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 消渴淋閉方

2021-02-07 仁心仁術大醫精誠

<篇名>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

  屬性:(凡四類)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

  <篇名>消渴第一

  屬性:(論六首 方五十三首 灸法七首)

  論曰∶凡積久飲酒,未有不成消渴,然則大寒凝海而酒不凍,明其酒性酷熱物無以加,脯炙鹽鹹,酒客耽嗜,不離其口,三 之後。制不由己,飲啖無度,咀嚼 醬不擇酸鹹,積年長夜,酣興不解,遂使三焦猛熱,五臟乾燥,木石猶且焦枯,在人何能不渴。治之愈否,屬在病者。若能如方節慎,旬月可瘳。不自愛惜,死不旋踵。方書醫藥實多有效,其如不慎者何?其所慎有三∶一飲酒,二房室,三鹹食及面。能慎此者,雖不服藥而自可無他。不知此者,縱有金丹亦不可救,深思慎之。又曰∶消渴之人,愈與未愈,常須思慮,有大癰,何者?消渴之人,必於大骨節間發癰疽而卒,所以戒之在大癰也,當預備癰藥以防之。有人病渴利,始發於春,經一夏,服栝蔞、豉汁,得其力,渴漸瘥。然小便猶數甚,晝夜二十餘行,常至三四升,極瘥不減二升也,轉久便止,漸食肥膩,日就羸瘦,喉咽唇口焦燥,吸吸少氣,不得多語,心煩熱,兩腳酸,食乃兼倍於常而不為氣力者,當知此病皆由虛熱所致。治法可常服栝蔞汁以除熱,牛乳、杏酪善於補,此法最有益。

  治消渴除腸胃熱實方∶

  麥門冬 茯苓 黃連 石膏 葳蕤(各八分) 人參 龍膽 黃芩(各六分) 升麻(四分)枳

  上十三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以茅根一升,粟米三合煮汁,服十丸,日二。若渴則與此飲至足大麻亦得。

  又方 栝蔞根 生薑(各五兩) 生麥冬汁 蘆根(切,各二升) 茅根(切,三升)

  上五味 咀,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消渴第一

  <篇名>茯神湯

  屬性:洩熱止渴,治胃腑實熱,引飲常渴方。

  茯神(二兩,《外臺》作茯苓) 知母(四兩) 葳蕤(四兩) 栝蔞根 生麥冬(各五兩) 生地黃(六兩) 小麥(二升) 淡竹葉(三升,切) 大棗(二十枚)

  上九味 咀,以水三鬥,煮小麥、竹葉取九升,去滓下藥,煮取四升,分四服。不論早晚,若渴即進。非但只治胃渴,通治渴患熱者。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消渴第一

  <篇名>豬肚丸

  屬性:治消渴方。

  豬肚(一具,治如食法) 黃連 粱米(各五兩) 栝蔞根 茯神(各四兩) 知母(三兩)麥門冬(二兩)

  上七味為末,納豬肚中縫塞,安甑中蒸極爛,乘熱入藥,臼中搗可丸,如硬加蜜和丸如梧子大,飲服二十丸,日三。

  又方 黃 茯神 栝蔞根 甘草 麥冬(各三兩) 幹地黃(五兩)

  上六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去滓,分三服。日進一劑,服十劑佳。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消渴第一

  <篇名>浮萍丸

  屬性:治消渴方。

  幹浮萍 栝蔞根(等分)。

  上二味為末,以人乳和丸如梧子大,空腹飲服二十丸,日三。三年病者,三日愈。治虛熱大佳。

  治消渴日飲水一石者方∶

  鉛丹(二兩) 附子(一兩) 葛根 栝蔞根(各三兩)

  上四味為末,蜜丸如梧子,飲服十丸,日三。渴則服之,春夏減附子。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消渴第一

  <篇名>黃連丸

  屬性:治渴方。

  黃連 生地黃(各一斤,張文仲雲十斤)

  上二味絞地黃汁漬黃連出曝燥,復納汁中,令汁盡,曝燥幹為末,蜜丸如梧子,服二十丸,日三。食前後無拘。亦可為散,以酒服方寸匕。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消渴第一

  <篇名>栝蔞粉

  屬性:治大渴秘方。

  深掘一大栝蔞根,濃削去皮至白處止,寸切,水浸一日一夜,易水經五日,取出爛搗碎研之,以絹袋濾,如出粉法幹之,水服方寸匕,日三四。亦可作粉粥乳酪中食之,不限多少,瘥止。

  又方 栝蔞粉和雞子曝幹,更杵為末,水服方寸七,日三。丸服亦可。

  又方 水和栝蔞散服方寸匕。亦可蜜丸如梧子大,服三十丸。

  又方 濃煮竹根汁飲之,瘥止。

  又方 漬豉汁任性多少,飲之。

  又方 以青粱米煮取汁,飲之,以瘥止。

  論曰∶夫內消之為病,當由熱中所致,小便多於所飲,令人虛極短氣。夫內消者,食物皆消作小便,又不渴。貞觀十年梓州刺史李文博,先服白石英既久,忽房道強盛,經月餘,漸患渴,經數日,小便大利,日夜百行,百方治之,漸以增劇,四體羸 ,不能起止,精神恍惚,口舌焦幹而卒。此病雖稀,甚可畏也。利時六脈沉細微弱,服枸杞湯即效,但不能長愈。服鉛丹散亦即減,其間將服除熱宣補丸。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消渴第一

  <篇名>枸杞湯

  屬性:治渴而利者方。

  枸杞枝葉(一斤) 黃連 栝萎根 甘草 石膏(各三兩)

  上五味 咀,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分五服,日三夜二。劇者多合,渴即飲之。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消渴第一

  <篇名>鉛丹散

  屬性:治消渴,止小便數兼消中方。

  鉛丹 胡粉 甘草 澤瀉 石膏 栝蔞根 赤石脂 白石脂(《肘後》作貝母)

  上八味各五分治下篩,水服方寸匕,日三。壯人服匕半。一年病者,一日愈。二年病者,二日愈。渴甚者,夜二服。腹痛者減之。丸服亦佳,每服十丸。傷多令人腹痛。(張文仲雲藥了經三兩日,宜爛煮羊肝肚,空腹服之。或作羹亦得。宜湯淡食之,候小便得鹹,更即宜蓯蓉丸,兼煮散將息方。見《外臺》第十一卷中)。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消渴第一

  <篇名>茯神丸方

  屬性:(《集驗》名除熱宣補丸,治腎消渴,小便數者)。

  茯神 黃 人參 麥冬 甘草 黃連 知母 栝蔞根(各三兩) 菟絲子(三合) 蓯蓉幹地黃 石膏(各六兩)

  上十二味為末,牛膽汁三合,和蜜為丸如梧子大,以茅根煎湯,服三十丸,日二服。漸加至五十丸。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消渴第一

  <篇名>酸棗丸

  屬性:治口乾燥內消方。

  酸棗(一升五合) 酸安石榴子(五合) 覆盆子 葛根(各三兩) 栝蔞根 茯苓(各三兩半)兩半) 桂心(一兩六銖) 烏梅(五十枚)

  上十味為末,蜜丸,口含化,不限晝夜,以口中有津液為度,服盡復取含,無忌。

  治消中,日夜尿七八升者方∶

  用鹿角炙令焦為末,以酒服五分匕,日二。漸加至方寸匕。

  又方 葵根如五升,盆大兩束,以水五鬥,煮取三鬥,宿不食,平旦一服三升。

  又方 漚麻汁服一升,佳。

  論曰∶強中之病,莖長興盛,不交精液自出也,消渴之後,即作癰疽,皆由石熱。凡如此等,宜服豬腎薺 湯,制腎中石熱也。又宜服白鴨通湯(方見後二十六卷解石毒篇中)。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消渴第一

