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注意:孩子自卑的表現

2020-09-03 上海樹元教育

自卑的孩子內心缺少陽光、溫暖和愛,他們可能存在交友困難、心理疾病、職場坎坷、感情受阻等問題,而家庭往往是孩子自卑的源泉,如果您的孩子出現這些跡象,說明骨子裡透著自卑,需要及時「挽救」。

自卑兒童往往會表現出以下早期徵兆

1.常年情緒低落

自卑感強的兒童,往往伴有不安、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

還會呈現出一種病態的自我保護心理,對別人的批評或者建議,會作出過度的反應,如大哭大鬧,極度消沉等。

2.經常疑神疑鬼

自卑兒童對家長、教師、小夥伴對自己的評論往往十分敏感,特別是對別人的批評,更是感到難以接受,甚至耿耿於懷。

長此下去,他們還可能發展到&34;反正我低人一等」作辯解。

7.語言表達較差

據專家所作的統計,高佔8成以上的自卑兒童的語言表達較差。他們或表現為口吃,或表述不連貫,或表達時缺乏情感,或詞彙貧乏等等。

專家們認為,這是因為強烈的自卑感極有可能阻礙了大腦中負責語言學習系統的正常工作之故。

8.迴避競爭、競賽

雖然有的自卑兒童十分渴望在諸如考試、體育比賽或文娛競賽中出人頭地,但又無一例外地對自己的能力缺乏必要的自信心,因而斷定自己絕不可能獲勝。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自卑心理?

1、鼓勵孩子改變自己

如果孩子因自身不足遭受外界的閒言碎語,父母一定要用耐心和愛心鼓勵孩子,通過勵志故事、名人案例等鞭策孩子,讓他們明白沒有誰是十全十美的,如果因為長得胖被人嘲笑,那就一定要改變自己。

2、多表揚、稱讚孩子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要多一些鼓勵和支持,在平時的生活中,懂得尊重孩子的內心想法,不要一味打擊孩子的自尊心,多給孩子表現自我的機會,當孩子困惑時,及時提出可行性建議,不要用別人家孩子的優點來責罵孩子的缺點,這樣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一無是處。

3、增長孩子的見識

自卑多源於無知,當看著其他的孩子侃侃而談時,自己卻一無所知,自卑心理就會萌芽,畢竟缺少見識的孩子說話做事沒有底氣,覺得自己低人一等,與群體格格不入,只有開拓娃的視野、擴大其朋友圈,找準自己的定位,孩子才會變得勇敢、自信。

