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壓、貶低養不出好孩子,想讓孩子雙商在線,三種行為爸媽不要做

2020-09-03 糖果媽媽

美國著名兒童學家阿黛爾·法伯:「永遠都不要低估你的話對孩子一生的影響力。」

執筆:胡蝶

編輯:胡蝶

定稿:歐陽比文

做家長的總是十分擔心因為自己的疏忽大意,無法給孩子最好的照顧,延誤了孩子的身體發育和智力成長,因此媽媽總是想竭盡所能給孩子最好的東西。

其實,照顧孩子不一定要給他最優越的生活條件,注意一些日常細節,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對孩子來說才是最合理的安排。

「打壓政策」的教育,怎麼可能養出自信大方的孩子?

晴晴與姐姐家都生的是女兒,兩個孩子差不多大,正值暑假,就把姐姐家的妞妞接來玩兩天。

平時接觸得少看不出什麼,只幾天相處,晴晴卻對著小外甥女皺起了眉頭。小姑娘唯唯諾諾,一點朝氣蓬勃的樣子都沒有,明明之前很活潑,如今怎麼死氣沉沉?

看到姐姐對妞妞的教育方式,晴晴明白了。姐姐脾氣火爆,和孩子的溝通方式通常是採用「打壓政策」。

「你怎麼這麼笨,豬都比你聰明」,「這點小事都做不好,你學學你妹妹」,晴晴勸姐姐不要對孩子說這麼狠的話,姐姐對此不以為然。

送走姐姐一家人後,晴晴忍不住和丈夫感慨,哪怕是大人天天被打壓,都會自我懷疑,何況是孩子呢?好好的一個聰明孩子,被不懂事的大人「養毀了」。

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一生產生深遠影響

父母的言行舉止除了給孩子起到示範作用,也影響、規範著孩子的行為。積極的養育方式才能培養出聰明活潑的孩子,錯誤的行為則會引導孩子向不好的方向發展。

孩子最初的生活習慣同樣都是由父母養成,孩子的生活習慣不同,對其智商與情商的影響肯定有差距。

想讓孩子雙商在線,這三種行為一定不要做

1. 與大人一起熬夜

許多和爸媽一起睡的孩子會隨著父母的作息一起睡,然而實際上幼兒需要的睡眠時間要遠遠多於成人。

0~3歲孩子每天要保證14個小時的睡眠,學齡前也要一直保持在11~12個小時左右。

英國倫敦大學學院的研究人員,針對1萬多名7歲兒童的研究發現,如果沒有相對固定的睡覺時間,或睡覺時間晚於21點,兒童在閱讀、算術等方面的成績會比較差。

睡眠不足不僅會影響孩子的閱讀能力和智力發育,也會讓孩子在白天趨於亢奮,躁動不安,甚至易怒暴躁,易與人發生肢體衝突。

2. 語言暴力

《大眾健康》2020年3期文章介紹,語言暴力不限於謾罵、詆毀、嘲笑等打壓式語言對待,我們通常覺得這種語言暴力離我們很遠。

但實際上對孩子造成侵犯和心理損害的話,都屬於語言暴力。

除了日常的吼罵、指責,父母對孩子的貶低和貶損都屬於語言暴力,比如「你怎麼這麼沒用」「你弟弟都比你強」。

健全人格的形成離不開父母愛的引導,而長期遭受語言暴力無疑會讓孩子性格發生扭曲,走向極端。

3. 不讓孩子哭

哭是孩子表達悲傷、委屈、憤怒情緒的方式,然而孩子尖利的哭泣常引來父母的反感。小時候哭父母還能哄一哄,孩子長大一點再哭,往往會引來父母的激烈制止。

然而不讓孩子哭就是不讓孩子發洩情緒,孩子在父母的強迫下長期壓抑情感,極易引起負面情緒的積累,以至於逐漸封閉自己,不願與人溝通,再想走進孩子的心裡就難了。

延伸閱讀:第一次做父母,誰也不是生來合格

請回答1988》中有一句經典臺詞:「爸爸也是第一次做爸爸,所以你稍微體諒一下。」然而想成為合格的父母,光靠孩子體諒怎麼足夠?