  <篇名>豬腎薺湯方

  屬性:豬腎(一具) 大豆(一升) 薺 人參 石膏(各三兩) 茯神(一作茯苓) 磁石(綿裹)知母 葛根 栝蔞根 黃芩 甘草(各二兩)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鬥五升,先煮豬腎、大豆、取一鬥,去滓下藥,煮取三升,分三服。渴即飲之。下焦熱者,夜輒合一劑,病勢漸歇即止。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消渴第一

  <篇名>增損腎瀝湯

  屬性:治腎氣不足,消渴小便多,腰痛方。

  羊腎(一具) 遠志 人參 澤瀉 桂心 當歸 茯苓 龍骨 幹地黃 黃芩 甘草 川芎(各二兩) 麥門冬(一升) 五味子(半升) 生薑(六兩) 大棗(二十枚)上十六味以水一鬥五升,先煮羊腎,取一鬥二升,次下諸藥,取三升,分三服。治下焦虛熱,上注脾胃,從脾胃上注於肺,好渴利方∶竹葉(切三升) 甘草(三兩) 栝蔞根 生薑(各五兩) 麥門冬 茯苓(各四兩) 大棗(三十枚)

  上九味 咀,先以水三鬥,煮小麥,取一鬥去滓澄清,取八升,去上沫,取七升煮藥,取三升,為三服。

  治渴利虛熱,引飲不止,消熱止渴方∶

  竹葉(切,二升) 地骨皮(切,一升) 生地黃(切,一升) 生麥冬(一升半) 栝蔞根 石膏

  上十一味 咀,以水一鬥二升,煮取四升,分四服。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消渴第一

  <篇名>地黃丸

  屬性:治面黃,手足黃,咽中乾燥,短氣,脈如連珠,除熱止渴利,補養方。

  生地黃汁 生栝蔞根汁(各二升) 生羊脂(三升) 白蜜(四升) 黃連(一升為末)上五味合煎,令可丸如梧子大,飲服五丸,日二。加至二十丸。若苦冷而渴,渴瘥,宜別服溫藥。

  治渴小便數方∶

  貝母(六分,一作知母) 茯苓 栝蔞根(各四分) 鉛丹(一分) 雞 中黃皮(十四枚)

  上五味治下篩,飲服方寸匕,日三,瘥後常服佳。長服不絕,則去鉛丹,以蜜丸之,用麥飲下。

  治渴利方∶

  用生栝蔞根三十斤切,以水一石,煮取一鬥半,去滓,以牛脂五合,煎取水盡,以溫酒治渴小便利,復非淋者方∶

  用榆白皮二斤切,以水一鬥,煮取五升,每服三合,日三。

  又方 小豆藿一把搗汁,頓服三升。

  又方 取薔薇根,水煎服之,佳。(《肘後》以治睡中遺尿)。

  又方 三年重鵲巢燒末,以飲服之。(《肘後》以治睡中遺尿)。

  又方 桃膠如彈丸大,含之咽津。

  又方 蠟如雞子大,以醋一升,煮二沸,適寒溫頓服之。

  論曰∶凡人生放恣者眾,盛壯之時,不自慎惜,快情縱慾,極意房中,漸至年長,腎氣虛竭,百病滋生。又年少懼不能房,多服石散,真氣既盡。石氣孤立,惟有虛耗,唇口乾焦,精液自洩,或小便赤黃,大便幹實,或渴而且利,日夜一石,或渴而不利,或不渴而利,所食之物,悉化小便,皆由房室不節所致也,凡平人夏月喜渴者,由心旺也。心旺便汗,則腎中虛燥,故渴而小便少也。冬月不汗,故小便多而數也,此為平人之證也。名為消但小便利而不飲水者,腎實也。經雲,腎實則消,消者不渴而利是也。所以服石之人小便利者,石性歸腎,得石則實,實則能消水漿故利,利多則不能潤養五臟,髒衰則生諸病。張仲景雲∶熱結下焦則為溺血,亦令人淋閉不通。內有熱者則喜渴,除熱則止渴。兼虛者,須熱補虛則瘥矣。

  治不渴而小便大利,遂至於死者方∶

  用牡蠣五兩,以患人尿三升,煮取二升,分再服,神驗。

  治小便不禁,日便一二鬥,或如血色方∶

  麥冬 幹地黃(各八兩) 乾薑(四兩) 續斷 蒺藜子 桂心(各三兩) 甘草(一兩)上七味 咀,以水一鬥,煮取二升五合,分三服。(《古今錄驗》亦治消腎,腳瘦細,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消渴第一

  <篇名>九房散

  屬性:治小便多或不禁方。

  菟絲子 蒲黃 黃連(各三兩) 肉蓯蓉(二兩) 硝石(一兩)

  上五味治下篩,並雞 中黃皮三兩為散,飲服方寸匕。如人行十裡久更服,日三。(《冀方》有五味子三兩,空腹服)。

  又方 鹿茸(二寸) 桂心(一尺) 附子(大者三枚) 澤瀉(三兩) 躑躅 韭子(各一升)

  上六味治下篩,以漿水服五分匕,日三,加至一錢匕。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消渴第一

  <篇名>黃湯

  屬性:治消中虛勞少氣,小便數方。

  黃 桂心 芍藥 當歸 甘草 生薑(各二兩) 黃芩 幹地黃 麥冬(各一兩) 大棗

  上十味 咀,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消渴第一

  <篇名>棘刺丸

  屬性:治男子百病,小便過多失精方。

  棘刺 石龍芮 巴戟天(各二兩) 濃樸 麥門冬 菟絲子 萆 (《外臺》作草鞋) 柏子仁 葳蕤 小草 幹地黃 細辛 杜仲 牛膝 蓯蓉 石斛 桂心 防葵(各一兩) 烏頭(半兩)

  上十九味為末,蜜和更搗五六千杵,丸如梧子大,飲下十丸,日三。加至三十丸以知為度。

  治尿數而多者方∶

  用羊肺一具作羹,納少羊肉和鹽、豉,如食法,任性食,不過三具。

  治消渴,陰脈絕,胃反而吐食者方∶

  茯苓(八兩) 澤瀉(四兩) 白朮 桂心 生薑(各三兩) 甘草(一兩)

  上六味 咀,以水一鬥,煮小麥三升,取汁三升,去滓下藥,煮取二升半,每服八合,日二。

  又方 取屋上瓦三十年者,碎如雀腦三升,東流水二石,煮取二鬥納藥如下方。

  白朮 幹地黃 生薑 人參 橘皮 甘草 黃 遠志 桂心 當歸 芍藥(各二兩)大棗(三十枚)

  上十二味 咀,納瓦汁中,煮取三升,分四服。或單飲瓦汁亦佳。

  治熱病後虛熱、渴、四肢煩疼方∶

  葛根(一斤) 人參 甘草(各一兩) 竹葉(一把)

  上四味 咀,以水一鬥五升,煮取五升,渴即飲之,日三夜二。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消渴第一

  <篇名>骨填煎

  屬性:治虛勞渴無不效方。

  茯苓 菟絲子 當歸 山茱萸 牛膝 五味子 附子 巴戟天 石膏 麥冬(各三兩)石葦 人參 蓯蓉(《外臺》作遠志) 桂心(各四兩) 大豆卷(一升) 天冬(五兩)

  上十六味為末,次取生地黃、栝蔞根各十斤搗,絞取汁於微火上煎減半,便作數分,納藥,並下白蜜三斤,牛髓一斤,微火煎令如糜食,如雞子黃大,日三。亦可飲服之。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消渴第一

  <篇名>茯神煮散

  屬性:治虛熱,四肢羸乏,渴熱不止,消渴補虛方。

  茯神 蓯蓉 葳蕤(各四兩) 生石斛 黃連(各八兩) 栝蔞根 丹參(各五兩) 甘草五味子 知母 當歸 人參(各三兩) 麥 (三升,《外臺》作小麥)