相關焦點

  • 家長不可忽視!孩子說出這三句話,是自卑的表現
    文/北媽媽育兒自信可以讓人勇敢地表現自己的優點,從而獲得更多的機會。也能讓人在面對困難的時候積極應對,不會妥協放棄。而自卑,則恰恰相反。當孩子出現了自卑的情緒,將會為成長帶來許多傷害,嚴重影響到性格塑造和今後的學習與生活。所以家長萬萬不能忽視孩子的心理問題,尤其是需要關注孩子是否出現了自卑的情緒。
  • 我們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自卑情結」已經出現,家長要注意
    撰稿:小尹 | 插畫:kit |審核:靜好小劉和愛人都不善於表達,於是,他們也自以為是的認為:我家孩子不愛說話,表現靦腆,就是隨根,基因決定的。可事實上,在些性格上的形成和遺傳無關,倒是後天環境的影響起著極大的作用。比如自卑。
  • 孩子身上有這6種表現,容易形成「自卑型人格」,家長要注意引導
    文 /萱媽,歡迎個人轉發分享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他們擁有自己的性格,每個人的性格不同造就了他們每個人多姿多彩的人生。但也有一些孩子,常會因為一些自己性格方面的原因,而讓自己慢慢變得自卑,最終把自己變成了自卑型人格。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們一定要多加引導才行。
  • 孩子身上有這8種表現,可能形成「自卑型人格」,家長要注意
    隨著現在社會節奏加快,許多家庭都會滿足自己孩子的物質生活,卻忽視對孩子精神心理生活的教導。許多年輕氣盛的媽媽會經常指責自己的孩子,過度幹涉孩子生活過程中的選擇權,導致孩子產生嚴重的自卑心理,怎麼判斷孩子是否存在自卑問題?
  • 孩子有這幾個表現,說明他很自卑,家長要重視起來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相信每一位爸爸媽媽最大的願望就是孩子能夠健健康康地長大。孩子的健康既包括身體的健康,也包括心理的健康。可是,很多家長在關心孩子身體健康的同時,往往容易忽視對孩子心理健康的關注。本期快樂魔方作文就給大家介紹幾種孩子有自卑心理的表現,家長們一定要警惕起來哦!
  • 孩子心理越自卑,這5個表現就越突出,超過兩個家長就要重視了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時,都喜歡和開朗自信的人交往,所以家長們在孩子性格的培養過程中也要注意讓孩子勇敢自信一點。要知道,內向自卑的孩子不管是在同齡人之間還是在長輩、老師之間都不會被人關注。
  • 孩子心理越自卑,這5個表現就越突出,超過兩個家長就要重視了
    文 | 齊姐育兒 本文為原創文章,歡迎個人轉載分享~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和工作時,都喜歡和開朗自信的人交往,所以家長們在孩子性格的培養過程中也要注意讓孩子勇敢自信一點。
  • 孩子有這些表現,說明他在變得自卑,很多家長都不在意
    孩子自卑其實不是一天就形成的,是長期積累緩慢形成的。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最先影響他的人就是父母,一言一行都足以撼動他幼小的心靈。不要看孩子什麼也不說,但是他的內心卻在悄然發生著變化,因此父母一定要及時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避免他產生自卑等不利於成長的心理。
  • 李玫瑾:孩子經常說這三句話,是心理「自卑」的表現,家長要重視
    如果孩子經常說這三句話,是心理自卑的表現,家長要重視。一、李玫瑾:孩子經常說這三句話是自卑的表現1、遇到困難時總說該怎麼辦有一類孩子在遇到困難的時候總是表現出一種手足無措的感覺,面對困難總是不知道自己該如何是好,喜歡說:我該怎麼辦,或是這怎麼辦這樣的話。當孩子說出這樣的話的時候,就是在尋求別人的幫助,他是希望別人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 孩子的這些表現,表明他很自卑,重視起來,別讓自卑滲到骨子裡
    並且孩子有自己的活動空間,不可能時時刻刻處於父母的保護之中,因此有可能在家長沒有注意到的時候,孩子就已經產生了自卑的心理,當出現這3種表現的時候,家長就需要相當注意了。這時候大人們一定要引起警惕,出現這種情況有可能是因為孩子最近心情不好,但是更可能是因為自卑,使得孩子不願意融入同齡人。或許是因為成績不好,也許是因為自己有些不如人的地方,總之當孩子不願意與同齡人交流的時候,家長一定要搞清楚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不要覺得小孩子不懂這些,小孩子的心思要遠遠敏感於成年人,他們對於嘲笑以及批評會更加在意,很可能會因為這些產生自卑的心理。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他已經在自卑了,家長可別大意
