如,各地高級菜館都有魚翅為原料的菜式,潮州菜館的「紅燉魚翅」、「紅燒排翅」格外香甘潤,令人稱讚,奧妙就在於其製作工藝上。

  紅燉魚翅製作時,先將乾魚翅發水,反覆泡浸、衝漂、煮漂,將魚翅的細沙、碎骨、腐肉、夾心筋等雜質盡數剔去,質地軟化,然後下鍋和入姜、蔥、紹酒、豬油煮20分鐘,取出姜、蔥,以清水漂涼魚翅,然後摞疊放入燉鍋,再放上竹篾片。調適量紹酒、味精、精鹽、醬油和上湯,煮至微沸倒入鍋內,將豬油略炒過的豬腳、排骨、火腿以及豬皮、宰淨的老母雞切開放在竹篾片上,把綑紮的蔥頭、芫荽頭放在一邊。旺火燉2小時,轉入中火燉3小時後,滲入上湯,再改用小火燉1小時。最後,取出魚翅,復置在湯盅中,原湯加適量味精、芝麻油、胡椒粉淋上,撒上火腿絲,另把上湯煮沸,投入芫荽葉和火腿末,盛入餐盅,食用時配浙醋佐食。

  

  這樣製作出來的紅燉魚翅湯味鬱香,翅針軟滑帶有膠質而不膩,極為可口,難怪要受到食家青睞。
久居馬來西亞的潮籍學者蕭遙天將潮州菜館做的魚翅與其他館子作了一個比較,說:「此味潮州的大小館子都真材實料,不摻雞卵黃,做得火候獨到,濃稀適度,醇美可口。反觀其他館子,如非失之太稀,便失之太硬,所謂怒髮衝冠,不堪承教。」一語道出其中差別。
潮汕小食的一個突出特點是粗糧精製,重在做工,花樣變化,同樣的原料可以生發出不同的食品,加上獨有配料,使人吃出「潮味」。以山芋做出的小食,就有「芋味三絕」——

  

  其一是炸芋酥。選上等山芋,刨去芋皮,切成薄片,曬乾後放入油鍋炸酥,撈起後濾去油漬,投入滾燙的白糖液中,撈起冷卻,均勻地撒上熟白芝麻和切碎的芫荽便成。吃起來香甜酥脆。
其二是芋泥。先將芋頭洗淨蒸熟,剝去外皮,碾壓成芋泥。在鍋中放入豬油,再放入芋泥、白糖,文火煎熬,不斷翻攪,使之融合均勻,至有一定粘度性和光亮度即成。製作過程,可分別配入豆沙、炒熟的芝麻粒、白肉丁、煮熟的蓮子、少許橙汁、切碎的柑餅,製成太極芋泥、玻璃芋泥等多樣品種。

  

  其三是翻沙芋。將芋去表皮後切成指狀小塊,放入油鍋中炸熟撈起,隔一會兒再將芋塊放入油中以除去水氣。在鍋中將白糖水煮至粘化,再將芋塊放入,拌勻撈起,即成又香又脆的翻沙芋。 蠔烙是見證潮人飲食工藝善於點化加工才能的著名小食。蠔烙的主要原料牡蠣,在沿海許多地方都有出產,烹製的方法各式各樣,在北方有生吃的,在廣州是醃作豉用來配料的。以薯粉加上鴨蛋,再在平底鍋中用「厚油」攤煎成餅的,只有閩南和潮汕二地方有此做法,而潮汕蠔烙的製作最為精美。

  

  潮汕蠔烙的做法:用料上專選取達濠蠔仔和井洲蠔仔(又稱珠蠔,每粒長約2釐米)。精挑上等雪粉、以鬃頭肉煎解的豬油和鮮鴨蛋,再以魚露、蔥粒、辣椒醬為調料。煎制時,以蠔仔、雪粉、蔥粒拌勻下平底鍋,旺火厚朥烙煎,淋上蛋漿,配入適量調料,煎至兩面呈金黃色,品嘗時放上洗淨切碎的芫荽配上等魚露為佐料,外酥內嫩,香脆鮮美。
「護國菜」是潮菜的代表作之一,先將番薯嫩葉逐葉撕去莖外纖維,清洗乾淨,在沸水裡加小蘇打約兩、三分鐘,撈起後再換四、五次冷水將它漂淨,去除澀味;瀝乾水分,用刀細切,先呈絲狀,再用刀剁成萍狀;加上乾草菇、雞油、精肉、上湯放入蒸籠約20分鐘取出,撿去渣滓;再過油加入頂湯慢慢熬煮,最後加芡盛起。這樣做成的一道菜看去宛如綠瑩瑩的一池青萍,吃起來又軟滑鮮美,餘甘不絕。