  上十三味為末,以絹袋盛三方寸匕,水三升,煮取一升,日二服,一作一服。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消渴第一

  <篇名>枸杞湯

  屬性:治虛勞,口中苦渴,骨節煩熱或寒者方。

  枸杞根白皮(切,五升) 麥門冬(三升) 小麥(二升)

  上三味以水二鬥,煮麥熟,藥成去滓,每服一升,日再。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消渴第一

  <篇名>巴郡太守奏三黃丸

  屬性:治男子五勞七傷,消渴,不生肌肉,婦人帶下,手足寒熱者方。

  春三月黃芩(四兩) 大黃(三兩) 黃連(四兩) 夏三月黃芩(六兩) 大黃(一兩) 黃連(七兩) 秋三月黃芩(六兩) 大黃(二兩) 黃連(三兩) 冬三月黃芩(三兩) 大黃(五兩)

  黃連(二兩)上三味隨時加減和搗,以蜜為丸如大豆,飲服五丸,日三。不知稍加至七丸,取下而已,一月病癒。久服走逐奔馬,常試有驗。(一本雲∶夏三月不服)。

  治熱渴頭痛壯熱,及婦人血氣上衝,悶不堪者方∶

  茅根二升(切),三搗取汁令盡,渴即飲之。

  治嶺南山瘴風熱毒瓦斯,入腎中變寒熱,腳弱虛滿而渴方∶

  黃連(不限多少) 生栝蔞根(搗汁) 生地黃(汁) 羊乳(汁)

  上四味,以三汁和黃連末為丸,空腹飲服三十丸,如梧子大,漸加至四十丸,日三。重病五日瘥。輕者三日瘥。無羊乳,牛乳、人乳亦得。若藥苦難服,即煮小麥粥飲服之,主虛熱。(張文仲雲∶名黃連丸,一名羊乳丸)。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消渴第一

  <篇名>阿膠湯

  屬性:治虛熱,小便利而多服石散,人虛熱,當風取冷患香港腳,喜發動兼渴消腎。

  阿膠(二挺) 麻子(一升) 附子(一枚) 乾薑(二兩) 遠志(四兩)

  上五味為末,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半,去滓,納膠令烊,分三服。說雲∶小便利多白,日夜數十行至一石,頻服五日良。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消渴第一

  <篇名>灸法

  屬性:論曰∶凡消渴病經百日以上,不得灸刺,灸刺則於瘡上漏膿水不歇,遂至癰疽羸瘦而死。亦忌有所誤傷,但作針許大瘡,所飲之水,皆於瘡中變成膿水而出。若水出不止必死,慎之慎之。初得患者,可如方灸刺之。

  治消渴咽喉幹,灸胃脘下輸三穴各百壯,穴在背第八椎下橫三寸。(一雲灸胸堂五十壯。又灸足太陽五十壯。)

  治消渴,口乾不可忍者,灸小腸俞百壯,橫三間寸灸之。

  消渴口乾煩悶,灸足厥陰百壯。

  又灸陽池五十壯。

  消渴咳逆,灸手厥陰,隨年壯。

  消渴小便數,灸兩手小指頭及兩足小趾頭,並灸項椎。

  又灸當脊梁中央解間一處,與腰目上兩處,凡三處。

  又灸背上脾俞下四寸,當挾脊梁兩處。凡諸灸,皆當隨年壯。又灸腎俞二處。

  又灸腰目,在腎俞下三寸,亦挾脊骨兩旁各一寸半。左右以指按取關元一處。又兩旁各二寸二處。又陰市二處,在膝上,當伏兔上行三寸,臨膝取之,或三二列灸,相去一寸,名曰腎系者,(黃帝經雲∶伏兔下一寸)。曲泉、陰谷、陰陵泉復溜,此諸穴斷小便最佳,不損陽氣。又雲∶止遺溺也。太溪、中封、然谷、太白、大都、趺陽、行間、大敦、隱白、湧泉,凡此諸穴各一百壯,腹背兩腳凡四十七處。其腎俞、腰目、關元、水道,此可灸三十壯,五日一報,各得一百五十壯,佳。湧泉一處,可灸十壯,大敦、隱白、行間三處,可灸三壯,餘悉七壯,皆五日一報,滿三灸可止也,若發,灸諸陰而不愈,宜灸諸陽,諸陽在腳表。並灸肺俞募,按流注孔穴,壯數如灸陰家法。

  小便數而少且難,用力輒失精者,令其人舒兩手合掌,並兩大命令齊急逼之,令兩爪甲相近,以一炷灸兩爪甲本肉際。肉際方後自然有角令炷當角中,小侵入爪上,此兩指共享一炷也。亦灸腳大趾,與手同法,各三炷而已。經三日又灸之。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

  <篇名>淋閉第二

  屬性:(論一首 方四十九首 證一首 灸法十五首)

  論曰∶熱結中焦則為堅,下焦則為溺血,令人淋閉不通,此多是虛損人,服大散,下焦客熱所為。亦有自然下焦熱者,但自少,可善候之。

  凡氣淋之為病,溺難澀常有餘瀝,石淋之為病。莖中痛溺不得卒出。膏淋之為病,尿似膏自出。勞淋之為病,勞倦即發痛引氣衝下。熱淋之為病,熱即發,甚則尿血,治之皆與氣淋同。凡人候鼻頭色黃者,小便難也。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淋閉第二

  <篇名>地膚子湯

  屬性:治下焦結熱,小便赤黃不利,數起出少,莖痛或血出,溫病後餘熱及霍亂後當風取熱,過度飲酒房勞,及行步冒熱冷凍飲料逐熱,熱結下焦及散石熱動關格,小腹堅,胞脹如鬥,有此諸淋,悉治之立驗方。

  地膚子(三兩) 知母 黃芩 豬苓 瞿麥 枳實(一作松實) 升麻 通草 葵子 海藻

  上十味為末,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分三服,大小便皆閉者加大黃三兩。女人房勞,腎中有熱,小便難不利,小腹滿痛,脈沉細者,加豬腎一具。(崔氏雲∶若加腎,可用水一鬥五升先煮腎,取一鬥汁,納藥煎之。《短劇方》不用枳實。)

  治百種淋,寒淋、熱淋、勞淋,小便澀,胞中滿,腹急痛方∶

  通草 石葦 甘草 王不留行(各二兩) 冬葵子 滑石 瞿麥 白朮 芍藥(各三兩)

  上九味 咀,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分三服。(《古今錄驗》有當歸二兩,治下篩,以麥粥清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滑石 石葦 栝蔞根(各二兩)

  上三味治下篩,大麥飲服方寸匕,日三。

  治諸種淋方∶

  葵根(八兩) 茅根 石首魚頭石(各三兩) 甘草(一兩) 通草(二兩) 貝子(五合) 大麻根(五兩)

  上七味為末,以水一鬥二升,煮取五升,分五服,日三夜二,亦主石淋。

  又方 榆皮 車前子 冬瓜子(各一升) 鯉魚齒 桃膠 通草 地脈(各二兩) 瞿麥(四兩)

  上八味 咀,以水一鬥,煮取三升,分三服,日三。

  又方 細白沙三升,熬令極熱,以酒三升淋取汁,服一合。

  治淋痛方∶

  滑石(四兩) 貝子(七枚,燒碎) 茯苓 白朮 通草 芍藥(各二兩)

  上六味為末,酒服方寸匕,日二服。十日瘥。

  又方 葵子(五合) 茯苓 白朮 當歸(各二兩)

  上四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三服,日三。

  又方 取豬脂,酒服三合,日三。小兒服一合,臘月者。

  治小便不利,莖中疼痛,小腹急痛者方∶

  通草 茯苓(各三兩) 葶藶(二兩)

  上三味治下篩,以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蒲黃 滑石(各等分)

