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長是一趟有去無回的列車,那些經歷不管好壞,都是獨一份的真實。
小時候看宮崎駿的《千與千尋》,天真以為千尋的世界不過是一場虛妄的夢,終究會醒來;18年後電影再度被搬上大銀幕,已長大成人的我們重新再看,竟會發現其中編造出的人和事儼然成了自己清晰可見的人生,感慨道成長就是一趟單程的列車,難以追回。
小時候的我們像極了千尋,充滿了頑劣的孩子氣,做事不怎麼考慮意義和對錯,做了不對的事情會倔強地辯解。即使闖了禍、受了氣,也能尋求父母的臂膀庇護。但殘酷的是,我們終會失去那雙堅硬的羽翼,被推進到那個奇怪的世界,在一個叫湯屋的社會裡生存工作,身軀單薄還自顧不暇,從什麼活都不會做到要獨自適應,學會辛勤勞作、學著擔當負重。
但不諳世事的我們哪裡會知道,也不曾有人教過,所有人註定要漸行漸遠,我們終將不斷地跟熟悉的東西告別,跟熟悉的人告別,做一些以前從來不會做的事情,接受一切現實情況。這就是成長的代價,但換一個角度來看,這或許也是一個正向作用,深知不管身後形式多麼豐盈,我們每個人早晚都要獨自面對這個世界,所以無論誰離開誰到來,你都能有勇氣地去面對新的一天。如果說成長非痛不可,那麼至少,在這條道路上,每個人還是會遇到這樣那樣的溫暖。這溫暖的名字也許叫做鍋爐爺爺,也許叫做錢婆婆,也許是在你飢腸轆轆時遞給你飯糰的白龍,又也許是那個一直默默付出、生生疼痛的無臉男。他們帶給我們的,除了直面挫折的勇氣,還有無比珍視和善待的脈脈溫情。而未來的每一天,因為得到信任和愛,我們都可以保持微笑,無所畏懼。也許在某個十字路口,命運還會再度將你推入泥沼,但是那已沒有關係。
感謝宮崎駿最終讓千尋找回了真實的自己。成長最難學會的部分,除了那份看透生命本質的孤獨感,還有與逐夢路上奔跑時跌倒的難堪自處,以及把碎成一地的自尊一片片撿起、一片片熔煉的滄桑。終於,你說服了自己,當達不到自己的要求時,不再為缺少天資而哀嚎,而是尋找突破瓶頸的對策;當面對來自生活的惡意和捉弄時,不再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而是哼一首小曲以回敬;當遇到真正喜歡的人時,不再自艾自憐,而是努力使得自己變得更好。經歷過傷害打擊,挫折背叛,還是願意笑對人生;即使看透了人情世故,世態炎涼,依然選擇善良。擦乾眼淚之後,深吸一口氣,苦難和坎坷轉瞬即會成為過去的風景,你將以一種過來人的眼界來看待當前的一切。
當你看到了旅途中完全不同的風景時,才可以說,我成長了。而在成長這趟有去無回的列車上,那些經歷不管是好或壞、絢爛抑或更糟糕,都是獨一份的真實,就像一疊疊厚厚的票根,證明它們曾經來過。(張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