  

  潮汕美食之所以熔鑄著潮人精益求精、刻苦耐勞的精神,主要原因是:

  鮮明精細特色的潮汕傳統文化的薰陶

  潮汕地區雖然自然條件十分優越,農業生產較為發達,但是,人多地少一直是潮汕十分凸現的社會問題。為了更高產量的農產品,農民在有限的耕地上投放了更多的勞動力,甚至不惜用繡花的工夫來種田,把傳統的精耕細作推向極致。
「耕田如繡花」哺育了精明的潮汕人,創造出精細特色的潮汕傳統文化。因此,作為民俗文化之一的潮汕美食也就深刻地熔鑄了潮人精益求精、刻苦耐勞的精神。

  

  追求清靜無為社會風氣的影響

  作為省尾國角的潮汕,自古就是貶官的流放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貶潮陽路八千」,官場宦海是那樣的變幻莫測和難以自主,韓愈的詩文伴隨著「一朝一夕」的變化,給予潮人一種揮之不去的陰影的存在。
正統文化的教誨,閉塞的近乎真空的文本操練,使潮汕的仕子們在贏得清官譽號的同時,感到一種落寞和無奈,他們往往空懷壯志,結局悲愴,這就強化了官場「不可為」和「無可為」意義,使潮汕人普遍疏離官場,淡漠政治,而以名商大賈為多。

  

  既然建功立業「不可為」和「無可為」,生命短促,世事無常,大多潮汕人轉而關注對自我這個有形之身的呵護,力求自己過得愉快些,痛快些,舒適些,因而視飲食非一般的食,而是一種調理,不是好吃就行,而是講究吃了怎麼樣?有什麼味道?對身體有什麼好處?潮菜中的「橄欖燉豬肺」、「腳魚燉薏米」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潮汕人清淡無為的生活態度,不斷地影響和強化飲食文化。潮汕人絞盡腦汁,使用一切烹調手段,「生吹」、「白灼」、「幹炸」、「隔水燉」、「見菜不見肉」……使得潮汕美食在求精、求真、求美中不斷發展。