  上二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

  治小便不利,膀胱脹,水氣流腫方∶

  水上浮萍曝幹為末,服方寸匕,日三。

  治小便不通方∶

  滑石(三兩) 葵子(二兩) 榆根白皮(一兩)

  上三味治下篩,煮麻子汁一升半,取一升以散二方寸匕和,分三服,即通。

  又方 水四升洗甑帶取汁,煮葵子,取二升半,分二服。

  又方 胡燕屎 豉(各一合)

  上二味搗,丸如梧子大,服三丸,日三。

  又方 發去垢燒末,葵子一升,以飲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石首魚頭石為末,水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鯉魚齒燒灰,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石槽塞灰土,以井花水服之,日三。

  又方 車前子一味為末,服方寸匕,日三,服百日止。

  治卒不得小便方∶

  吞雞子白取瘥。(葛氏雲∶吞黃。)

  又方 車前草(一把) 桑白皮(半兩)

  上二味 咀,以水三升,煎取一升,頓服之。

  治婦人卒不得小便方∶

  鬱李仁二十枚蒸末,服之立下。(一本作杏仁二七枚)。

  又方 紫菀為末,以井花水服三指撮,立通。血出者,四五度服之。

  治黃膽後小便淋瀝方∶

  豬腎(一具切) 茯苓(一斤) 瞿麥(六兩) 車前根(切三升) 黃芩(三兩) 椒目(三合綿裹) 澤瀉 地膚子(各四兩)

  上八味 咀,以水二鬥,煮車前取一鬥六升,去滓,下豬腎,煮取一鬥二升,去腎下藥,煮取三升,分為三服。

  治氣淋方∶

  水三升煮舡底苔如鴨子大,取二升,頓服。

  又方 水三升,煮豉一升,一沸去滓,納鹽一合,頓服,亦可單煮豉汁服之。

  又方 搗葵子末,湯服方寸匕。

  又方 空腹單茹蜀葵一滿口。

  又方 熬鹽熱熨小腹,冷復易。亦治小便血。(《肘後方》治小便不通)。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淋閉第二

  <篇名>灸法

  屬性:臍中著鹽,灸三壯。(葛氏治小便不通)。

  氣淋,灸關元五十壯。又灸挾玉泉相去一寸半,三十壯。

  石淋方∶

  車前子二升,以絹袋盛,水九升,煮取三升,隔宿不得食,平旦空腹頓服之。石即出。(《備急方》雲∶治熱淋)。

  又方 取浮石使滿一手許為末,水三升,醋一升,煮取二升,澄清,服一升,不過三服,石出。(淳酒煮之亦治嗽)。

  又方 桃膠棗許大,夏以冷水三合,冬以湯三合,和服,日三。當下石子如豆卵,以石盡止。(亦治小兒痛淋。)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淋閉第二

  <篇名>灸法

  屬性:石淋,臍下三十六種病不得小便,灸關元三十壯。

  又灸氣門三十壯。

  又灸水泉三十壯。(足大敦是也)。

  治膏淋方∶

  搗 草汁三升,醋二合,和、空腹頓服之,當尿如小豆汁也。又濃煮汁飲,亦治淋瀝,(蘇澄用療尿血。)

  治五勞七傷,八風十二痺,勞結為血淋,熱結為肉淋,小便不通,莖中痛,及小腹痛不

  可忍者方∶

  滑石 桂心 冬葵子 王不留行 通草 車前子(各二分) 甘遂(一分) 石葦(四分)

  上八味治下篩,以麻子飲半升,和服方寸匕,日三。尿沙石出。(一方加榆白皮三分。)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淋閉第二

  <篇名>灸法

  屬性:勞淋,灸足太陰百壯,穴在內踝上三寸,三報之。

  治熱淋方∶

  葵根(切一升,冬用子,夏用苗) 大棗(二七枚)

  上二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二合,分二服。熱者加黃芩一兩。出難加滑石二兩。血者加茜根三兩。痛者加芍藥二兩。

  又方 白茅根切四斤,以水一鬥五升,煮取五升,服一升,日三夜二。

  又方 常煮冬葵根作飲服之。

  治血淋小便磣痛方∶

  雞蘇(二兩) 通草 滑石(各五兩) 竹葉(一把) 生地黃(半斤) 小薊根(一兩)

  上六味 咀,以水九升,煎取三升,去滓,溫分三服。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淋閉第二

  <篇名>石葦散

  屬性:治血淋方。

  石葦 當歸 蒲黃 芍藥(等分)

  上四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

  又方 生大麻根十枚,以水五升,煮取二升,頓服。(亦治小便出血)。

  又方 大豆葉一把,以水四升,煮取二升,頓服。

  又方 葵子一升,以水三升煮汁,取一升,日三服。(亦治虛勞尿血)。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淋閉第二

  <篇名>灸法

  屬性:血淋,灸丹田,隨年壯。

  又灸復溜五十壯。(一雲隨年壯)。

  五淋不得小便,灸懸泉十四壯。穴在內踝前一寸斜行,小脈上是,中封之別名。

  五淋,灸大敦三十壯。

  卒淋,灸外踝尖七壯。

  淋病九部諸疾,灸足太陽五十壯。

  淋病不得小便,陰上痛,灸足太衝五十壯。

  腹中滿小便數起,灸玉泉下一寸,名尿胞。一名屈骨端。灸二七壯。小兒以意減之。

  治遺尿小便澀方∶

  牡蠣 鹿茸(各四兩) 桑耳(三兩,《錄驗》無) 阿膠(二兩)

  上四味 咀,以水七升,煮取二升,分二服,日二。

  又方 防己 葵子 防風(各二兩)

  上三味 咀,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作散服亦佳。

  治小便失禁方∶

  以水三升煮雞腸,取一升,分三服。

  又方 取雞 一具,並腸燒末,酒服。男雌女雄。

  治尿床方∶

  取羊肚系盛水令滿,線縛兩頭熟煮,即開,取中水頓服,立瘥。

  又方 取羊胞盛水滿中,炭火燒之盡熟,空腹服,不過四五度瘥。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淋閉第二

  <篇名>灸法

  屬性:遺尿失禁,出不自知,灸陰陵泉,隨年壯。遺溺,灸遺道挾玉泉五寸。

  又灸陽陵泉。

  又灸足陽明,各隨年壯。

  小便失禁,灸大敦七壯。

  又灸行間七壯。

  尿床,垂兩手兩髀上,盡指頭上有陷處,灸七壯。

  又灸臍下橫紋七壯。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

  <篇名>溺血第三

  屬性:(方十三首)

  治房勞傷中尿血方∶

  牡蠣 桂心 黃芩 車前子(各等分)

  上四味治下篩,飲服方寸匕,稍加至二匕,日三服。

  治小便血方∶

  生地黃(八兩) 柏葉(一把) 黃芩 阿膠(各二兩)

  上四味 咀,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去滓,下膠,分三服。(一方加甘草二兩。)

  又方 菟絲子 蒲黃 白芷 荊實 幹地黃 酸棗(《短劇》作敗醬) 川芎 葵子當歸 茯苓(等分)

  上十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飲服五丸,日三服。稍加至十丸。

  又方 戌鹽(六分) 甘草 蒲黃 鹿角膠 芍藥(各二兩) 礬石(三兩) 大棗(十枚)

  上七味 咀,以水九升,煮取二升,分三服。

  又方 胡麻三升搗細末,以東流水二升,漬一宿,平旦絞去滓,煮一二沸,頓服。

  又方 龍骨為細末,溫水服方寸匕,日五六服。(張文仲雲∶酒服)。

  又方 酒三升煮蜀當歸四兩,取一升,頓服。

  又方 搗荊葉取汁,酒服二合。

  又方 煮車前根葉子,多飲佳。

  又方 酒服亂發灰。(蘇澄用水服。)

  又方 酒服葵莖灰方寸匕,日三。

  又方 豉二升,酒四升,煮取一升,頓服。

  又方 刮滑石末,水和,敷繞小腹及陰際,佳。(葛氏雲∶治小便不通。)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

