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坦言:父母的壞情緒會養出三種「劣性孩子」,調控刻不容緩

2020-12-23 養娃女神Miss劉

文/ 養娃女神Miss劉(原創文章/歡迎轉載評論)

每對父母都想把孩子培養成自信樂觀,聽話懂事的人,但往往事與願違,這其實和父母情緒有很大關係。

父母本身的性格和情緒會嚴重影響到孩子的性格特徵。

育兒教授:父母易怒多會養出這三種特徵的孩子

李玫瑾教授作為著名育兒專家,在育兒觀上獨到的見解受到了許多父母的歡迎。

她曾經在講座中談到:「有的父母面對孩子的學習時總是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一遇到事情就火冒三丈,大吼大叫,從來不給孩子解釋的機會」。

父母可能認為打罵孩子並沒有什麼大不了的,自己從小也是在「棍棒教育」下長大的。殊不知,這已經給孩子造成了心理陰影,嚴重時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性格成長。

李玫瑾表示:「脾氣暴躁的父母大多會養出這三種性格的孩子。」

1、膽小的孩子

父母愛發脾氣的家庭,培養出來的是孩子會特別膽小。孩子長時間在吼叫打罵中成長,不敢反抗,長時間會出現自卑心理,這樣的孩子膽小怕事,遇事慌亂,不敢表達。

2、叛逆的孩子

父母不分青紅皂白時常訓斥孩子,打罵孩子,暴躁易怒,都會導致孩子出現叛逆心理。尤其是在叛逆期,更是如此。

長此以往,孩子有可能還會形成偏執、冷漠、不合群的性格。

3、暴力的孩子

一般父母脾氣比較暴躁或者容易發怒甚至偶爾有暴力行為的話,孩子也會不可避免的有這些特徵。

在生活中,一遇到不滿意的事情就會發怒失控,在學校和同學發生口角也許會出現暴力行為或偏激行為。

如果你的孩子也有這樣的性格和情況,那麼你就應該好好反省一下自己平時的行為了。是否在生活中對孩子大吼大叫?

是否在學習中對孩子失去耐心?

是否對孩子出現過暴力行為?

父母要學會控制情緒,不要做情緒的「奴隸」。

教你如何有效控制情緒

1、駕馭情緒,避免比較

作為父母要學會控制情緒,而不是讓情緒「指揮」自己的行為。好的情緒會影響到一天的心情。

「攀比心」不可取。不要只看到別人的「有」和「好」,要看到自己的孩子、家庭的與眾不同。

2、享受過程,而非結果

父母總是給自己制定「小目標」、給孩子制定「成績單」,往往只看到了結果,沒有注意到過程。其實在到達終點的旅途中風景往往特別美好。

適當停下腳步,享受過程,也是非常不錯的。

3、減少欲望,知足常樂

不要總是看自己沒什麼,而是要看自己有什麼。

郭德綱在給兒子郭麒麟的家書中說道:「錢財乃天地間的至公之物,只是假手於人罷了。雨打殘花風卷流雲,輪番更轉而已」。

錢財要珍惜,但也不可看的過重。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知足常樂。這樣就會對生活的感到滿意。