  文/陳友義 李昌欣,轉載時有改動

  聲明:本文不代表我們的觀點,僅供讀者參考。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進行刪除。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潮汕菜是有多好,讓陳曉卿專門拍了一部紀錄片?
    【潮州菜是怎麼形成的?】潮汕,包含了今天的廣東潮州、汕頭和揭陽三市,還包括了梅州市的一些縣為什麼潮汕的美食被稱為「潮州菜」呢?而潮州菜能有這麼高的水平首先,和當地豐富的物產資源有關。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在物流並不發達的古代,地域決定了物產,物產又決定了每種菜系食材的選擇範圍,同時也影響著人們烹飪的思路和方式。潮汕整體區域較為封閉,而且海岸線相當長,臨海的地理特徵,自然就給潮汕人的食材清單裡帶來了不可或缺的各類漁獲。
  • 首屆潮州菜國際大賽圓滿結束三亞烹飪餐飲行業協會代表隊斬獲大獎
    潮州市烹調協會副會長孫文生摘得桂冠,贏得了(至尊金獎)由香港餐務管理協會、世界粵菜廚皇協會、國際潮團總會、香港潮屬社團總會、香港潮州商會聯合主辦的「首屆潮州菜國際大賽」於2019年12月17日在中華廚藝學院舉行,經過激烈的角逐,來自潮州市烹調協會副會長孫文生摘得桂冠
  • 潮州菜為什麼會成為「最好的中華料理」
    但省尾國腳在戰亂之時卻成安居之所,歷代中原的鐘鳴鼎食之家顛沛流離到粵東後,保留了當時的語言、生活方式、民俗習慣,又與本土的文化交融,形成了古老、厚重、豐富的潮州文化。從潮語、潮劇到工夫茶,都可以憑藉這一脈絡溯源,潮州菜也是如此。  《舌尖上的中國》總導演陳曉卿認為潮汕是中國美食的一座孤島,各個朝代的飲食文化在這裡保存下來,「誰要是沒有到過潮汕,就不能稱是美食家。」
  • 肇慶端硯製作技藝入選省非遺優秀實踐案例!
    肇慶端硯製作技藝入選省非遺優秀實踐案例!肇慶端硯製作技藝正式入選廣東省非遺優秀實踐案例!日前,廣東省文化和旅遊廳公布了2020年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名單,共遴選出14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
  • 【粵菜師傅 嶺南新味】千年養生潮州菜 今朝更潮
    已有千年歷史的潮州菜以精工烹製、適時養生、選料廣博而聞名,潮籍華僑「往來東西洋,經營南北行」更使潮州菜能博採海內外名菜之長,日漸發展為享譽中外的高端菜系。近年來,隨著「粵菜師傅」工程的深入推進,傳統潮菜烹飪技藝推陳出新,而潮菜廚師也成為許多年輕人創業和再就業的不二之選。
  • 潮州菜,一桌吃食就如同一個江湖
    潮州菜,發源於廣東潮汕地區。潮菜菜餚製作精巧,烹調技藝精細,刀工考究,也講究火候和調味。著意追求色香味俱全,有中國最高端菜系之稱。 潮菜講究菜餚的搭配,鹹與甜,葷與素,菜和湯,集中體現嶺南人飲食講求多樣與和諧的心態。
  • 「粵菜師傅 嶺南新味」千年養生潮州菜 今朝更潮
    已有千年歷史的潮州菜以精工烹製、適時養生、選料廣博而聞名,潮籍華僑「往來東西洋,經營南北行」更使潮州菜能博採海內外名菜之長,日漸發展為享譽中外的高端菜系。近年來,隨著「粵菜師傅」工程的深入推進,傳統潮菜烹飪技藝推陳出新,而潮菜廚師也成為許多年輕人創業和再就業的不二之選。
  • 從「省尾國角」變身「南粵東門」- 梅州日報數字報
    如今,高鐵列車每天經此往返穿梭,打破了多年來掣肘潮州城市發展的交通困局,區域交通網絡日益完善,過去的「省尾國角」真正變身廣東「東大門」。潮州市抓住高鐵機遇,依託深厚的文化底蘊、發展特色產業經濟,發揮優勢和特點,做好「特」「精」「融」三篇文章,全力打造沿海經濟帶上的特色精品城市。
  • 「惠來隆江綠豆餅製作技藝」亮相「非遺」省展
    揭陽市11「非遺」項目亮相省展廣東省第四屆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系列活動暨2018「茶園遊會」近日在東莞市茶山鎮舉行,揭陽市的普寧英歌、揭陽醬油釀造技藝、南糖製作技藝、惠來隆江綠豆餅製作技藝、惠來靖海豆輯製作技藝等11個「非遺」項目精彩亮相,向外推介了揭陽獨特的歷史文化
  • 百期特輯 潮州菜
    於是,在商業都市裡,潮州菜在本幫商人的扶持下,與其他行幫菜館角力。面對本籍和外地眾多會吃的食家,潮菜廚師勢必在保持本幫菜自家特色的同時,努力吸收他家所長,配置得宜,調和眾口。潮菜筵席在清鮮的基調下配搭濃香型菜和甜品,一席之間諸味具備以合眾口,可以說是一般菜系共同的做法。而潮州菜堅持清淡的烹飪風格而提供各種味道的調料讓食家自己選擇,這種構思,則已經超乎技而進於道了。
  • 八大菜系看粵菜,粵菜看潮州菜,那麼潮州十大特色菜都有哪些?
    中國各地都有可口的美食,無法評價哪裡的菜最好吃,但一般人會普遍接受八大菜系,也就是魯菜、川菜、粵菜、蘇菜、浙菜、閩菜、湘菜、徽菜。如果一定要推薦的話,六甲番人當然還是推崇自己家鄉的菜系,就是潮州菜,也就是香港稱做「打冷」的美食。