孩子在不斷成長,父母也可以不斷學習。學習是一種能力,如果某一次與孩子發生了衝突,父母也應該反思自己哪裡還需要改進。

父母不是絕對的權威,爸爸媽媽也會犯錯。父母和孩子的相處過程,就是互相影響,互相補足,有缺點不可怕,怕的是不願承認自己有缺點。

糖果媽媽叮囑:如果孩子出現了情緒或行為上的問題,父母請先反思一下自己的行為有無不妥之處,雙方一起溝通來解決問題。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

相關焦點

  • 常被父母打擊貶低的孩子,將來會變成啥樣?有個創傷可能伴隨一生
    1、腦子變笨美國兒科協會通過研究後發現,父母打壓、貶低等方式,容易刺激孩子的大腦分泌出很多的應激激素水平,導致大腦結構發生一定變化,甚至可能影響其智力的發育。2、性格變差奧地利心理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如果一個孩子經常被父母、長輩或是老師貶低、打壓,就容易在心裏面埋下自卑感。
  • 「你媽媽又胖又笨,你不要理她」,在孩子面前貶低伴侶,危害很大
    現在孩子已經三歲了,她的體重一直有增無減。而且她結婚前不怎麼做飯,廚藝比較差,有了孩子以後,母愛爆棚,每天都想著給孩子做點好吃的,於是天天在廚房鼓搗著美食。,想知道媽媽給她做了什麼。如同案例中佳佳的丈夫,他對妻子天天做「黑暗料理」的行為很不滿,所以會在孩子面前吐槽妻子的行為,對妻子的行為進行貶低。
  • 孩子不願意做的時候,這爸媽的三種方法巧妙解決了
    意思是如果一個行為是你自己要做的,而不是強加給你,你就會有動力去完成它。 但是怎樣讓孩子主動睡覺,他又不抗拒?孩子不願意做的時候,這爸媽的三種方法巧妙解決了┃山伯教育孩子不願意做的時候,這爸媽的三種方法巧妙解決了┃山伯教育
  • 家長的相互貶低,打壓孩子的成長
    相互貶低的目的,一方面是逞口舌之快,希望對方服軟;另一方面則是讓孩子看清對方的&34;,讓其站在自己的陣營。然而作為中間人,孩子會處於進退兩難的境地,心理成長也會受到打壓。在他們認知裡,父母出現爭執便是吵架,尤其聽到父母口中各種難聽的貶低,會認為爸爸媽媽的感情出現了裂痕。同時孩子不敢主動詢問父母,內心的焦慮不安無法得到安撫,長此以往,他們會形成孤僻的性格。
  • 最傷害妻子的三種行為,男人千萬不要做,最後一種太過分!
    更別說男人的這三種行為,每一件都會把妻子深深傷害,以後千萬不要再做了。娶了你真是倒黴很多男人在對妻子不滿意的時候、與妻子發生爭執的時候,很容易脫口而出說出這句話,這句話並不只是否定現在的妻子,還從源頭否定了彼此之間的感情,對於妻子來說是最大的傷害了。
  • 這3類「不良行為」說明孩子雙商高,家長要善於觀察,別盲目糾正
    因為家長認為的不好的行為,不一定是真的不好的行為,不能用主觀臆斷去培養孩子,這樣的教育方法是非常的失敗的。以下這三個行為其實正是孩子智商高、情商高的表現,家長不要判斷錯了。孩子若有這三種行為,其實是雙商高的表現1、停不下來有一些寶寶屬於天生就比較好動的孩子,甚至於開心的時候根本一個人玩的不亦樂乎,停不下來。
  • 想要培養孩子"雙商",做個合格好媽媽,這三種方法要學會
    這樣未來的人生之路,即使沒有父母的陪伴,孩子也能走的很順暢。所以培養一個雙商都高的孩子,是很多家長的心願,只是偶爾也會在教育路上走彎路。心願都是美好的,可偏偏孩子沒有朝著這方面發展。但事實證明,情商高的孩子,他們的智商也絲毫不差。所以說想要培養出雙商都高的孩子,記住多點耐心和情感,尤其是在情商的培養上不能鬆懈。
  • 想要培養孩子「雙商」,做個合格好媽媽,這三種方法要學會
    這樣未來的人生之路,即使沒有父母的陪伴,孩子也能走的很順暢。所以培養一個雙商都高的孩子,是很多家長的心願,只是偶爾也會在教育路上走彎路。心願都是美好的,可偏偏孩子沒有朝著這方面發展。
  • 聰明爸媽這樣做,養出的孩子更出色
    很多家長抱怨男孩過於調皮,家有兒子那是要比女兒多操出好幾倍的心。男孩天性活潑好動,家長一不注意就和小夥伴打作一團。家裡的玩具更是被弄得殘肢斷臂,新買的玩具沒兩天就被大卸八塊。家長們基於對男孩的固有認知,在教育方式的選擇上更是極為頭疼。
  • 李玫瑾:想養出貴氣的孩子,務必做到這一點!
    更難得的是,他能耐心地教小妹妹,在妹妹因為拼不上去要發飆的時候,總能不急不躁,幫助妹妹想辦法。一整天,沒見過這個孩子抱怨過、發過脾氣,要麼認真跟爸媽溝通,要麼容忍小妹妹的壞脾氣。心裡想,這孩子教育得也太厲害了。我已經能看到這孩子發光的未來!
  • 父母幾種行為,正在慢慢毀掉孩子,後一個是很多80後爸媽的通病