懷情緒能夠會毀掉孩子,好情緒能夠成就孩子。

如果你是個懷情緒的父母就要注意了,一定要及時改正了,別讓自己的壞情緒影響到孩子的未來,造成不可挽回的後果。

本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李玫瑾:這5種父母,是家中的「負能量」,很難養出高情商的孩子
    李玫瑾教授認為,影響孩子的情商的人,主要就是父母。而這5種父母,是家裡的「負能量」,他們養出的孩子,情商大多都不會太高。,是家裡的「負能量」,很難養出高情商的孩子1.總是無法控制自己情緒的父母現在的人,壓力普遍都很大。這我們可以理解,但是,有些人卻總是控制不好自己的情緒,就算是在孩子面前,也經常會情緒失控。這些父母常常會因為一些小事對孩子大發雷霆,會罵孩子,也會打孩子。雖然我們過去總說,棍棒底下出孝子。
  • 李玫瑾:這3類父母是家裡的「負能量」,養出的孩子情商多不會高
    很多父母從孩子會說話開始,就開始訓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對孩子進行情商教育。關於孩子的情商問題,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曾談過自己的看法。李玫瑾教授認為:孩子的情商高低與父母的後天培養有關。孩子情商低,多是因為受到父母的影響,尤其是這3類「負能量」的父母,很難培育出高情商的孩子。
  • 李玫瑾坦言:「低情商」的孩子,一般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了別人
    著名的育兒專家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情商低與父母有關係,「低情商」的孩子,一般都有這樣的父母,怨不了別人! 如果父母平時就是一個經常抱怨的人,那麼他的家庭中肯定充滿了負能量,比如在工作上或者生活上遇到不順心的事,回家後將情緒都發洩在家中,導致孩子的情緒會變得低沉,無論做什麼都想著最壞的結果,看不到前方的希望,最後只能一生平庸。
  • 孩子一哭鬧,父母就妥協,不會拒絕孩子的父母會把孩子養「壞」
    文/小熊育兒日記對於有些父母來說,他們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孩子哭鬧,孩子的哭鬧會讓他們失去了原則,也會讓他們大腦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只要孩子一哭鬧,父母就算平時再有原則,也會馬上妥協,不懂得去拒絕孩子無理的要求,這樣的父母最終只會把孩子養「壞」。
  • 李玫瑾教授坦言:這幾種孩子的情商低,責任全在父母身上!
    前段時間李玫瑾教授在某大學開展了一次跟孩子情商高低有關的育兒講座,身為犯罪心理學專家,青少年犯罪心理預防專家,李玫瑾教授開場便點出本次講座的中心——"孩子情商高低,與父母有著最為直接的關係。"李玫瑾教授表示,當下許多家長抱怨著孩子不懂人情世故,不會講話時,問題其實就出在家庭教育上,而關於這點,孩子的父母有著不可推脫的責任!
  • 班主任坦言:不想「養廢」男孩,最好在6歲前教會他「三種能力」
    孩子的教育問題從來都是父母心上最操心的內容。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能夠養出聰明好孩子,可真的輪到父母親自上手時就會發現,教育孩子從來都不像想像中那麼簡單。特別是那些家有男孩的家庭,如果孩子天性活潑,那註定全家將會「雞飛狗跳」,永無安寧之日。正所謂「因材施教」,對於男孩的教育方式也應該「與時俱進」,找到一條適合男孩的教育之路。
  • 李玫瑾:孩子睡覺有這三種反應,長大後智商會很高,有科學依據
    從寶寶出生後的那一刻起,就註定了父母們一生甩不掉的操心。從寶寶的輔食添加一直到生長發育,每一個環節都會佔據父母很大的精力。特別是孩子的大腦和智商發育,更是讓父母操碎了心。養出高智商寶寶幾乎是所有家長的共同心願,而在這之前,父母首先要學會判斷孩子的智商發育情況。
  • 李玫瑾:養兒三忌,養女五忌,父母學會這幾點,孩子未來少走彎路
    然而有些家長卻因為要養成一名男子漢,硬生生把這種男生有淚不輕彈的思想強壓在孩子身上。而這樣的做法,只不過會讓孩子的情緒更加緊繃,甚至因此讓孩子年幼的心靈和脆弱的情緒雪上加霜。因此,家長不要去勉強孩子的情緒,讓孩子想哭就哭、想笑就笑,這樣才能利於他的心理健康和人格成長。
  • 李玫瑾:「養兒三忌,養女五忌」,悟懂這些,孩子以後少走彎路
    李玫瑾:「養兒三忌,養女五忌」,悟懂這些,孩子以後少走彎路李玫瑾教授各位父母都是非常熟悉的,她是中國公安大學專注於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學的一名心理學教授。家長們似乎都認為小男孩就應該勇敢,應該陽剛,遇到困難和被欺負的時候不應該隨便哭鼻子,但是這樣的想法只會壓抑孩子的天性,因為哭泣本來就是一種宣洩壞情緒的方法,所以家長們不應該幹涉孩子的情緒管理。
  •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