  • 新會這項「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
    新會這項「技藝」入選第五批國家級非遺項目名錄!新會陳皮炮製技藝入選中藥炮製技藝非遺項目。文中所說的「廣中」,指的就是現在的新會。新會陳皮藥用價值高、應用廣泛,是「和藥」之首,為歷代中醫所推崇。新會陳皮、新會柑入選「2019全國鄉村特色產品」目錄,新會陳皮入選全國鄉村產業振興典型案例。隨著對新會陳皮藥食保健價值的挖掘和推廣,新會陳皮不僅走向全國,還通過一帶一路走向世界,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富民興村產業標杆。
  • 膏方製作技藝入選「非遺」 雷允上、李良濟榜上有名
    原標題:膏方製作技藝入選「非遺」 雷允上、李良濟榜上有名   日前,第三屆蘇州市文化遺產匯展系列活動正式啟動,41個項目進入第六批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其中蘇州老百姓喜歡的膏方製作技藝入選。  今年以來,我市組織開展第六批蘇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申報評審工作。
  • 被稱為「省尾國角」的潮汕汕頭,已成功擁有4座高鐵站。
    導語:被稱為「省尾國角」的汕頭,交通基礎原先十分單薄,限制經濟特區發展,歷經40年荊棘發展,如今早已不復當年落後面貌,交通建設上,公路、鐵路、港口、機場多維立體全面「硬核」提升,高速公路、城市幹道、環線、快速路、高鐵、城鐵、輕軌、通用機場、公交系統、港口碼頭等等悉數在列,目前汕頭綜合立體交通初具雛形,未來汕頭將持續加快建設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速度
  • 廣州兩項目入選省非遺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
    目前,廣州有116個市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和208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在保護基礎上,不斷進行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潘高壽傳統中藥文化和粵菜烹飪技藝是其中的優秀代表。
  • 你所不知道的潮州菜-百家號 - 百度百科
    你所不知道的潮州菜說到中國菜系,大家首先想到的是魯菜、豫菜等八大菜系,其實除了這齣名的八大菜系,我國還有好多可口的菜系,比如潮州菜。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幾款比較有代表性的潮州菜吧~厚菇芥菜傳統潮州菜厚菇芥菜是用呈圓形狀似包菜的包心大芥菜來做的,據說這種芥菜原產於潮汕地區。
  • 「興國四星望月習俗」入選省十大非遺項目優秀實踐案例
    近日,江西省文化和旅遊廳發布2020年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優秀實踐案例全省10個非遺項目案例入選其中「興國四星望月習俗」是贛南地區唯一入選的項目圖為興國四星望月。這10個非遺項目包括傳統舞蹈類2個:南昌城南龍燈、上慄儺舞;傳統美術類2個:南昌豫章繡、餘江木雕;傳統技藝類5個:寧紅茶製作技藝、貴溪鏨銅雕刻技藝、靖安黑陶製作技藝、宜春金片禪茶製作技藝、鉛山河紅茶製作技藝;民俗項目類1個:興國四星望月習俗。巨型「四星望月」粉蒸籠揭籠現場。
  • 鹽煎肉要申遺了,被稱回鍋肉的姐妹菜
    「鹽煎肉是川菜當中一道代表菜品,通過申請非遺,本身就可以對鹽煎肉進行更好的品牌保護。」活動現場,四川省品牌建設促進會影食文化專委會會長姚席平表示。這並非川菜首次申遺。在非遺項目中,主要是通過川菜傳統技藝的方式申遺,例如郫縣豆瓣的製作技藝、陳麻婆豆腐的傳統製作技藝等。
  • 潮菜天下 我看潮州菜
    說明遠在19世紀,潮州菜就與代表粵菜的廣府菜分庭抗禮了。這也是為什麼潮州菜雖然按地域被歸入了四大菜系或八大菜系的粵菜之中,但不論到哪裡都不標榜是粵菜而只樹立潮菜自己的聲名。 潮州菜之所以能夠獨樹一幟,是有其地理和歷史原因的,位於粵東一隅的潮州古屬七閩,境內土著與閩越人無異;自秦始皇之後雖隸屬廣東,移民卻多數來自福建。
  • 潮州市潮安區舉辦「潮州菜師傅」工程培訓班 學習潮州滷水 提高...
    中國經濟導報 中國發展網 鄞柱平、趙麗蓉、魯利韋、記者羅勉報導 近日,潮州市潮安區「潮州菜師傅」工程培訓班在歸湖綜合培訓基地開班,此次培訓引入民營培訓機構參與培訓的機制,選派潮菜名師「手把手」為學員傳授潮州滷水的烹調技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