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合爾是巴基斯坦的文化發源地,曾是南亞最強大的莫臥兒帝國首都,依靠歷史積累和衝積的平原優勢,歷來都是巴基斯坦最富有的城市。其所在的旁遮普省有巴基斯坦「廣東」之稱,而作為省會拉合爾則更像是是廣州一樣耀眼。
雖然沒有現代都市的高樓雲集,也沒有便捷高效的城市基礎設施,但只要走到市中心的商業街,面對這沿街琳琅滿目的金銀首飾,你就能夠看到這座城市的消費水平。作為巴基斯坦農業、工業中心,拉合爾的富裕絕對會超乎你的想像。但富裕與貧困從來是伴生的關係,沿著拉維河走向郊區,你將看到又一個巴基斯坦的模樣。
在拉合爾郊區的河道邊上,散落著大量簡陋的窩棚。這些住戶大都是來自巴基斯坦比較貧困地區的務工人員,由於市中心住房比較昂貴,多數人為了能夠節省費用,選擇在郊區搭建窩棚為生。
拉合爾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工業中心城市,但大部分住在窩棚裡的人們,只能從事最基礎的體力工作,而且多以臨時工為主。只要稍微有點技術要求的崗位,都是與他們無緣,這意味著極低的收入,並且不穩定。所以多數人為了生存,也是一邊拾荒一邊打一點零工。
把木棍插入地面形成骨架,然後在上方鋪上一層隔水的塑料,一套簡易的窩棚就此形成。這些搭建的材料,大都是人們從垃圾場或工地上撿回來,東拼西湊就形成了自己的家。所以就別指望它能夠遮風擋雨,防寒防凍,能有一個睡覺的地方就算是不錯了。
沒有衛生間,沒有浴室,一切都好像回到了人類最起點的開始。需要方便了,戶外就能夠解決;想去沐浴,直接在河裡洗澡;如果有養一些牲畜,那麼基本上是人畜共用,這或許就是當代的「以天為被,以地為席了」。
河岸邊上垃圾滿地,散發著濃濃的惡臭味;沒有經過處理的生活廢水,直接傾倒在河流中,或是直接挖一個小池塘排入。但凡有窩棚區存在的河道,那都是汙染比較嚴重的地方。
極少數幸運的人,找到了機會,離開這髒亂差的窩棚區。但大部分人只能帶著自己的孩子,繼續在這裡蝸居生存,而從這裡長大的孩子,是無法享受到好的教育機會,等待他們的又何嘗不是跟隨著自己的父輩腳步,一代循環著一代。
父母能做的不多,除了儘量讓孩子溫飽一些以外,還可以通過從垃圾堆裡撿來的廢品,給孩子們做一個簡陋的露天遊樂場。這是貧民窟裡的童年,一樣的無憂無慮,卻令旁人不知如何來形容。
在這片霧霾的天空下,居住的環境把人們分成了三六九等,也決定了許多懵懂孩子的命運。隔著幾公裡外的市中心,仿若兩個不同的世界。在這裡,你很難用自己的經歷、經驗去評判對與錯,你唯一能做的或許就是在內心裡送上一份祝福。
近些年來,巴基斯坦對基礎設施越來越重視,其經濟發展速度一直位居世界前列。拉合爾作為巴基斯坦的文化中心,工業、旅遊業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或許在這一驚人的速度下,這些貧困的一面在未來能夠逐步消失。
攝影:彭哲夫,環球旅行攝影師|來源:去驢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