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了這8個徵兆,說明孩子內心很自卑,家長及時引導很關鍵

2020-09-05 孕育島

編 輯:柔山

審 核:許百萬

「本文由孕育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

大部分自卑的人都與他(她)從小的家庭教育、生活環境是離不開的,孩子都是渴望在父母身上尋找到愛與關心的,希望自己是在家庭當中有存在意義的那一個。

如果孩子得不到源自家庭、父母的支持與肯定,孩子就很容易會認為自己比別人差,甚至是低人一等,這樣下去是會影響孩子以後走向社會、融入社會的。

如果爸媽想要改變孩子的這種自卑心理,首先就要從自身做起,反思一下是否是自己在教育方式上出現了問題。


哈佛心理學家花5年研究孩子心理健康得出結論

那些感到自卑的小孩,他們的內心往往是充滿了痛苦與不自信,就算是遇到了好的機遇,他們也不敢去表現自己,自卑心理還會在心底埋得越來越深。

其實這樣的孩子內心深處是渴望得到別人的欣賞與肯定的,但卻不該如何去改善。

哈佛的一位心理學家就曾花費了5年時間,只為了找出能夠克服自卑的方法。

庫珀提醒父母,當發現你的孩子出現了這些跡象,說明父母應該立即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了。


孩子自卑易出現以下「8」個徵兆

1. 情緒長期低落

如果孩子總是悶悶不樂,很難感到開心、快樂,不愛與人交流、溝通,那很可能就是孩子的自卑心理在起作用。

2. 害羞表現過度

女孩子嘛,有一點害羞是正常,但如果害羞表現過度,包括與別人說話不敢看對方的眼睛。

從來不願接觸新的人等,則很有可能是內心深處藏著自卑的情緒。

3. 反感交朋友

小孩子都是比較喜歡和年齡差不多的人一起玩,但存在自卑心理的兒童絕大多數對交朋友這件事看得很可怕,把交朋友看成是渡劫一樣。

4. 敏感、多疑

對其他人的看法、意見很在意,可以說是過於在意了。尤其是來自於家長、老師、小夥伴的評論更會讓孩子十分敏感。

這裡尤其是別人對他們的批評,他們自己會難以消化,甚至耿耿於懷。長期下去,孩子會變得多疑、脆弱、承受力差等。

5. 過分追求別人的誇獎

其中一種的自卑兒童儘管覺得不自信比別人差,但往往又會反常地比一般兒童更注重家長、老師的表揚。

為了達到心中的目的,還可能會採用些不合理、不正確的方式,像在考試中不誠信、作弊等情況,這些都不是正確的做法。

6. 消極應對

很大一部分的自卑兒童往往往會有一些不求上進的表現,他們會認為自己做什麼都不行、都不對,就算努力了也不會有結果。

嚴重者還可能出現自虐行為,如生病了但拒絕求醫用藥等行為,仿佛刻意讓自己處在一個危險、弱勢的環境裡,這對孩子的成長發育都是很不利的。

7. 語言表達能力弱

據兒科專家統計,80%以上易感自卑的孩子其語言表達能力都相對較差,如表現為口吃、結巴,表達時無情感,或語言表達貧乏等。

專家們認為,這種自卑感在孩子心中與日俱增,極有可能會阻礙孩子語言系統的正常發展。

8. 難以承受挫折

存在自卑心理的孩子心裡是很脆弱、敏感的,面對挫折他們的承受力會很低,還會因挫折而更增加心理壓力。

每當孩子遇到失敗或是挫折就會感到十分難過、不安,如遇家人生病、搬遷等則會表現的十分明顯。


專家給出的消除孩子自卑心理的3個方法

★ 改變形象法

易感自卑的孩子,通常在穿著上會相對保守,說話也是吞吞吐吐、聲音很小,走路不敢看前方總是低頭。

家長可以從改變孩子穿衣打扮、說話的音量、走路的姿勢、與別人眼神交流入手,進而慢慢地去改變孩子的這種心態、克服自卑心理。

★ 語言暗示法

語言是孩子內心想法最直接的表達,積極健康向上的語言更能使人產生正面的情緒,消除孩子的消極心態。

因而家長可以用一些像「你真棒」「你一定行」之類的積極的語言為你的寶寶打氣加油,或是讓寶寶根據自己的喜好擬定一句給自己打氣的話。

孩子可以在每天上學之前念上幾遍,這樣在一番語言暗示後,寶寶的信心也會提升很多。

★ 勝利預演法

在孩子遇到挫折不敢向前的時候,推薦家長食用這種方法,培養孩子在腦海中想像完成任務時充滿喜悅的場景。

這種勝利預演法,對於幫助孩子克服並戰勝恐懼心理,有著十分不錯的成效,也會讓孩子更願意直面困難,從而增進孩子的自信心。

【寫在最後】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多對孩子肯定、鼓勵,詢問與了解孩子的想法和意見,讓孩子意識到自己得到了尊重,這樣即使在以後遇到了困難也可以積極勇敢的去面對。