    ,他們初始的行為認知都源於父母,父母的一舉一動,都會對其產生深遠的影響,其中,對他們性格的影響可以說是根深蒂固的,經常,父母一些不經意的行為,正在慢慢毀掉孩子。因此,他也成為了「嚴師出高徒」的簇擁者,對自己的兒子也實行嚴厲教育,但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的嚴要求不僅沒有激發出孩子的內在潛力,反而讓孩子的成績越來越差,日常也不愛說話了。剛開始,小李還以為變得沉默是心理出現了問題,還特地帶孩子去看心理醫生,結果卻被醫生告知,問題出現在自己身上。
  • 有三種父母,容易養出不孝順的孩子,責任在家長
    導讀:有三種父母,容易養出不孝順的孩子,責任在家長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三種父母,容易養出不孝順的孩子,責任在家長!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俗話說,孝心至上。
  • 「最傷」孩子內心:這樣子的爸媽,怎麼都教不出有幸福感的孩子!
    小麗是個比較龜毛的人,而之所以會形成如此吹毛求疵的性子,源自小麗小時候一旦做出什麼事情,或是有一些小毛病,就會被爸媽碎碎念個不停,即使事情過去很長時間,但是只要小麗的父母想起來就會忍不住再次念叨小麗,而小麗也對其爸媽表達過自己不喜歡,也知道自己錯了,能不能不要再揪著這些事情一直碎碎念個不停,這很令人難受!
  • 三歲前是培養雙商的關鍵,父母這樣做有助於幫孩子提高雙商
    什麼是雙商?雙商指的是:情商和智商。一個人的智商是先天的,也就是遺傳的;而情商往往是後天培養的,是在社會環境中一點一點積累起來的。高情商的人說話既會給別人留足面子,又不會貶低自己。孩子在3歲前會經歷很多重要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對孩子進行情商啟蒙,更有助於孩子未來的高情商。
  • 嬌慣過度不可取,家長常不自覺,三種溺愛方式養出壞小孩
    但是孩子並沒有如願地"回報"她,反而越來越不聽話,最近在學校出現了很多不適當的行為,被老師點名需家長配合糾正。李美怎麼也想不通,為什麼傾盡所有去滿足這個孩子,他就一點都體會不到了,這讓當家長的感到很心寒。可是,李美孩子的班主任在完成家訪後卻發現,這個小孩之所以會變成這樣,和家長的一些不恰當教養方式有關。
  • 李玫瑾坦言:父母的壞情緒會養出三種「劣性孩子」,調控刻不容緩
    文/ 養娃女神Miss劉(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評論)每對父母都想把孩子培養成自信樂觀,聽話懂事的人,但往往事與願違,這其實和父母情緒有很大關係。父母本身的性格和情緒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特徵。育兒教授:父母易怒多會養出這三種特徵的孩子李玫瑾教授作為著名育兒專家,在育兒觀上獨到的見解受到了許多父母的歡迎。她曾經在講座中談到:「有的父母面對孩子的學習時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一遇到事情就火冒三丈,大吼大叫,從來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 孩子這三個行為不是壞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家長不要胡亂糾正
    家長切莫以自己的主觀判斷去教育孩子,這樣可能會害了孩子。要多看看教育專家的意見,根據專業的知識去糾正孩子的壞習慣,才是好的教育方法。以下這三個行為,其實不是孩子的臭毛病,老師他們雙商高的表現,可以好好培養。
  • 別再說孩子笨了!父母的「打壓式」教育,毀了多少孩子的求知慾
    有時候是父母,有時候可能是遇到了並不稱職的老師,成年以後在職場上也可能遇到這種人。在許多父母眼裡,在別人面前貶低孩子是一種「傳統」,誇獎別人的孩子優秀、出色,順便再說自己的孩子不上進、愚笨等等,要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謙遜」。
  • 孩子的4個「臭毛病」,說明「雙商高」,家長別急著糾正
    總有一些孩子,小時候壞毛病很多,在家長看來這是一種不好的習慣,一定要說上孩子幾句,但家長千萬不要盲目糾正,因為有些「毛病」的發展,只需要稍加引導,便可以形成一個好的性格,意味著孩子長大後「雙商高」。這種情形家長也不要去阻止,而應該鼓勵孩子多去動腦筋,思考關於玩具的構成到底是如何的,積極的去探索孩子自己不知道的東西,個人自發的輸入知識相比較外界強迫性的輸入效果更加好,同樣對於孩子能力的培養也更加有利。這種喜歡拆卸的表現可以培養孩子的動腦動手能力,積極去思考,對於孩子上學之後的學習能力提升也有幫助,而且有利於培養孩子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