    李玫瑾教授坦言:孩子從小有這4個「特徵」,長大後情商多半不高很多家長對李玫瑾教授說的話不以為然,覺得李玫瑾教授說的話都是無稽之談,但是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李玫瑾教授長期研究犯罪心理乃至青少年的心理問題,獲得過不少專家們的認可,曾在多次講座中提到,孩子性格養成的關鍵時期都在孩子的3-6歲的時候,處於這時期的孩子的家長一定要多加留意
  • 李玫瑾教授:什麼樣的父母管不住孩子?這3類父母是反面教材
    但是孩子的成長經歷不可能一帆風順,父母可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麻煩,對一些事情的發生也會感到無能為力,有些父母甚至會發現孩子越大越管不住,這又是為什麼呢?李玫瑾教授在一次講座中就解答了這個問題,李玫瑾教授坦言,現實生活中,這3類父母是典型的反面教材,孩子越大父母越管不住。
  • 李玫瑾:情緒穩定,是父母給孩子的「第一手」好牌,卻很少人做到
    李玫瑾 教授情緒不穩定的父母,會給孩子極大的不安全感,當他發現身邊的人陰晴不定,不知道什麼理由就會吼自己,漸漸的,孩子就會發明一套自保機制,他們開始封閉自己,學會虛假地討好父母,以求生存。,會接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足以健康的發展出對世界的信任,也會從心底真正產生底氣。
  • 李玫瑾坦言:當孩子頂嘴時,父母學會這3句話,孩子未來更優秀​
    而對於孩子頂嘴這一問題,李玫瑾教授也坦言到:父母若能學會這3句話,孩子未來更優秀。真的很傷人,要讓孩子知道雖然父母很愛他,但是也會受到傷害。當孩子生氣、頂嘴時,父母不應該被孩子的情緒所帶動,和孩子一起吵架,應該對孩子說:「我知道你現在生氣,能告訴媽媽原因嗎?
  • 李玫瑾坦言:午睡與不午睡的孩子,長大後差別很大,父母別大意
    她是我國著名的犯罪心理學教授,並且在育兒領域中也有獨特的見解,作為國內知名的育兒專家,她的觀點還是存在一定參考性和權威的,並且李玫瑾坦言:午睡與不午睡的孩子,長大後差別很大,父母別大意!李玫瑾坦言:午睡與不午睡的孩子,長大後差別很大!
  • 李玫瑾:父母脾氣暴躁易怒,養出「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影響一生
    看到這個會喚起很多人童年的陰影,楊爍身上有很多家長的影子,情緒暴躁易怒、陰晴不定的,不知道什麼時候脾氣就上來了,而且作為孩子根本不敢反抗。中國公安大學兒童教育心理學家李玫瑾教授,曾在講座中說過:「父母的脾氣如果是暴躁、易怒的,很容易養出『討好型』人格的孩子,這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 李玫瑾教授坦言:父母把孩子養成了「老實人」,就別怪同學欺負他
    孩子上學以後,會不會被欺負,有沒有和同學好好相處,是很多父母關心的問題。有的父母訴苦:我平時在家裡教育孩子,要懂禮貌,要謙讓他人。但別的孩子,會過來搶自己孩子的玩具,欺負他們。父母不在身邊,又該怎麼辦?有父母曾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裡被欺負了,卻不敢反抗。
  • 李玫瑾教授:養兒三忌,養女五忌,父母知曉這些,孩子能少走彎路
    李玫瑾教授是中國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專注於研究青少年犯罪心理學,她在育兒領域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育兒觀被廣大父母所認可。李玫瑾教授在談到一些父母教育孩子的弊端時,曾提出:養兒三忌,養女五忌,父母知曉這些,孩子將來能少走彎路。
  • 李玫瑾:這5種父母是家裡的「負能量」,養出來的孩子大多低情商
    作者/英英編輯/英英教育孩子不僅要關注孩子學習方面的成就,更要關注孩子的情商。如果一個孩子只有智商沒有情商的話,那麼將來走上社會也無法獲得好的人際關係。因此,父母在對孩子進行智商教育時,也要有情商方面的教育,當然,父母要想養出高情商的孩子首先得從自身做起。
  • 李玫瑾被萬千父母追捧,培養出的女兒卻很普通,網友坦言很失望
    李玫瑾雖然是犯罪心理學專家,但她的「育兒經」卻受到了萬千中國父母的追捧。但凡一篇育兒文章裡加了「李玫瑾」這三個字,就會迅速地在父母群中進行無數次轉發分享。在父母們看來,李玫瑾教授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非常有經驗,很多家長也都是李玫瑾「育兒經」的受益者,因此,李玫瑾的講座也是場場爆滿。
  • 李玫瑾:最"毀"孩子的三種教育方式,80%的父母卻都在做
    這樣的教育就要不得了,那麼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我們最毀孩子的三種教育方式到底是什麼?其實李玫瑾教授也對此提到,關於孩子的教育,毀掉孩子的並不是懶惰和遊戲,而是家長的這三種教育,其中就包括張媽媽採取的這種&34;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