  <篇名>水腫第四

  屬性:(論一首 方四十九首 證三首 灸法二首)

  論曰∶大凡水病難治,瘥後特須慎於口味,病水人多嗜食,所以此病難愈也。代有醫者,隨逐時情,意在財物,不本性命。病患欲食,勸令食羊頭蹄肉,如此未有一愈者。又此病百脈之中,氣水俱實,治者皆欲令瀉之。羊頭蹄極補,哪得瘳愈?所以治水藥,多用葶藶等諸藥。《本草》雲∶葶藶久服令人大虛,故水病非久虛,不得絕其根本。又有蠱脹,但腹滿不腫,水脹四肢面目俱腫,醫者不善診候,治蠱以水藥,治水以蠱藥,或但脹滿,皆以水藥。仲景所云∶愚醫殺之。今錄忌如下∶喪孝、產乳、音樂、房室、喧戲、一切魚,一切肉、一切生冷、醋滑 蒜、粘食、米豆、油膩。其治蠱方具在雜方篇,見第二十四卷蠱毒篇中。

  上前所禁不得食,不得用心。其不禁者,並具本方之下,其房室等禁,須三年慎之,永不復發。不爾者雖瘥,復發不可更治也。古方有十水丸歷驗,多利大便而不利小便,所以不錄。

  黃帝問岐伯曰∶水與膚脹、鼓脹、腸覃、石瘕,何以別之?岐伯曰∶水之始起也,目窠上微腫(《靈樞》、《太素》作微壅),如新臥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也。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膚脹者,寒氣客於皮膚之間,殼殼然而堅(《太素》、《外臺》作不堅),腹大身盡腫皮濃,按其腹陷(《太素作)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候也。鼓脹者,腹脹身腫大,大與膚脹等,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腸覃者,寒氣客於腸外與胃(《太素》作衛)氣相搏,正氣不得營,因有所系瘕而內注,惡氣乃起,息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雞卵,稍以益大,至其成也。如懷子之狀。久者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 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於女子,可導而下之。曰∶膚脹、鼓脹可刺乎?曰∶先瀉其腹之血絡,後調其經,刺去其血脈。師曰∶病有風水、有皮水、有正水、有石水、有黃汗。風水,其脈自浮,外證骨節疼痛,惡風。皮水,其脈亦浮,外證浮腫,按之沒指,不惡風,其腹如鼓,不渴,當發其汗。正水,其脈沉遲,外證自喘。石水,其脈自沉,外證腹滿(《脈經》作痛),不喘。黃汗,其脈沉遲,身體發熱,胸滿,四肢頭面腫,久不愈必致癰膿。心水者,身重(一作腫)而少氣,不得臥,煩而躁,其人陰腫。肝水者,腹大不能自轉側,脅下腹中痛,時時津液微生,小便續通。脾水者,腹亦大,四肢苦重,津液不生,但苦少氣,小便難。肺水者,其身腫,小便難,時時鴨溏。腎水者,其人腹大,臍腫腰痛,不得溺,陰下溼如牛鼻上汗,其足逆冷,其面反瘦。師曰∶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愈。問曰∶病下利後,渴飲水,小便不利,腹滿因腫者何也?師曰∶此法當病水,若小便自利及汗出者,自當愈(一作盈月當愈。)凡水病之初,先兩目上腫起如老蠶色,挾頸脈動,股裡冷,脛中滿,按之沒指,已成,猶可治也。此病皆從虛損所致。

  大病或下利後,婦人產後,飲水不消,三焦決漏,小便不利,仍相結漸漸生聚,遂流諸經故也。

  水有十種,不可治者有五。第一唇黑傷肝。第二缺盆平傷心。第三臍出傷脾。第四背平傷肺。第五足下平滿傷腎。此五傷必不可治。

  凡水病忌腹上出水,出水者,一月死,大忌之。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水腫第四

  <篇名>中軍候黑丸

  屬性:治膽玄水先從頭面至腳腫,頭眩痛,身虛熱,名曰玄水。(體腫大小便澀第十八卷大腸腑門)。

  治小腸水,小腹滿,暴腫,口苦幹燥方∶

  用巴豆三十枚和皮碎,以水五升,煮取三升,綿納汁中,拭腫上,隨手可減,日五六拭,莫近目及陰(《集驗》治身暴腫如吹)。

  治大腸水乍虛乍實,上下來去方∶赤小豆(五升) 桑白皮(切二升) 鯉魚(四斤) 白朮(八兩)

  上四味 咀,以水三鬥,煮取魚爛,勿用鹽,去魚盡食,並取汁四升許,細細飲下。

  又方 羊肉(一斤) 商陸(切,一升)

  上二味以水二鬥,先煮商陸令爛,去滓後納羊肉及蔥、豉、醋如 法。(《肘後》雲∶治卒腫滿身面洪大)。

  治膀胱石水,四肢瘦,腹腫方∶

  桑白皮 白皮 澤漆葉(各三升) 大豆(五升) 防己 射幹 白朮(各四兩)

  上七味 咀,以水一鬥五升,煮取六升,去滓,納好酒三升,更煮取五升,日二夜一。餘者,次日更服。(《集驗方》無澤漆、防己、射幹、只四味。)

  又方 桑白皮(六兩) 射幹 黃芩 茯苓 白朮(各四兩) 澤瀉(三兩) 防己(二升)大豆

  上九味 咀,以水五鬥煮大豆,取三鬥,去豆澄清,取一鬥下藥,煮取三升,空腹分三服。

  治胃水四肢腫,腹滿方∶

  豬腎(一具) 茯苓(四兩) 防己 橘皮 元參 黃芩 杏仁 澤瀉(一作澤漆) 桑白皮(各一兩) 豬苓 白朮(各三兩) 大豆(三升)

  上十二味 咀,以水一鬥八升煮豬腎,大豆、澤瀉、桑白皮取一鬥共煮,澄清去滓,納餘藥,煮取三升,分三服。若咳加五味子三兩。凡服三劑,間五日,服一劑,常用有效。

  有人患氣急積久不瘥,遂成水腫,如此者眾,諸皮中浮水攻面目,身體從腰以上腫,以此發汗方∶

  麻黃(四兩) 甘草(二兩)

  上二味 咀,以水五升煮麻黃,再沸去沫,納甘草,煮取三升,分三服。重覆取汗,愈。

  慎風冷等。

  治面目手足有微腫,常不能消者方∶

  以楮葉切二升,水四升,煮取三升,去滓納米,煮作粥食,如常食勿絕。冬則預取葉幹之,準法作粥,周年永瘥,慎生冷一切食物。

  治面腫小便澀,心腹脹滿方∶

  茯苓 杏仁(各八分) 橘皮 防己 葶藶(各五分) 蘇子(三合)

  上六味為末,蜜丸如小豆,服十丸,以桑白皮湯送下。日二服,加至三十丸。

  治大腹水腫,氣息不通,命在旦夕者方∶

  牛黃(二分) 椒目(三分) 昆布 海藻 牽牛子 桂心(各八分) 葶藶(六分)

  上七味為末,另搗葶藶如膏,蜜和丸如梧子,飲服十丸,日二,稍加。小便利為度,大良。貞觀九年漢陽王患水,醫所不治,餘處此方,日夜尿一二鬥,五六日即瘥。

  有人患水腫腹大,其堅如石,四肢細小,勞苦足脛腫,小飲食便氣急,此終身之疾。服利下藥不瘥者,宜服此藥,微除風溼,利小便,消水谷,歲久服之乃可得力,瘥後可常服方。

  鬼箭羽 丹參 白朮 獨活(各五兩) 秦艽 豬苓(各三兩) 知母 海藻 茯苓 桂心(各

  上十味 咀,以酒三鬥,浸五日,服五合,日三。任性量力漸加之。

  治水腫利小便,酒客,虛熱當風,飲冷水,腹腫,陰脹滿方∶

  當歸(四兩) 甘遂(一兩) 芒硝 芫花(各二兩) 吳茱萸(三兩)

