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的31名多學科專家將分批來廣中醫一附院白雲醫院坐診、查房,甚至是到集團成員單位人和鎮衛生院出診,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基層,將使空港經濟區的群眾實現「看專家就在家門口」。12月14日,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白雲醫院醫療集團正式成立。
該醫療集團將以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白雲醫院(簡稱「廣中醫一附院白雲醫院」)為核心,人和鎮衛生院為成員單位,進一步發揮中醫藥在醫改中的特色優勢,最終形成並有序運作「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分級診療機制,為白雲區中北部地區群眾提供更加優質、便捷、實惠的醫療服務。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白雲醫院醫療集團成立儀式現場
31人專家團隊分批下基層出診
「以廣中醫一附院白雲醫院牽頭的具有中醫特色的醫療集團,有利於整合資源,推動三醫聯動、分級診療、人才培養等,從而加快提升白雲區域中醫基層服務能力,造福基層群眾」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簡稱「廣中醫一附院」)副院長楊忠奇稱,集團內各成員單位就醫療、管理、教學、學術交流等開展全方位合作,整合一批療效確切的中醫適宜技術、先進的醫院管理經驗、群眾認可的重點專科專病向基層醫療機構輻射,不斷提升基層醫療單位的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打造好白雲區「中醫長廊」服務品牌。
楊忠奇表示,該院將派出相應專科的學科帶頭人、青年技術骨幹,到醫療集團成員單位及社區社康中心出診,指導疑難危重症的診治及為其提供救治「綠色通道」,並形成良好的互相轉診制度;使輕症、慢病病人不出社區,疑難危重症病人得到及時救治。
白雲區衛健局黨組書記黃遠禮衛醫療集團成員單位授牌
據透露,作為該醫療集團的網頂醫院,廣中醫一附院的31個行政主任將分批前往廣中醫一附院白雲醫院擔任學術主任,覆蓋廣中醫一附院白雲醫院的19個臨床學科及3個輔助科室。目前已到位27名,其中17名為正高職稱,10名為副高職稱。屆時,基層群眾在家門口就可以看到「三甲」醫院的專家號,還能體驗多個中醫特色治療項目服務。
白雲區將建中醫專科聯盟
「中醫藥文化在廣州有著良好的群眾基礎,跟養老也結合得相當緊密。」白雲區衛健局副局長鍾智佳表示,白雲區將建立中醫專科聯盟,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都將開設中醫門診;「中醫講究養生,明年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還將開設治未病門診」,打造醫養結合、醫防融合工作品牌。
南北走向的白雲是廣州面積最大、常住人口最多的中心城區,「白雲區的最南邊有廣中醫一附院,最北面是廣中醫一附院白雲醫院,我們正在謀劃在中間的均禾片區建設廣中醫一附院中醫研究院,通過優質中醫藥技術力量對周邊的輻射,帶動轄區醫療機構提高中醫藥救治水平,為人民群眾提供優質中醫藥服務,積極推進獨具特色的「中醫長廊」建設。」鍾志佳說。
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白雲醫院
每街鎮將建怡康中心實現居家養老
以區域城市醫院為核心組建的醫療集團是公立醫院改革新模式,是區域分級診療試點的重要工作平臺。白雲區副區長盧綺文表示,今年以來,廣州市白雲區衛生健康局積極推進4個醫療集團的落地,組建以醫療集團為主、多種形式並存的白雲特色緊密型醫療聯合體,快速提升區屬醫療衛生機構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滿足群眾健康需求。
「目前,白雲區60歲以上的老人已經超過18萬人,佔全區戶籍人口的16.67%,如何讓老年人過一個健康長壽的晚年,是我們努力的方向。」盧綺文透露,白雲區將在每個街鎮成立一個怡康中心,讓老年人實現居家養老。「老年人在自己熟悉的環境裡養老,心情會更加愉快,也方便兒女們就近照料。」盧綺文稱,每個怡康中心要求至少在1000平米以上,打造「醫養結合」健康養老新模式。
廣州日報全媒體文字記者湯南 通訊員潘文輝、潘玉菲廣州日報全媒體圖片記者莊小龍 通訊員潘玉菲廣州日報全媒體編輯 黃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