【留言板】

各位家長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嗎?你們都是如何解決的呢?歡迎大家給小島留言。

相關焦點

  • 身上有這8個「徵兆」,說明孩子內心很自卑,家長要及時引導
    而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有不少孩子,從小就很自卑。如果說,孩子的這種自卑心理長時間得不到家長的關注的話,孩子長大後就很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甚至會患上心理疾病。所以,家長必須要多多給予孩子這方面的關心,多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
  • 孩子的這5個細節,說明他內心很「自卑」,父母儘早引導很重要
    導讀:孩子的這5個細節,說明他內心很「自卑」,父母儘早引導很重要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的這5個細節,說明他內心很「自卑」,父母儘早引導很重要!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三種表現說明孩子有自卑傾向,家長別沾沾自喜,及時引導還來得及
    實際上,樂樂內心可能已經出現自卑傾向,因為他內心知道父母喜歡懂事的孩子,所以被迫去迎合他們的喜好,這一切都只是為了掩飾內心的怯懦。當孩子做出三種懂事行為,可能是內心自卑的表現1、做事前習慣詢問家長的意見內心自卑的孩子很沒有主見,怕自己做不好,所以不敢輕易去嘗試,做事情之前必須要尋求家長的意見,徵得他們同意後才敢去實施
  • 孩子出現這3種表現,說明他正慢慢變得自卑,家長越早發現越好
    為避免這樣的發生,當孩子出現這三種表現的時候,說明他正慢慢變得自卑,家長應當越早發現越好。表現3:溝通的時候不敢有眼神接觸雖說這類孩子能跟別人溝通,但是仍舊不敢和別人眼神接觸,一旦接觸就會躲躲閃閃。這類孩子實際上情況比較好些,至少敢和其他的小朋友溝通,只不過他內心仍舊很自卑,會通過眼神躲閃的方式掩藏自己的內心。
  • 孩子出現這3種表現,說明他正慢慢變得自卑,家長越早發現越好
    為避免這樣的發生,當孩子出現這三種表現的時候,說明他正慢慢變得自卑,家長應當越早發現越好。開始開始自卑的3個表現:表現1:對外界的事情感到排斥要知道孩子對於這個世界是熱情且好奇的,對什麼樣的事情都想去湊個熱鬧。
  • 當孩子透露出這「3個跡象」,說明孩子很自卑,家長務必提起重視
    文/小漁媽媽育兒自信的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中樂觀大方,總是能夠抓住命運給予的機會,做出不俗的成績。自卑的孩子則往往把自己縮在一個角落,即便自身非常優秀,也不敢表達自我。所以家長應該關注孩子的心理狀態,發現孩子身上存在自卑的跡象,家長就要提起重視,給予相應的引導,幫助孩子消除自卑的情緒。
  • 孩子出現了這幾種跡象,說明孩子很自卑,家長們要早點改正
    ,說明孩子已經慢慢開始自卑了!有一些孩子感到自卑,他們的內心其實是充滿了痛苦和不自信,有些時候就算遇見了好的機遇,但往往就是因為自卑,不自信也不敢去好好的展示自己,導致這種心理在自己的內心埋得越來越深。
  • 家長注意:孩子自卑的表現
    自卑的孩子內心缺少陽光、溫暖和愛,他們可能存在交友困難、心理疾病、職場坎坷、感情受阻等問題,而家庭往往是孩子自卑的源泉,如果您的孩子出現這些跡象,說明骨子裡透著自卑,需要及時「挽救」。2.經常疑神疑鬼自卑兒童對家長、教師、小夥伴對自己的評論往往十分敏感,特別是對別人的批評,更是感到難以接受,甚至耿耿於懷。長此下去,他們還可能發展到&34;反正我低人一等」作辯解。7.語言表達較差據專家所作的統計,高佔8成以上的自卑兒童的語言表達較差。他們或表現為口吃,或表述不連貫,或表達時缺乏情感,或詞彙貧乏等等。
  • 這4個跡象,說明你正在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要及時改正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自信,而不是自卑的。但很多家長並不知道,自卑感是從孩子一出生就伴隨著他們的。 心理學家阿德勒在《自卑與超越》一書中提到:自卑感從嬰兒期就存在,這源於弱小的孩子對成年人的天然依賴。但若隨著成長發展到某種程度,也必然會影響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想要幫助孩子,察覺到孩子的自卑情緒是至關重要。
  • 孩子出現這6種跡象,可能是「自卑」的「徵兆」,父母要引起重視