  上五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飲服三丸,日三。(一方有大黃蕘花各二兩,無茱萸,加豬苓、麝香各一兩。)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水腫第四

  <篇名>大豆散

  屬性:治久水,腹肚如鼓者方。

  烏豆一鬥,熬令香,勿令大熟,去皮為細末篩下餳粥,皆得服之,初服一合,稍加之,若初服多,後即嫌臭,服盡更作取瘥止。不得食肥膩,渴則飲羹汁,慎酒肉豬雞魚、生冷醋滑、房室。得食漿粥,牛羊兔鹿肉。此病難治,雖諸大藥丸散湯膏,當時暫瘥,過後復發,惟此散瘥後不發,終生服之,終生不發矣。其所禁食物(常須少啖,莫隨意食鹹物,諸雜食等)。

  又方 葶藶末 蒼耳子灰(各二十匕)

  上二味水調和服之,日二。

  又方 椒目沉水者取熬,搗如膏,酒服方寸匕。

  又方 水煮馬兜鈴服之。

  治水氣腫鼓脹,小便不利方∶

  莨菪子(一升), 羊肺(一具,青羊亦佳)。

  上二味先洗羊肺,湯微渫之,薄切曝幹作末。以三年大醋漬莨菪子一 時,出熬令變色,熟搗如泥,和肺末蜜合,搗三千杵為丸,如梧子大,食後一食久,以麥門冬飲服四丸,日三。以喉中幹、口粘,浪語為候,數日小便大利,佳。山連治韋司業得瘥,司業侄雲表所送雲∶數用神驗。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水腫第四

  <篇名>麥門冬飲方

  屬性:麥門冬(二十五枚) 米(二十五粒)

  上二味以水一升,和煮米熟,去滓,下前丸藥,逐日作服用之。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水腫第四

  <篇名>徐王煮散

  屬性:治水腫利小便方。

  牛角 防己 羌活 人參 丹參 牛膝 升麻 防風 秦艽 生薑屑 穀皮 紫菀 杏仁 附子 石斛(各三兩) 桑白皮(六兩) 橘皮 白朮 澤瀉 茯苓 鬱李仁 豬苓 黃連(各一兩)

  上二十三味治下篩為粗散,以水一升半,煮三寸匕,取一升,頓服,日再。不能者但一服,兩三月以前可服,主利多而小便澀者,用之大驗。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水腫第四

  <篇名>褚澄漢防己煮散

  屬性:治水腫上氣方。

  漢防己 澤漆葉 石葦 澤瀉(各三兩) 桑白皮 白朮 丹參 赤茯苓 橘皮 通草(各三兩) 生薑(十兩) 鬱李仁(五合)

  上十二味治下篩為粗散,以水一升半煮三方寸匕,取八合,去滓,頓服。日三。取小便利為度。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水腫第四

  <篇名>茯苓丸

  屬性:治水腫,甄權為安康公處此方。

  茯苓 白朮 椒目(各四分) 木防己 葶藶 澤瀉(各五分) 甘遂(十二分) 赤小豆 前胡 芫花 桂心(各二分) 芒硝(七分另研)

  上十二味為末,蜜丸如梧子,蜜湯下五丸,日一。稍加,以知為度。

  治水腫利大小便方∶

  大黃 白朮(一作葶藶) 木防己(各等分)

  上三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飲下十丸,大小便利為度,不知加之。

  又方 牽牛子為末,水服方寸匕,日一。以兩便利為度。

  又方 葶藶(生用四兩) 桂心(一兩)

  上二味為末,蜜丸如梧子大,飲下七丸,日二,以知為度。

  又方 鬱李仁(末) 面(各一升)

  上二味和作餅子七枚,燒熟,空腹熱食四枚,不知加一枚,以至七枚。

  又方 水銀(三兩,煮三日三夜) 葶藶子 椒目(各一升) 芒硝(三兩) 衣魚(二十枚)水萍 瓜蒂 滑石(各一兩)

  上八味搗葶藶令細,下水銀更搗、令不見水銀止,別搗椒目令細,搗瓜蒂,水萍,下篩合和餘藥,以蜜和更搗三萬杵成丸,初服一丸如梧子大,次服二丸,次服三丸,次服四丸,次服五丸,次服六丸,至七日,還從一丸起,次服二丸,如是每至六丸,還從一丸起。始服藥,當咽喉上有 子腫起,頰車腫滿,齒齦皆腫,唾碎血出,勿怪也,不三五日即消,所苦皆瘥。已上服藥,若下多,停藥以止利,藥至五下止。病未瘥,更服,病瘥止。此治諸體肉肥濃,按之不陷,甚者臂粗著衣袖不受,及十種大水,醫不治者,悉主之,神驗。(《深師集驗》,陶氏《古今錄驗》無衣魚,水萍,瓜蒂,滑石)。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水腫第四

  <篇名>澤漆湯

  屬性:治水氣通身浮腫,四肢無力,或從消渴,或從黃膽支飲,內虛不足,營衛不通,氣不消

  化,實皮膚中喘息不安,腹中響脹滿,眼目不得視方。

  澤漆根(十兩) 鯉魚(五斤) 生薑(八兩) 赤小豆(二兩) 茯苓(三兩) 人參 甘草 麥冬

  上八味 咀,以水一鬥七升,先煮魚及豆,減七升,去魚、豆、納藥、煮取四升半,一服三合,日三,人弱日二。氣下喘止。可至四合, 時小便利,腫減,或大便溏下。小便若不利還增一合以大利便止,若無鯉魚, 魚亦可用。若水甚不得臥,臥不得轉側,再加澤漆一斤。渴加栝蔞根二兩。咳嗽加紫菀二兩、細辛一兩、款冬花一兩、桂心三兩、增魚汁二升。(胡洽無小豆、麥冬,有澤瀉五兩,杏仁一兩。《錄驗》無小豆。治水在五臟,令人咳逆氣喘,腹大而響,兩足腫,目下有臥蠶狀,微渴,不得安臥,氣奔短氣,有頃乃復,小便難,少而數,肺病胸滿隱痛,宜利小便,水氣迫腫,翕翕寒熱)。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水腫第四

  <篇名>豬苓散

  屬性:治虛滿通身腫,利三焦通水道方。

  豬苓 葶藶 人參 元參 五味子 防風 澤瀉 桂心 野狼毒 椒目 白朮 乾薑 大戟甘草(各二兩) 蓯蓉(二兩半) 女曲(三合) 赤小豆(二合)

  上十七味治下篩,酒服方寸匕,日三夜一。老小一匕,以小便利為度。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水腫第四

  <篇名>麻豆煎

  屬性:治水氣通身浮腫,百藥不瘥,待死者方。

  大麻子(皆取新肥者佳) 赤小豆(不得一粒雜,各一石)

  上二味皆以新精者淨揀擇,水淘洗曝幹,蒸麻子使熟,更曝令幹,貯淨器中,欲服取五升,麻子熬令黃香,以緩火勿令焦,作極細末,以水五升搦取汁令盡,貯淨密器,明旦欲服,今夜以小豆一升淘浸,至旦幹漉去水,以新水煮豆,未及好熟,即漉出令幹,納麻子汁中,煮令大爛熟,空腹恣服,日三服,當小心悶,少時即止,五日後小便數或赤,而唾粘口乾,不足怪之,服訖,常須微行,未得即臥。十日後,針灸三裡,絕骨下氣。不爾,氣不洩盡,服藥後五日氣逆不可下者,取大鯉魚一頭,先死者去鱗尾等,以湯脫去滑,淨洗開肚去髒,以上件麻汁和小豆完煮,令熟作羹,入蔥、豉、橘皮、生薑、紫蘇調和食之,始終一切斷鹽,渴即飲麻汁。秋冬暖飲,春夏冷凍飲料,常食不得至飽,只得免飢而已。慎房室,嗔怒,大語高聲、酒面油醋,生冷菜茹、一切魚肉、鹽醬五辛,並治一切氣病,服者皆瘥。凡作一月日服之。麻子熟時,多收新甕貯,擬施人也。