    導讀: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他已經在自卑了,家長可別大意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他已經在自卑了,家長可別大意!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出現這3種表現,說明他正慢慢變得自卑,家長越早發現越好
    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寶娃有抑鬱症的危險,而這樣的疾病也逐漸成為家長們關注的對象,只不過這樣的疾病沒有比較明顯的外在徵兆,因此,家長則要關注孩子的動態來"診斷"孩子到底有沒有真的抑鬱症。實際上,當孩子過於自卑的話,也會有抑鬱方面的傾向,甚至會因此患上抑鬱症。
  • 孩子出現這3種表現,說明他正慢慢變得自卑,家長越早發現越好
    為避免這樣的發生,當孩子出現這三種表現的時候,說明他正慢慢變得自卑,家長應當越早發現越好。開始開始自卑的3個表現:表現1:對外界的事情感到排斥要知道孩子對於這個世界是熱情且好奇的,對什麼樣的事情都想去湊個熱鬧。
  • 心理學家:孩子有這6個跡象,說明孩子自卑到骨子裡,家長要注意
    可能有很多家長都會問,我們到底怎樣做,才能得知孩子的性格如何,是否自卑呢?有心理學家專門針對這個問題做了相關的研究,他認為:如果孩子身上有這6個跡象的話,就證明孩子可能骨子裡很自卑。孩子非常懂事、對父母言聽計從有很多父母總是認為,評判一個孩子好壞的標準,除了學習,就是看這個孩子是否聽話,是否懂事。但其實我們作為家長也一定要清楚一件事,就是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應該有自己獨立的生活和思想。如果孩子表現出來的是毫無主見,只知道聽從他人的安排的話,說明孩子正處於一種非常「危險」的狀態之中。
  • 孩子不願認可別人,大概是自卑,家長要注意這兩點
    孩子不願認可別人,大概是自卑,家長要注意這兩點孩子的自信與自卑其實和家庭有很直接的關係,當家庭給孩子帶來一個非常積極正能量的一個影響的時候,孩子是非常自信的,但是當一個家庭給孩子的影響不是一個積極正能量的時候,孩子還是會自卑的。
  • 3個行為說明你的孩子正在自卑,一些家長還以為是「懂事」的表現
    有的孩子相對內向、有的孩子善於思考、有的孩子不太愛說話,但並不能說這些孩子性格有缺陷。 但是家長們要注意一點,不要把孩子的自卑當成懂事。生活中有一些孩子,他們平時表現出了沉穩和內斂,看上去非常懂事。但是倘若你的孩子有這樣3個舉動,那就要引起重視, 這可能說明你的孩子正在悄悄自卑。
  • 孩子有這幾種表現,說明孩子有自卑傾向,家長鬚高度重視
    孩子小的時候,家長無論怎麼說都沒關係,可是隨著年齡的慢慢長大,尤其是進入青春期孩子就會對周圍的事物很敏感,尤其是特別在意父母的評價,假如父母說話不注意,就會傷到孩子的心。孩子如果有如下幾種表現,說明孩子已經有自卑傾向,父母一定要高度重視:1、孩子經常發呆,或突然變得不愛說話;2、不願與別人交流,喜歡一個人獨處;3、特別在意別人的眼光,對自己的不足耿耿於懷;4、做事小心翼翼,沒有自己的主見;5、情緒低落、敏感,哪怕因為微不足道的一點小事都會情緒失控。
  • 注意了,孩子有這幾點表現,說明有自卑情緒
    孩子有這幾點表現,說明你正養育一個自卑的孩子。自卑、逞能、做錯了會覺得非常難堪;面對自己喜歡的東西,往往會有一種不配得感,這些都是討好型人格的表現。即使有時是自己應得的,也要刻意討好別人,比如討好自己的媽媽,來獲取零食或者玩具。這樣的孩子是可憐的。往往非常嚴格的父母,容易養出討好型的孩子,因為太嚴格,才會給孩子錯覺:我必須要討好他們,才會獲得我想要的。
  • 孩子表現得聽話、不鬧騰,家長認為的懂事很可能是孩子自卑的表現
    表面上,孩子的母親贏得了這次辯論,但卻從心底輸掉了孩子的信任。令人心寒的是,這種教育存在於很大一部分家庭,家長用自己的想法對待孩子,卻忽略了他們的內心需求,以至於孩子出現自卑的性格。>1、過度勤儉自古以來,中國便以勤儉節約為美德,家長為了培養小朋友勤儉的習慣,很可能放大自家的情況&34;&34;,殊不知這種做法其實在無形中給孩子灌輸了&34;的觀念,從而從心裡感到自卑。
  • 孩子的這五個表現,其實是自卑的「信號」,家長要懂得識別並引導
    經過醫生的檢查,建議家長帶孩子去看心理醫院。原來,小雨的身體沒有什麼問題,主要是心理上自卑。而孩子出現一些行為,也可能是出自內心的自卑感。▼孩子出現這5個表現,其實是自卑的信號,家長要了解1、孩子特別乖巧,享受被誇獎我們說,小孩子天生活潑好動,就算是性格內向,也會偶爾表現的比較頑皮。如果是孩子總是表現得比較懂事、比較乖巧,受到表揚時,就會喜笑顏開,沒有受到表揚時,反而有些小失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