    哈佛的心理學家也曾說過:孩子出現這6種跡象,可能是「自卑」的「徵兆」,父母要引起重視孩子出現這6種跡象,可能是「自卑」的「徵兆」,父母要引起重視第一種:太過於懂事但是太過於聽話的孩子往往內心比較自卑,他們對父母的話言聽計從,甚至從不向父母傳達自己的想法,只會做父母吩咐給他們的事情。這樣的孩子內心往往是自卑的,因為他們很害怕失去父母的疼愛,很害怕父母討厭他。
  • 如果孩子日常存在4種行為,說明他已經很自卑了,家長需及時察覺
    當孩子遇到困難,對父母說「我不行」的時候,作為家長應該如何回應呢?對於現代父母來說,我們更推崇鼓勵式育兒的方式,而「我不行」三個字背後具體隱藏了孩子哪些情緒,就需要父母多和孩子溝通才能深入了解。若孩子是因為自卑情緒影響到日常行為,而父母還沒及時發現幫助引導,那麼有可能影響的會是孩子的一生。如果在生活中發現孩子有這4種行為,家長們就要注意了,及時察覺才能阻止情況惡化。
  • 孩子出現這3個表現,可能是叛逆期來了,家長要及時引導
    成年人大多都經歷過青春期之後的叛逆,實際上在寶寶2歲的時候,也會有一個幼兒的叛逆期,在這個叛逆期是媽媽最難熬的日子,也是孩子性格成長的關鍵時期。在對待幼兒的叛逆期時,家長一定要謹慎。切勿被孩子的各種行為打的手足無措,亂了方寸。
  • 孩子內心自卑,容易帶來三個「弊端」,如何幫孩子擺脫自卑心理?
    原來,當姜文考上了中戲時,本來非常高興的姜文連忙把這個消息告訴了自己的母親,但母親卻表現得毫不在意,把通知書放在了一邊,這讓姜文的自信心受到了打擊。等到姜文功成名就之時,他為母親買了套房子,但母親卻從來不住……這讓姜文內心一度非常低落。到底什麼原因才會造成孩子內心自卑呢?
  • 孩子出現自卑的心態,家長及時做到這3點,孩子才會變得更自信
    作為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健康快樂的成長,成為一個積極向上的人。這也能充分說明自信心對一個人有多重要。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對於任何事物的心理接受能力是有限的,並且的脆弱。因此很多時候,在大人看來不值得提及的一件小事,很有可能會給他們帶來心理傷害。
  • 孩子的這五個表現,其實是自卑的「信號」,家長要懂得識別並引導
    而孩子出現一些行為,也可能是出自內心的自卑感。▼孩子出現這5個表現,其實是自卑的信號,家長要了解1、孩子特別乖巧,享受被誇獎我們說,小孩子天生活潑好動,就算是性格內向,也會偶爾表現的比較頑皮。如果是孩子總是表現得比較懂事、比較乖巧,受到表揚時,就會喜笑顏開,沒有受到表揚時,反而有些小失落。
  • 孩子出現這3個徵兆,在幼兒園可能被同學孤立了,家長要及時補救
    為了讓家長及時發現孩子在幼兒園是否被大家孤立,在這裡提醒各位家長。當出現這三個徵兆時,說明孩子在幼兒園被孤立了,家長需要及時給予孩子進行補救。 如果孩子每天回到家不再像以往一樣活潑,而是變得沉默、情緒低落、抵抗出門、甚至睡眠質量差總是起夜,那麼家長就應該重視了。因為孩子出現以上現象,那就基本上可以判定為是被孤立的結果。
  • 80%罪犯童年很自卑,家長警惕四個信號,暗示你家娃可能內心自卑
    研究表明,自卑情結的形成多源於幼兒階段,家長需要及時洞察到孩子行為的異常現象。作為家長,不要以為孩子年幼,就不去關注其心理健康的成長,其實,小孩子的心理十分細膩,如果家長不能及時觀察到他們身上的問題,不僅會使其產生自卑感,而且這種自卑心理可能會伴隨一生。
  • 娃平時有這幾個表現,說明正在自卑的邊緣,家長需及時往回拉一把
    導讀:娃平時有這幾個表現,說明正在自卑的邊緣,家長需及時往回拉一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娃平時有這幾個表現,說明正在自卑的邊緣,家長需及時往回拉一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自卑,家長要如何引導,更好促進孩子成長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因為各種的原因產生自卑,並且很多孩子因為自卑,不夠自信,所以總是羞於展現自己。面對這樣的情況,家長看著著急,卻又不知道該如何幫助孩子成長。那麼,作為家長要如何引導孩子擺脫自卑呢?別擔心,我們慢慢說。
  • 孩子出現自卑傾向,家長應及時疏導,「優勢教養」能讓孩子更優秀
    作者/昕姐(圖文原創,轉載請註明出處)七歲的亮亮在鄰居老趙的眼中永遠是個聰明伶俐的孩子,然而因為老趙工作的原因,要把孩子送到寄宿學校之後,孩子的反常就顯露出來了。老趙總是聽到孩子亮亮跟自己說:&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