  又方 吳茱萸 蓽茇 昆布 杏仁 葶藶(各等分)

  上五味為末,蜜丸如梧子,服五丸。勿令飽食,食訖,飽悶氣急,服之即散。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水腫第四

  <篇名>苦瓠丸

  屬性:治大水,頭面遍身腫脹方。

  苦瓠白穣實,捻如大豆,以面裹煮一沸,空腹吞七枚,至午當出水一升,三四日水自出不止,大瘦乃瘥。三年內慎口味,苦瓠須好,無厭翳,細理研淨者,不爾,有毒不堪用。(崔氏小便若太多,即一二日停止)。

  又方 苦瓠膜(二分) 葶藶子(五分)

  上二味合搗為丸如小豆大,服五丸,日三。

  又方 大棗肉(七枚) 苦瓠膜(如棗核大)。

  上搗為末,丸,一服三丸。如人行十五裡久,又服二丸,水出,更服一丸,即止。

  又方 葶藶 桃仁(各等分)

  上二味皆熬,合搗為丸,服之,利小便。一方用杏仁。

  又方 搗生葶藶子,醋和服,以小便數為度。

  又方 燒姜石令赤,納黑牛尿中令熱,服一升,日二。

  又方 單服牛尿,大良。凡病水服。無不瘥。服法先從少起,得下為度。

  又方 煎人尿令可丸,服如小豆大,日三。

  治水通身腫方∶

  煎豬椒枝葉如餳,空腹服一匕,日三,癢,以汁洗之。

  又方灸法 灸足第二趾上一寸,隨年壯。

  又灸兩手大指縫頭七壯。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水腫第四

  <篇名>麻黃煎

  屬性:治風水,通身腫欲裂,利小便方。

  麻黃 茯苓 澤瀉(各四兩) 防風 澤漆 白朮(各五兩) 杏仁 大戟(各一升) 黃豬苓(各三兩) 獨活(八兩) 大豆(二升,水七升煮取一升), 清酒(一升)

  上十三味 咀,以豆汁酒及水一鬥合煮,取六升,分六七服,一日一夜,令盡,當小便極利為度。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水腫第四

  <篇名>大豆散

  屬性:治風水,通身大腫,眼合不得開,短氣欲絕方。

  大豆(一升) 杏仁(一升) 麻黃 木防己 防風 豬苓(各四兩) 澤瀉 黃 烏頭(各三兩) 半夏(六兩) 生薑(七兩) 茯苓 白朮(各五兩) 甘遂 甘草(各二兩)清酒(一升)

  上十六味 咀,以水一鬥四升煮豆,取一鬥,去豆,納藥及酒合煎,取七升,分七服,日四夜三,得小便快利為度。腫消停藥,不必盡劑。若不利小便者,加生大戟一升,葶藶二兩,無不快利,萬不失一。(深師方無豬苓、澤瀉、烏頭、半夏、甘遂)。

  治風水腫方∶

  大豆(三升) 桑白皮(五升,以水二升,煮取一升,去滓,納後藥)。

  風橘皮 半夏 生薑(各五兩) 鱉甲 當歸 防己 麻黃 豬苓(各三兩) 大戟(一兩) 葵子(一升)

  上十三味 咀,納前汁中,煮取五升,每服八合,日三。相去如人行十裡久,再服。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水腫第四

  <篇名>麻子湯

  屬性:治遍身流腫方。

  麻子(五升) 赤小豆(三升) 當陸(一升,即商陸) 防風(三兩) 附子(一兩)

  上五味 咀,先搗麻子令熟,以水三鬥煮麻子,取一鬥三升,去滓,納藥及豆煮,取四升,去滓,食豆飲汁。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水腫第四

  <篇名>大豆煎

  屬性:治男子女人新久腫得暴惡風入腹,婦人新產上圊風入髒,腹中如馬鞭者,噓吸短氣,咳嗽方。

  大豆一鬥淨擇,以水五鬥煮取一鬥五升,澄清納釜中,以一鬥半美酒納中更煎,取九升,宿勿食,平旦服三升,溫覆取汗兩食頃當下,去風氣腫退,慎風冷,十日平復,除日合服佳。若急不可待,遂急合服,腫不盡退,加之,腫瘥,更服三升。若十分瘥,勿服。病中亦可任性飲之,使酒氣相接。(《肘後》雲∶腫瘥後渴,慎勿多飲)。

  又方 楮皮枝葉一大束切,煮取汁隨多少釀酒,但飲醉為佳,不過三四日腫少退,瘥後可常服之。(一方用豬椒皮枝葉。)

  又方 鯉魚長一尺五寸,以尿淹漬一宿,平旦以木篦從口中貫至尾、微火炙令微熟,去皮宿勿食,空腹頓服之。不能者,分再服,勿與鹽。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水腫第四

  <篇名>摩膏

  屬性:治表,凡腫病須百方內外攻之,不可一概方。

  生商陸(一斤) 豬膏(一斤煎,可得二升)

  上二味和煎令黃,去滓,以摩腫,亦可服少許,並塗以紙覆上燥輒敷之,不過三日。瘥。

  <目錄>卷二十一消渴淋閉方\水腫第四

  <篇名>麝香散

  屬性:治婦人短氣虛羸,遍身浮腫,皮膚急,人所稀見方。

  麝香(三銖) 雄黃(六銖) 芫花 甘遂(各二分)

  上四味為末,酒服五匕。老少以意增減。亦可為丸如小豆大,強者服七丸。(《短劇》無雄黃。深師以蜜丸如大豆,服二丸,日三。治三焦決滿,水在胸外,名曰水病。腹獨大在腹表,用大麝香丸。《華佗方》、《肘後》有人參二分,為九服)。

  治虛勞浮腫方

  灸太衝百壯。

  又灸腎俞。


你身邊的健康顧問。公眾號聯繫人:趙先生,手機號:18568446039,微信號:HNayzds,抖音號:ay6392,地址:河南省安陽市吉祥春天12號樓5單元1樓西

相關焦點

  • 常用中成藥的真相——消渴丸
    【真相】消渴丸是國內臨床上用以治療2型糖尿病的最常用的中成藥,藥名的由來是因為中醫將糖尿病稱為「消渴症」,這是對糖尿病症狀的一個模糊描述,指患者經常口渴、消瘦,「因渴而消」。實際上有「因渴而消」的症狀的病並非只有糖尿病一種,甲亢、尿崩症等也有這種症狀。中醫認為消渴症是腎虛所致。現代醫學將糖尿病根據病因分為1型和2型。
  • 糖尿病服用消渴丸有講究
    消渴症病人多飲、多食、多尿、身體消瘦。消渴丸是常用的治療消渴症的中成藥,消渴丸為黑色的包衣濃縮丸;味甘、酸、微澀,那麼,所有的消渴症患者都適宜服用消渴丸嗎?   《素問·奇病論》:「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相如 口吃而善著書,常有消渴疾。」
  • 消渴聖藥話黃連
    消渴聖藥話黃連作者 / 王松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編輯 / 張芊芊 ⊙ 校對 / 錢秀華黃連自古被廣泛地用於治療消渴,恩師仝小林教授更是稱其為「消渴聖藥
  • 華良才三消飲(重用山藥花粉地骨皮)治療消渴 糖尿病
    華良才三消飲(重用山藥花粉地骨皮)治療消渴 糖尿病    消渴一病,早在《內經》中已有記載,後世諸家多有發揮,其論各具特色。筆者精研前賢教誨,結合個人臨床體會,深感東垣提出「血中伏火」、「津液不足」、「燥熱為病」(《蘭室秘藏·消渴門》)和葉天士提出「三消一證,雖有上、中、下之分,其實不越陰虧陽亢,津涸熱淫而已」的。
  • 《消渴除熱的大麥茶》立地太歲-協助拍攝
    消渴除熱的大麥茶【第1幅圖】此作品由山東攝影愛好者柏先生在著名的滄州地區拍攝消渴除熱的大麥茶【第2幅圖】此作品由瀋陽攝影愛好者廉先生在著名的廣西地區拍攝消渴除熱的大麥茶【第3幅圖】此作品由柳州攝影愛好者聶先生在著名的青海地區拍攝
  • 消渴.趺陽脈
    第3節  消渴VS趺陽脈(桂林本11-118條) 然後呢,這個13-3條『趺陽脈浮而數
  • 《參芪消渴丸最全功效指南》,它是糖尿病人的「特效藥」!
    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種治療Ⅱ型糖尿病效果非常好的中藥處方,參芪消渴丸,一起來看看。,成功地研製出治療糖尿病的特效藥「參芪消渴丸」。【參芪消渴丸四大功效】雖然在上述文章中,小編已經詳細介紹了參芪消渴丸的由來和功效。但是可能大家對於參芪消渴丸的具體功效還是不能完全了解。下面小編就針對於參芪消渴丸的具體功效做一個詳細的闡述。1、能平衡降血糖、尿糖,無反彈現象。2、能提高機體免疫功能,並控制併發症的發生與發展。
  • 起底神藥參花消渴茶:號稱能治糖尿病 被通報超150次
    「參花消渴茶,精選13味道地藥材,有效改善由II型糖尿病引起的口渴喜飲、多食易飢、倦怠乏力、腰膝酸軟、煩熱失眠等症狀......專治II型糖尿病,每天3包,建議按療程服用。」鳳凰網財經啟陽路4號(ID:qiyanglu4hao)注意到,有一款類似名為參花消渴茶的廣告在網上大量傳播。
  • 廣告存在嚴重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等行為 廣東河源暫停銷售參花消渴茶
    26日從廣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獲悉,據監測,在《河源電視臺公共頻道》、《河源電視臺綜合頻道》發布的參花消渴茶(生產企業:鞍山德善藥業有限公司、國藥準字B20020426)廣告,存在表示功效的斷言、保證,利用患者名義和形象為產品功效作證明,嚴重欺騙和誤導消費者等行為。
  • 消渴有什麼症狀,中醫如何辯證治療
    消渴是以多飲、多食、多尿、形體消瘦,或尿有甜味為特徵的一種病證。其中以口渴多飲為主者稱為「上消」;消谷善飢為主者稱為「中消」;小溲多而頻,或渾濁為特點的稱為「下消」,但三者也可並見。西醫學的糖尿病,以及尿崩症和精神性多飲多尿症等以上述臨床表現為主者,均可參考此內容辨證論治。
  • 糖尿病|日常控制血糖需重視,喝參花消渴茶能降血糖嗎?醫生講解
    糖尿病|日常控制血糖需重視,喝參花消渴茶能降血糖嗎?醫生講解 原標題:糖尿病|日常控制血糖需重視,喝參花消渴茶能降血糖嗎?
  • 這樣的花生醬奶酪卷你能吃多少?
    出於對麵食喜愛的驅使,我嘗試製作了這款花生醬奶酪卷。在二次發酵綿軟蓬鬆的口感之中,包裹著濃鬱的花生醬,還有奶酪融化在其中,不僅增添風味,還增加了營養,小朋友們也很適合吃哦。配方中的量剛好做4個卷。中筋麵粉的營養功效養心、益腎、除熱、止渴 主治髒躁、煩熱、消渴、洩痢、癰腫、外傷出血及燙傷等。喜歡這個食譜記得收藏、關注哦!歡迎在下方留言分享您對這道美食的建議。
  • 以賽促學以學促幹,凝聚強大發展動力——「中鐵二十一局杯」「學習...
    這是9月17日「中鐵二十一局杯」「學習強國」甘肅學習平臺知識大賽決賽暨頒獎儀式上的一幕。由省委宣傳部、省委組織部、省委教育工委、省委直屬機關工委、省政府國資委主辦,省委講師團、中鐵二十一局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省廣電總臺、甘肅新媒體集團、中國甘肅網協辦的「中鐵二十一局杯」「學習強國」甘肅學習平臺知識大賽自7月份啟動以來,全省各市州及蘭州新區、省直機關、國有企業、高校的21支代表隊、2000多人直接參與了競賽。
  • 不看不知道,二十一史彈詞,原來這麼有意思
    近日偶讀《二十一史彈詞》,方知此首《臨江仙》出自這裡。《二十一史彈詞》是楊慎評論歷朝歷代的詩詞集錦。彈詞,說唱類曲藝形式,兩三人,或琵琶,或三弦,說唱結合,唱詞合轍押韻,敘事娓娓道來,很有意思。彈詞起於宋元時期,到明朝嘉靖年間極為流行。楊慎原本與嘉靖小時候關係很好,但因為「大禮議「的原因受廷杖,發配雲南。
  • 時令開花之馬蓮開花二十一
    馬蓮開花二十一馬蓮開花,證明端午不遠,我們老家那兒的節氣比燕都要晚一些。一墩馬蓮會有成百上千朵花同時綻放,那陣勢像被禮炮點燃的鴿陣的飛翔。在茂密的綠色叢林裡,一朵朵飛翔的藍色懸空著,猶如一隻無形的手在擎著藍色的飛翔。
  • 卷二十六 食治方
    <篇名>卷二十六食治方  屬性:(凡五類)  <目錄>卷二十六食治方
  • 海鮮蛤蜊湯——潤五臟止消渴軟堅散腫的營養美食!
    蛤蜊肉:潤五臟,止消渴,軟堅散腫,為營養晶,又為利尿藥。殼粉(海蛤粉):治咳逆上氣,項下癭瘤,搐搦抽風,心氣疼痛等。因其是有機鈣質,能治胃酸過多,並適用於小兒佝僂病或因缺鈣而來的痙攣抽搐病。蛤蜊可以有滋補五臟的作用,對於緩解腸胃疾病有幫助,還可以有很好的緩解氣虛不足的作用,對於補鈣,緩解胃酸過多有幫助。
  • 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集團三十年版權之路
    2015年,該系列叢書銷售碼洋過億,成為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首部億元書。2011年7月,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進一步延伸《不一樣的卡梅拉》產品鏈,將《不一樣的卡梅拉》的三維動畫《小雞來了》DVD引進出版,當年便銷售5萬套,取得了不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開創了從圖書引進到動畫片引進的複合出版模式。隨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乘勝追擊,將動畫片製作成30冊的《卡梅拉動畫繪本》。
  • 二十一克的靈魂,二十一克拉的愛情,是所有的陪伴與付出
    在這部影片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女主說的一句話:如果你給我買一個二十一克拉的鑽戒,我就跟你走,因為據說人死後的靈魂值二十一克,而我是一條賤命,所以我只值五分之一。這樣的話從一個女生嘴裡說出來,似乎顯得如此輕浮,可是男主角發話了呀,他說,我願意為你買五個二十一克拉的鑽戒,因為五個二十一克拉就可以湊夠你整個靈魂了呀。哇,聽到這裡,是不是很多女生都被迷的神魂顛倒了呢,當然女主也是這樣了,感動的一塌糊塗。
  • 道教二十一經典,道盡天下事!
    南宋詩人陸遊曾寫下:「白頭始悟頤生妙,盡在黃庭兩卷中。」然後,他活了85歲。《周易參同契》萬古丹經之祖,主講煉丹和內養術,是非常好的參考資料,重要性差不多相當於《黃岡密卷》。二十一本,每本都是學道必讀經典,記得常讀喲!、